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冥河
书名:弘愿纪 作者:佛国的弘愿 本章字数:2131字 发布时间:2022-05-06

“净法,我已为了解惑,佛法已经流入你的心中,记在你的阿赖耶识里,已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当安心此生,临终报谢娑婆离五浊,得生极乐净土。”

“弘愿师父,可再留几天。”净法挽留道。

“净法,你看四周,已过了三天了。”

净法才认真看看家里的家具,都已经铺满薄薄一层灰尘。

感到无法想象,明明才说一会儿,怎么就是三天了呢?

“净法,我们是时候要走了,往北去,北方之巅的灵山。有要事在身,不方便带着你,所以就用了三天,净土法门都为你开示讲说。以后多多念佛就可以。”

再给你打比喻:有愚人吃馒头,吃三个就饱。就是吃到第三个才能饱,说明第三个最重要,以后我就只吃第三个馒头就好了。

是这样的吗?

第三个馒头才重要。

不是的。能让人饱腹,说明是馒头的作用。吃第一个就有效果了,非是最后一个才重要。也不是要累加起来才饱,而是每个都能饱。

若是第一个不能饱,累加也是不可以的,非是数量的原因,而是本性的问题。

只是凡夫食欲的问题而已。

所以有人遇到佛法,能够信佛学佛是很难得的。能够念佛,一声就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非是十声,百千声。

善导大师《本愿释》之文常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以上之文,皆在解释“乃至十念”之意。《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乃至十念”对念佛人而言,至简单,至容易。

所以我们净土宗的修习是易行道,易行至极,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有人说现在还年轻,念佛求往生极乐净土是老了才做。趁着年轻多学佛法,三学六度。(三学:戒、定、慧)先问众生能度尽?释迦佛是真实的吗?

这样就是错解了,净土念佛法门的殊胜。是念念中都是临终,是每一念都能往生极乐净土。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只是我们这个色身的问题,业报未尽而已。

佛法是不可思议,有时能够思议的反而不是佛法,因为我们是凡夫,用凡夫的思维去测度,正觉的佛陀之智慧,那时如同一点水,来衡量大海一般。

若有迷惑时,当专心至心念佛,请阿弥陀佛加持。一定会有灵验来证明的。不会虚假,莫要担心疑虑。

说完就合掌向净法,

“好了,我们要离开了。”

净法,马上走在前面,开门说,“虽不能远送,但还是执弟子礼,为师父开门,送别到冥河前吧!”

门一开就看见,许多村民围在净法家门前。

村民说“陈垢,你家为何这般飘逸的妙香,此香气从未闻过,我们都感觉身体舒服,疾病消除。真是妙不可言啊!”

“此乃是我母亲往生极乐净土,以及法师讲经说法的,圣境瑞兆证明。”

村长说着,向净法问道:“这几两位是?相貌堂堂正正,衣着净衣,端立庄严,而又感觉亲近。”

“村长,这两位是净土宗的弘愿法师和有为法师,有缘遇到,我请来救度我母亲。现在将要离开,往北方去,要渡过冥河。”

弘愿合掌向村长,是一位年长过百的老人。

“南无阿弥陀佛,村长吉祥,不知道冥河有何异处。”

村长接着说“感恩两位法师,有缘来到冥河村,救度我们迷茫的人。报答您们佛法之恩,为您们说一下,冥河。”

我们叫做冥河村,就是世代都住在这里,知道冥河的来历。

冥河源头在须弥山,七重香水海流出来,经过无色界的四重天。色界的十八重天。

上游在天界,河水名银河,在无色界,水为琼浆;在色界,水为甘露。

从天界下落为清泉,到地面为黄沙水,因地浊,水则不清,不甜。时清时浊!

中游在穿过畜生道的大草原。

在此地是下游,为名冥河,水常年是黑色,偶尔遇到大事情,会变成清水,方可饮用。

末端流入三恶道中的地狱和鬼域。水为血色。

弘愿问“村长,为何水流到这里就成了冥河,是黑水呢?”

在这里冥河宽百里,风吹不起涛,雨下不成涟漪。鸟兽不可飞跃,鱼虾不存活。

上古时,这里不叫冥河,是清淡水,人能饮水。

是一位叫冥河的天神,受冤下界,被封印在此。经过万年后,魂散魄灭,怨气不失散,水就慢慢变成黑色,就此怨气深重。

“那没有天人来处理吗?”正道从弘愿背后走出来,因为一直在后面,村长没有留意到。

村长好奇地看着正道,这个有灵的白鹤,竟然会说话。

看到弘愿他们的气质不凡,也没有多问正道,直接回答它。

“天王封印冥河后,就不管人间之事。凡夫也没有神力处理,久久就成了这样。千年了,更加没有看到不凡的人来到。”

千年前,有一位圣者来过。他并没有改变多少,只是路过而已。

只见他足步虚空,踏水而行。是凭着自己的神通,并没有造船渡河。

有为师兄合掌开口说话:“南无阿弥陀佛,村长,你们平时怎么渡河呢?这里距离河有多远?”

“因为冥河的缘故,我们平时都不渡河,生活所需之物,都可以在山上获得,或者南下去临县城。走三里路就到冥河了!”

有为师兄听完了,思考一下。就闭目用神通感知,一念倾之间,需要他的能力。

难怪师父需要我陪弘愿来,原来因缘在此处,度冥河。

尔时,开眼!

对弘愿说,“弘愿我们造竹筏渡河,我知道怎么处理。”

合掌向众人说:“各位,就在此告别过了,感恩,村长的告知。净法,有缘再见!弘愿、正道,我们走吧!”

说完转身就走,弘愿和正道紧跟其后!

净法高声喊“师父,有缘再见!一路顺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弘愿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