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整天,划家像游览古镇一样,走走看看,吃吃喝喝,心情特别好,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公葺,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回到我们的社会,一定要好好宣传一下公葺思想,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模式。
结束探访,回到陌底家,吃完晚饭,他们又谈起来,这次令划家印象深刻是陌底的数学水平相当不错,特别是像平面几何,显得已经很娴熟。
像计算圆面积这些是没问题的,他们没有我们今天的数学表达式,是以文字表述为:圆径的半自倍再3又14倍,圆径的一半就是半径,半径自倍就半径的平方,3又14倍,就是乘以3.14。
这类表达说明,他们在发展,包括语言和数学都在发展。
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很强,划家一时是看不懂的,但结果基本是正确的,他们明显已经发展起自己的一套数学法则。
像“物不知数”的方程问题,以及一些数论问题,他们已经能轻松求解。
他们的微积分概念已经很熟悉,只差表达式。
他们解数学题的时候居然是用硬笔,而且,握笔方式和我们的方式没有区别,特别是,用毛笔时,手是悬空的,用硬笔时,他们的手是贴纸的,只有这样,写字效率才更高。
此时,划家回忆起和陌底刚见面时的情况,那时陌底使用着自己递过去的签字笔就显得很规范,当时划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
桃花源的硬笔应该就是我们用的铅笔,就是石墨加些粘土,用刷了胶的纸一圈一圈的裹紧。
划家感到,他们缺的是科学的启蒙,只需要一个触发,其后的发展将是飞快的,只要有历史就会有一切。
陌底又提到了划家的笔的事,他们初见面时,陌底就对签字笔感兴趣,一直没抽出空来问问这事,划家就将这支笔送给了陌底,陌底表示感谢,看得出,他还是没搞明白其中的原理。
由于划家多次提到过《桃花源记》,陌底请划家把这篇文章写下来送给自己,划家欣然同意,不过,划家要了硬笔来写,因为,用毛笔的话,在桃花源人面前,是不是有点拿不出手。
划家写完《桃花源记》,陌底认真的读起来,自言:“此乃言吾乡吾祖哉”,这就是写的我们乡、我们祖先的事啊。
然后,陌底以毛笔回赠划家:“梦中释梦梦中梦,桃里寻桃桃更桃。”
划家和陌底相视着一阵傻笑。
第二天一早,划家又穿上了他的“奇装异服”,陌底和划家来到当时相见的地方,各自不言,他们在回忆相见时的情景,他们心里都清楚,该告别了。
梦终有结束的时候,不需要别的,一句再见,挥挥手,轻轻的来,再轻轻的走,回家,陌底和划家都要各自回家。
划家慢慢走开,不时回头看看陌底,陌底总是微笑着又挥挥手,当划家再次回头时,陌底大声喊:“欢迎你的朋友们来桃花源作客”,划家使劲的点头。
返回的路上,划家清楚,不需要作记号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桃花源,每个人都可以各自重走桃花路。
划家顺利的回到了学校,同学们都询问家里可好,划家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同学站出来给划家解释了这是怎么回事,说那天大家都在操场打球,收队后,发现约十分钟前自己的手机到了一条短信,是划家的手机发出的,说不要找,因家里有急事,回老家了。
这位同学说,自己还回一个短信,并且掏出手机,找到回给划家的那条短信:“好的,路上注意安全”,时间是两天前的14点31分,还找出了划家发出的那条短信,时间是两天前的14点22分。
同学们当时就猜,划家的家里一定是遇到了重大的事,所以对划家的不辞而别也都表示理解。
划家表示:“我不记得发过这短信呀。
”划家继续问:“你们当时在打球?哪个当时?你们的手机是不是有一阵没有信号?后来又有信号了?”
“没注意,应该一直有信号吧”,同学们都感觉划家有点奇怪。
“那看来是我的手机出问题了,一直没信号,可这条短信我就是想不通。”
“那你家里究竟有事没有?”,有同学问。
“我都没回家,从那天到现在,我都没有和家里联系过。”
划家突然反应过来,我问问,划家马上给家里打电话。
“哎呀,我手机没电了,借你手机用一下”,结果,划家的家里没出什么事,一切好好的。
“你梦里发了一条短信吧”,同学们调侃划家,“那这两天你到哪去了?”
“你是不是喝麻了,在梦里过了两天呀。”
“就算喝麻了吧,我在梦里有一个重大的发现,我看到了共产主义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划家的表情是认真的。
“喝麻了的确可以过共产主义,那感觉就是共产主义的感觉”,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只有划家是沉默的,他是认真的,划家定了一下神,平静的说:“我去了桃花源。”
同学们一下子收起笑容,沉默,然后再一阵大笑,“是做了个桃花梦吧。”
“我可以给你们讲,你们可能会不相信。”
“要不你讲吧,我们保证不打断你。”
划家开始讲他的桃花源之行,同学们越听越有兴趣,似乎都没觉得这是划家编的。
划家讲着讲着,似乎又想起了什么。
“把你充电宝给我。
”划家插上充电线,在手机上找他拍的那些照片,居然找不到那些照片和视频。
而且,手机一切正常,既有信号,又有定位,指南针也正常指示。
同学们急了,“找不到就算了,继续讲吧。”
于是,划家继续讲他的桃花源见闻,同学们像回到童年时一样津津有味的听着划家讲故事。
讲到精彩处,划家想拿出笔画一下,结果,划家找不到自己随身带的那只签字笔了。
不过,桃花源的经历已经使划家在遇事之时可以处变不惊了,他像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的往下继续讲,不用画什么。
大家完全没有思考划家所讲是不是真的,大家只是在想,这样的社会可能吗?比如那个公葺,不合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