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李皇后篇
书名:列女传 作者:小薇KING 本章字数:3842字 发布时间:2022-01-05

后唐清泰三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不久攻入洛阳,灭后唐。后晋的建立造成了燕云十六州大片领土的丢失,为日后北宋边患埋下了祸根。后晋建国后一直处于动乱状态,石敬瑭割地称儿的做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他自己过去的亲信。石敬瑭死时,立侄石重贵为继承人。登基后,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944年契丹伐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交战,互有胜负。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战败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后晋灭亡。

 

    令一个女人最绝望的是什么?是你最敬的人忽然面目全非,是你最爱的人变得狰狞可恶,是骨肉天人永隔,是国破家亡流落异乡……


    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头发花白的我手持锄头,呆呆地立在料峭地春风中问着自己。


  “敬瑭是个好孩子,你嫁过去要温顺随和,相夫教子,可别耍小性子惹他不高兴,听到没?”临出嫁的前一个晚上,娘对我千叮咛万嘱咐。

 

  我抿嘴一笑,怎么会呢?我可是娘一点一点教出来的好女儿啊。

    娘是爹明媒正娶来的贵妾,她进门的时候爹正忙着打仗,家里里正房夏氏是个病秧子,积年累月地在房间里咳嗽吃药,根本就无力打点家事,爹爹不得不花大价钱求媒婆寻个好人家的姑娘来为他看顾后宅。我外祖父家当初也是朝廷做过官的,若不是乱世之中,是断断不肯让我娘到人家当妾的。

   娘是知书达理之人,对夏氏恭恭敬敬,没有任何僭越之举,又长袖善舞,上上下下各项事务都管理的井井有条。虽然她只生了我一个女儿,可是家里所有的孩子都将她当亲娘看待和尊敬。

   “没什么,不过是个个都贴心贴肺,当自己孩子疼罢了!”当有人羡慕我娘的好福气时,她总是这样淡淡的说。

    娘说的对,但是也不那么对,她在生活上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甚至我爹的几个养子也不例外。每个人的口味,爱好她都清清楚楚,随爹爹出门征战的哥哥们经常收到她送去的零食和贴身衣物,合脚的四季鞋子更是不在话下,在家的弟弟妹妹们请最好的师傅教授功课,衣食住行档次随着我爹地位上升悄无声息的提高,又不会被旁人说成奢华张扬。不过全家的孩子中,只有我被她罚过跪,挨过她的打。

   也许对我严格要求,才是娘对我最好的爱吧!

  “夫人,你可真厉害。”石敬瑭抱着一岁大的二儿子对我嘻嘻的笑。

  “看你这傻样!”我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摸摸肚子,“谁知道这么快就有了!”

  “放心吧夫人,为了你和儿子,我一定会立更多战功的!”石敬瑭拍拍胸脯,高声道。

   我上前一把搂住他,伏在他胸前喃喃道:“妾身只希望你能平安回来!”

   石敬瑭在战场上相当厉害,连陛下都赞他勇猛威武,上次因为石敬瑭救驾有功,陛下不仅赐下来大批的财物,还亲自到带着一些宫里的点心到府中看望负伤的他。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

   “我就说我的眼光不错!”爹经常这样得意洋洋的说着。有好几次如果不是石敬瑭拼死保护他,他早就命丧敌人之手了。

    石敬瑭不仅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往无前,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他断起案来一方面用重典,一方面又讲情理,再棘手的事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我似乎从来没看过他着急的样子。就是劝我爹自立称帝,他也是有理有据,让我爹最后拍板下了决定。

   “岳父大人,陛下已经不是从前的陛下了!”石敬瑭给我爹斟了一杯酒递了过去。“以前陛下的雄心壮志如今都消磨在打猎中,浪费在与伶人厮混中。士兵们又冻又饿得不到军饷,皇后娘娘却死守着国库银子不放。现在军队哗变,你是主帅,错不在你,但治军不严之罪是免不了的,陛下近年杀功臣,信奸佞,早就对您百般猜疑,忘记了以前的情份,怕是您这次救了他却反而有性命之忧,还不如趁此机会,您当这个皇帝。”

   我爹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长长叹了一口气:“我被义父收养,从小和陛下一起长大,一起打天下,陛下以前是何等英明神武,怎么现在……”他摇摇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凄凉。“这个龙椅看来是个有邪气的东西啊!”

   我爹这句话说对了,他做了皇帝后变了,大哥做了皇帝之后变了,连石敬瑭做上皇帝之后也变了。

 “娘,听说爹想立王氏为后?”我忐忑不安地问娘。夏氏死之后,虽然我娘没有被扶为正室,但后院中她的威信已经深入人心。

   娘漫不经心地涂着手上的豆蔻:“你听谁说的?”

  “宫里的人都这么说?”我小心翼翼看着娘的脸色。“他们都为你打抱不平呢!”

   王氏是我爹攻打后梁时得到的女子,她天生丽质,人送外号“花见愁”,爹爹见色心起,硬是把这位十九岁的小寡妇弄到了身边。

  “当皇后也未必是件好事,高处不胜寒啊!”娘抬起眼皮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幽幽道。

   我爹是个念旧之人,六十岁的他身穿斩衰之服,即位于先帝的灵枢之前,之后也没有改变国号,我娘也因侍奉他时间最长而成了皇后。爹爹即位之后整饬吏治、减免赋税、铲除伶宦、节省财政、整顿禁军,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哥哥们各自被封王,石敬瑭也受到重用,我又为他添了两个儿子,家中欢声笑语一片,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只是这太平景象如昙花一现,实在是太匆匆了。

正常来说,爹爹应该立从荣哥哥为太子,虽然他排行老三,但大哥李从珂是养子,二哥李从璟又被贼人所杀,李从荣是夏氏所生,现在也算是嫡长子了,可当众臣上奏立李从荣为储君之时,爹爹却变了脸色:“这么早就请立太子,看来我应当回河东养老了是吗?”

      “二娘,是不是父皇嫌弃儿臣没用啊?”私下里,李从荣仍然这样亲昵的叫着。他惴惴不安的搓着手,有点烦躁地问道。

       “傻孩子,不会的,你喜欢儒家经典,爱好读书,这是好事。”娘如此安慰他。

        “父皇总说天下是他一枪一马打下来的,他不识字也没事,反正有安叔叔……”李从荣忽然闭了嘴。

         他说的安叔叔指的是安重诲,曾和爹爹是莫逆之交,伯牙子期的情谊。爹爹目不识丁,登基后一系列政令都是安重诲帮忙拟定颁布的,他每日早早前来为爹爹诵读四方奏章,两人常常谈论到深夜还意犹未尽。然而最后爹爹还是将安叔叔处死,只是因为他参与了皇子们竞争皇位的斗争。

         李从荣太着急了,他听到爹爹病重的消息之后就带人杀入宫中,结果不仅自已死于禁军之手,而且还让爹爹悲愤不已,病情迅速恶化。等他同母之弟李从厚从魏州赶回来时,爹爹已经过世三日,朝中大事皆由朱弘昭、冯赟把持。

         李从厚是个软包子,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朱弘昭、冯赟二人认为重兵在握的大哥李从珂是个威胁,就鼓动从厚将李从珂的儿子外调解除兵权,女儿内诏暗中软禁。等李从珂以“清君侧“之名杀入京城之后,李从厚才彻底的傻了眼,他在逃命之时遇到了前去帮忙的石敬瑭,反而口出恶言责怪姐夫来的太迟,石敬瑭一气之下将他绑了起来,交给了已经登基的李从珂手上。

        真是讽刺啊,爹爹作为养子登上皇位,如今他的养子也有样学样。李从珂打仗是把好手,治国却一塌糊涂,他为了把李从厚拉下皇位而对追随他的将士们作出重赏的承诺,等打开国库后才发现他的海口根本没法实现,只能百般搜刮民财,一时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最难的就是我和石敬瑭了。以前李从珂和石敬瑭多年并肩作战,关系好的能穿一条裤子,而今他却将石敬瑭视为最大的威胁,迟迟不放前来为爹爹送行的我们回到河东驻地。我看着因病和恐惧瘦成皮包骨的丈夫,不由哭出声来。

      “我去劝劝陛下,但愿他还听话。”我进宫和娘哭诉一切,已经是太后的娘扶着额头叹息着。李从珂受娘照顾颇多,登基后仍然对我娘尊敬有加。

      “妹妹干嘛着急回去,是要和石郎一起造反吗?”李从珂醉熏熏地问我。

       “皇帝哥哥说的哪里话啊,我们怎么会呢?”我赶紧陪着笑脸,心中着急却不敢表露半分。

       李从珂虽然放我们回去,但各种小手段却不少,石敬瑭每天阴沉着脸在府里踱来踱去,最终他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等我知道石敬瑭和契丹勾结,以出卖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借兵造反时,一切都太迟了。

       我的几个儿子在石敬瑭起兵之初皆被李从珂所杀,李从珂则在走投无路之时带着全家燃火自焚,石敬瑭在灰烬中发现了我娘的尸体后自责不已。

        “我不想这样的,不想的!”石敬瑭在我娘的灵前痛哭流涕,我则呆呆地跪在那里,一言不发。

         原来的石敬瑭不见了,他改国号为晋,对小他十几岁的契丹皇帝称儿臣,在使者面前摇尾乞怜,卑躬屈膝;他一改节俭之风变成奢侈无度,将宫殿盖的富丽堂皇;他信任原来嗤之以鼻的宦官,骂士人都只会为儿孙而不是国家着想;他用酷刑来镇压反抗的百姓,割鼻子,肢解活人,甚至将犯人放入蒸锅……

        石敬瑭唯一没变的就是对我的感情。他仍是对我体贴温存,夜夜将我揽在怀里求欢,“儿子没了,我们还可以再生十个八个的。”  

他流着泪劝着日见憔悴的我。

        能吗?我泪眼迷离地看着多年相伴的枕边人,发出神经质的冷笑声,轻轻却又坚决将他推开。

        割地求荣的日子并不好过,六年之后,石敬瑭在郁郁寡欢中离开人世,留下千古骂名,他的侄子石重贵被推举成新皇。

      石重贵是个有勇无谋,声色犬马之人,已经取得幽云十六州的契丹人在四年后轻松打入中原,将宫中财物洗劫一空,我和所有的皇室成员则成了契丹人的俘虏,被迫北上寻求存身之地。

      按照契丹人的指示,我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最后在建州落了脚,这里是那么的寒冷荒凉,即使是夏天也寒如秋冬,曾经十指不沾春水的皇室中人被迫自造房屋,找田耕种,在瑟瑟冷风中一下一下的挖着坚硬的泥土。在这样悲惨的环境里,我没有坚持多久就病倒了。

      我在高烧中说着胡话,一会儿骂着误国的杜重威、李守贞,一会儿又哭着叫爹爹快来救我,一会儿又呢喃地微笑,看着石敬瑭抱着儿子朝我飞奔过来……

      死了好啊,死了我就能回到中原了,死了就可以不做异乡之客了,死后我见到的亲人们一定还是以前最好的样子,死了吧……死了吧……我凄惨地笑着,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列女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