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冯清水重返稽查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3924字 发布时间:2022-01-29


大自然的服色很快由葱绿变成了青黄,凉爽的秋风赶走了夏季的炎热,不知不觉又是一个清风习习的季节。

稽查局的稽查进度就像蜗牛爬行一样进展缓慢。

由于质量认证的严格要求,温小强避重就轻只捡好查的查,捡业务单调的户查,捡没有账务的查,即使有的有账务也是不健全不规范的简单流水账。

大半年过去,检查档案装订成册,勉强说得过去的案卷才三四户,留尾巴的检查户数也有三四户,入库税款不到三万元。

这样的稽查进度,这样的工作实绩让赵世荣很不满意,好几次在股所长的会议上就点名批评了稽查局当不了先锋当乌龟,刘有才因此觉得脸上也很无光。

温小强就是这个素质,再加上冯清水政策把得严,油加不足刹车又踩得紧,这辆歪歪扭扭的破马车跑快才怪。

是稽查模式和程序出了问题?还是冯阳地税稽查执行得有失偏颇?还是另有隐情?

赵世荣为此事问过刘有才,刘有才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他说不出质量认证的弊端何在,即使有也只有几个字,那就是审理环节把关太严,制度要求的资料太细,可这些理由只能藏在肚子里,和别人说不得,对领导就更不好说。

他比任何一个人都知道稽查的车轮转不起来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这些主观因素,而是有个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存在,阻碍着稽查工作健康发展。

稽查力量太薄弱。

一个工人出身的温小强带着一个职工子女招工进编的年轻税干和一个胡学治时期县里关系照顾进来的合同工能干出起色吗?

对温小强带的两个兵,刘有才也曾多次和赵世荣提起过。

可惜近几年从正规大学里分配来的有文化有素质的财税专业的大学生少而又少,大多是职工子女照顾进来,再调换也是猫七换个猫八,从实质上难以解决专业人才的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刘有才不愿着重道出来,那就是温小强这个股长称职不称职的问题。

尽管温小强就是个照猫画虎的把式,尽管温小强对深度税收工作很不适应,但刘有才还是极尽所能地要把他留住,并且要留在稽查股这个在稽查局举足轻重的位置上。

只有这样他才觉得稽查局就像一团面揉在手心里,不刺手。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玩整个稽查于鼓掌之间。

这样说来有点抽象,形象一点说白一点就是只有这样的兄弟,他才为己所用,通过这种不规范的随意稽查才能捞取自己的好处。

这样一来,一个光明正大冠冕堂皇挂牌稽查局的“职能”就可以被他发挥到极致,就可以成为他们沆瀣一气谋取私利的工具,这样的好兄弟,这样的“知心”朋友,这样的好同事,岂能忍心调走!

抱有这个私心,刘有才每当说到温小强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总是寻找一些牵强的理由来保守。

赵世荣虽然不知温小强到底几斤几两,但从感觉上来说总觉得这个人有点浮华不深刻。

几次问起,刘有才都没有说温小强一个不行,不是说队员力量不足就是说现在质量认证要求太高,大家一时难以适应,或是企业纳税意识淡薄配合不力,等等。

听刘有才这样说,赵世荣也就打消了调换温小强的意思。

再加上温小强平时善好维持上级,自从当上稽查队长以来,对任必长也没有断过孝敬之意,任必长也不说温小强的坏话。

温小强就像一个顽瘤一样存留下来影响着整个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或者更进一步说在具有一定权威势力圈的指向中,冯清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不受欢迎的人,成了一个扼着稽查工作咽喉影响着正常运转的关键障碍。

他让所有不欢迎他的人而感到窒息和难受。

按照温小强和刘有才甚至任必长的意思,只有把冯清水这块不当不正的石头挪开一切才会都顺当起来,随意稽查,随意定案,随意对被查人施加压力,从而达到个人的目的,或顺利完成预定目标。

那样的话,每年又何止检查三四户?就是三四十户也不在话下。

也许这也少,多查一户就意味着多一次谋取利益的机会,定当多多益善。

挪走冯清水必须要有个合适的借口才行。

他们都明白冯清水做的所有都是合乎政策和道理的,而且合乎省局市局的质量认证要求和稽查程序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规定。

为了踢开这块绊脚石,刘有才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工作上找不到冯清水的错处,就只能在他的出勤遵守制度方面做文章。

恰逢秋凉之际,李凤妍的服装店的服装进入换季更新阶段,商店的销售又值旺季。

冯清水只好抽星期天去外地进货,上班日还要承担着回家做饭照顾儿子的重任。

好在工作比较轻松。

自从实行稽查环节分离运行模式以来,温小强好长时间才能移送过来一个案卷,他在出勤上就出现了迟到早归的现象。

迟到不是太多,由于中午要提前回家做饭,早退的现象比较多。

这就给刘有才留下了口实。

刘有才到赵世荣面前多次提起这个事来。

他说冯清水经常迟到早退,严重影响稽查局的工作,影响稽查局的工作效率,有时候想临时开个会都找不到人,建议局长把他从稽查局调开。

赵世荣从刘有才的话中得到两个信息。

一个是冯清水工作纪律松散,另一个就是他和刘有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融洽。

通过两次审理股提交给县局集体上会审理的稽查案件可以看出,冯清水把握的政策界限是非常清晰而准确的,相反地,温小强的稽查逻辑和政策运用往往总有不足。

稽查局毕竟是一个掌握政策运用政策的核心部门,没有这样一个人来把关也不行,把冯清水调开,必须得有个懂业务的股级干部顶进来才行。

纵观各个股室,也只有现在的征管股长在业务方面比较精通,可征管股既要面向市局,又要面向全局,更是个关键岗位动不得。

有两个税务专业大学毕业生,又毕竟是个一般人员,不可能一下子用在股长的位置上。

想来想去也找不出个合适人来,就一直迟迟没有做出调整。

这个时候,没想到让刘有才他们苦心经营的炉灶出现了釜底抽薪的困局,使他们不得不做出改变。

他们的关键环节关键人物温小强却突然出了问题。

他借开企业的小汽车在宁州地界撞伤了人。

更有趣的是温小强开汽车到宁州竟然是为了给赵世荣暖房,赵世荣在市局分到了新房,这是市局局长对各个县的县局局长的优待,冯阳地税局的职工无论有无职务都去到场庆贺。

赵世荣在大酒店安排了十几桌的饭,部分市局的领导和他亲朋好友都来参加,气氛无比热烈。

作为一县地税之局长的赵世荣也好不荣耀,好不体面。

就在酒席已开,大家都向他举杯祝贺的时候任必长在他的耳边叨念了一句,顿时使他的兴头一下从山尖滑到了沟底。

温小强拉着何志贵开着从企业借来的小汽车把一个老大娘撞成了重伤,性命堪忧。

这一惊让兴致勃勃的赵世荣雅兴全无,心中好不自在,强颜欢笑把酒宴大戏唱下来立即带着冯阳地税局的领导们直奔抢救老太太的宁州医院。

刘有才也深感事态的严重,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心中极其不安。

并不是因为温小强和何志贵是他的至好朋友,也不是因为他们把老太太撞成了生死不明,而是温小强是稽查股长,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的职员,而且更让他担忧的是他们开的汽车是利用职权从企业借来的!

温小强的意外事故让赵世荣很是恼火。

如果上级追究起来,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既有上下级关系的间接责任,也有去为他暖房的直接责任。

恼火还是小事,关键是担心和忧虑。

好在被撞人没有造成性命之殃,只是严重骨折,在同意私了的情况下,温小强和何志贵出了八万八千元钱才算了事。

对于两个每个月不上两千元钱的工薪人员来说,八万八千元钱就相当于两个人不吃不喝二年多的工资。

两个人哪里能一下拿出那么多钱来,只好再到何志贵所管的几个煤矿把钱摊起来。

说是先借用一下,欠条也不打字条也不留。

之所以他们敢这样做也正是经过了赵世荣和刘有才的默许。赵世荣和刘有才都希望把撞人的事情尽快了结,哪管他们如何来付这笔钱。

无意之中赵世荣也第一次做了件助纣为虐的事。

但毕竟事情有了结束,心中担忧的阴霾在渐渐散去,好在社会舆论并不是很大。

除了冯阳地税局的职工们知道,外面还没有什么说法,使他不由地谢天谢地。

一个月后,接连几天的阴雨霏霏使这座北国的山城过早地有了寒意,树上的黄叶在断断续续地随着雨水掉下来,落到地面上,在过往的行人的脚下化作尘泥。

赵世荣等那件事已经完全平息下来,召开了一次班子会,主要是讨论温小强的事。

说是讨论倒不如说是他已经拿了老主意,开会也就是为了当众宣布一下而已。

温小强被调离稽查局,调到冯阳收入任务最小的平丘税务所任所长。

看上去仍然是正股所职务,但在一个偏僻而经济欠发达的小税务所当所长,可想而知是变相的降级任用。

温小强对这次调动虽不高兴,却在预料之中。

这次的事做得太臭,也只好忍气吞声。

找了个机会去和刘有才说了说,想让刘有才为他在赵世荣面前说点好话。

刘有才说他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放着大路你不走,偏要向着虎山行。

这些且不提。

再说冯清水,没想到县局把他从审理股调到了稽查股,这是他事前没有想到的,也是刘有才没有想到的。

这是赵世荣一人想出来会上钦定的。

赵世荣来了冯阳这么长时间,两眼已不是瞎子,对整个地税局的人员特征在察言观色之中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冯清水虽然与刘有才不投机,也不会在领导跟前溜须拍马,但毕竟在税收业务上是一把好手。

温小强虽然平时比冯清水会来事,圆滑,总觉得放在稽查的最前线有点勉强。

以前碍于刘有才对温小强的赏识,为了和谐他们内部的工作关系也就罢了,这场事的突然出现使赵世荣不得不坚定了动温小强的念头。

把温小强调离后谁来承担这项工作,这么些日子以来就一直在肚里思量着,鉴于全局的中坚人才实在有限,只好避轻就重让冯清水担起来稽查股的职责,只要他能把好稽查检查这道关,审理股这个股室倒是可以在力量上看轻些。

当那天会议上赵世荣说完温小强决定任命冯清水为稽查股长的时候,任必长非常不满意,但又苦于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话到嘴边只好咽了回去。

排斥情绪最强烈的还数刘有才。

这一次刘有才没有资格参加班子会议,在会后听说这个对稽查局人事调整安排后有点扼腕痛惜,满心不快。

为此专门去找到赵世荣交涉,以求让赵世荣收回成命。

赵世荣声称此决定是班子会的决定,不可能朝令夕改,让刘有才很失落,意见很大。

碍于温小强做下了那包不住的丢人事,只能先且认了不再去替他申辩什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