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青衣人本想给苏牧风施一种极其厉害的蛊毒,没想到最后害了自己。
他们滚到一边后,脸色突变,充满了惊恐,显然已经被自己施放的蛊毒袭击了。青衣老者痛苦的呻吟了几声,转头对躺在旁边的几名青衣人说道:“大家知道今晚之事事关重大,其中缘由不能透露半分,否则家中老小都要被教主施以极刑,我们就自行了断吧!”说完突然将舌咬断,只见其嘴里喷出一口鲜血,脑袋一歪,便呜呼哀哉了。
另外几名青衣人见老头已死,眼中虽然充满了对尘世的留念,但还是照着老者的吩咐,自咬舌头死去。
这一切发生在转瞬之间,由于太过怪异离奇,苏牧风虽然觉得他们似乎罪不至死,有心想留住他们的性命,但怕他们身上还有什么古怪的蛊毒,又不敢去碰他们的身体,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
几名青衣人已死,兰菁和司徒眉走过来,三人对巫蛊教残酷的教规感到震惊。 苏牧风拿起木盒看了看,说道:“我们走吧,等会要是那看门人醒了便有些麻烦了。” 兰菁道:“这木盒肯定有些古怪,咱们带回去仔细研究一下吧。”
回到客栈, 苏牧风掏出木盒,仔细观看,只见木盒由黄花梨制成。黄花梨是一种非常稀有和昂贵的木材,历来只有皇室才能使用,诸葛武侯将其书卷放在这么一个名贵的木盒之中,可见其对这部书卷非常重视。
苏牧风将木盒打开,拿出书卷,见封面上写着“诸葛遗书”四字。翻开仔细观看。兰菁和司徒眉也凑过身来,一起观看。
除了第一页的“山川形胜图。”后面记录的,是诸葛亮远征南蛮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记录了当年七擒孟获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大量篇幅描述了当年如何部署军队,如何保障粮草,如何考虑以夷制夷等等。
从书中语气来看,这应该是诸葛亮的亲笔手稿。看了半天,没有看到什么特殊之处,心想这巫蛊教千里迢迢的从湘西来到成都,盗取这个诸葛亮的手稿干啥呢?不会只是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吧,应该有更重要的东西才对。
再往后看,忽见其中一页上,记录的是关于南蛮之地多瘴气、当地苗蛮擅长使用巫术和施蛊等事情。
其中对蛊毒的描述为:“苗之蛊毒,至为可畏,其放蛊也,不必专用食物,凡嘘之以气,视之以目,皆能传其毒于人;用食物者,蛊之下乘者也......”
另外,对蛊毒的分类也进行了描述,记载了情蛊、飞蛾蛊、金蚕蛊等等。
看完这段描述,苏牧风道:“怪不得这巫蛊教要来盗取这本手稿,原来这里面记录了他们最拿手的巫蛊之术。”
兰菁道:“天啊,从这段描述来看,这下蛊之法还有这么多种,不但可以通过食物下蛊,而且朝你吹口气,看你一眼居然都可以给你下蛊,简直太可怕了!”
司徒眉道:“从这段描述看,那通过食物下蛊的方式是最简单,最差劲,也是最笨的一种下蛊方法。”
苏牧风听了,呵呵笑道:“当年菁妹的师祖玉真子给其师兄玉玄子下蛊,便是利用的这种笨办法。”
兰菁道:“是啊,幸好他没有学会那种看人一眼,或者吹口气便可下蛊的方法,否则,以后你见了他便应该躲得远远的,要不然必然被他给你下蛊。”
苏牧风哈哈笑道:“我要躲得远远的,你这个徒孙恐怕也不能幸免,照样要躲得远远的。”
司徒眉道:“让他给你们两人下一只情蛊,让你们从此不敢再分离,岂不是好!”
兰菁一听,朝苏牧风看了一眼,对司徒眉笑道:“那我让他给你也下一只情蛊,让你也跑不脱。”
三人说笑一阵,继续往下看,记录的是对苗人养蛊方法的描述,其中一种养蛊方法是将各类毒虫放在器皿之中,上面盖上盖子,毒虫在器皿之中竟相蚕食,直至最后剩下一条毒虫,这条活到最后的毒虫便是集百毒于一身的至毒之毒,这条毒虫被用来作蛊种,它产下的卵将被用于下蛊。
另外还记录了在所有蛊毒中,金蚕蛊是比较厉害的一种,这种蛊毒非常凶恶,不畏水火,最难除灭。这种蛊是一种无形的虫灵,它能替人做事,最勤于卫生,大凡室内很干净的人家,便认为是养金蚕蛊的人家。
另外还有欢乐蛊、牛皮蛊,蚂蟥蛊,蛇蛊等,其中提到人被施了牛皮蛊,便会呕吐,腹胀、腹痛、泄血。若中了蛇蛊,则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则吐泻,然则肚胀、减食、口腥、额热、面红。重的面上、耳、鼻、肚有蛊行动翻转作声。
看了上述记录,三人才对巫蛊教的蛊毒有了一些了解,心中不禁暗自惊骇,心想这巫蛊教真不可小看,今后碰到了更要小心,不要被他们下蛊才好。
再往下看,记录的是对一般蛊毒的解毒之法,其中一段讲述了当年诸葛武侯率领蜀汉大军远征南蛮,大军虽然遭到了各个苗峒的反抗,但仍然取得了节节胜利。 但当一切都很顺利,大军不断往前推进的时候,有一天,许多士兵突然发生了集体的腹泻、腹痛。使用了各种药物都治疗不好。
十多天后,部分士兵开始死亡。诸葛武侯非常着急,延请了几位当地的巫医来医治。但巫医看了后,说这些士兵是中了蛮人的蛊术,必须要下蛊之人才能解除,他们无能为力。
诸葛武侯听了,心想这敌人既然放了蛊,如何肯来解除?心中很是烦恼。后来见兵士死亡越来越多,曾经想放弃南征,班师回朝。
一天晚上,正在苦苦思索是否撤兵之事。突然士兵通报,一名深目长身,身着葛衣,以青布裹头,将头发裹成角状的银须老者求见。
诸葛亮一听,心知有异,忙命士兵请其入内。这名老者来到诸葛武侯大帐中,拜见之后,声称自己叫济火,是当地彝人,愿助诸葛武侯南征。
诸葛亮正为这些南蛮的巫蛊之术所烦恼,便问其是否能解苗人的蛊术。济火声称有解除蛊毒之能。 诸葛武侯大喜,于是便令其一试身手,济火便命人准备大蒜、螃蟹、狗血等物,然后让那些中蛊的兵士服食。
果不其然,其方法非常灵验,大部分兵士在服食了那些东西后,身体很快便好转过来。但其中仍然有小部分兵士的蛊毒未解,估计是中了极其厉害的蛊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小部分中蛊的兵士离开人世。但已经将大部分中蛊兵士的蛊毒破解了,稳定了军心。
诸葛亮非常高兴,便留他在军中随同南征。 济火由于与当地苗峒杂居,因此深通苗峒的诸般巫术和习性。后来为诸葛武侯七擒孟获立下了大功。
诸葛武侯喜欢将行军途中的一些重大事项记录下来,该事件便也被记入这本行军手稿之中。
手稿中还有许多关于苗峒巫术和蛊毒的记录,苏牧风没兴趣再细看,迅速翻到最后一页,见上方写着心蛊二字,下面却是许多弯弯曲曲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