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马旭炎、杜定瑞、刘宪深、王元俊等人在文昌宫向马若文报告情况,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对麻逸国开刀的准备。
杜定瑞首先说:“麻逸国幅员虽不大,但其弟富饶,而且其国战斗力和纪律等都较其他邦国酋长部落要强,如果能解决掉,对我国发展在南洋的威望会很有意义和作用。”
王元俊:“据永晋府知府刘天韵报告,这几年来通过贸易及派遣斥候等对麻逸国及其周边情况均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而其在其地已经有内应,所以如果进攻,问题应该不大。”
马旭炎:“麻逸国多年来依仗其有限的实力,对我晋国早已有不臣之心,如果不解决,恐怕周围的邻邦都会奉其为首领,影响我晋国在南洋的威望。另外其地多金矿、铜矿,而且其民擅长经商贸易,战斗力虽然在南洋算强的,但和我们比会差很多。故宜及早剪除之。”
林嘉福接着就麻逸国的人口和地形等进行了介绍:“麻逸国核心区域在其中部偏东地带,中部有一大山,将其分割。西部旱季和雨季分明较大,而东部无明显区别。除有金矿、铜矿外,还盛产黄蜡、珍珠、槟榔等。平原沃野多在沿海一带,中部多山地。其都城在中部偏东的麻逸城,仿汉族建筑修建。其财富多在都城二百里之内。另外就是沿海平原地带,有不少商人,包括汉族商人。而其国人口总计约八万多人,兵力最多万人。周围附属部落加起来也最多只有不到十五六万人。另外距离麻逸国东南约一百多里另有一大岛,名曰斑集岛,比麻逸国所在岛屿略大。此地西部山地绵延,有大山。在大山与东面的丘陵地之间为南北长达三百多里的肥沃平原,据来往贸易的人讲,此地盛产甘蔗和稻米,而且有土人和一些汉人耕种。南面沿海有较大的沼泽,东部是起伏的丘陵区。”
马若文:“你们的意见呢?”
马旭炎:“麻逸国不臣之心已经多年,欺辱汉人和商人,不时还袭扰永晋府,宜予以严惩。另外这几年,儿臣已经让刘天韵在永晋府相邻地域备战并储备了军需,而且还招募了约三万多居民,准备解决掉之后,将居民顺势移送到该岛,从此让麻逸国彻底消失,成为我晋国之郡县。”
杜定瑞:“中书省、枢密院为此已经准备了数年,拟用水陆之兵一万五千人,其中五千从永晋府出,其余万人由海山洲出。而且军械粮草也已经齐备,足够一年所需。”
林嘉福:“臣力主灭麻逸国之后,顺势收取斑集岛。此地地域不小,而且尚未有强有力的部族,基本上属于无主之地。如果我国此时进入,难度会非常之小。如果此时错过,以后如果有部落成长起来就麻烦了。另外此地与麻逸国相邻,可为我永晋府之南部屏障。另外,我宜提前选定将来灭麻逸国之后之官员,以资镇慑。”
马若文:“林嘉福的言论正和我意。我决定此战彻底消灭麻逸国,对其居民尽量不要灭绝。同时收取斑集岛。此外对周围大小岛屿也要打探清楚,看有无价值和有无我需要之资源。”
马旭炎等:“臣等遵命。”
马若文:“此战谁可挂帅啊,几月出兵最合适。”
杜定瑞:“老臣愿往。”
马若文:“你去自然好,但是你也上了年纪了,另外你还是左相,不宜轻动,还是王元俊去吧。”
马旭炎:“现在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先将兵员和粮草兵器等运往永晋府囤积。水师战船等三月份启航,那时候风向最适合。”
马若文:“可以。”
就这样,出兵计划最终落实确定。开始了最后的准备和运输。
永昌八年二月二十五日,马若文下令:
以枢密副使王元俊为南洋宣抚招讨使,崔安达、杜德曜为副使,刘天韵参赞军务,督率水陆精兵一万五千人南下征讨。
同时马若文将长孙马承宣也纳入军中,作为王元俊的亲兵。马旭炎则以当年自己南洋平乱的事迹激励自己的儿子。
与马承宣不同,马承华则是主动要求前往参加作战。马旭炎同意了。
而灭麻逸国之后的人选和地位,马若文只交代给了儿子马旭炎以及杜定瑞和王元俊。麻逸国灭后,改为天雄府,以李明诚为知府。李明诚是马若文这几年在各部中发现的一个稳重的人,时年三十五岁。
从永昌八年正月到三月初,从宁安府开往永晋府的各种运输船开始大批量的南下。主要是运送重型攻城兵器投石机,还有粮草等。崔安达也随同南下,他给刘天韵下达了命令,让他随时待命,但计划是三月三十日先由他和刘天韵发兵,从麻逸国东北无人区域内登陆,然后大军从西部方向登陆,然后两面夹击共同攻击麻逸王城。
二月二十六日,王元俊、裴守敬、马承宣、马承华等从怀远府启程出发开始了征程。
三月一日抵达了宁安府,大军已经在此集结完毕,五日,风向正好,在宁安港起锚。
出征的战船有海山大型战船一艘、中型两艘、小型三艘,巡航战船五艘,其余辅助船只和商船十余艘,另外还有大型商用马船两艘作为保障运输。
此战参战的人员还有颜振泉、陈忠继、黄志隆、朗马达、张承谭、柏文明等将领,都是不足四十岁的年轻人。最年轻的是杜立阳,为杜德曜之子,也随父出征。
三月十二日,大军抵达了洛那卡国西部沿海。大军在此采购了一些饮水物资,并停留了一日。当地沿海一些商民和官吏看到如此新式战船,无不震惊,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见到如此大型的船只了。
十九日,大军抵达永晋府安晋港。
在安晋港,船队得以修整。王元俊则与崔安达、裴守敬和刘天韵等商议最后的攻守事宜。为了节省时间和后勤物资,王元俊决定派出巡航战船两艘及商船等搭载士兵两千人由陈忠继率领于二十五日直接从永晋府地域南下占领斑集岛。由刘天韵随后派人迅速登岛巩固。并允许陈忠继见机行事,遇事可以先斩后奏。
得到命令后,陈忠继并未急着出发,而是查看当地舆图,并询问了振武县南部都尉区域的从良土人等,他要选择一条最近最安全的航线。经过几天的打探,他决议不从安晋港南下走大路,而是从安晋港东部的南部都尉区域的利南部落南下,另外不乘坐战船,只以两艘商船并征用部分民船,只携带随身轻兵器和轻型火器南下。
二十七日,崔安达、刘天韵率军从安晋港南下跨海向麻逸国东北部方向进发,次日,王元俊大军从安晋港南下,准备从西面登陆。
三十日,崔安达、刘天韵的兵马顺利登陆。
这是一片无人区域,然后迅速深入。进入了卡拉潘部落,这个部落有三千多人,另外周围还有一些其余部落。
从三月三十日到四月十日这十余天里,崔安达、刘天韵一路招抚了大小部落总计一万三千多人,这些部落,刘天韵在几年里已经先后都打探清楚了。他们倾向于汉人,尤其喜欢汉人的瓷器和铜铁生活用品等,而对麻逸国已经颇为不满。
三十日,王元俊大军在麻逸国西北方向海域遭遇了麻逸国的水师。
麻逸国对晋国的进攻也是提前知道了消息,并开始了备战。国王自恃在南洋这片地域兵精将勇,竟然做出了派遣水师与晋国决战的决定。
麻逸国这批水师有大小船只五十余艘,除了麻逸国的外,还有邻近蒲端及更南方的室佛利等国支援的,可见麻逸国早已经与更远的南洋诸国商量好了,要对抗晋国。
晋国战船以大型战船居前,商用马船最后,两翼分布各两艘战船。其余战船都在大型战船之后,基本呈箭头形状,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阵型。
麻逸国船只见晋国的战船有如此奇怪阵型,其统帅麻布依认为可以从中拦腰切断,于是果断下令其属下大小战船开始重点突击中部。
晋国方面海战具体由颜振泉指挥,颜振泉与王元俊同在一个船中,看到麻逸国集中兵力突击中部,颜振泉大叫一声:“好。”然后对王元俊说:“大帅,敌军是呈纵形突击我中部,但其船速较慢,且船型不大,我军船大,速度快居高临下,而且两侧火力强大。可迅速让各船散开自由攻击。这样敌军必将不知所措,我可以我速度快火力猛的优势以一敌众。”
王元俊迅速下令按颜振泉的办法来做。
正当麻逸国船只逐渐逼近的时候,晋国水师立即变阵,麻布依再次不知所措,暂缓攻击,他要等看清晋国船只明确意图后再做攻击。
从辰时开始,晋国船只开始散开阵型自由攻击。此时,麻逸国的船只大多数与晋国战船呈平行之状态。在距离五百步的时候,晋国战船上的重型三弓床弩居高临下向下发射带有火药的巨型弓箭,立刻让麻逸国船只燃烧了起来。麻逸国船只为躲避远程攻击,不断靠近,但靠近后仍然没有优势。在距离二百步的时候,晋国大船上的巨砲所发射的火毬仿佛从天而降将麻逸国船只一艘艘砸沉。而中小战船上的大中口径火铳也纷纷开火。
因为晋国船只两侧拥有大量的火器和强弓劲弩,麻逸国船只虽然也有大者,长度在十二三丈,但是其比较低矮,搭载的兵器不多,多以冷兵器为主。很难招架晋国如此猛烈的攻击。
海战从辰时持续到午时末,就结束了。晋国没有损失一艘战船,击沉麻逸国战船二十七艘,俘虏十五艘,其余逃亡。
击败麻逸国水师后,晋国以俘虏的船只为向导,让其带路,顺利地在名曰曼布劳的深水港口登陆。
登陆后,大军主力九千人深入进攻,其余留守战船。
从三十日到七日,王元俊主力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沿途几乎没有任何阻拦,这让他都感到反常,下令沿途要严加戒备。
八日,王元俊行进到接近麻逸岛中部大山附近。下令以裴守敬等率七千千主力携带重型攻城兵器从南路迂回到山后攻击王宫。他则率亲兵从山间小道进攻。
山路小道十分艰险,但高山并没有海山洲的山高,而且王元俊这些人不少是山地营中出来的,进军也是很顺利的。
到十二日,王元俊这两千人竟然没有任何阻拦地抵达宫城外围,十五日,携带重型攻城器械的裴守敬部竟然也毫无阻拦地来到了宫城附近。
这都让王元俊感到意外,来到宫城后,经打探才得知,麻逸国将主要兵力都布防在了东部。因为崔安达、刘天韵部登陆后一路招抚土人,并煽动其余土人叛乱,麻逸国国王深恐后方不稳,就将主力调往后方平乱,并将山脉以西居民都迁往东部,以求坚壁清野,而且错误认为水师和西部大山至少可以牵制晋军半个月。
十五日,王元俊大军七千人抵达宫城外,将敦促其投降的文书用箭射入城中,麻逸国国王不从。
当日,王元俊下令攻城。
麻逸国宫城还算是比较坚固的,前两天损失了一些人马。
王元俊兵力不算多,为避免造成太大的损失,王元俊不得不下令用重型投石机和三弓床弩来进攻。本来他想尽量保留宫城的。
十七日天晴后,杜立阳等人指挥重型投石机发射二百多斤的重型石块和火毬砸向宫城。三弓床弩在放箭攻击的同时,还发射了带有长绳的箭头,稳稳地扎入城中,然后精锐的敢死之兵从绳子上攀爬上城墙,开始攻城。
这样的进攻持续了整整一天,麻逸国的城墙已经多处塌陷,都是被巨石所砸碎的,然后三弓床弩发射的带有燃烧物的火箭又继续毁坏。同时晋军还动用了破城槌来攻击城门。
十八日,晋军继续这样攻击,麻逸国已经无法支撑。此时,崔安达、刘天韵部也在一路招抚部落后抵达了城东方向,麻逸国无力支撑。
当日下午,麻逸国王马哈伊洛下令投降,并将符玺表册等献上,迎晋军入城。
进入城中后,王元俊张榜安民,并严肃军纪。重点是查看了府库。
麻逸国的宫中和府库主要是粮食,还有土产,但黄金也不少,据清点,黄金尚有三万多两,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对于国王和其宗室一共有数百人,王元俊下令以其无礼于晋国并袭扰汉民和商人为由,将国王马哈伊洛和其主要宗室大臣等共一百余人全部斩首。其余则全部流放。而对普通人和一般的大臣一律既往不咎。并下令开府库的粮食发放给居民,以安定民心。
到五月中旬,麻逸国境内已经基本肃清。
到七月下旬,刘天韵安排的第一批移民万人已经进入麻逸国宫城附近。
到九月下旬,总计两万多人已经都进入了麻逸国境内。
这几个月里,王元俊一直安抚各地民众,并对叛乱者严加搜剿。本来麻逸国的核心范围也不大,加上刘天韵的招抚部落颇有成效,所以局势很快就得以了稳定下来。另外缴获的三万两黄金,王元俊下令留下一万两,其余全部运往海山洲。而海面上的战船主力也奉命返回安晋港驻扎。
十月五日,王元俊在麻逸国旧宫城大厅召集众将宣布:
奉晋公令宣读诏书,麻逸国对晋国屡加刁难,对商民无礼,并对自己臣民也多方苛责。本公应天顺人,从官民之心,特派大军对其加以惩戒。今麻逸国王被诛,特改麻逸国为天雄府,直属于中书省,李明诚为天雄府知府兼都统制。
王元俊接着说:“自今日起,麻逸国不复存在,成为我晋国的土地,诸位大人和将军及弟兄们,你们都是晋国的有功之臣,也是缔造历史的人,将来必定名垂青史。本帅回去将为大家请功。”
众人欢呼雀跃,确实,他们是缔造了历史。自马文慧定鼎海山洲以来,虽然有诸多胜仗,但是灭国之战这还是第一次。即便马康远时代拿下了洛那卡国大片土地,但是洛那卡国依然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被分割的极为严重,实力损耗非常之大。而麻逸国虽小,但却是一个完整独立的邦国。意义就在于此。
十月十日,王元俊留下李明诚及精兵三千人镇守天雄府。然后率大军返回永晋府安晋港。
麻逸国被灭的过程中,陈忠继方面也有了消息。
陈忠继三月底从利南部落南下经一处名曰拿牙的小港口出海后,于四月二日登陆一座小岛,在此歇息半日。这里无甚居民,而且天气炎热。然后继续南下,于五日登陆一座岛屿,名曰马斯巴岛。
上岛后,这里的土人对他们很友好,首领马思巴尔洛是一位非常友善的人。经其介绍并查看走访,得知该岛也有金铜的矿产,而且此地气候湿热,大多数为草地,宜发展畜牧业,还有畜土人的畜牧场。盛产甘蔗、椰子、稻、棉花、蕉麻等,还有黄牛和马也为数不少。另外还打听到一个重要的消息,那就是距离马斯巴岛东部隔海不远的萨尔玛岛的蒲端国对马斯巴岛的牛马和金铜非常垂涎,时常侵扰,马思巴尔洛虽然奋勇抵抗,但却是败多胜少。
陈忠继携带的主要是轻兵器和部分火器,携带的商品不多。干脆将所携带的为数不多的茶叶和部分兵器赠送给马思巴尔洛。马思巴尔洛则回赠了其稻米,还有牛马等。
陈忠继以晋公的名义封马思巴尔洛为昌南安抚使。
在马斯巴岛停留了七日后,陈忠继留下赵霖以三百人镇守,然后率大部分人马继续出发,经名曰锡布岛的地方停留后,继续向西形势,于四月二十日登陆了目的地斑集岛。
斑集岛地域较马斯巴岛要大,但是这里人烟稀少,不过平原确实不小,如果经营的好的话,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当地的土人也有一些,他们对汉人虽无恶意,却也没有什么喜欢,属于比较中性的立场。虽然他们持中立立场,但是陈忠继也与他们无法交流,他们之间没有精通和会说汉语的。另外这里丛林密布,不远处就能看见大山,虽然有沃野之地,但是如果没有当地土人的帮助,至少是向导,恐怕是很难在此长久生存的。
在斑集岛停留了几日后,陈忠继于二十三日决定返回锡布岛。
陈忠继要撤军返回时,手下有将领劝阻说:“将军,我们的任务是占领此地,如果放弃此地,是有违军令啊。”
陈忠继:“我知道,但是依我观之,此地虽然富饶,但是土人对我无有好感,而且丛林密布,一旦迷路,我们近两千人恐怕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而且此地距离安晋港和斑集岛还有段距离,如果我们死在这,也没人会知道。倒不如及早返回,马斯巴岛更适合我们生存。”
陈忠继刚说完,还有人要劝阻,陈忠继坚决地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自有主张,出了事我兜着。”
既然如此,将士们就跟着陈忠继立即撤离斑集岛。
他重点查看了锡布岛,比起斑集岛而言,锡布岛虽然幅员小很多,但是有山地森林,还有大片的红树林,以及荒野和山地草原。另外这里地势要相对平坦,而且土人很少,可以说是一片无主之地。
三十日,陈忠继再次抵达了马斯巴岛,在这里,他停留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查看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土人交朋友等。
经马思巴尔洛的介绍,得知如今的蒲端国已经实力非常强大。蒲端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一个小岛国,经过多年的开疆拓土,占据了马斯巴岛东部的萨描岛,还有萨描岛南部的那峨岛,还有那峨岛北面和斑集岛东面的大小岛屿十数个。这些岛屿以萨描岛和那峨岛最大,而其有金、铜、煤和木材。人口近百万,军队号称十万,大小战船数百艘。并吸收了不少汉人和夏利特、室佛利等国的能人异士帮助其建设。蒲端国的国王蒲腊端的野心很大,但行事却很低调。他的目的是想拿下斑集岛,进而北上消灭麻逸,与晋国争雄。
听了马思巴尔洛的介绍后,陈忠继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马思巴尔洛能够归附晋国。晋国可以分封其官爵,派驻军队,帮他发展马斯巴岛,重要的是帮助其抵抗蒲端国。当然作为让步,陈忠继表示可以让其世袭安抚使的职爵。
马思巴尔洛希望晋国帮助其对抗蒲端国,但是也不希望失去自己的权力,表示要商议,但是表示晋国人可以来此与之贸易。陈忠继不愿过分逼迫,表示可以答应,并称明年再来与之贸易。
九月底的时候,陈忠继离开马斯巴岛,于十月十日返回了安晋港。在此他思考晋国日后在南洋的发展和经略方向。
在安晋港,陈忠继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整整三天,思索今后今后南洋的发展防线和经略路线,他写道:
麻逸国已灭,此乃晋公天威及将士英勇所致,其国失道寡助,被灭理所应当。我灭麻逸国后,宜改为府县,努力经略之。使其为永晋府之南部屏障,继续南下之坚强堡垒。
臣奉命率军南下进占斑集岛,此地虽大,然其地土人不熟我风俗,不通我语言,对我不冷不热,虽为膏腴沃野之地之地,然目下臣认为既要稳固麻逸故地,又要经略斑集岛,恐非我晋国能力之所及。
海山洲距安晋港和麻逸故地两千里之遥,中途风浪无常,虽我熟悉航向天气,然纵有缓急,来往少则一月,多则两月。而麻逸故地距离斑集岛亦有上百里,其水路我国均不熟悉,贸然占领必将首尾难顾。故臣认为可对斑集岛之经略暂行搁置,先求稳固麻逸故地,再行经略斑集岛。
臣南下之时遇一岛,名曰马斯巴岛,其地处永晋府安晋港东南五百里。北经过布里岛与振武县南部都尉之各部落相望,西隔大海经锡布岛、塔布岛与麻逸故地相邻,西南为斑集岛,东部为萨描岛。
萨描岛今为蒲端国之地,今日之蒲端与昔日之蒲端已不可等同。蒲端国地域广大,占据萨描岛,另有萨描岛南部之最大岛屿,名曰那峨岛,及其附近如内罗、宿务、保和等大小岛屿十数个尽皆占领,彼此虽隔海,但相邻均不过数十里,往来甚为便利。其国王蒲腊端素有野心,南部夏利特、室佛利等国都与其交好。据马斯巴岛土人首领马思巴尔洛所言,其国人口已近百万,兵力十万,大小船只数百。并招募汉人在内工匠流民及各国人种等为其驱使,实力之强,绝非麻逸、洛那卡国可比。
据马思巴尔洛所言,蒲端国时常侵扰马斯巴岛,并有经略斑集岛进而北上之意。斑集岛一失,则麻逸故地难安,进而永晋府西南有险。马斯巴岛一失,则永晋府东南有危。故以臣来看,马斯巴岛需及早经略。
马斯巴岛部落首领巴斯巴尔洛倾心王化,熟我体制,臣以为可加恩笼络。授予名爵,教其部分记忆。另此地地势低平,气候温润,有粮米所出,并有牛马矿产。虽不及斑集岛地域广大,但如若经略有方,足可为我东南之屏障。臣意以马斯巴岛及布里岛可并名为昌南州。永晋府振武县南部都尉之东部部分辖区另设为广南县,隶属永晋府。在马斯巴岛驻城,并以精兵猛将和战船驻守,另从各地移民五万,则可使该岛无忧。
麻逸故地旧有宫城及基础较好,原有居民加上永晋府之民,可瞬时十万之众,在此驻以精兵数千,足可震慑。以麻逸故地为西,以马斯巴岛为东。中间之锡布岛、布里岛以精干快船和少量人员驻守,居中联络。如此,则两者左右为掎角之势,阵型拉平,犹如人之双脚,可将蒲端国阻隔于我永晋府本土之外,若此则蒲端国纵有斑集岛亦无奈我何。
斑集岛距我较远,距蒲端要近。斑集岛距我之麻逸故地和布里岛有近百里,而距敌之内罗岛则不足十里。虽其地沃野,但我实有鞭长莫及之感。故就臣来看,短期之内,我可与蒲端通好,积极经略麻逸故地与马斯巴岛。斑集岛可维持现状,蒲端国虽在南部富强,但以其之实力尚无短期经营斑集岛为对抗我前沿之能。我可与之通商,在斑集岛互市。如此,则进可以打探虚实,退可以保我麻逸故地。
待我麻逸故地与马斯巴岛数年之后沃野遍布,牛马房舍成群之时,蒲端纵有进取之心,亦无攻略之力。如若其敢北上,我可在邻近海域以我水师挫其锋芒,使其安心与我贸易。
铭英永晋二府自为我国实际占领以来,已有百年,民众已有上百万之众,劲旅无虑两万。但其器械制造均不甚精利,一遇战事仍需海山洲调拨,恐缓不济急。臣意在铭英府、永晋府两地铜铁矿之故地设将作坊,并扩大武库,另在安晋港设大船厂,如此则铭英府、永晋府足可应对匪患和蛮酋日常袭扰。另永晋府为我南下对抗蒲端之堡垒,在此设将作坊则可使我他日南下征讨时无器械之忧虑。
陈忠继的构思是很明确的。即暂时放弃对斑集岛的经略,而将重点放在经营麻逸国故地与马斯巴岛,以此两地为前沿,进可以窥视斑集岛和萨描岛,退可以保障永晋府的安全。同时为了日后的作战,还建议在铭英府和永晋府两地原有铁矿监的基础上设立将作坊,并扩大武库规模,以此来储备兵器,作为日后与蒲端国对决的战略后方基地。
陈忠继将奏文写好后不久,王元俊、崔安达、裴守敬也返回来了。陈忠继详细向其报告了情况,并将奏闻先让他们预览。对于陈忠继擅自改变行动,没有实际占领斑集岛,王元俊等人是不满的,但是听了他的报告以及看了他的奏闻后,认为其做的很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陈忠继所做是没有问题的,有胆有识。
而对于陈忠继提出的建议,王元俊与崔安达、裴守敬、刘天韵等商议,马承宣、马承华也列席参与。
这六个人加上陈忠继,还有颜振泉、黄志隆等围着地图,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很是激烈。裴守敬是文官,从经营角度认为,虽然晋国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强于蒲端国,但是蒲端国的地理优势是无法取代的。晋国的核心始终是海山洲,经营南洋一切财赋几乎都从海山洲所出,而海山洲这几年为了建造战船和各项改革,虽没有伤到元气,但是也是有不少困难的。因此他主张可以暂时放弃斑集岛。而颜振泉、黄志隆认为斑集岛即便放弃,但也应该对蒲端国有所警告,必要时可以进行一次预防性攻击。崔安达、刘天韵则主张倾向于顺势调集大军消灭斑集岛的土人,一劳永逸地解决性问题。
马承宣、马承华兄弟听着众人的意见,同时按照王元俊的吩咐记录了下来。兄弟二人都是第一次涉及军务,虽然没有立功,但也是亲眼见证了战争中,因此也是有所感悟的。二人的意见比较倾向于陈忠继,但是让他们表态时候,均以涉世未深、不懂军务为由而婉言拒绝了。
这样最后就得看主帅王元俊的意见了。王元俊思索再三后基本同意了陈忠继的意见,当然为了以防蒲端国日后袭扰,调集兵力困难,以南洋招讨使和枢密副使的名义下令永宁州水军主力向安晋港方向转移,同时将此战的水军战船除大中型战船和商船外,其余全部留在永晋府地域。至于设府州县,王元俊同意,而设将作坊等事情则需要请示马若文。
王元俊在看地图的时候发现了另一个小岛,此地地处锡布岛和布里岛北部,距离永晋府振武县南部都尉辖区也不远。问刘天韵:“此岛叫什么,有什么物产?”
刘天韵看了看之后说:“大帅,此地名叫马杜岛,南北长近八十里,东西宽七十里,多丘陵,中部高耸。气候湿热,河流短小。盛产椰子、稻、蕉麻。据当地贸易回来的人说当地可能有铁、金。土人比较彪悍,但人数不足千人,不服王化。但并没有向岛外攻击的欲望,故而也就渐渐淡忘。”
王元俊:“立即调集兵力围剿这股土人,此地虽小,但有矿,而且既然其地势不高,就容易聚歼。此地必须稳固占领,只要稳固占有此地,永晋府就无后患。崔安达,与你五千人马,一个月内消灭这股土人。刘天韵,你随后集合三千人携带粮草木料随后跟进,崔安达剿匪的同时,你部立即跟进固守。”天威及将士英勇所致,其国失道寡助,被灭理所应当。我灭麻逸国后,宜改崔安达、刘天韵:“遵命。”
十月二十日,崔安达率五千人乘坐大小船只共二十艘从安晋港东南部地区出发,二十三日顺利登岸。刘天韵派副将赵铭耕率三千人携带一切用具于二十二日出发,二十六日登岸。
崔安达登岸后,土人很快发现了他们,土人部落虽然凶悍,但装备极其落后,连铁质兵器也极其少见,怎是官军的对手。一战消灭其大部,随后官军又围剿了其余残余的土人。到十一月十五日左右,这场都算不上作战的剿匪行动就结束了。
赵铭耕的人马也在这段时间安营扎寨,基本也安定了下来。
十一月二十日,崔安达以赵铭耕率一千人镇守此地,自己率主力返回安晋港。
十一月二十五日,崔安达返回了安晋港交命。
王元俊对此战是极其放心的,因为根本没什么难度。
十一月二十七日,王元俊在安顿好各项事宜后,率部启程返回怀远府。
此次返回没有走水路,而是走陆路。
十二月五日,王元俊等人抵达宁河港,在此登船返回海山洲。
十二日,返回宁安府,十七日返回怀远府。
出征的一万人马,王元俊实际带回来的只有不足五千人。其余的都分驻在了天雄府、马斯巴岛、安晋港等地,战船也都被部署在了安晋港及其附近海域的港口。
十九日,王元俊向马若文、马旭炎及杜定瑞报告了此战的情况。
他主动承担了没有占领斑集岛的责任,并以陈忠继的意见为蓝本制定了一份善后和进一步的经略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内容是:
麻逸国改为天雄府,李明诚为知府兼都统制;
马斯巴岛及锡布岛、布里岛与附近岛屿改设为昌南州;
塔布岛及其附近岛屿划属天雄府;
以陈忠继为昌南州知州,兼管内押诸蕃夷部落使;
南晋县南部都尉区改为威南县;
振武县南部都尉之东部改为雄武县;
威南、雄武县合并为镇海州;
威南与雄武县之间区域为镇海州直辖区域;
马杜岛划属镇海州;
封马思巴尔洛为昌南州同知兼管内押诸蕃夷部落副使;
在铭英府、永晋府府城附近设将作坊;
在宁南宫、晋宁宫附近扩大武库,储存兵器;
三屿县仍为县,但隶属思岭县,军务可直禀中书省、枢密院。
可以看出,王元俊的这份善后计划是以陈忠继的计划为蓝本,并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尤其是对原南部都尉区的深化改革。另外涉及到了三屿县,三屿县辖区的岛屿较多,但有人居住的只有三个,驻军和人员都不多,只有些房屋,供来往船只停泊。因此王元俊决定将三屿县降为二等县,但考虑到该地的位置很重要,特别规定军务可直禀省院。另外还有一点王元俊没有写出来,而是口头单独密奏马若文及马旭炎,即削弱刘天韵的权力,刘天韵在永晋府已经极有影响力,而且说一不二,必须提早限制。
马若文、马旭炎认真审阅了这份计划,基本上是同意了。不过对制作兵器方面做了一些保留。即铭英府、永晋府可以在原有制造长短刀枪兵器和箭矢的基础上制作弓弩,以及简单的火器。但是重型三弓床弩、重型投石机和攻守城器械以及火铳、火炮等仍在海山洲制造,但是可以存储部分。并另外允许在天雄府、昌南州兴建武库,储存一部分兵器,并先有海山洲调拨部分兵器前往这两个地方,以防蒲端国进犯。但对于刘天韵,没有明确表示,但是却在认真思考。
另外,马若文、马旭炎对王元俊等人进行了封赏:
王元俊由枢密副使升枢密使;
田铭濬卸任枢密使,加少师衔,仍可参与政务;
崔安达升枢密副使,位列方世宝之后;
裴守敬加正三品正奉大夫衔;
黄志隆加正五品中大夫衔,专办将作监的器械制造等事宜;
颜振泉加从四品轻车都尉衔,仍为宁安府水军都统制。
其余将领和有功人员交吏部另行封赏。
回来后,马承宣、马承华也向马旭炎报告了自己这次出行的感悟。马承华向父亲说想去工部或者将作监,这几年来他琢磨器械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他对马旭炎及祖父马若文说:“祖父、父亲,我琢磨器械已经有三年时间了,你们也知道我还在外弄了个铁匠铺,本来我是为玩儿,但是此次作战,我发现了我军在兵器上较麻逸国和土人的巨大优势,但是我发现我军兵器尤其是床弩、投石机和火器的巨大威力,但是他们较为笨重,运转麻烦,即便是拆卸成零部件,安装也较为困难,因此儿臣想跟随师傅们好好钻研各类器械制造,包括兵器的制造,希望能改进它们,为以后我军作战提供方便。”
马若文及马旭炎对于马承华有如此想法,非常高兴,同意了马承华的要求,让他从明年二月开始就自己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并从宫苑府特批了五万贯的费用,也算是作为他的研发及招募工匠的费用。
永昌八年的作战,拿麻逸国祭旗,成功了。也意味着新南向政策的第一步是成功了,虽然没有占领斑集岛,似乎有些美中不足,但这也是晋国根据自身实力及补给线漫长的弱点而做出的必然且务实的选择。暂时的放弃并不意味着要永久放弃,是为了积蓄实力后做进一步的发展。这也说明了马若文及马旭炎还是务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