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入党
1921年10月′下旬的一天,晴空万里,秋高气爽。蒋先云、黄静源和贺恕等人伫立在湘江码头,急切地望着江面上由北而来的船儿。他们已经在此等候一个多小时了。
这时,前边驶过来一只帆船。一个二十八九岁身穿蓝布长衫的高个青年站在船头,向他们挥手,另一个二十来岁工人打扮的小伙子朝他们喊道:“先云、静源,我是夏明翰,润之先生来啦!”
蒋先云、黄静源、贺恕连忙向他们挥手,高喊着:“润之先生,我们等你很久了!”
毛泽东在夏明翰的陪同下,下船和蒋先云等一一握手,说:“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夏明翰说:“润之先生本来要坐第一班船的,因为自修大学有急事要处理,只好赶第二班船。”
前不久,夏明翰去了湖南自修大学,成了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这次毛润之要来衡阳,他便陪了来。
毛泽东望着蒋先云,笑着问:“你就是蒋先云?”
蒋先云点了点头。
“蒋先烈是你大哥?”毛泽东又问。
蒋先云说:“是的,可惜在我10岁那年他就牺牲了。”
“他为了救国救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毛泽东又问了问“心社”和“长沙文化书社衡阳分社贩卖部”的情况,蒋先云一一作了回答。
毛泽东说:"'心社’以改造自己和改造社会为宗旨,好!”
蒋先云说:“心社成立后,经常组织小分队,大家背着背包,拿着三角小旗,走出校门,奔赴工矿、农村,调查研究,宣传教育,收获不小呢!”
毛泽东说:“你为五一国际劳动节起草的《告劳动者》一文我看了,它散发到各地,影响很广嘛。”
蒋先云领着毛泽东朝湘南学生联合会办公大院浮桥公所走去。他们迈过小桥,从三师操场侧门而入。
毛泽东说:“这里很不错嘛,比我们省学联的办公地点还宽敞气派。”
蒋先云说:“这里原来叫'浮桥公所’,我们的联合会成立后,衡阳的教育界、工商界都很支持,他们开会决议,将'浮桥公所’划归学联使用。当时,公所被清朝提督申堂发霸占着,他不肯搬出。学生们一轰而上,把他赶了出去,挂上了'湘南学生联合会’的牌子。”
毛泽东说:“他这叫敬酒不吃吃罚酒!”
毛泽东看了总干事的办公室,见里边摆放着好几张桌子,说:“巫山,你一个人办公,要这么多的桌子?”
贺恕说:“他呀,喜欢在三师办公,很少来这里,我们几个就把这里占了。”
这时,黄静源进来对毛泽东说:“润之先生,同学们都到齐了,大家在操场上等着呐。”
三师大操场,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
蒋先云向同学们介绍说:“这位是我们仰慕已久的毛润之先生,我们读过他许多文章,今天终于可以聆听他的讲话了!下面,欢迎毛先生为我们作演讲!"
操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毛泽东向同学们挥手表示谢意后,走上讲台,拿起一支粉笔,侧身在黑板上书写了“社会主义”四个大字。然后说:“听巫山同学说,三师,还有其它一些学校,许多青年同学对社会的现状不满,希望在改造社会方面做些事情,这是非常好的。但是要改造社会,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理想,就是说,要明白把我们中国的社会改造成一个什么样子,有了这种理想,才能够坚定地为实现这个理想奋斗。最好的最正确的理想是什么呢?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接着毛泽东分别列举出各种社会主义的主张,指出这些形形色色的主张,都是不科学的,是空想的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才是我们中国的唯一道路。而要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每当他讲到一些难懂的政治术语时,都用粉笔在黑板上一一板书出来。
最后,毛泽东勉励大家坚信革命的理想,团结更多的人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社会主义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晚上,毛泽东与蒋先云一行边谈边走,信步来到东山庙临江的阁楼上。毛泽东坐在一张旧式书桌前,传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情况。谈到兴奋时,毛泽东站起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出现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从它成立那天起,中国历史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晚上,毛泽东与蒋先云一行边谈边走,信步来到东山庙临江的阁楼上。毛泽东坐在一张旧式书桌前,传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情况。谈到兴奋时,毛泽东站起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出现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从它成立那天起,中国历史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听了毛泽东的讲话,蒋先云兴奋得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他懂得了,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政党,而这个党已经诞生了,它就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他寻求革命真理,寻找革命的领路人,现在终于找到了。他多么想参加到党的组织里,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跟着党闹革命。他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于是一个人跑到教室,拿起笔来。他要写一篇文章,抒发出心中的那份激情。文章开头写道:“旭日东升,红光万丈。世界将由黑暗而光明,人类将由酣睡而觉醒……”
不久,蒋先云的愿望实现了。
1921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长沙清水塘。
一棵高大的古樟树。一个不大的庭院。一座普通的青砖瓦房。
宽敞的客厅里,坐着四位年青人,他们是蒋先云、夏明翰、黄静源、贺恕。一会儿,毛泽东将分别找他们四人谈话,举行人党仪式。
庭院外面,杨开慧戴着一副墨镜,坐在樟树下织毛线衣,一有情况她就会摘下眼镜,看看古樟,这是暗号。
何叔衡把表格发给各人,叫他们填写。然后他们一个一个分别进入厢房接受毛泽东的谈话。何叔衡在一旁记录。
第一个进去的是蒋先云。
毛泽东说:"你是否确信财产共有制的原理是真理?”
蒋先云答:“是的。”
毛泽东:"你的理想是什么?”
蒋先云:“我的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
“你是否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强而有力的组织以便早日实现这一理想?你是否愿意加入这个组织?”
“是的。”
"你是否愿意承担义务,始终不渝地以言语和行动传播财产共有制的原理,并促进社会主义理想在中国得到实现?”
“愿意。”
“你是否甘愿服从组织的决议?"
“是。”
毛泽东:“那么,请你向我许下诺言作为保证。”
蒋先云举起右手,庄严地说:“我以生命保证,永远忠实于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