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黄山老叟(1)
书名:青凤引 作者:童心陈不老 本章字数:2407字 发布时间:2022-01-17

苏牧风等离开嵩山后,一路南下,这日到了大明王朝的都城应天府。

洪武皇帝朱元璋攻克建康后,为了表示顺应天意,将建康更名为应天府,并在应天府登基。

由于是大明的都城,虽然经历了元末战争的洗礼,但应天府很快便繁荣起来。

除了追命剑,几人都是长年生活在北方,哪里见过中原皇都的繁华,看着来来往往的商旅和珠琅满目的商品,都忍不住心中惊叹。特别是萨其玛,见了街上什么都好奇。 在大街上闲逛了一个上午,肚中已经饥渴,四人便找了一家繁华的酒楼,准备去尝尝京城的美味。

四人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刚坐下身来,店小二便上来询问需要点什么菜。苏牧风拿起菜单看了一下,心想司徒眉和萨其玛千里迢迢的跟着自己,第一次来到江南,追命剑也是跟着自己东奔西跑,都很辛苦,今日可要好好犒劳一下她们。

正要捡那昂贵的,名字看起来比较好听的菜来点,忽然听得远处一个声音呼喝道:“小二,再我们来一壶黄山雪岭青。”

苏牧风一听声音很熟悉,抬头一看,见远处一张桌子上,围着着七八个异国打扮的男子,其中一人,竟然是许久不见的顺手如来。

不禁欣喜万分,几步跑过去,大声喊道:“老哥哥,你不在朝鲜享福,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顺手如来猛然听到苏牧风的声音,张着嘴巴,怔了半响,才惊喜的站起身来,说道:“哈哈,苏兄弟,我没眼花么?你怎么也来到了这里?我还以为这辈子碰不到你了呢?”

二人说完,伸手紧紧拥抱在一起。眼中都流出了欣喜的热泪。

萨其玛,司徒眉和追命剑等人都是熟人,也过来与顺手如来相见了。

顺手如来左瞧瞧、右瞧瞧,没看到兰菁和南宫云,皱眉问道:“我那弟媳和南宫姑娘怎么没在啊?是不是兄弟玩花心了把她们甩了?”

苏牧风知道顺手如来和兰菁一贯嘻嘻哈哈的很对脾气,赶紧说道:“非也,非也,我哪敢甩她们,是她们不要我了。”

说完叹了口气,将兰菁如何误会自己和南宫云,悄悄离去,以及南宫云做了天山派掌门,已经回天山,自己如何寻找兰菁,来到江南的事情简要说了。

顺手如来一听,眨眨眼道:“谁让你到处留情啊,弟媳是个大气量的人,肯定是你做得太过分,让她很生气,才离开你的。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女人吃醋是正常的,要不吃醋,那就说明她不在乎你,不喜欢你。等她气消了,过几天说不定就主动来找你了。”

苏牧风摇摇头道:“我看这次她是很生气,很认真的。除非我找到她,否则她是不会见我的。”

顺手如来见苏牧风忧心忡忡的样子,安慰道:“没事的,以我对兰姑娘的观察,她是非常爱你的,绝对不会离开你多久。论武功智谋,我不如你,论年轻帅气,我也不如你,但在观察了解女人方面,你就不如我了。”

萨其玛在旁窃笑道:“那你是不是很有经验啊,把你经验说出来我们分享分享吧。”

顺手如来连连摆手道:“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能分享?而且也不能告诉你们这些小姑娘,免得把你们给教坏了。”

大家说笑一阵,顺手如来才告诉苏牧风,他是受朝鲜国王的委托,来大明王朝进贡朝觐的。

原来,自从朝鲜新国王登基,承认为大明王朝的藩属国后,国王便每年都要将朝鲜最好的东西,拿来向大明皇帝进贡。

由于顺手如来是中原人士,语言沟通不成问题,在朝鲜又很受国王的重用,于是便被选派为此次进贡朝觐的首领。带着七八个朝鲜官员,以及几十个随从,来到了中原。他们已经见过了皇上,并进献了礼物,今日无事,便出来闲逛。

应天府的前生是建康,顺手如来曾经经常在此出没,此次故地重游,并不怎么好奇,但那几个朝鲜官员,却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其中有两人,虽然在元末时候,曾来中原朝觐过,但那时元朝的都城在燕京,应天府却是第一次来。比起朝鲜的都城来,应天府的规模要大很多,而且这里曾经是春秋时吴越的都城,历史古迹也很多,所以朝鲜官员都很好奇。顺手如来于是便带他们到处闲逛,没想到却碰到了苏牧风。

述说完来历,便将苏牧风等人介绍给那几位朝鲜官员,然后令店小二加了几把凳子,大家凑成一桌。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苏牧风虽然不善饮酒,此时却也放开了喝。

待酒足饭饱,顺手如来吩咐店小二再上一壶黄山雪岭青来。

酒喝得多了,那茶一上来,苏牧风便觉得异香扑鼻,俯视杯中,见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不禁啧啧称奇。

顺手如来见苏牧风对茶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的说起这黄山雪岭青的故事来。   

原来,这雪岭青又称歙岭青,据说当今皇上朱元璋率军起义后,曾一度转战徽州,屯兵歙岭。在此期间,皇上广结贤达,一天,歙人唐仲实呈上了一种产自黄山歙岭的地方名茶“歙岭青”,皇上喝了一口,连赞“雪岭青”,好茶!好名!因歙县方言“歙”与“雪”同音,皇上误把“歙岭青”听成了“雪岭青”,从此“雪岭青”的叫法就在徽州传了开来。

据说,朱元璋反元成功,定都应天府后,一日行至国子监,有厨师进茶。朱元璋品后,说道:“此等好茶,莫不是徽州雪岭青?”

厨师一听,忙答道:“正是。”

国子监如何有产自徽州的雪岭青呢?原来这国子监的厨师,正是当年朱元璋在徽州征召入伍的歙县人。

朱元璋知道后,非常感慨,便封厨师为大明茶事。 一名厨师因为这一件事升官,那些十年寒窗苦,读了很多书的书生们就有想法了。有一贡生闻知此事后,就经常吟唱云:“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碗茶。”

没想到恰好被朱元璋路过听到,应声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从此以后,安徽歙岭雪岭青的名头更响。

顺手如来本是鸡鸣狗盗之徒,结交的都是三教九流一类的人物,因此对坊间的传说无有不知。

你没想到他话音一落,角落里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此言差矣,这雪岭青之闻名于世,并非是源于当今皇上给它起了个名,而是其本身便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点,当然,好事之徒给它编排一些传说,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至于这雪岭青是不是真的如坊间所说,是当今皇上所起的名字,那也只是传说,是做不得数的。”

顺手如来一听,便有些不服气道:“我本粗野之人,只知道这茶好喝,那雪岭青的名头,确实是听人传说。但听你说来,好像你还知道这雪岭青还有许多特点,既然知道,你不妨说来听听,让我们也增长一些见识。否则,就别在此胡说八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青凤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