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内,一个三十多平米的房间,摆放着四张床。
已经毕业的韩青一个人在宿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另外三个舍友现在都不在寝室,韩青得赶紧把行李收好离开,怕他们回来又不让自己走。
自己还要回去参加一个面试,本来韩青还想留在学校,在这边看看有什么工作适合自己。
前两天自己接到一个电话,是天青集团打来的。这个天青集团韩青有印象,之前来过韩青的大学,在他们学校做过一个活动。
对方打电话来说“看过自己的小说,想要开展一些关于小说这方面的业务。想找韩青谈谈?”
这个天青集团在韩青老家的城市,是现在新兴起来的大集团,具体做什么韩青现在也不是太清楚。
也不知道天青集团为什么要到靠海边的城市来做活动,可能是业务做得比较大。
韩青听后当然十分愿意,现在大学生普遍都是,根本不值钱,更何况自己还只是大专。
自己在大学是写过一个小说,韩青一直在找一个人,把她写写进自己的小说里,希望她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可是这么久过去一点音信也没有,韩青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在人群中不断前行,来到校门口的韩青,还是忍不住回头看去。看着来来往往的学弟学妹们。脑中不禁想起,人生原来这么快。不知不觉中大学也结束,又将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看着眼前的大学,韩青不禁想起那个夏天,七八月分的时候正是炎热酷暑。做起事来都会让人身如火烧,一件背心穿在身上都回觉得热。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用石头堆砌的瓦房,烈日炎炎的太阳光照射瓦房上,用手摸一摸石头感觉都能烫伤手一样。
瓦房里面的人正忙得手忙脚乱,一声中年妇女大声的喊到,热水烧没有!怎么这么慢。早就让你们准备,还在拖拖拉拉的。
“好了好了,这就来。”一阵憨厚的声音答到。
韩国中看着躺在地上的铁锅喃喃自语“这烂铁锅早不坏晚不坏的,偏偏这个时候坏,气人也不看看时候。”
走时还在铁锅上踢一脚,以解心头之恨。
正门口出来一个老妪,接过热水就充充忙忙走进屋去,还不忘说到“下次快一点行吗?”
也不等门口的韩国中回应,就把门一关。
“砰”
门外的韩国中也想进去,现在门关了也进去不到,只好在外面等。毕竟他这也是第一次,很多东西都不一知道。
门外就剩两个大男人在,一个年龄比较大,胡子都有些花白,手拿烟杆也不见他抽烟。来来回回的走来走去。
韩国中扯了扯衣服用手扇了扇,显然又热又急。对着年级大的说到:“爸,你别走来走去的看着烦,你这样我心里紧张。”
“你个小崽子,我看着更烦。”冷哼一声,站在旁边气哼哼的,心里面却焦急似火,到没有在走来走去。
两人虽然又热又急,但心中却又有些激动和期盼。
老妪产婆在里面大声吼道:“用力,在用力,已经看见头了,马上就要出来。”
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等到韩青出生,已是下午。
门外的韩国明听见里面没有声音,在门口大喊到“二嫂里面怎样,怎么没有动静。”
屋里另一个在帮忙的妇女,抱着一个白胖小子高兴的大声说,“进来吧!是个胖小子。”
韩国中和韩大齐当时就乐得合不上嘴,准备开门“咣当”一声门自己开了,是产婆开门出来,看着韩大齐和韩国中
“你俩谁过来结一下钱。”
韩国明急兴兴的跑进屋里,留下韩大齐和产婆在结钱。
“嘿嘿!快给我抱抱,看这大胖小子得有六七斤吧!”韩国明急兴兴的抱过来,笑憨憨的看着刚出生的小娃。
韩大齐走进来看见“快去打些热水水过来把地上清理一下,待会有你抱的时候。”
等韩国中离开,韩大齐脸上面呵呵,将烟杆插在兜里伸手去抱刚出生的小娃,心里却乐滋滋。对着妇女:“二媳真是麻烦你,这大热天还让你跑一趟。”
妇女看着小娃,也挺高兴的说“这有啥麻烦的,在说现在就我一个女的,你两个大男人啥也不懂。”
“咦!!这都半天了怎么还不哭”妇女有些疑惑的说到。
韩大齐也皱着眉说到“是还没哭,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打水过来的韩国明,不知道什么情况“什么还没哭”。
“还有谁还不是这小娃子”韩大齐有些着急起来说到。
小娃的妈妈躺在床上全身无力,心里也很着急,自己也是第一次生娃,什么都不懂这要真有问题可咋办。
“对了,听说敲东西有用,我去拿个盆。”
韩大齐急急忙忙的拿了个盆过来,在小孩的耳边敲得个,“砰砰,咚咚”,小娃还是没有哭出声。
韩大齐不信邪,又去找几个罐子来用力的摔在地上。
“啪,啪,啪”,一连摔好几个罐子都没用,还是不见哭声。这下连韩大齐都有些荒,这叫什么事嘛!我们家以前生那么多个孩子都没见过这种情况,不哭的小孩还是头一次见。
二媳抱着孩子看脸,都开始有些发淤青说到“要不把产婆在找回来试试?”
韩大齐对着韩国明吼道,心头也是着急管他行不行先叫回来再说。
“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产婆走了都有会,找回来也不知道有没有用,来回也不知道还要耽搁好久。
韩国明一路气都不敢歇,迈开腿撒开脚丫子的狂奔,总算是赶了产婆。“大婆婆等一下,快跟我回去一趟,我家出生的小娃,都这么久了都还没哭,你给想想办法。”
产婆年龄比较大有六七十岁,走路比较慢。自己心头也犯嘀咕,自己接生过这么多孩子,还没见过不会哭的。
在想想这好歹也是一条刚出生的生命,就这么没了,这心里还是过不去。
等产婆赶回来时,小娃的脸更青,急得韩大齐都吹胡子瞪眼。
产婆看着眼前的小娃,才出生没多久脸都开始发青说到“老办法敲盆,摔罐装你们试过没有?”
自己虽然没有遇到过,也听其他人说过用这些办法还是有些用。
韩大齐指着地上一堆破罐子说“都用过,还是不行呀!”
“那可如何是好,要不送镇上医院吧!”产婆也着急起来,虽然与自己没什么关系,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这送到镇上那得一个小时左右,根本就不行,你看小娃的面更加青。”韩国中更是心急如焚的说到。
二媳见几人讨论半天也不见结果,把小娃抱起来,对着小娃鼻和嘴一口轻轻含住,用力一吸。
从小娃的口和鼻里吸出一摊脏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有点黏黏的,特象鼻涕的一样东西被吸出来。
二媳接连吸上好几口,终于将小娃嘴和鼻里的东西干净了,小娃马上哇哇的大哭起来。
几人总算松可以口气,没过一会小娃的脸色也红润起来。
韩国中看着刚出生的韩青,虽然中间有点小插曲,但总归是有惊无险。
之所以叫韩青,因为韩国中在取名普里找了很久。自己都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取。
最后看到这个“青”字还不错,就直接用上。青有青山绿水之意,像青山一样常在。
虽然韩国明的文化不高,但那时候基本上都上过一段时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