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如何是好哩!”潘栋又是一副哭泣泣的样子,夹杂着些终老的暮色。
“这孩子叫什么?”老道士问了句。
“潘文木,当年看他讨喜,便取了这名。”潘栋答道。
“这孩子命中还是得添些阳气,便在木下加四点如何?改为杰,或许能镇压个两年。”老道士建议道。
“这~道长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吗?”潘栋又哪不知道这事对自己儿子好,但却无奈呀,自己的老母亲死活不愿。
“唉~用十年以上的草木灰,伴着刚杀的猪心,搅成碎末,分上一半抹在肚脐眼上,最后到大市子里去买些老粉末儿,煮熟了吃下去,服个十年应该能撑到20几岁吧!”老道士也是无奈。
注:上述中的所有大半都是真的,只有最后的老粉末儿是本作者经过化名后写出,毕竟也是独家配方不是?嘿嘿!
“多谢老先生!多谢老先生!”潘栋首先是极其钦佩道教,再就是看老道士能够压制住自己儿子,也是最后无奈的信服了。
“余在丹阳北边儿的老吕城的罗道庄,那儿有个观,便是余平常里坐镇的地界,但凡有事,还请杨老爷派人叫某过来!”老道士拱了拱手,抚了一番花白的须子,踏着某种步伐走了出去。(不可说哟!)
“老爷!老爷!不好了!听说小鬼子们要打过来了!”老管家踏着细碎的步伐,穿着身破旧的马褂,连忙跑了过来。
“什么!妈了个巴子!那狗畜牲小鬼子们打到哪儿了?老子跟他拼了!”潘栋一怒之下,有些花白的胡子都震动了起来。
“听说上海那边和小鬼子正在打,70万打30万,还不利呢!”老管家拱了拱手。
“怪不得呀!小鬼子竟然有70万!”潘栋苦笑了两声。
“不是~咱们有70万,小鬼子就30万,听说从好几个方向打,传来的消息是固若金汤,但咱们也得早做打算呀!”老管家提出了建议。
“他娘的!老南京那边是怎么回事!老头子怎么这么不靠谱呢!70万打30万不应该是他娘的揍着跑吗!”潘栋握紧了苍老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桌上。(老头子即蒋某人)
“对了,咱们家200亩的地只收上的平常年间的六七成,三四个庄两个村的佃农也都折了一半,大部分都去延安了,咱们的壮丁都不足40个!”老管家忧心了一番。
“他娘的!去把老子仓库里藏的十支土枪全部拿出来!再去找十个壮实的汉子!顺便将杂米的价格压住了!”潘栋毕竟没有什么影响力,只能拼家底。
“对了!把咱们家仓库里压着的那几把大砍刀也带上,找几个灵活的人也背上!跟着县大队走!和小鬼子拼了!”潘栋花白的胡子在风中摇曳着。
“是!”老管家肃然起敬,对着他拱了拱手。
丹阳县大队和日本的一个前锋小队交战,大胜!斩杀了40多人!
史称X桥战斗,(当地真实交战,非作者自编)。
“哈哈哈!好哇!哈哈哈!小日本鬼子~他娘的就是乐色!哈哈哈!”潘栋大笑着,眼睛眯着,脸上的皱纹都快合到了一起。
“哎呦~我的好儿子哩!看看你老子多威武啊!嘿嘿!”潘栋边看着潘文杰,别回忆着自己的威武一生。
而就在此时,大部分地方都不太平,当真要人命如草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