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遥远的时代里,人类曾经生活的世界有着无穷尽的森林面积。原始人类在这片世界里将就的活着。
夏天还是那样的炽热,冬天还是那样的寒冷。生命所过,到处都是绿色,生活在某些区域的人类祖先甚至不曾见到过沙漠与冰川,凡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到处都是食物,不是树上长的,就是地上跑的。
植物的存在,让他们生活的世界眼界并不开阔,生活并不自由,能做的事情很少很少。一天到晚都是被大片的森林茂密的树木限制活动范围。如果想要出一趟远门,可能不过就是翻过一片绿茵茵的山脉就要接受黑夜的洗礼。
他们生活的世界,小的可怜。
树木参天高大,明明可以用于建造房屋的树木也不过就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原始人类照样是居住在山洞里,树冠上。黑夜里面对蚊虫,白天里面对太阳,四季里忍受寒风热浪,一生到头可能也就是活到三十几岁。他们的寿命很短,因为活着的时候都在与大自然对抗,没有时间发现有趣的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然而人类并不服输,他们一如既往地制造石质工具,运用劳动开拓大脑,专注着面前的一丁半点,期待着有朝一日生活完美无缺。
不知道哪一天开始人类发现了火苗,学会了他的制造方法,于是人类吃上了熟食。加热的食物改变了原始人类的营养状态,平时无法被有效吸收的营养物质在加热之后成为了人体的一部分。这标志着人类进化的开始。
丰富的营养供给促进着大脑的发育。曾经不能获得的珍惜物质如泉水一般涌入大脑,补充哪些大脑需要制造神经细胞的地方,降温人类神经细胞冲动的热量,提高神经细胞的冲动频率,久而久之,人类的大脑离开了曾经的芸芸众生,开始越来越庞大,脑容量自然缓慢增加。
同时,拥有了火焰人类开始驱赶动物。在荒蛮的世界里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领地,没有动物敢于侵犯。
加热食物时无意被波及的矿石,让人类发现了金属的秘密,曾经他们使用的一切石头武器都远远不能损伤这些小巧轻便的平滑器物。于是冶金锻造开始进入人类的世界。随之而发展的就是对于森林的征服。
这个时候,人类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他们的文明也终于起步。
收集到的矿石经过不同的冶炼方法,其中的杂质会被剔除,而留下光泽亮丽的金属液体。当这些液体在锻造中冷却下来,人类就创造出质地坚硬的武器。它的韧性和锋利程度都远远超过骨头和石头。
原始人类拿着这些武器,开荒拓土,在森林之中砍伐树木,在自然界中与凶兽搏斗,站立在了比曾经更加崇高的生存地位。
而人类也终于发现了树木的用途。
当一棵圆滚滚的大树被斩断根基,不同长度,不同粗细的材料进行加工,原始人类第一次制造出了房屋,他们可以用它遮风挡雨,也可用以度过漫漫寒冬,甚至是有一个美好的梦乡。
房屋,食物,工具,这些东西的出现带领着原始人类走入了新的时代,而同时,他们因为对于文明的依赖越加迫切需要更多的资源。而那时的地球,当真是年轻气盛,还真的就给了他们一张支票。凡是地球上拥有的东西,一切都可以交给他们开采。
他们的渺小让这拥有丰富资源的巨人无动于衷。
带着自己的弱小文明,站在森林的制高点,俯视这个世界,无穷尽的绿色散布在他们的面前,在他们眼中,绿色不是生机勃勃的美好,而是无边无尽的资源。
巨大树木可以搭建房屋,矮小草藤可以燃起篝火,小小树苗碍手碍脚也可以将就燃烧。森林无限广大,地球无限广大,原始人类永远不担心自己会让这个绿色的星球面临荒芜地境地。
他们也不曾见到过那荒芜的可怕。然而就算见证他们也会继续开采森林,因为他实在太大了,大的根本不可能被开采殆尽。
这一幕景象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2
后来的某个时刻,人类文明终于成为了自然界的霸主。这个时候,人类距离第一次发现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0万年。
黄河流域孕育着华夏文明最早的先祖,然而在那个人类刚刚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时代里,黄河却是大量的泛滥,大量的农田房屋沦为了水中泡影,人类的生活苦不堪言。大禹曾经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不妨猜想他已经忙的顾不上照顾家人。
那个时代里水患不亚于一场瘟疫对于文明的冲击。而原始文明必然靠水而居,吃水务农,离开河流就等于没有了文明未来的发展根基。所以靠水而居是早期文明的共同特点,而人群居住越来越密集,直接的后果就是每一次水患都必然是大量的伤亡报告以及财产损失。
面对这些问题,全世界的人们都各有妙招,河水泛滥将就将就也就躲了过去,谁都不想遇到它,然而还是让子孙不止一次的碰上了钉子。
再往后的时代里,森林资源的流逝逐渐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难题,而人类文明的发展还需要开采更多的资源。这种势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加猖獗,甚至就连人类自己都在思考未来的资源缺口应该由什么进行替代。
住房需要用到土地资源,建筑材料需要用到工业资源,工业生产需要用到矿产资源,吃饭需要用到农业资源......
科技发展对于地球的开采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曾经那个对人类许下支票的巨人如今也已经无能为力,他发现这群居住在自己身上的猴子已经俨然有了造物主的威严,曾经使用洪水就可以吓唬吓唬的小伎俩已经让他们不足为惧。那么他还可以使出什么招数?
这个巨人浑身的肌肉颤抖起来,巨大的热量在他的身体里释放出来,曾经可以免费提供的资源一点点的都在消失,空气变得灼灼燃烧,植物的蒸腾作用缓缓降低,地球犹如一座火山一样灼热。
然而人类尽管的运用着他们的技术,巨人的愤怒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新的困难,它们可以调整自己从而应对这个难题。在他们生活的房子里空气可以如极北冰原一样寒冷,在他们修建的地下空间里温度平静就连微风都难以雄起。
往后漫长的三百年里,人类文明与地球的斗争不断升级,地震曾经让已经退居地下的人类孤独过,疾病曾经让善于猎捕的人类绝望过,甚至地球磁场曾经让人类生理出现过大量问题,而人类的反击每每都可以收获更加强大的力量,然后带领他们继续前进。
这颗星球,到了这一刻真的已经无关紧要,他的存在不过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容器。
然而在这容器里,人类自己过得也并不怎样舒服。
因为环境的污染,地球表面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地表水是一种重金属的毒液,空气是滚烫的蒸汽。无论南北两极无论春夏秋冬,地球到处都是工业生产制造的垃圾。
地下的矿石开采大量冶炼,煤炭的微颗粒、金属的空气污染,乃至于石油资源的燃烧,整个地球都已经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
这个时代里,人类被包裹在了自己制造的垃圾堆里。
又过了几百年,大约30世纪的时候,人类文明再也不觉得地球有什么好的,剧烈增长的人口数量,随时出现的资源紧缺已经让人类意识到地球的衰竭。百万年前地球向着人类开出的支票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人类应该偿还的时候。
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不发展技术制造资源偿还地球的亏损,要不就是离开地球去到新的世界在那里安置文明。面对这两个选择,我们没有一点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大自然对于我们不过就是一个环境,在这里呆的厌烦了当然就要离开。
浩浩荡荡的移民飞船开始了自己的建造工程,人类文明不过使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已经彻彻底底摆脱了地球。
星空璀璨无比,无数的类地星球以及无数的文明星球等待着他们的拜访,这个世界还很大,大的人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多久可以走完。
当人类回顾曾经生活的地球,此刻的她已经伤痕累累,白色的雾气把她厚厚的包裹,蓝色的海洋不再是圣地,而是五颜六色的乱流。那些东西看上去很美丽,实际不过是人类制造的垃圾排泄。
地球,真的已经弃如敝履。
3
开始离开地球的岁月里,人类文明相当友善,他们结识了宇宙中诸多的边缘文明,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中还是一个孤陋寡闻的家伙。自己的技术与这些友善的伙伴相比落后太多。
他们寻寻常常就可以拿的出核能转变材料,就算是一个距离自己相对较近的银河系文明,他们的能量转变技术都已经是人类望尘莫及。
核能,这种能源的出现在人类的20世纪就已有之。然而在地球上呆了这么久的岁月,人类自己运用核能的技术依然停留在物质转换领域,只有特定的几种物质可以通过转变熔炉产生出庞大的能量聚变从而让人类使用。
而自己面前的这些外星人,他们的技术已经在进行能源分类。
元素表上的各类物质都已经被他们过家家似的随意转换,所产生的核能资源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分类操作。
面对那些花样繁多的核能转变材料,人类的占有欲望开始发挥作用,他们运用漫长的岁月磨炼自己的技术,想要与这些先辈一样拥有一颗可以长久居住的星球。
在茫茫的宇宙里,这个已经拥有了210万年岁数的文明逐渐明白,宇宙虽然无限宽广,但是能够居住的星球却都已经名花有主,各有所属。依靠自己的底蕴就算是被他们打劫都已经不被看得上眼。
停留在银河系英仙臂的岁月里,人类文明的旅行飞船度过了相当难得的平静时期。或许是因为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驳杂,曾经那个以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心态已经在他们的身上漂洗过去。留下的文明更加内敛。
这段时间里的人类发展了许多的基础科学,凭借着友好邻居的友善招待,人类文明也还算是过得安安稳稳。
人类是一群天然的学者,他们的创造思维仅仅是因为年幼而无知。
英仙星人那里停留的50万年时间里,人类学会了宇宙中那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小的地方说,文明生物的生存寿命由原来的百十年提升到了数千年的水平,新一代的孩子有了更长的时间学习知识,用更轻松的方式学到那些在宇宙中先进的知识,而代价仅仅是支付一枚数据芯片的价钱。
知识获得的廉价让人类科学进步速度越加快速,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里就赶上了宇宙文明的平均水平,然后他们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寿命悠久的生命质量又一次成为了他们索要资源的核心原因。
无论何时,资源需求都一直是人类文明成长的核心。
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奇特的社会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