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这是一个诉说青春伤痛的故事。
故事分三条时间线交叠展开。第一条时间线:刘致致与何夕的高中时代,第一条时间线的叙述章次为:Chapter 03/Chapter 06/Chapter 09/Chapter 12。第二条时间线:林婧、云帆、何夕、刘致致的大学时代,第二条时间线的叙述章次为:Chapter 02/Chapter 05/Chapter 08/Chapter 11/Chapter 14。第三条时间线:林婧、何夕、刘致致的后大学时代(一部分校园生活+一部分社会生活),第三条时间线的叙述章次为:Chapter 01/Chapter 04/Chapter 07/Chapter 10/Chapter 13/Chapter 15。第一条时间线与第二条时间线的断点为刘致致去往山城陪伴何夕,由于林婧与云帆比何夕大一个年级,因此第一条时间线与第二条时间线有一年的重叠。第二条时间线与第三条时间线的断点为何夕与林婧深夜嘶吵之后,何夕出门酗酒未归,林婧跳江自杀未遂。
由三条时间线的章次分布可知,三条时间线内部是顺序结构,但三条时间线相互之间为倒序结构。所以,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可能会感到时间上的混乱。比如,Chapter 01的开头与Chapter 07和Chapter 10的结尾仅一夜之隔;通过Chapter 01便可推断出云帆已死,但Chapter 11才叙述云帆的死亡经过,Chapter 14才交代云帆的死亡原因;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接近十年,但从Chapter 01小说开始到Chapter 15小说结束,时间跨度仅仅半年。
三条时间线总共15章,为6章+5章+4章的分布,每三章构成一个叙述循环。另外,在第二条时间线中,还嵌入了一条叙述线,即云帆的回忆线。
故事主要发生在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为云帆的家乡——云山。这是一片偏僻的小村,是我虚构的一个地方。第二个地方为何夕与刘致致的家乡——岭县。这是一座贫穷的小城,也是我虚构的一个地方。第三个地方是山城重庆,是我的大学所在地,故事中所有提到的相关人文和风景,是真实存在的。
关于故事要表现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爱情。虽然我此生可能再也得不到自己理想的爱情,但我仍然认为爱情是这世间除孤独以外,最永恒的东西。故事围绕何夕、刘致致、林婧、云帆四个人,描写了很多份爱情:云帆对于云诗的深情,林婧对云帆的执念,何夕对林婧由暗至明的情愫,刘致致对何夕的长久陪伴,等等。遗憾的是,在故事中,几乎没有一份爱情是圆满的。亦生亦死,爱而不得;或多或少,存留遗憾。
二、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故事中的何夕、刘致致、林婧、云帆四个人,性格各异。究其原因,是四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何夕自小家境优渥,父母都有体面的职业,所以何夕活泼有趣、阳光快乐。刘致致的父亲无能落魄,母亲沉迷赌博,父母争吵不断,因而刘致致在遇见何夕之前,胆小又自卑,是何夕教会刘致致勇敢和坚强,并影响刘致致的一生。林婧随母亲林璐姓,由母亲单独带大,林婧母亲能力非凡,但性格强势,这使得林婧叛逆,喜欢冒险。云帆身世不明,自小深受云家嫌弃,甚至遭受虐待,所以云帆沉默且绝望,倾心死亡。小说中有很多关于家境的描写,我觉得自己写得蛮好的一段是Chapter 07《鱼鸟之恋》中刘致致从山城回岭县后独自在卧室换灯泡的场景:“刘致致仰头,看见天花板上并没有灯泡,光悬着一个灯头。她沮丧地走到草街上,一连问了好几家五金店,才买到相匹配的灯泡。她回到卧室,端了一个凳子放在床上,站上凳子,垫起脚尖准备把灯泡旋到灯头里。她刚触碰到灯头,灯头上的灰尘落入她眼睛里,她的眼睛倏然涩涩疼起来,正好引出她满眶的泪。灯泡终于还是被刘致致安装到灯头里。刘致致走到墙边,再次拉下开关绳索,整个屋子刹那间明亮起来,就像有一束烟花,开放在她眼前,她转而又笑了。”
三、永恒的孤独。云帆这个角色,即是孤独的象征。云帆喜欢跑到图书馆过夜;在春节从不回家;年纪轻轻为自己买墓——这些事情,是他内心孤独的表象。我不愿在小说里杀太多人,所以我把温暖的阿兰和温暖的小白杀死了,把美好的花红树也砍掉了。
四、对诗意生活和自由的追求。云帆喜欢诗歌,林婧为云帆成立诗社。林婧喜欢冒险,何夕陪林婧冒险。刘致致坚持她的小小梦想并最终看到希望。何夕与林婧对公司条条规规的反抗。如此这些,我想表达的是,人难免是渺小的,但应保有对诗意生活和自由的追求。
五、荆棘人间,每个人都有伤口。云帆的伤口自不必说,而云帆本身,即是林婧的伤口。林婧的残疾,成为何夕的伤口。何夕对于林婧的无法割舍,又成为刘致致的伤口。死去的人带着伤口死去,活着的人带着伤口活着。
故事是虚构的,但每个写作者,或多或少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我在几年之前就想写这么一部小说,一开始只写了几千字。2017年时,我在南京出差,住在酒店里,看到窗外下起了雪,那时我刚失去一份爱情,所以就有了小说的开头。那几千字一直放在那里,今年三月份时,翻出来重新开始,写了几章后,又写不下去了,停了三个月。到了夏末秋初,决心将其写完,于是花了整整两个月,一口气写完了。日夜码字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很辛苦,但有时候也很快乐。
我书写孤独,但书写孤独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事情,而书写孤独对于我的意义之一,又是抵抗孤独。换言之,相比于忍受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我更愿意忍受写作的孤独。另外,创作故事的一个好处是,我能够构建符合我梦想的世界,我能够孤独地活在我构建的世界里。这个故事里的林婧、云帆、何夕、刘致致四个人,我都十分喜欢,他们是我心中盛放的野花。为什么说是野花而不是花朵呢?因为他们是自由的。
小说的结局我尽量处理成了一种开放式的结局,因为我既不忍心伤害善良而温暖的刘致致,也不忍心毁灭美丽而特别的林婧的所有希望。但云帆不得不死,云帆的世界太让云帆绝望了,死亡才是云帆的最好归宿。然而欣慰的是,也有人爱着云帆。小说的结局似乎有些荒谬,却是我所能想到的林婧救赎自己人生的唯一方式。
诚然,世事看起来很是静好,我不该书写伤痛。但伤痛就是我的青春,或许是我最后的青春。
凌翎,2020年10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