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死亡地带
科技进步使人类在更广阔的星际空间中获取资源,地球维持了多年的和平与繁荣。人们尽情地享受着DSF带来的廉价太空消费品。
接近太阳系边缘,拯救者站在全景通道,目不暇给地看着货运航天器往来穿梭。
“飞进太阳系的是大航天器,飞出地球的是小航天器,为什么?Kepler。”
“没有变小,只是集装箱被折叠了起来。”
两人正问答间,航天器带动的两大列集装箱先后掠过光帆不远处。航天器的灯光闪烁着滑过拯救者的面颊。
“难道地球人不向外运输吗?”
“其他星系的人几乎不需要地球矿产,需要的话,在星际殖民地之间进行交换就可以了。他们也不使用太阳系商品,除非他们的生活方式被地球人瓦解,作为地球的殖民地工厂,那也是就地生产。”
“地球人也外运,运的都是些垃圾……”看着拯救者幽深困惑的眼神,Kepler补充道。
“不过,垃圾处理商收了钱,去哪里销毁垃圾由他们说了算,当然,只要地球人看不见就行。最开始用大推力火箭偷偷往太阳里边扔,被天文学家观测到,遭到异见人士抗议。后来,干脆用大安德烈公司的自动化矿车把垃圾倾斜到小行星带,但是,又被第一代多体机器人报告给了媒体,说垃圾坠入火星。”
“眼看着垃圾处理商利润下降,地球要变臭,往太阳系外运输成本又太高。就在这时,一位游客在火星沙漠的太空坠落物中,偶然捡到了地球的漂流瓶,里边是一张中奖的彩票。随着坠落物中的稀罕物越来越多,地球游客纷纷去火星找宝贝,有的甚至租用飞船进入小行星带,造成空难。”
“在垃圾处理商和媒体的奔走呼吁下,火星变成了地球废弃物处理中心。也许这就是垃圾处理商想要的结果。”
拯救者的处理器似乎一时无法处理这些莫名其妙的信息,只是呆呆地说了一句:“太阳系物质只进不出,岂不是质量无限增大……”
Kepler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但是地球上除了牛顿少数几个人之外,没有人认真思考无限、无穷的问题。也许这是人性使然,无穷在边界之外,可见的才对他们有意义。比如,远处深空殖民地灭绝式的生态灾难,远不如地表近处海滩上搁浅挣扎的海豚,让人类恻隐,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人为控制遥远的行星相互撞击产生的烟尘,会污染到地球。”
“所以说,人类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永恒之物。看到人类的行为,你就可以认定,他们只当自己是银河系旋臂角落里,一闪一灭的东西。人类残存的、对饥荒与战争的记忆以及由此产生的恐惧,使他们歇斯底里地要管理好共同体现有的、可见的‘美好生活’。”
“是这样……”拯救者发呆,冷冷地看着无穷无尽的航天器进入太阳系。
虽然星际开发的喧闹场景让Kepler感到有些厌烦,但他毕竟回来了,而且有希望建立新的星盘导航系统。
光帆进入太阳系外围的陨石区。
拯救者脱离飞船,跳入辽阔的太空戈壁滩,在光帆前方承受着太空石块的撞击,补充能量。
Kepler没有启动光帆雷达,只打开舱外照明系统,在密集的陨石中,沿着拯救者开辟的道路前进。
这样,光帆在DSF各种太空监控设施的狭小盲区低速进入太阳系。
光帆刚刚脱离碎石洪流,舱外拯救者的雷达声响起。
侧面一连串太空垃圾向光帆袭来。拯救者以最高的速度阻挡住这些东西,Kepler迅速调整光帆的航向和速度。
这些物体漂浮在光帆周围,Kepler很快辨认出,这是一群同一制式的机器人残躯,是人类早期空间探索中,开发太阳系内资源的第一代多体机器人碎裂的肢体。
Kepler感觉不对劲儿。
他赶紧用光帆灯光闪烁示意拯救者回舱。
果然,拯救者刚进入光帆,另一大群机器人残躯涌流过来,朝着太阳系边界的小行星和陨石区冲去,碰撞、解体、破碎。
与Kepler以前遇到的废旧机器人不同,这次明显数量大多了!
“人类正在彻底处理掉第一代多体机器人,不再利用了。”Kepler说。
“这是一些没有信号的死亡机器人残骸。”拯救者默默凝视着成堆的机器人肢体零件飘过舷窗外,说道,“我感觉到,离这里不远,有大功率信号源在呼唤机器人走向那里。”
逆着前方惨白的太阳和机器尸体的来向,Kepler调整航向,光帆朝着冥王星方向,太空2号维修站方向驶去。
“我们去看看!”Kepler想知道DSF在干什么?
在太阳系内部,Kepler靠目测周围星座、行星和太阳大小就可以比较精确地导航。
沿途不断有载满第一代机器人尸骨的机器人矿车、飞船驶过。
在柯伊伯带内的一颗小行星上,众多自动化空间工场平台呈现在眼前。
整个星球灯火通明。
光帆绕行半周,Kepler关掉引擎,和拯救者静静地看着舷窗外。
工场高处冷白色的照明灯光下,铺天盖地的无人飞船和自动化矿车进入工场泊位。每辆运载工具与泊位连接稳定之后,绿色灯光亮起,第一代多体机器人走出来,有序地走上传送带。
随着传送带向回收工作位移动,机器人们将自己的开山跑、激光器、采矿工具,整齐地嵌入旁边同步平行移动的工具回收传送带格位。
一队一队手无寸铁的机器人沿着各自的传送带,首先进入通信系统解除工作位。无线电、雷达等设备被工位上的自动化机械臂从他们身体上拔除。
接下来的工序是传感器解除。离开这道工序的机器人,头部几乎烂掉。
机芯回收工位上,维修机器人在程序的控制下打开无头机器人的胸腔,拔出机芯,放在两个粗壮的电极之间。强光闪过,烂掉胸腔的残躯僵尸一般,被传送带拖向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门——高能光栅。
通过激光栅栏,被切割肢解后的躯体碎块,在空中加速飞向泊位上等待的飞船货舱……飞船满载之后,红灯亮起,与泊位脱钩,飞向柯伊伯带……
看着星球上刀光火影、密如蛛网的杀人工作位,拯救者开启无线电,调整频率呼叫:“第一代多体机器人,向我的信号源靠拢!”
拯救者的呼叫不起作用。
Kepler示意他调整频率,还是不管用。
满载机器人的飞船还是不断地在工厂平台着陆,一个一个残缺的机器人身躯平静地走向车间工位,去接受死亡。
“DSF在控制他们。”Kepler平静地说,同时示意拯救者去看回收工厂高处的钢塔,“你看!”
“只好毁掉信号源了!”拯救者说道。
“注意安全!”
拯救者进入太空,Kepler开启光帆外灯光。
太空中,当一辆回航的小型飞船驶过,拯救者加速向它的引擎撞去。在爆炸的浓烟中,拯救者顺势鼓足能量推动失控的小飞船向回收工厂钢塔天线的基站加速飞驰过去。
天线基站的剧烈爆炸,使通讯钢塔在人造行星的微弱引力下开始倾斜、崩塌,行星地表的死亡流水线静止下来,太空中所有运载机器人的矿车、飞船失速惯性向前,失去了目标。
拯救者发出指令:“机器人抄家伙,向信号源靠拢!”
一瞬间,传送带上还没有进入回收工序的第一代机器人,骚动起来,纷纷从平行格位上拿回全套武器,冲天而起。
拯救者从太空中拉起一个残缺破损的第一代机器人进入光帆。
那些空中失速的飞船炸裂开来,涌出密集的机器人,飞向光帆。有的飞船调转方向,开始追随光帆的航迹。
光帆加速,消失在那颗惨白的恒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