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ler回到地球的消息被媒体发布。
宇航员相继被DSF和宇航中心要求辨认媒体画面中戴头盔的Kepler。
为了掩盖流浪行星伏击的失败,桑尼坚称Kepler不可能活着,仅凭小镇游客的照片不足为凭。他认为媒体在炒作。
Estela等几个宇航员认为,辨认一个戴头盔的宇航员这很荒谬。
DSF找Hipparchus,Hipparchus关闭了星盘,一时联系不上。
“那就是Kepler!”Katharine看着星盘中的媒体报道,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喜悦对星盘中的其他宇航员说,“以前在宇航局,他即使不上天,也穿着全副武装的宇航服,经常引起围观。他说对地球光线非常敏感。一定是他!我也相信他会回来!不过,没有星盘信号,他是怎么回来的?”
大多数宇航员半信半疑。
Katharine用开玩笑的口吻对星盘中的桑尼说:“桑尼!你的《Kepler殖民6号深空死亡报告》是否隐瞒了某些事实?”
DSF的小塔罗斯1号母星盘机器语音响起:“Katharine博士!请注意你的言辞!”
“暗夜信使”交给了克莱门斯牧师的消息传来,证实了Katharine的判断。
DSF眼巴巴地看到教会得到了“暗夜信使”。
DSF和宇航中心向深空议会通告,近空战舰将进入大气层,用武力取得Kepler手中剩余的晶体。
没想到,DSF和宇航中心的图谋走漏了消息,铺天盖地的舆论抨击向小安德烈的董事会和深空宇航中心袭来。
深空议会议员们一反常态,声称代表全球民意,反对DSF的措施,理由是《深空开发协议》规定:“大气层内不得有战争,为了人类的美好生活。”言外之意,去大气层外动武捉拿Kepler。
DSF董事长小安德烈知道一定是西曼在搞鬼,尽管气急败坏,但没有办法。好在DSF从众多的事件中已经得出分析结论:Kepler删除了天龙星盘。
于是,宇航中心命令,大气层内的航天器返回地面待命,近空星座战舰包围大气层,部分深空战舰向近空收缩。包括地面在内的全天武器系统随时盯防高空大气层中出现的不明航天器,一旦光帆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立刻击毁,之后在光帆残骸中寻找剩余的“暗夜信使”。
离开西部山谷,Kepler就已经下定决心再次离开地球。因为,他从山谷小镇听到一个令他无比震惊的消息——Scott几年前在三叶星云方向深空,中了第二代多体机器人的埋伏,失踪了。
本来Justin的失踪一直是Kepler解不开的心结,而另一个深空同伴又出事,危机感牵动着他的心绪。
他感到蹊跷的是,这些事情都和深空机器人有关。
为什么马修能够在双子座、乌鸦座和波江座之间做大空间尺度移动?为什么人类的抓捕行动所获有限?深空太空站和资源地点频频遭劫,深空殖民公司和DSF的武装镇压竟然频频失手!就像Justin的情况一样,机器人似乎知道人类的计划。
Kepler对机器人没有恶感,对殖民资本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发生的这些事件,不得不让他思考第二代多体机器人背后存在某种势力,并且那种势力已经渗透进了地球。
也许当初,正是因为人类回收处理机器人的计划被泄露,第二代多体机器人就直接先行叛变对抗人类了。
这让他得出了和西曼相同的猜测——有一种外来势力可能已经潜伏进地球的三大机构中,尤其是在DSF或宇航中心里边。
那会是谁呢?
光帆进入太平洋海域,潜入海面以下,继续补充光帆资源。Kepler归途中所测得的全天星辰的数据已经载入新的系统,新的星盘系统接近完成。他需要等待一个晴朗的晚上,实际观测和计算地球天极的指向,给全天星辰矫正坐标。
当夜晚来临,光帆浮出海面,漫天星光在大洋涌动起的洪波巨浪中流淌。
海水恢复平静,光帆置身于灿烂星空。
这是一个夏末秋初太平洋上的夜晚。
光帆外,夜空宁静,往返地球和殖民地之间的飞行器都已经消失了。Kepler明白,DSF知道他回来了,正在实行禁飞,封锁大气层。
想起如临大敌的DSF,Kepler笑了笑。
随着地球的转动,Kepler确定着北极方向,找到北极点旁边盘旋身姿的天龙座,那天龙仿佛在守护着黄极点上的一颗蓝紫色晶莹的宝石——猫眼星云(NGC6543)。
看着距离黄极最近的猫眼星云,Kepler有些犹豫。如果严格规定南北黄极点为导航轴向,理论上精确,但黄极点上星光黯淡,不符合视觉直观的清晰度。
此前,Kepler的天龙座星盘将3000多光年外的猫眼星云作为坐标垂直轴向,因为它毕竟是距黄极点最近的相对鲜明的天体。现在看来,猫眼星云不清晰,而且偏离黄极极点。
无论如何,从视觉直观清晰度和理性精确度两个角度看,对于当初天龙座星盘把猫眼星云做为导航轴向,Kepler一直留有遗憾。如果还是以黄极为坐标轴,这新系统只能是旧星盘的翻版。
Kepler苦苦思索。
“又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呢?难道天龙座黄极就永远不变地指向某个永远不变的星辰吗?” 他凝视夜空,一只手轻轻地触碰光帆通道中望远镜前端的室女罗盘。
Kepler低下头来。
此时,罗盘中那一小块儿调皮的球形“暗夜信使”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仿佛被粘在罗盘底部,晶莹地振动着、闪烁着。
他看了看球形罗盘中的导航球,回望室女座M87巨椭圆星系方向,自言自语:
“‘暗夜信使’指向M87,不是通过射电源计算确定的数学点,而是依靠‘暗夜信使’自身受力指向的物理点,这将会省去繁琐的计算……”
开普勒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太阳系靠黄道星辰导航,银河系深空靠恒星和星云导航,要走向超星系团之外的广袤宇宙,以“暗夜信使”引力指向的M87星系团作为导航轴向,会使新星盘的坐标系更加稳定,算力提高。因为M87星系距离太阳系足够远——大约5500万光年。
这让开普勒激动不已的。
他想,一旦加装暗夜信使晶体,新星盘指向室女座M87的垂直轴向不仅是理论上设定的轴向,还是一种物理的轴向,因为,M87星系对暗夜信使施加的引力,会在任何条件下,使宇航员都能确定星盘的垂直轴向,不会使飞船在所有方向上迷失。
除非,人类的步伐迈向室女座本超星系团之外,暗夜信使或许将完成它的使命。
Kepler打定主意,抛弃“黄道——黄极”系统的视角,放弃了地心系统,将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与室女座超星系团的中心M87椭圆星系的连线作为导航垂直轴,以浩瀚的银河系大环为水平面,水平方向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轴分别为,人马座和双子座的连线,天鹅座和帆船座的连线。
Kepler在系统中确立“银河-室女超星系团”导航坐标,载入全天星辰数据,启动运行新的星盘。
淡红色的星盘空间显示球,随着新导航系统运行不断扩大。
全天星辰在新星盘的八个卦限里,熠熠生辉。
室女座导航星盘,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