36 救护车硌伤病人 老中医西药
书名:啃老一组 作者:冬月椟鐏 本章字数:2875字 发布时间:2021-12-17

第三十六章 救护车硌伤病人 老中医西药治病

常辰有个叔伯姐姐叫常墨,在中医院工作,家里人有病经常去找她帮忙,是个乐于帮助人的人。常辰后来搬家离得中医院远了,加上常墨姐姐又退休了,竟然把她在医院这事忘了。俞勤一提醒,常辰立刻给常墨姐姐打电话,把遇到的情况一说,常墨说:“我给中医院打电话问问!”

中医院有一个老年关怀备至病房,专门收治有医保并且不适合西洋医学治疗的病人。常墨联系了老年病房的吕主任,吕主任说:“过来吧,我给你准备个病房!”

常墨立即通知了常辰。常辰问综合科的夏大夫:“你们医院没有病房,能不能给联系其他医院?”

夏大夫说:“我们不能联系,你可以自己问问!”

常辰问夏大夫:“中医院有病房,你们能不能给转院过去?”

夏大夫说:“我们是平级的,不能转院。”

常辰又问:“我们怎么过去?是你们医院送过去,还是让对方医院来接?”

夏大夫说:“你们联系那边的救护车,让他们来接。”

常辰问:“病人在这里检查了一上午,过去还要重新做检查吗?”

夏大夫说:“把检验报告给你,带过去看看,你去结算医疗费用吧!”

结算了检查费用两千多,还不能走医疗报销,只能自理,你说坑爹不坑爹?

常辰打了120急救电话,要求派中医院的救护车,120说:“中医院的救护车不在120系统之内,你们自己联系!”

中医院的担架员用担架把常慧大人抬上救护车,常辰觉得很冷,要他们开空调,他们车上竟然没有空调,拿出一条窄窄的破旧毛糙的棉被,给常慧大人盖上。一路颠簸,到了中医院,常墨姐姐已经从家里赶来,等在医院门厅呢!

当担架员把常慧大人从担架床抬到医院的转运床上时,常辰才看到担架床上放着的担架是铁皮做的。

常慧大人在家里时没有穿裤子,上身穿着秋衣。三吆零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担架员把常慧大人放在软担架上,身上盖了一条被子,从屋里抬到院子里的担架床上,他们的担架床是海绵的。问他们还需要要拿被子吧,他们说车上有空调,所以也没想到褥子的问题,实际上应该在病人身子底下先铺一条褥子。家属没有经验,医生啊担架员的又不说,忽略了这个问题!

所谓软担架,就是一条窄窄的无纺布做成的床单样子,一边有五个孔,把病人放在上面,急救人员抓着两边的孔,把病人抬到担架床上,在室内容易移动。

当中医院的担架员抓着原先的软担架把常慧大人放到他们的担架上时,家属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担架是铁皮做的那种。也就是常慧大人光着身子,隔着一层床单,躺在铁皮上。你说这帮小舅子玩意坑人不?要说附属医院坑爹,他们就是坑爷爷了!车上没有空调,担架还是铁皮的,一路颠簸,就是好人也让他们给激化出病来,何况是病人呢!

常常听说医患矛盾,子虚先生认为:一是医方服务态度差。医务人员思想没有转变,服务意识不强,态度冷淡,语言生硬,缺乏耐心、细心和热心,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不信任感,成为发生医疗纠纷的诱因。

二是医疗服务存在缺陷。个别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范、常规办事,医疗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急救设备不会正确使用等都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

三是医患沟通不够。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治疗的期望值较高,加上医务人员对发生的问题不能客观地分析、解释,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容易引起患者对医疗过程及结果的不认同,发生纠纷后,不及时的妥善解决,扩大了医患矛盾。有的医生工作不负责任,信口开河,讲大话,大包大揽,企图瞒天过海。还有一些医护人员平时不注意医疗法规的学习,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医疗活动中,为了图省事而没有向病人履行告之义务,让病人签署不相关的知情同意书,这些都为纠纷的发生带来了隐患。重点还就是法律法规上的偏袒行为!

把常慧大人推到二楼的老年病门诊科,吕主任还在等着呢。看了病人,吕主任要开检验单,常辰拿出三吆零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检验报告,吕主任看了说:“刚做了检验,那就不做了,你们为什么不在那里住院?”

常辰回答:“他们说没有床位。”

吕主任笑了,说:“他们写的是‘病人家属拒绝住院治疗’。”

然后,指给常辰看。常辰怒火中烧,心里骂到:“卧槽她麻麻滴,这个夏医生,这不是拿笔杀人吗?太没人性了!”

接着,吕主任简单的介绍了中医药治疗老年病的优势。按照吕主任的理论:相比而言,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多、快、好、省的治疗病患,注重整体调理,辩证加减灵活,治疗方法多样且副反应少等特点。

中医学以整体观、辩证观为灵魂 这种观点把人体看成统一整体,认为疾病表现为整体功能状态的改变,始终保持“整体”和“辨证”两个特色,抓住“阴阳”这个大方向和“因人、因时、因地、因果治宜”等特点,中医治疗具有多因素、多靶点、多途径、多方法的优势,较之基因治疗、手术治疗、甚至是显微镜治疗等更具前景。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从防病治病的角度出发,就是要维护机体的阴阳平衡,通过辩证论治,恢复和保持内在环境的稳定及相对平衡,消除疾病产生的内因,调整患者全身状态,调动内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应该说中医是“治人”而非单纯“治病”,这是标本兼治的方法。

中医强调辩证施治,针对发病的不同阶段或病理特点,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如针对冠心病辩证为阳虚寒凝、痰浊阻滞、气虚血瘀等症型可分别采用温阳、祛痰、益气活血等治法,即同病异治;许多老年病的后期,均可见肾气虚,均可用补肾益气法治疗等,即异病同治。

中医组方选药有规律可循,加减灵活 如我们临床治疗老年病活血化瘀法应用最广,也为中西业界所公认,而活血法有多种,根据中医“久病入络”理论,临床上能灵活掌握,抓住“久”字,认清“瘀”症,正确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法,分清各种化瘀药如养血活血、活血化瘀、化瘀止痛、破血散结等药物之适应症,灵活选用相关药物,可使久病沉疴立见疗效之功。

中医特别强调“治未病” 即未老先衰先防,有病防变,无病强身健体。如糖尿病肾病早期湿热和瘀血是主要病理因素,晚期多为肾气阴两虚,为防止延缓本病发展到不可逆的终末期,早期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同时,适当选用益气补肾降浊的药物,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可明显延缓病程,这即是“治未病”。

中医可不依赖现代高新检查设备 ,而可以根据望闻问切之结果,准确辨别病性和病位,来遣方选药,调节脏腑气血阴阳虚实,而达阴阳平衡、气血和调之目的。

中药副作用少,价格相对低廉,剂型多样,可长期服用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可以使用汤剂、丸剂、散剂、注射液等,可避免同时服用十数种西药而顾此失彼的后果。

中医药更有市场。中医疗法多样,更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全面康复 如针对脑中风患者偏瘫不语症状,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针灸推拿、拔罐、药浴、熏蒸、激光器材等多种方法,对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大有益处,且患者无任何痛苦,疗效确切。

总而言之,老年医学是涉及医学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新兴学科,在治疗老年病方面,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更有优势。

一席话,如沐春风,让常辰颇有相见恨晚之叹!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去什么三吆零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啃老一组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