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入山怀,
星光映沙白。
天昏地不惊,
轻尘浮生来。(作者:三棵白杨)
魏军粮草大营。
秦军劫粮草大营之战已经接近尾声。
庞涓手提长剑,鲜血从剑尖流淌而下滴落在地上,魏军铁桶般的包围圈中只剩下秦将车武一人,只见他满身剑伤,凝视着庞涓。右手长剑插入地中半寸,用来支撑他半跪着的疲累的身躯。
庞涓冷冷的道:弃剑!投降!保你性命。
车武哈哈大笑,咬牙道:秦人生当做大丈夫,死后魂守故乡土。今日之战能保住秦国,死又有何惧,哈哈...杀...啊!杀魏狗!
话音未落,便提剑冲跑,剑尖指刺庞涓,却被庞涓左右长枪卫兵提前刺穿了胸膛。
庞涓大怒,挥剑斩落了秦将车武的头颅,鲜血顿时溅射了他一身。
庞涓再次集结军队,命令一部分魏武卒军队留下来抢粮救火。他自提大军继续驰援韩军大营而去...不过此时的庞涓心中明白,再去救援已是赶不及了,只怕韩国大营早已全军覆灭了!
此时,狂风肆虐,黄尘旋转着卷地而起。韩军大营战况已经接近尾声,秦孝公见天气异常,恐怕生出变数,急命秦国 军队迅速打扫完战场后,下达了第二道军令:命其中军主力和所有秦国兵士撤回城中休整待战,又调传令兵寻找到了公子虔,传达了撤退军令。
赢虔接到军令后,三思片刻...对传令兵道:回奏君上,我去剿灭前方那一队韩国 军卒后便撤军回城。
话毕,便头也不回地带领着他麾下精锐继续围杀韩国护营军队去了。
双方一路对阵着来到一处山谷中。
那韩国护营军是由一名青年将军率领的,只见他临危不乱,边战边退,沉着应战。
虽然年轻但看得出已是身经百战了,面对数倍于自己的秦军,青年韩国将军一边厮杀一边心中思量着如何带领手下兵士们脱困。
忽然间,两匹快马分一前一后冲进了双方的战场中间来。
骑快马奔来之人正是商鞅和东方正野。
赢虔认出了是他们。大声喊道:东方先生此处十分凶险,你和卫先生来此作甚?快些回去。
韩军将领一听是对面敌军秦将的熟人,只见他心急手快,提起长剑,带领数十名亲兵瞬间来到商鞅马下,斩下马腿俘获了商鞅。韩军将领正要挥剑生擒东方正野的时候,对方奔来了几匹快马,来的正是秦孝公的近身侍卫。
双方马上马下交战数次,韩国将领不敌,压着商鞅退了回去,东方正野也在侍卫的保护下来到了赢虔的身边。
商鞅被俘获后,两国兵士很快分离,形成了两个阵营,相互对峙。
赢虔见东方正野安全回到秦军阵营之中,大喜。
又见天气异常多变,他喝令身后秦兵继续攻杀韩国护营军,以便趁早结束战斗,归城。
东方正野急忙阻止道:将军若此时攻击韩军,卫鞅学兄必定性命不保,还请三思。
赢虔心知肚明商鞅现在的处境,他知道商鞅一心想投效楚国。一方面,他急迫地下达攻杀韩军的命令是想尽快结束战斗;另一方面,心中也不免有杀害商鞅之意。
对于东方正野的一番劝说,赢虔并没有做出回答。
韩军阵营中,商鞅长剑邻喉。赢虔下达攻杀军令的声音传入耳中,他已对赢虔怀恨入骨。
这时,商鞅的心中惊恐万分,已是十分后悔没听东方正野之言,好好在秦军城中休息,待到战场平静后再启程去楚地。韩军将领也是心中“打鼓”,害怕秦军真的攻杀过来,经过轮番退战,韩
军上下已经是疲惫不堪了。此时开战,韩军必败。
秦军齐声低吼战歌!整齐的迈步逼近韩军护营军。
商鞅大喊一声道:东方学兄救我!
东方正野看着杀气四起,奋身前进的秦国将士们。
他一个决心下定,身体冲奔到了最前沿,跑到距离韩军几十米的地方向着韩军将领喊话。
赢虔看到东方正野再次挡在两军队列中间,而且靠近韩国 军队,立即挥手秦军停止攻杀。
东方正野道:今夜大战,胜负已见分晓。韩国残军溃败东逃,你们的主帅也不见了踪影,将军在做抵抗也是徒劳无益,何不放下兵器投降。
话音未落,一支冷箭破空飞击而来,钉楔入距离东方正野约一尺左右的地面上。
秦军上下无不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东方正野冷静了一会又道:既然你们不肯投降,我愿保你们安全返回韩国。前提是必须放了我的朋友,他是卫国人,一名普通游学士子而已,和秦国并无关联,还请将军放人。
韩国将领道:我们如何信你?
东方正野道:我愿为人质,我乃秦国国君的座上宾,又是对面主帅的朋友,我在你们哪里为人质比我朋友的作用要大些吧!你从秦军已经停止进攻的举动中应该可以判断。
韩国将领看了看东方正野,毫不犹豫的点头应允了。
他故意大声喊话让对面的公子虔听到。道:如果秦军肯放我们回去,我保证先生平安,且承若我军到达函谷关外,便放回先生。
话毕,他即下令身旁兵卒将商鞅放归秦军那边,东方正野则反而走向韩军阵营。
商鞅一阵感动涌上心头,两人临近。
商鞅泣声道:东方兄,叫我如何报答你的相救之恩啊!
东方正野微笑答道:如果我有不测,还真有一言相劝于学兄。
商鞅道:请讲!
东方正野道:我观秦君,是个有远大抱负的国君,比起楚之暗弱国君强上数倍,加之楚国朝堂上下腐败淫逸,残害忠贤,兄入楚很难有作为。秦人朴实,待人怀诚,卫学兄若留在秦国一定成就非凡,建立青史留名的功业。还请学兄三思!
说完便转身插进了韩军阵营。
赢虔见走来的商鞅,面容不悦。心中却也担心东方正野的安危,正要下令给韩国军队让开出口,放韩国军队东去时。
一阵狂风咆哮,响彻山谷。又是一阵战马嘶鸣声,庞涓带领魏国援军已经赶到了山谷关口,形成了三方对峙的局面。
本来魏军早到,庞涓下令军队在山谷关口外隐藏。心想:等到秦韩两军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再做渔翁,没想到被东方正野三言两语化解了将要发生的秦韩激战,打乱了他一石二鸟的计划。
庞涓见到东方正野被挟持在韩军阵营,大笑道:哎呀!没想到,东方兄和才我分开月余,就已经沦为阶下囚了,在云梦山我还真的高估你了,哈哈...
东方正野笑答道:还请庞学兄手下留情!
赢虔和商鞅焦急万分,魏军的到来,使得原本秦军人多的优势瞬间变成了弱势,但就魏军数量对比秦军来看,已经多出其两倍有余,再加上韩国护营军又是韩国的精锐军队,赢虔一时也没了注意。赢虔思虑道:如果下令退军,魏韩军队趁势掩杀,必定损失惨重;如果硬拼,秦军必然是全军覆没,身为人质的东方正野性命也难保周全。
他愁容锁眉,长叹一声!正在苦思对策时。
商鞅走出秦军战列,施礼对庞涓道:云梦山同窗数载,看在同学厚情深谊的份上,放过东方学兄和秦国将士!卫鞅毕生感激,我愿随你入魏,从今日起,做客于学兄家宅,鞍前马后,倾尽所学助学兄成就天下霸业!
庞涓哈哈大笑,道:你这浅见寡识之人,也配助我成就天下霸业,你我虽有昔日旧谊,无奈我身为魏军统帅,旧谊也只能让位于军国大事了。
庞涓本来就对商鞅心有嫌隙,对东方正野更是不屑一顾。所以在庞涓眼中,二人的生死和普通的兵士生命一样不值得一丝怜悯用情。
庞涓挥动手中令旗,魏军左右两翼以钳形攻势包围了秦军,由于秦军的盾阵长戟过于老化和落后,很快就被魏军突破了一条长约数米的缺口。秦魏两军混战在一起,厮杀声和风声,合奏成曲,响彻山谷。
半个时辰后。秦军势弱,处于战场下风。赢虔一边厮杀一边集合秦军后退,结果被魏军压缩在一处两边是山壁,身后是悬崖的绝地。
商鞅在秦军的护卫下远远的躲在后方,正当东方正野心急如焚,为秦军的处境感到愁虑时。
突然,天空划出数道闪电,雷声一声连着一声,像巨龙的吼声,震撼天地苍生。
所有将士被惊吓的忘记了相互厮杀。
山顶滚滚落下巨石,暴雨也滔滔而至,天空中呈现出巨大的漩涡来,风随着漩涡的形状缓缓成形,由天空链接到地上,形成巨大的龙卷风。
龙卷风放佛一个庞大的巨人似得,在山谷中游荡,瞬时间,狂风暴雨,飞沙走石,像极了世界末日的异样场景。
东方正野大声对韩国将领道:将军还在等什么?还不速速逃出山谷,此乃飓风天灾,我等再此久留,只有一死!
韩国将领回过神来,重重的点头赞同,大声喊道:快!快!撤出山谷!
秦,韩兵士纷纷丢盔弃甲的向山谷外逃去。
魏军还没有等庞涓下令,就已经忙着四散逃窜了。
由于山谷地势较低,雨水从外大量的涌进来,从悬崖处流下去,形成了巨大的瀑布,有些手忙脚乱的士兵脚下一滑,便被流水冲下崖底。
危急时刻,东方正野对众人大喊道:抓住藤蔓,往山顶上爬。
原来山谷中有许多藤蔓从山上蔓延下来,一根接着一根,密密麻麻地挂在山壁上,有的像手指一样粗细,有的像手臂一样粗细,众人被东方正野的声音提醒,开始向峭壁蔓藤方向游划,有些兵士已经手握藤蔓开始攀爬了。
东方正野手中握住一根像手指一样粗细的藤蔓刚向上爬了数米,他眼睛迅速往下看去搜索着...
终于在悬崖边上看到了商鞅,此时的商鞅被湍急的流水冲击的只剩下半只身子漏出水面,他双手紧紧抓着峭壁石缝,眼看就要没力被流水冲下崖底了。
东方正野跳下水面,手拉藤蔓半游半走。
眼看快要临近商鞅,可藤蔓的长度却不够用来搭救他的。
东方正野张口咬住藤蔓,并迅速脱下外衣长褂扔给商鞅。
东方正野一边右手握藤蔓;一边左手甩出长褂,其长度刚巧合适够着。
商鞅双手紧拉长褂,两人划向峭壁。
由于山不是很高,多数手脚灵活的兵士已经爬上山顶。
灾难面前,他们也顾不得自己是哪国人了,有的兵士向山谷下扔下更多的藤蔓,希望能救更多的人上来;有的兵士伸手帮拉一把蔓藤。
峭壁上。
三国兵士分了成几十队,开始“比赛”似得向山顶攀爬。
渐渐的龙卷风带着撕裂大地的力量向山谷中央移进,所到之处拔树卷石,山呼水啸,狂风夹杂着沙粒击打众人,刺痛人的脸庞。
庞涓手握利剑,缓慢攀爬,后面的韩国兵卒也不敢催促,只能耐心等待,爬到山体中部,庞涓已是累的气喘吁吁了。尽管持重剑攀爬蔓藤非常吃力,庞涓仍然不肯丢弃宝剑,他休息片刻后向下望去,恰巧看到东方正野和商鞅已经靠近峭壁,沿着他旁边的蔓藤开始攀爬了。
庞涓冷冷一笑,挥剑刺穿了旁边正在专心攀爬的秦国兵士的胸膛,他用力抽出利剑,鲜血从秦国兵士的胸膛里喷洒而出,随风飘洒,秦国兵士大叫一声,跌落入山谷水流之中。
后面的将士和东方正野等人向上看去,心中顿时大骂庞涓。
因为他们看到,此时的庞涓正在用力的挥剑想砍断他们手中的蔓藤。
哗啦一声,蔓藤齐断。
一队蔓藤上的将士在重力的作用之下,跌落至谷底,有的直接被水流冲走,有的则头破血流,晕晕沉沉的。
东方正野和商鞅由于刚刚攀爬,所以并没有受伤。无奈之下,二人只好游远一些,他们找到了一根细小的蔓藤继续攀爬,一会的功夫便和庞涓爬的一样高低了。因为他二人内心实在害怕庞涓提前一步爬到山顶,砍断所有蔓藤。如果那样,他和商鞅两人也只能在谷底去迎接龙卷风了。
又是一阵电闪雷鸣,巨大的云团旋转压低,特级狂风推着巨大的龙卷风还是来到了悬崖边,众人惊恐,拼命向山顶登进,有些早已爬到山顶的兵士们则纷纷奔跑后退,远离了大风的吸卷。
十几条蔓藤和藤上的众人在龙卷风的吸力之下,藤身离开了山壁和山壁呈现出九十度左右的形状。有些兵士因为没有抓紧蔓藤惨叫一声,便被龙卷风吸进了暴风眼里。
众人更是像打了鸡血似得拼命登爬,因为风力的原因,藤蔓相似正好搭在山壁和龙卷风只间的一条绳索模样。众人拽紧蔓藤,身体爬在半空中,比起由下往上攀爬山体,似乎现在蔓藤悬在半空更容易爬一些,就是双脚的作用不大了,再加上恐惧心里,不少人渐渐被龙卷风吸进“体内”。
庞涓眼看就要到达山顶,怎奈双手酸软,无奈之下,只得丢弃了重剑,继续挺近山顶。
此时的商鞅也是双手酸软。东方正野见前面的商鞅放慢了爬藤速度。
便直呼其名,大喊道:卫鞅,坚持住,快到达山顶了。
东方正野说完,伸出右手用力的去推商鞅的脚面,商鞅向后看了一眼东方正野,感激之情不由得湿润眼眶,余光扫了一下后面,发现他俩所在的蔓藤之上,只剩下他和东方正野二人了。
商鞅恐惧之心加剧,闭着眼睛继续向山顶挺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商鞅二人登顶有望。
忽然,一块三角碎石飞了过来恰巧撞上蔓藤,由于碎石的速度过快,蔓藤在碎石的撞击下来回摇摆,本身二人选择的蔓藤比较细小,由于不停地摇摆,蔓藤和石体之间产生了摩擦,蔓藤瞬间断裂。正在绝望之时,赢虔及时抓住了二人的蔓藤,吃力的苦苦支撑,身后几名近身侍卫分别抱住了他的腰部和腿部。
赢虔努力了很大一会后,仍然无法拉回二人。
这时候,爬上山顶的庞涓正巧碰到赢虔手抓蔓藤解救东方正野和商鞅二人。
他冷笑一声,双手搬起石块健步逼近公子虔。
突然,又是一阵电闪雷鸣,庞涓抬头向天空望去,只见天空云层旋转,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空洞,空洞渐渐成形,同时产生了巨大的吸力,树木、巨石、水流、被吸进空洞后,忽然消失了。
龙卷风随之也慢慢改变了方向,移近空洞。
庞涓见到如此天文异象,惊吓非常,丢掉石块,退逃了。
悬崖山顶。
眼看着赢虔等人如果继续坚持选择救他们的话,很可能大家都会没命,东方正野看到赢虔坚毅的表情,苦苦微笑道:卫鞅兄,我求你一件事.
商鞅皱眉问道: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东方正野无奈大喊道:卫鞅兄...我求你一件事情!
商鞅此时的心思全在逃命上,心中跟本不想理会东方正野的,但他刚才又救了自己一命,不能置之不理,便一边攀爬一边不耐烦的大声道:说啊!
东方正野苦笑,大喊道:替我去秦国,辅助秦君!
商鞅更加烦躁了,回头再看他时。
东方正野已经松开蔓藤双臂合胸,正被龙卷风的吸力带往其“体内”。
商鞅恍然大悟,泪水夺眶而出,原来他是为了救我才故意放开蔓藤的。
赢虔只感觉手中一轻,顺势把商鞅拽回了山顶,几名侍卫扶起他和商鞅向山下背风处赶去。
商鞅再回头看东方正野的时候,已不见了他的身影,眼眶的水珠也许是雨水;也许是泪水;也许是对东方正野的感激;也许是因为自己失去了一个最熟悉的陌生朋友吧。
庞涓早已经带领剩余的部队退下山去,回到了魏军大营,龙卷风在山谷肆虐了一阵后也渐渐散去。只剩下一件长衣在空中翻转,跌落下悬崖,不见了踪迹。
(第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