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名唤玉如,家住长安,还未婚配。”玉如一脸娇羞的低着头说。
女子微微红着的小脸在杨鸿昌眼里却比三月的桃花还要美上三分。
“小生姓杨字鸿昌,乃当朝国公杨之书之子。”
玉如听到杨鸿昌的身份后十分惊讶赶紧跪下行礼。
“小女子不知阁下是国公府的公子,还望公子见谅。”
杨鸿昌将玉如扶起来然后说:“玉如姑娘不必多礼,姑娘有所不知,刚刚小生在马上遥遥一望,姑娘的尊容便深深的刻在小生心里,既然姑娘没有婚配,小生也无婚配,姑娘可否愿意嫁于我,虽不能将姑娘抬为正室,但也一定会给姑娘一个侧室之位,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哄姑娘的情话杨鸿昌张口就来,况且他也只是说说而已,要是玉如同意了,就勉为其难将她纳为妾室,绝不会给她侧室之位。
毕竟一介身份低微的平民,还敢高攀侧室之位,真是痴心妄想!
一个平民百姓,无权无势,家境贫寒却能给予侧室之位,这对于很多像玉如一样的姑娘那可是想都不敢想想的事情,又加上杨鸿昌身份特殊,是杨国公的二儿子,天下谁人不知这朝堂是杨氏的朝堂,这天下是杨氏的天下。
不过玉如之所以是玉如,正是因为她和别的女子不同。
“谢过公子美意,公子想要的玉如给不了,同样玉如想要的公子也给不了,玉如只想和未来的夫君一生一世一双人,富贵也好,贫穷也罢,只要他不三妻四妾,只要我一人便足够了。”
说完玉如就微微屈膝行礼准备离开。
换做平常,杨鸿昌要是这样说,指定有一群姑娘争先恐后的凑上来,再不济拒绝了,他也会动用自己的势力让姑娘哭着来求着自己当妾,但玉如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让杨鸿文觉得有任何的反感,反而激发了他的征服欲。
“姑娘还是再考虑考虑吧!”杨鸿昌一把拉住玉如并趁机摸了几下。
“公子请自重!”玉如试图摆脱杨鸿昌的手,可她越是用力,杨鸿昌也越是攥紧。
周围的人都惧怕杨鸿昌的身份,都不敢上前帮忙,眼见玉如都要急得哭了,杨鸿文帅气翻身下马,走过来扯开杨鸿昌的手。
“二哥,你又想挨家法吗?”
杨鸿昌听到家法顿时清醒了过来,看了看四周,周围的人都在对他指指点点。
“无趣!”杨鸿昌气急败坏的扔下这句话就离开了。
“姑娘,杨某为兄长的行为感到抱歉,姑娘日后要是有任何需要便可执此玉佩来相国府来找我,杨某姓杨名鸿文。”说完杨鸿文就从自己的腰上取下一块玉佩递给玉如。
玉如接过玉佩,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打量着眼前的男子。
虽说和刚刚那位浪荡公子的容貌有些相似,但明显眼前这位更加俊美,而且彬彬有礼,给人由内而外的踏实稳重感。
杨鸿文许是感受到有人再看他,便刚好对上了眼前女子小鹿般的眼睛。
二人都被对方的眼神烫到,迅速转移了目光。
“那玉如谢过公子了。”玉如害羞着接过玉佩。
“鸿文,你还磨磨唧唧些什么,再不快些就见不到桃清姑娘了!”杨鸿昌骑在马上有些不耐烦的喊道。
“改日再向姑娘赔罪!”杨鸿文对玉如行了个礼就匆匆离开。
玉如捧着那块玉佩,目光紧跟着离去的男子。
杨鸿文走到马前,翻身上马,一气呵成。
见杨鸿文上马后,二人便一起骑马离开。
瑞星见玉如一直痴痴地望着早已离去许久的二人,忍不住碰了碰她的肩膀。
“怎么?喜欢那杨小公子?”
“没有!”玉如红着脸说。
“你还说没有,要是没有你脸红什么!”
“肯定是天气太热了,反正我没有。”
见玉如有些恼怒,瑞星也没再打趣她。
“好好好!你没有。”
过了一会儿,玉如忍不住开口问:“那桃清姑娘是谁啊?”
“你居然不知道桃清姑娘!那桃清姑娘可是青楼第一花魁呢!听说男人见到她神魂颠倒,连女人见到她也会为之倾倒,而且人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很多富家公子掷千金只为见她一面。”
听到这里玉如的手指因为用力深陷掌心之中。
杨公子应当会喜欢那位桃清姑娘的吧!想到这里,手里的玉佩都碍眼了几分。
杨鸿昌硬是要将杨鸿文拉去青楼瞧瞧,可杨鸿文刚勉为其难的坐下,一群姑娘就扑到他的身上,杨鸿文不喜,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他二哥人,就匆匆忙忙的回去了,回到家后的杨鸿文赶紧洗了个澡,将身上那些胭脂俗粉的味道洗净。
好不容易洗完澡后,杨鸿文刚捧起书准备看起来,可脑子里都是和玉如姑娘相关的画面,愈是强迫自己别想,愈是想的更多。
“小福。”杨鸿文喊来自己的小厮。
“公子,有何吩咐?”
“去查查今日遇见的那位玉如姑娘。”
“是!”
半个时辰后杨鸿文手里就出现了一张连玉如七大姑八大姨都写上了的纸张。
“玉如,长安人,父母早亡,从小跟着姑母长大,每日都会姑母的豆腐摊上帮忙……”
后面就是一些玉如其他不熟的亲戚的介绍。
杨鸿文也没有更多的耐心去了解,毕竟他在乎的是玉如一人。
从那天过后,玉如姑母的豆腐摊上每日都能见到一个人,一开始杨鸿文怕惹得玉如不喜,只是在茶摊上坐的远远看着她。
看着她每天天还未亮就起来张罗着将一板又一板豆腐放在摊子上开始吆喝起来,因为玉如家的豆腐比其他卖豆腐的人的豆腐香一些、好吃一些但价格却又比别人少一些,所以玉如家的生意比其他人都要好一些。
又加上玉如相貌美丽,又经常帮她姑母卖豆腐,所以大伙便称她为“豆腐西施”。
每次清晨刚出炉的豆腐不过响午就卖完了,卖完后的玉如就会回家将隔夜浸泡的黄豆舀出来,放在石碾上碾碎成豆浆。
而其余后面的事就交给她的姑母了,她也可以忙里偷闲去书肆里去看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