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豆瓣创建了一个国内外文学作品讨论小组。”在公交车上,他忽然侧过头来对我说道。
我得承认,对于任何别人的秘密我其实都不太感兴趣,那会让我产生一种偷窥的罪恶感。但是坐在我旁边的这个小子,是我的朋友,他自始至终都怀揣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那就是他发自内心地觉得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名知名作家。
我跟他合租了三年,三年来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写东西到凌晨三点。我告诉他,这样下去,也许猝死会比成名来得更早,他竟然告诉说如果有一天真猝死了,那可能也就出名了,很多艺术家都是如此。此刻我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兴许哪天他真的成名了,那我也算是跟大作家同甘共苦过的人了,所以便回应了他。
“这有什么稀奇的,豆瓣小组不都是已经被年轻人玩烂的东西了嘛!”我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说道,又转头看向了窗外。
“你可能不太明白这件事中的神奇之处,在那里我有另外一个名字,它现在已经紧密地跟我联系在了一起。”显然他对于我想要知道这件事有着足够的信心,所以才像挤牙膏一样,我问一点,他讲一点。
“另外一个名字?那是什么意思?”我的确开始对这件事产生了兴趣。
“波塞冬!怎么样?听起来像不像是一个大作家的名字?”他说道。
“那也没什么神奇的啊,我网名还叫斯三分呢!你知道怎么来的么?”
“怎么来的?”
“滚键盘,哈哈哈。”
“这件事跟网名不一样,是我创造了一个名为波塞冬的作家。”他坚定着说着,我听出了他溢于言表的欣喜。同时我也注意到后面那个睡觉的人好像要被我们吵醒了,所以暗示他小声一点。
“什么波塞冬?你就直接讲清楚吧!”
“我创建的这个文学作品讨论组,任何加入组别的成员都可以在里面自由地发帖,甭管是张三李四,都能够在里面分享自己创作的小说或者诗歌。一开始我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原创作品在里面,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只要是用自己的笔名和姓名发的文章,大致都不会有什么阅读量,也不会有什么回应。而那些署上了外国作者姓名的作品总能成为最热的帖子,所以我便想到了波塞冬这个主意。”
“什么意思?”我问道。
“你还没意识到么?也许不是作品本身的问题,而是署名的问题!最近我在这个组别里分享自己的原创短篇小说时,署名不再是之前那个烂大街的笔名,而是‘(意大利)波塞冬’,迄今为止,我已用这个名字发布了二十篇小说、五十篇诗歌。其中有一篇名为《黑狗》的作品,目前已经有七十多个人回应了。他们当中的一位朋友还将这部作品和卡尔维诺的《黑羊》联系了起来,但实际上这篇文章写的只是我们村隔壁邻居家那条讨厌的土狗。很多个夜晚,别的狗都睡觉了,它却总是狂吠不止,让人心烦。而且为了能够让阅读到的人信服波塞冬这个作家的存在,在那部短篇小说里,我还给这条疯狗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毕斯特,英文是beast。”
“牛逼!我想倘若是我看到了‘(意大利)波塞冬’这个名字,兴许也会点进这个小说看一眼吧,虽然我并不知道他是谁,但至少他是外国人,外国人在艺术上的造诣总有值得讨论的空间,且他还是意大利人,那可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对,他们和你的想法一样,现在《黑狗》那篇小说已经成为这个小组最热的文章了。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当时我在写这篇小说时,有一个桥段本来是讲有天下午我准备出门去楼下小吃街去吃一个蛋炒饭。后来活生生被我改为了‘我走出公寓大门,大约十分钟后,在路上碰到了一位街头闲逛的老朋友,于是我们便在一个叫做莱昂餐厅的饭馆吃了两份意大利面。我跟服务员说想喝点酒,于是那个服务员跟我们推荐了他们店里最便宜的白兰地,因为他知道像我这种三流作家在佛罗伦萨总是最廉价的’。
“你他妈真是个天才,但是至今还没人发现你这种行骗的手段么?你发了那么多文章,他们中就没有人去搜索一下波塞冬这个知名‘意大利作家’么?”
“有,就在上个星期五,有一位小组成员私信了我,他说想看更多关于波塞冬的作品,问我在哪里可以找到。”
“那你是如何回应的?”
“我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叫做波塞冬的知名作家,那些都是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