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帮你扎的羊缔缔?恁么好看,你个人扎的?”外祖父当然是说笑,他无非是逗小孩子开心。
沉檀想说是自己扎的,她总觉得这样说,仿佛能让自己显得更神气一样。
孩子并非不会撒谎。
遇到坏事逃避,遇到好事冒名顶替,这是人的天性。
孩子要更纯粹些,也就更直接一点。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就叫做撒谎。
但也因为她是孩子。
嘴上还没来得及说谎话,眼神就先出卖了她。
她不由自主地,望向了还坐在门外的外祖母。
“是家婆给你扎的哇,扎错了嘛,娃儿才三岁,囊个扎四个呢?”外祖父笑着说到。
陈塘县这边有这个讲究,几岁孩子扎几个辫子,等到了正经入学堂年纪,又拢成一整个马尾。
这是幼学的意思。
“明年不晓得还能不能起来给她扎,就当提前满四岁了……”外祖母本意也是说笑,但语气透着萧索和落寞。
她是不相信自己病能好。
外祖父不接她话了,宽慰的话他说来说去,还不如多费些气力去搞钱。
在外祖父心里,钱比话要管用。
话是买不来药的。
但果真如此吗?
没人知道。
包括外祖母本人。
她不明白,自己突然好起来,究竟是因为药,还是因为自己对儿孙的眷恋。
同样,第二日病情急转直下,她也不知道,是因为药,还是因为丈夫的不理解。
她那些作为女性的尊严委屈,包括传统女性的内敛,现在都成了压着她走向灭亡的稻草。
但在外人眼里看来,说难听点,就是矫情。
连外祖父都对着自己二女儿讲:“你妈她个人想不开,我有啥子办法呢?家里样样事情我都做的好好的,从来没叫她沾过手,一年到头挣的钱,一大半都给她买药吃了,她好不起来,心里想着死,哪个拦得住?”
她自己想不开。
外祖父就是这样认为的。
那会儿,沉檀的二姨娘家,还没搬到乡那头去,住的离外祖父家,约摸五里路程。
不过陈塘的路不能按直线距离算,这五里路,中间多少弯弯绕绕,多少岔路,很难说清。
二姨娘听说沉檀外祖母又病得厉害,吃不下饭食,人瘦得只一把骨头。
便叫沉檀外祖父去她家里拿点香蕉。
水果有营养,且香蕉开胃。
只是,六七月份,村上的芭蕉还在开花,哪里就有果子吃呢?
外祖父心里疑惑,也不单为疑惑。
那时她有了身子,在孕中。
所以外祖母嘱咐外祖父,让他主要去看看,二女儿出嫁后,日子过得如何。
老二从小不很跟两人亲近,婚事也是老二自己做主的,嫁出去后没怎么跟家里来往。
突然开口,怕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外祖父去时,也把沉檀带上了。
这是二姨娘要求的,她想看看,自己阿姊的孩子。
沉檀的二姨娘,叫做吴元月,在家里,自然排行老二。
上头一个姊姊,成绩好,又懂事,模样生得周正,招父母喜欢。
作为吴家长女,多少人称赞姊姊,说姊姊将来定有大出息!
那时的二姨娘,不爱学习,不思进取,整日想着法儿的偷懒,一味想走捷径,所以很多人瞧不起她,且总爱拿她同阿姊比。
二姨娘是服气的,但也是生气的。
不论怎样,都知道自己有诸多缺点,但总被人瞧不起,都是会有怨气的。
事情的转机,在阿姊嫁人后。
阿姊当时嫁的人不好……不是她说不好,是大家都这样说。
阿姊读书好,在学校里当班长,那个人学习差,整日里就油嘴滑舌,讲些空话。
谁能想到他真能追到阿姊呢?
从前夸赞阿姊的人,又都嘲笑起阿姊来。
说阿姊也是个不踏实的人,找夫家不找个踏实干事的,光会贫嘴,那能过什么日子?
二姨娘自然是可惜阿姊的,只是听旁人那般说,她也好似解气一般:学习好么,有什么大不了?嫁了人不也都一样?
所以二姨娘找夫家时,特地找了个会技艺的工匠。
那就是沉檀的二姨爹了。
二姨爹姓王,叫王乾元,是个砖瓦匠,人老实木讷,不会说漂亮话。
但他有门手艺,能赚到钱,且顾家,钱都交到老婆手头,他从不乱花。
那会能读中专大专的人还是少,大部分人要么不读书,要么像沉檀母亲一样,读个初中,也就嫁人去了。
所以学历在从前,在普罗大众里,确实不看重。
对普通人来说,会门手艺,能有固定的铁饭碗,那比什么都强。
所以二姨爹这样的人家,是不怕没人要的。
可二姨爹就看中了沉檀二姨娘,还多次追求,对二姨娘,他真是说死心塌地也不为过。
原因倒是不难猜。
因为沉檀二姨娘生得漂亮。
面若银盘,额头高洁饱满,五官立体,身材姣好。
尤其一双大眼睛,笑起来,很像后来爆红的赵薇。
她心气高,一定要嫁门好人家。
她性子多变,古灵精怪的,很招年轻小伙子喜欢。
二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她觉得自己嫁的不错,当年那些瞧不起她的人,总该认同自己了吧?
头两年确实不错。
那几年农村盖小洋楼的人不少,二姨爹不愁找不到活干。
得的工钱,他通通交给二姨娘保管。
二姨娘不是个会算计自己过日子的人,她花钱大手大脚,在村里的日子,过得倒像是在城里。
旁人见她过得好,总少不了捧她几句。
所以她日子过得越发舒心。
只是那会,世界变化太快,国家风向的变化,尤其让人措手不及。
不知从哪一天起,铁饭碗,不再叫人羡慕,有手艺不外出打工,不赚大钱,人家也不觉得你有多大出息。
还会笑你没胆子,没本事,一辈子窝在穷山沟里,一辈子都走不出去。
这时候,带着老婆孩子去海滨城市打工的沉檀父亲,就叫人多次提及。
“还是他有眼光,有远见!”
“他小时候我就看出来,这孩子灵泛,敢想敢干!”
“他当时还叫我家弟娃儿出去打工,早晓得听他的好了,唉……”
这些话,二姨娘自然能听到,她想不听到都不行。
海滨城市,那是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