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开始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从一开始老师们的各种嫌弃,成了幼儿园里最亮的星。
这多亏了黄晓晓的帮助,让团团成了天才。
本来连英语也不会的团团,没事,有妈妈教着说。
不会与人交流,没事,有妈妈指导。
不会感知色彩,没事,有妈妈告诉你该怎么涂色。
不会回答问题,没事,有妈妈鼓励举手回答!
更扯的是,妈妈的回答比老师的都精彩。
团团自从能放开胆的与妈妈交流,感觉身上背了一个挂。干什么事都不用愁一样。但是也有烦恼,那就是当别人都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的时候,只有自己清楚,什么也不会。
团团也开始烦恼,有很多小朋友围着她,硬要强行做她的同桌和朋友。
每次都被妈妈坑得上台表演,内心紧张得想哭。说不出一句话,但是又不得不说。
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掌声和夸耀的时候,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又特别的享受。
不过虽然是妈妈逼着向前的,但是团团也在一点点的改变。
上手工课的时候,很快完成的她,能帮助周围的小朋友,她感到很自豪。
上绘画课的时候,第一次被老师夸赞,画得非常好,她真的感知不到任何的色彩,但是妈妈充当了她的眼,让她知道世界是五彩的。她第一次真正的喜欢上画画。
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每次都让团团回答问题,而且让团团帮助不能理解的小朋友。连老师都惊掉了下巴。有一些超出了幼儿学前班能理解的题,团团都会准确而快速地说出来。
上英语课,被黄晓晓逼着和外教老师交流,虽然有一些她不懂,但是慢慢地懂得和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
上智能体课,不再是坐在一边发呆,而是能愉快地和小伙伴们玩耍。
上科学实验课,团团表现出的严谨都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幼儿园学生该有的。
因此校园墙壁上挂着团团那张稚嫩的照片。最强校园星。
最高兴和最合不拢嘴的可能要数胡晓莲了。她自告奋勇地天天接团团!
每天总是抢着第一个排着队,站在最前面,逢人就说,指着墙上团团的名字说:“你看,这是我孙女。她啊~”
噗啦噗啦,聊了一大堆,脸上都是堆着笑。
听的人开始夸赞,之后只能尴尬地笑笑。因为太能说了,而且那种炫耀地嘴脸,让人有种想要揍人的冲动。
心里嘀咕着,不屑地,瘪瘪嘴。当然面子上还是含着笑。
嫉妒恨也没有办法,谁叫自己的娃就那样。
更气的是还要反复的听唠叨。就你娃厉害。
黄天笑也是始料未及的,本来是存了放养的心,任其发展,但是这转变速度真的是太快了。可以说是一夕封神,不知道对团团是好还是不好。
今天学校邀请了国内出名的大学教授来给小朋友讲数学发展史。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建立数学思维,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激发他们的热情。
正当教授在在幼儿园广场上讲完了后让小朋友问问题,也可以是你自己想的题,也可以是老师讲的不理解的地方。
团团被黄晓晓鼓励举手问问题。
团团弱弱地举起了手:“黎曼猜想里,素数的分布问题解决了吗?”
教授摇了摇头:“还没有!等等,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素数吗?”
黄晓晓叉着腰:“那么简单,素数不就是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团团快回答他。让他惊掉下巴!呵呵~”
团团叹了口气,哎,妈妈又开始捉弄别人了。妈妈唯一的缺点。真的是太爱玩了。
团团有气无力地说:“素数不就是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真的是重复。这语气,怎么听都感觉有点像在鄙视!
教授又问:“那什么是自然数和整数?”
黄晓晓捧着肚子笑起来:“天啊,他问了多简单的问题啊!老娘可是经济学院出来的高材生!这么幼稚。”
团团随口一说:“幼稚!”
全场哗然!这是多狂妄的幼儿园小朋友啊。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是小学就要学的知识点。
黄晓晓继续要团团复述她的话。
“数学的发展时期准确地划分应该是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数学形成时期,这是人类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时期。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简单的计算法,并认识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式,算术与几何还没有分开。”
“第二时期:初等数学,即常量数学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的、最简单的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也许更早一些,直到17世纪,大约持续了两千年。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数、几何、代数。”
“第三时期:变量数学时期。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第一步是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二步是微积分(Calculus),即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
“第四时期: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处省略几百。
“第五时期:现代数学20世纪至今”此处省略几百。
“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将融合或是延伸,但是现在的数学越来越偏向应用数学类。”
底下响起了,雷鸣一般的掌声。虽然有些人听得云里雾里,也不耽误给她喝彩。而且还举了好几个有趣的近代数学案例。
那一讲座,彻底让人佩服,同时名声大噪,团团被人誉为数学天才。
摸汗,其实就是知道的多一点。但就是这样,学校喜欢造势,提升自己学校的名气,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来读。硬生生的把团团推出去打造数学天才,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