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扎亭上写着一幅对联:“望乡思故里,台上见亲人。”
亲眷们按辈分次序排好,长子手捧先人纸扎灵位,其他家眷每人手执一炷清香,一个跟着一个,围绕望乡台走六圈。
这时先人可以在望乡台上见到自己的儿女亲人,所以路过望乡台前,家人可以多向望乡台望几眼,可以把自己的挂念和心事,一一向先人表明。
试想黄泉路上,人鬼殊途,生死永隔,仅在望乡台上见见亲人,怎能不让人心痛伤悲呢!
第四道仪式是破地狱。
据说地府里面,有十八层地狱,分别是:第一层,拔舌地狱.第二层,剪刀地狱.第三层,铁树地狱.第四层,孽镜地狱.第五层,蒸笼地狱.第六层,铜柱地狱.第七层,刀山地狱.第八层,冰山地狱.第九层,油锅地狱.第十层,牛坑地狱.第十一层,石压地狱.第十二层,舂臼地狱.第十三层,血池地狱.第十四层,枉死地狱.第十五层,磔刑地狱.第十六层,火山地狱.第十七层,石磨地狱.第十八层,刀锯地狱。
人死后,会根据你生前所犯的罪恶,把鬼魂打落在相应的那一层地狱里受苦。如果此人生前罪大恶极,无恶不作,死后就很可能经受十八层地狱的苦难,不得超生。
而打斋超导,就是通过法力的指引,把亡灵引领到安全的地段,直接往生投胎,不用经受地狱之苦。这就是“破地狱”。
此时场地当中的望乡台已经撤走,摆上一三层的纸扎宝塔,围绕塔下摆着三片一叠共六叠的瓦片,瓦片是倒扣着的,象征着地府的十八层地狱。
孝子手捧灵位,围绕宝塔三圈,再把灵位请回供桌。由法师开始做法事。此刻斋客道士已经换上了有金丝织锦八卦图案的大红道袍,其余四个弟子换上蓝底金丝织锦的八卦图案道袍。场内灯火渐息。
大师们不停背颂经文,按八卦阵步法围绕宝塔作法。
大法师每走一圈便用手中的桃木剑把一叠瓦片击碎,九叠瓦片击碎后,宝塔移走,大法师在那一叠瓦片上点燃圣火,顷刻火光熊熊,象征破地狱成功了。先人可以免受地狱之苦。
第五道仪式是过奈河桥。
传说人死了,都要过奈河桥往往生极乐世界。在桥头有一个叫孟婆的老婆婆,会给鬼魂喝“孟婆汤”,此汤是忘情水,一喝之后,前生所有事情,都会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而奈河桥下,是万丈深渊,无数游魂野鬼,日夜悲鸣啼哭,桥上雾浓灯暗,桥面路滑难行,稍不小心,就有堕落桥下万劫不复之危险。
场中间摆着纸扎的奈何桥,桥上点了纸扎的灯笼,长子手捧灵位,长孙手持白灯笼,其他家眷手执清香,绕桥三圈,然后一级一级,手扶着灵位步过奈何桥。一边走,家人一边小心叮嘱先人一路走好,小心上桥落桥。
第六道仪式是“吃阳间饭。”
常言道“死也要做一只饱鬼”,因为鬼吃饱了上路,才能走得快,在投胎抢闸时争得户好人家,下辈子衣食无忧。
在先人过了奈何桥,进入往生界前,子孙就要给先人喂饭,好让鬼魂有力气上路。
此时两个代表先人的真身公仔已经从供桌上请到大堂边,法师给先人开口时家人一律要转过面去回避。然后再按辈分次序给先人喂饭,男的奠酒,女的奠茶。
做法事时供奉给先人的可以是先人生前最喜欢吃的饭菜和面食点心等,但“喂饭”这个程序用的食物就一定要用叉烧饭。
第七道仪式是解结。
喂完饭后,由一个法师手拿一条长长的白毛巾,打一个活结,家人按之前的辈分次序,一一上前用手拉开活结。象征和先人生前的恩恩怨怨,百般情义,从此一一解开,所有郁结烟消云散了。
第八道仪式是坐莲花。
这已经是法事的尾声了。法师们换上金丝织锦白鹤图案的大红道袍,大法师头戴莲花帽,独坐在桌上,四个法师两个一边坐着,面前均摆有一莲花油灯。齐念经文,送先人灵魂坐上莲花宝座,往生净土。坐完莲花后,灵魂的超度仪式就算完结了。
第九道仪式是问杯。
家人一个一个按辈分跪在先人真身前,由管事手执圣杯,问先人这个家人的身运如何,择得一阴一阳者为圣杯,上吉之签;择得两个杯为阳者是中签,择得两个杯是阴杯者,是下签。
第十道仪式是散花。
由管事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堆零钱,放在场的中央,再在上面洒满了菊花,玫瑰和康乃馨的花瓣,让家人自行捡回。象征着是先人送给子孙的留念,这钱是不能用的,得用利事封包着,放在柜子里,保佑家人平安的。
场中的纸人,纸扎的金山银山,纸扎的别墅汽车家电之类,会马上运去殡仪馆烧掉。称为“化宝”。
以上这些仪式在正常情况下得耗时七天才能完成,而前后大斋为十四天,其中细节极为繁琐,在现如今这个社会里,能做足七天前斋的斋客道士就已经是相当厉害的了,能操办大斋的斋客道士更是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