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哥儿”在翠雨楼与林小雅互表情意后,没费多少功夫,便赎回了林小雅的身契。
直至林小雅陪同“欢哥儿”一同离开,翠雨楼的老妈子——“梅姨”的心中,有些怅然若失。
毕竟,林小雅做了翠雨楼三年的金字招牌,就这样走了,对于翠雨楼的营收,多多少少有些影响。
林小雅在翠雨楼的三年,梅姨对她投入的心血与感情,不同于那些以皮相吸引客人的风尘女子。
如今林小雅能从此处脱身,“梅姨”的心情显得很是复杂。
脱离贱籍对于她们这样的风尘女子,是不敢奢望的,林小雅有了归宿,她是打心底的高兴,只不过,她又担心林小雅出去受了委屈。
翠雨楼的柜台处,一名面容姣好的女子看着有些出神的梅姨,开口问道:
“梅姨,就这样让他们走了吗?”
梅姨点了点头,似乎表示默认,片刻后,又将目光看着女子,眼神中似乎有些时移世易的意味,片刻后,只听她幽幽地开口:
“青儿,凡事讲究一个缘分,特别是我们这行,一旦踏入,本就很难有回头路。
如今雅儿能安然脱身,我们应该打心底为她高兴,又何必非要执着的,想着办法去把她留下来。”
说着,她的眼眶有些湿润,似乎是回忆起了往事。
的确,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沦为风尘客,受尽他人冷眼。
那面容姣好的女子听了她的言语,眼神中有思索之色。
片刻后,开口问道:“梅姨,那我们翠雨楼,花魁这个位置空缺,这般如何是好?”
梅姨眼中却未见丝毫担忧之色。
其实“欢哥儿”与林小雅的情意,在这三年之中,她是看在眼里的。
外人都说:“婊子无情”,但这天道之中,凡是个大活人,哪能没有情欲。
只是在她们这行,皮肉生意之中,情与欲之间的纠葛更是残酷罢了。
他人常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这般言语,梅姨是信同的,毕竟当年,她也曾有一番遭际,许是勾动了内心中某些不为人知的往事,梅姨的眼眶有些湿润。
好一会儿,青儿推了推梅姨,她才从思索中的缓过神来。
看着面前青儿的疑惑之色甚重,梅姨开口说道:
“青儿啊,日后要是雅儿她过得不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还望你能照拂一下。”
说着,她离开了柜台,临走的时候,手里带着一壶竹叶青,也不知要去往何处……
林小雅与“欢哥儿”自离开翠雨楼后,并未直接去往城主府,用林小雅的话语来说。
“她的身份低微,登不了城主府的门堂。”
这让“欢哥儿”对她的懂事感到心疼。
的确,就算是“欢哥儿”认同了林小雅,他的父亲与大哥,心中可不会同他这般,抛开那些世俗的成见。
虽说林小雅身为文妓,但总归在翠雨楼这等风月场所抛头露面过,要让京中人世瞧见,免不了一同闲话。
而且对于城主府这样的官宦人家,说出去难免不够体面,至于林小雅要入赵家人的眼,恐怕还得有一条艰辛的道路要走。
大宁城街道上,林小雅依偎在“欢哥儿”怀中,“欢哥儿”紧紧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间,”欢哥儿”开口说道:
“小雅,我们去媒氏司,做个登记吧!”
林小雅看着“欢哥儿”,轻声开口说道:
“哥儿,我知道你想给我安心,不过这样做了,你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还是再等等吧!”
听了她的言语,“欢哥儿”坚毅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不用等了,我考虑得很清楚,至于其他的,小雅你放心,我自有打算。”
只是林小雅有些于心不忍,继续开口说道:
“哥儿,要不算了吧!小雅不想见到,你与家人为了我,闹得不可开交,这样,小雅可就犯了天大的罪过。”
“欢哥儿”看着体贴的林小雅,心中对她的愧疚越发的深了。
若不是这世俗的眼光,他们何至于此,随后开口说道:
“小雅,这事儿你不必多言,你都肯为我迈出这艰难的一步,我怎么可能让你受委屈,若不能给你一个名分,那我会愧疚一辈子的。”
林小雅看着“欢哥儿”坚毅的神色,也没有再说什么,纵使在情理上她不愿意让“欢哥儿”为了她为难,但在心里她还是很希望“欢哥儿”为她奋不顾身。
“哥儿,此生能遇到你,小雅很幸福。”
林小雅的头依偎在“欢哥儿”的胸口,轻声呢喃道,面容上是女儿家的羞涩。
“欢哥儿”摸了摸她的头,轻声道:
“傻瓜,什么事都想着他人,却总是忘记自己,我要是不心疼你,谁心疼你呢?”
片刻后,两人便往媒氏司行去。
在大虞,媒氏司是万民婚姻审判的相关部门,凡成年者,非贱藉、军户者,凡婚姻之事,必为之所管。
男女欲成婚姻之事,需至媒氏司,书以生辰名姓,户籍所属,登记在册。
而今边关事平,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法令,倒是没那般严苛。
两人初次至媒氏司,心中有些紧张。
在大虞,关于婚姻之事,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而像他们这般者,罕见至极。
只有三月间,“奔走不禁”之时,才会有青年男女,来此登记在册。
凡家中有父母长辈者,大都经礼聘、媒妁,方能佳偶天成,也有鲜闻之人,冒天下之不韪,成婚姻之事。
媒氏司既然掌万民审判之事,对此种情况,也有应对之法。
先予书契一道,留婚姻双方之姓名生辰,户籍所属,再予婚契一道,留担保人之信息简要。
这也算合情合理,书契一成,则婚姻之事即成,至于婚契,则是违逆或未告知父母者之声明。
二人至媒氏司,所登记之册即为此。
“欢哥儿”将书契交于林小雅保管,两人又在大宁城中,以林小雅的名义购置下一间小院,花去了五百两。
只是,加上之前林小雅赎买了身契,这些年林小雅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财,也所剩无几了。
不过两人显然是开心的,毕竟从今以后,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尽管这个家,还在风雨漂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