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上,一个差役来到林默言跟前,殷勤地说:“林公子,县尊大人有请。”
“多谢王大哥。”林默言微笑道。
王大福受宠若惊,没想到林默言竟然认识他。
这些时日,林默言多次出入衙门,所有的差役都是有目共睹。人人都说这位林公子是县太爷身前的红人,前途不可限量。
没想到林默言如此好说话,王大福心中欢喜,连忙在前面带路。
吩咐石勇在外等候,林默言在县衙后院看见了顾元庆。
“学生,见过大人。”林默言恭敬地说。
“默言,不用客气,坐下说。”顾元庆指指身旁的石凳,“我叫你来,是想知道你考得怎么样?”
经过与顾元庆的多次接触,林默言少了许多拘谨。
他在石凳上坐下,自信地说:“大人,此次我必中。”
顾元庆闻言,心中有淡淡的不悦。他觉得林默言有些狂傲,这可不是件好事。不过他为官多年,早已经喜怒不形于色。
顾元庆命人取来上好的纸笔,含笑道:“默言,将你的文章写出来,让我看看。”
成为精神系异人,林默言的感应何其敏锐。他对顾元庆的情绪略有察觉,不过他并没有在意。刚才的话,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林默言拿起笔,气度俨然,自有一番君子风度。他在脑海中回忆片刻,笔落如雨,两篇文章一气呵成。
从林默言拿起笔的那一刻,顾元庆就全神贯注地看着。
林默言刚放下笔,顾元庆顾不得墨迹未干,拿起宣纸准备一睹为快。
宣纸上的文字仿佛精灵在起舞,有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
顾元庆心中暗道,林默言的字又有进步,真的是天才。不过他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字上,而是转移到文章的内容上面。
作为州士,顾元庆的水平毋庸置疑。他只是将文章通读一遍,就明白林默言所言非虚。
在他看来,林默言还是有些谦虚。如果不出意料的话,林默言此次应该是第一名。
放下宣纸,顾元庆抚掌大笑:“默言,看来我要提早给你开庆功宴。今天晚上就留在府中吃饭,我把内人和小女介绍给你。”
林默言有些愕然,他嗫嚅道:“大人,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冒昧。”
“默言,你在龙山府,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我把你当子侄看待,不用过于拘束。”顾元庆不以为然道。
看着热情的顾元庆,林默言只好答应下来。
时间一晃就来到晚上,林默言也见到陈惜香和顾允儿,还有一个陈香君。
顾允儿今年十六岁,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林默言对她颇有好感,仿佛多出一个妹妹。
至于陈香君,确实是一个美女。她似乎对林默言有一些敌意,频繁的用眼睛瞪着他。
林默言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
吃过饭后,顾元庆叫林默言带两女出去走一走。林默言并没有反对,他毕竟是个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追求。
“林大哥,咱们到哪里去玩?”顾允儿瞪着大眼睛,一闪一闪地问道。
林默言苦笑道:“允儿妹妹,我是真的不知道。我才来龙山府二十几天,一点都不熟悉这里的环境。要不你说个地方,我陪你去看看。”
“允儿妹妹?谁允许你这么叫的?”陈香君仿佛炸了毛的猫,气冲冲地说。
林默言有些糊涂,不明白这个称呼有什么问题?
顾允儿原本有点脸红,见到林默言的样子,立即对陈香君说:“表姐,我觉得允儿妹妹这个称呼很好听。”
陈香君气急,允儿这个小丫头,真的不省心。多么好的试探机会,就被她这样破坏。
顾允儿眼珠一转,娇笑一声:“林大哥,要不我们去胭脂楼吧?”
“胭脂楼?”林默言看着顾允儿,不知道她从哪里听到的这个名字。
“对呀。听说那里灯红酒绿,很是热闹。”顾允儿微笑道。
陈香君在旁边掩嘴偷笑,顾允儿就是顾允儿,这才是她心目中的小魔女。
“不行,胭脂楼不是个好地方。”林默言断然拒绝,“允儿妹妹,你去我家,我带你认识一位高人。”
林默言敢肯定,如果带着顾允儿进入胭脂楼,那么他绝对再也进不去顾府。
“高人,什么样的高人?”陈香君不屑一笑,“这种小地方,还能有什么高人?”
林默言凑到顾允儿的耳边,神秘地道:“允儿妹妹,你有没有听说过异人?”
感受到耳边的热气,顾允儿的小脸蛋通红。她正要发作,却听到林默言的声音。
顾允儿心中一震,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林默言,轻声道:“林大哥,我听你的。”
陈香君不明白顾允儿为什么改变主意?她只好跟在两人的身后,听着两人的谈笑声,向着林默言的住处走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就在林默言拜见顾元庆的时候,府学中的考生纷纷交卷。随着铜锣三响,府学大门紧闭,考官们开始评卷。
评卷是一种细致琐碎的工作。
在开始评卷之前,所有的试卷都需要糊名,然后才会送往阅卷房。
阅卷房中灯火通明宛如白昼,上千名考生的试卷摆放在桌子上,仿佛来到书山题海。
三位考官,一位监察使,还有数十名阅卷老师。他们必需在天亮之前,对这上千份试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正式评卷前是一次粗略的检查。首先挑选出格式不规范的、有明显错别字的、没有避讳的、卷面上有墨迹的,这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小问题。
对这些评卷老师来说,考试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既然考生都不注意这些小问题,那落榜就是应该的。
还好,出现这种小问题的并不多。上千份试卷中也不过只有几十份。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每一个阅卷老师都分到上百份试卷。他们一一开始评阅,遇到让他们满意的,就会先挑出来,然后交给主考官。
除了翻卷的哗哗声,整个阅卷房都是一片安静。
“好字!好字啊!”
几句感叹声突然响起,打破阅卷房的宁静。
“老黄,又是什么好字吸引了你?你可是咱们龙山府的书法大家,眼界很高的。”说话的是府学的一位教授。
至于老黄,其名黄元佐,同样是府学的教授。他一辈子教书育人,以书法闻名龙山府。
这次的主考官名叫秋知远,他身体削瘦,颔下三络短须。秋知远来自于州学院,是州学院从五品的训导。
他见时间尚早,众多评卷老师又有一些疲惫,便大声道:“既然黄教授都称赞,那我们也来开开眼界,顺便歇息一下。”
有了秋知远的批准,部分老师趁势而起,站起来活动筋骨;部分老师对书法感兴趣,便来到黄元佐身边围观。
看着试卷上的文字,评卷老师纷纷感慨。
“果然是好字,一笔一画法度森严,又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这些字银钩铁画,起落之间自有分寸,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字。”
“这些字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有一种大家风范。”
“诸位,我是不是看错了?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字体。难道是这位考生的独创?”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大夏帝国现在流行的字体,是由已故丞相颜羨之所创的颜体。颜体方中见圆,用笔浑厚,善用中锋笔法,大气磅礴,具有盛世风范。所以流传甚广,让人趋之若骛。
本来对字不感兴趣的几位老师,也纷纷凑了上来。自行一派的书法可是少见,也许过了今天,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
秋知远一愣,也走了上来。
众位老师见状,立刻向两边散开。
秋知远一看,入目的是熟悉的字体。他已经知道这份试卷是谁的。
回想起那个年轻人的风采,秋知远心中一动,当下便留意起来。
此时黄元佐已经评完试卷,对他来说,这份试卷使人沉醉,如饮佳酿。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在试卷上面画上一个圈。
秋知远会心一笑,便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