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此时,一行人正在丹阳城外,靠近京杭大运河旁,正汲水哩!
那一行人总共二三十个,为首的穿的极为讲究,身上穿着件起干净的大马褂,腰口绣着两把老竹子。
阁下若是一打听,便可知道这是闻名于丹阳的老镖局了,行业内行业外的人都是有不同的称法,行业外称为“谢氏镖局”,行业内则称为“老竹子”。
如今的大镖头,便姑且称他为“老谢头”,他早些年带领着本来不大历经三四代的镖局扩大了许多,也在这一片打出了名声,许多大商会也都找他们来运镖。
这回,是他们最后一次运镖了,毕竟谁都知道,这小鬼子快打过来了,他们准备最后再运上一次,然后南下,去南边买些地,再从头做起。
正想着,便看到路旁,一块布上戳着一根兵刃,一众人等大惊!
老谢头连忙从马背上“啪”下来,将自己腰间的兵刃拿了出来,往道上这么一放!立在这儿,清了清嗓子。
他站到布旁,一抱拳!“合子么!”
竹林里面来话了,“里马老合!线上的?”
“不错!”老谢头扩大了嗓门。
“一杯茶钱!”说着,从腰口袋里拿出了两块大洋,放在了布上。
林子里传来一阵“哈哈”大笑,“万朵桃花一树开!武林本是一家人!老竹子!请~”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兴许三四里吧,众人也是纷纷不在心。
突然,老谢头脸色一变,手脚并用向前弯了一会儿,把气全运上了丹田。
“塌笼上的朋友,不必风吹草动的~有支杆挂子在摇!只可远求,不可进取。”说罢,老谢头把心都提了上来。
“你支的什么杆!靠的什么山!”四面八方似乎都传来这一声。
“支得丹阳祖师爷的杆!靠的四面八方朋友仁义重如金山!”老谢头这句说完,才微微松了口气,但随后清了清嗓门,语气硬了起来。
“你若不扯!故了盘!可寸步难行!你若飞气子!飞青子!飞片子!咱们就青子青着!花条子划上!亦是吊梭!”
四面八方再没有了声音,又过了一会儿,便有一道洪亮的声音传来。
“哈哈哈!老竹子好生嚣张!”
“不知阁下哪方哪派!”老谢头站了出来,跺了跺脚。
“老东北!64手!”一个身着白灰色大袍,白如雪的胡子挂在脸上,眼睛都快合起来了。
老谢头听后大惊,连连后退,用眼睛往后一暼,竟发现身后的人全都倒在了地上。
“老东北的!你当真要断子绝孙!欺人太甚吗!”老谢头眼睛一恨,狠狠的瞪着他。
“呵呵~咱们各自有各自的规矩,你这儿属南派,和我北派不一样,你南派顶多教教手,我北派可是要见血的~”那年近古稀的老头笑了笑。
“是啊!是啊!若我没猜错的话,这是你老竹子在这儿的最后一趟大镖吧!”北边也出来一个年近古稀的人物。
“哼!既如此,叫其他几手也出来吧!”老谢头无奈的笑了笑。
(注:前面那些镖局的暗语应该大部分人都看得懂,毕竟是被本作者给简化了的~至于东北64手嘛,这是从东北入关中,南下回来的,这一般人都不知道,网上兴许也查不到,所以你们要感谢我哟!)
“老竹子!你应该知道我们的规矩吧――把你的货全交起来!然后自己上天,体面些!我给你留个后人!”刚才那为首的老头声音不大,但却……
老谢头看了看天,笑了笑,显出一份老迈沧桑的模样,无奈的点了点头。
“这娃还挺漂亮!嘿嘿~”南边又出来一个老头,刮着手里的包袱,却也彻底绝了老谢头翻身的念想。
……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弃婴随意丢到路旁,一个流氓模样的人拿着个老烟斗,正哼着歌,边走还边念着。
他正巧看见了,拿在手上,兴许是看他长的还算赏目,也不哭不闹,只是呆呆的,便笑话了一番,同为沧桑人物耶?
(本作者新创了一个群,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里面交流,825230971,前四个进群的,送一个管理员哟!
当然,也可以和本作者交流什么的,虽然本作者也只懂一点。
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