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武会明带病助阵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4324字 发布时间:2022-05-07

武学兵的生意随着煤炭行业的萧条也转入了惨淡期。

十几辆车,二十几个司机的开销难以维持。

他不得不忍痛割爱低价卖掉了十来部运煤车。

生意的不济让武学兵不得不考虑另寻僻径。

原打算卖掉汽车拉个小包工队,也小打小闹地做做修建民房一些小工程的事,没想到建筑行业也进入寒冬期。

最后在与武小刚等人的合计下又把眼光投向了农村,投向了武家岩那些闲置的土地。

现在的武家岩只剩下一些老人在留守。

年轻人有在武学兵的车队打工的,也有做小买卖出外打工的。

村里的土地大多已经荒芜。

武学兵开始招兵买马筹建大棚菜基地,大棚里除了规划种植蔬菜外还腾出一定空间培植食用菌蘑菇。

对武学兵的这一举动,驻村干部很快报到了镇里。

青树镇专门派出了技术指导前来帮助。

正值国家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建设行动之际。

上级提倡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除给予税务照顾外,还要求金融机构给予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优化质量。

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

青树乡正在寻求这样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

一听说武学兵的事情当即表态给予扶持,要人出人,要技术出技术,要资金帮资金,并联系农村信用社要求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武学兵本来就是带着资金回来的,一听说镇里如此重视和慷慨,就像如虎添翼。

不过,在施工阶段就又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有十来户上了年纪的村民都不愿参与到他的大棚合作社当中来。

他们认为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生存,雨水浇灌风吹日晒,春播秋收才是种粮食的天道。

这几家的土地又都混合掺杂在连片的大棚用地中。

这样一来,大棚就不会连成一片结成一体,除了不好管理外生产成本会增加很多,而且在保温种植上也有诸多不利。

为此,武学兵只好把这些村民约到他家里来。

他给每人递了一支烟满脸带笑:“今天我把大叔大伯们请过来,不用说大伙心里也清楚。”

不等武学兵的话音落地,隔壁邻居武大山就一边把武学兵递给的纸烟往耳朵上夹一边吐出一口浓浓的旱烟说:“怎能不知,不就是为了那几块地吗?按说都是看着你从小小长大的,还是街门挨街门的邻家,是个出息孩子。可是——”

不等他把话说完性情急躁的武引妮二叔就接上了茬:“这件事不是小事,事关大家的命根子。小兵,今日就是你爸,我三哥在,我也不能给他这个脸。这些土地是上级分给的,当时候说是几十年不变,刚分到地的时候,我们就是怕将来上面说话不算话,再从大伙儿手中把地要走。”

紧接着另一个在场年纪最大的大伯续上了话:“赶现今共产党好,让我们有了土地,让我们吃饱了饭,以前吃糠咽菜的光景让我们这些上了年龄的人想起来都害怕,现在谁家不是每天吃着白堂堂的大馍馍,没想到你要回来向我们要这些养命的地!”

又有一个大叔把烟袋锅在厚厚的鞋底上磕了磕说:“这不是要我们大伙的命吗?你那蔬菜大棚种玉米吗?种小麦吗?种土豆吗?你让大家都以吃白菜为生,那怎行!”

在武学兵身边站着的武小刚听不过就接上茬说:“大叔,大伯们,我们这不是要收你们的土地,土地所有权仍然还是你们的,只不过是用土地入个股,加入到蔬菜基地合作社里来,合作社会按阶段给你们分红。”

一个老汉没听明白,问:“分红?分红是做什么?分给红色的蔬菜?那可不成,光吃西红柿能活?”

坐在他身边的武二叔正吸着旱烟袋,一听就噗嗤一声笑出来:“亏你还天天抱着电视看,连这都不懂。分红就是分给你钱!真是!”

“对!”武学兵趁机插话说:“武二叔说得对,我们合作社会按利润分成准时付给大家,这一点我向各位大叔大伯保证。”

武小刚看武学兵说完就又接上说:“到时大伙拿到钱,还愁吃不到白面玉米棒子?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这有什么可顾虑的。”

“哎,刚娃子,这你就不懂了,你才活了几年,没有经过饥荒年,说话不使劲。”

很快就有一个大叔接上说:“就是,到了饥荒年那钱算啥!一百块都换不到一个窝头。我们这些人的思想虽然跟不上你们年轻人,但走过的桥也比你们走过的路多,旧社会没土地,到了新社会国家的政策好给了大家吃饭的资本,我们说成啥也不能随随便便都拿出去。”

“就是”

“就是”几个老人附和着说。

正在这时院里传来几声咳嗽。

武小刚的反应快:“是会明叔。”

武学兵一听连忙站起来对小刚说:“快,扶会明叔一把。”

武小刚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街门边扶住气喘吁吁的武会明。

武会明戴着口罩,看上去上气不接下气,喘着气对武小刚说:“不用,我能行。”

武小刚还是没有松手,慢腾腾地架着武会明的一根胳膊走到门口。

屋里的旱烟味重重地迎面扑来,让武会明禁不住又一阵子咳嗽,额头上的两根青筋暴得老高。

好不容易才喘过气来,然后朝小刚摆摆手指着屋里气喘吁吁地说:“你从里面给我拿条凳子出来,我就坐这儿。”

武学兵连忙把他坐着的椅子递出来关心地:“会明叔,你喘成这个样就不用过来了。”

武会明一边坐下一边直起腰来:“没事,天气转凉就是这个老毛病,屋里烟味重,我就坐在这儿和大伙儿说几句话。”

武引妮的性子急,猛吸了两口旱烟说:“谁来也不顶事,我们的土地我们自己做主。”

武会明在外面听得真切,回道:“就怕你后悔!我问你,武引妮,你想不想看挂到墙上的大彩电?”

武引妮一听毫不示弱:“光看彩电能活?”

这话一出就引来几个赞许的,声音虽不高,但可以看出来他们对武会明的话并不认同。

武会明又咳嗽了几声,然后平息了一下,声音不高说:“学兵娃子这回回来志向大着哩,他不光是要在大伙的地上面建个大棚,他还要为乡亲们建大楼哩,凭你们种那几片黄土地能看上大彩电住上新洋楼?兄弟们,我们都是黄土埋到脖子上的人了,活了一辈子也没有过上个好光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爬到自己那三亩二分地上熬,苦啊!虽然说能填饱个肚子吃上块猪肉,也是活的可怜啊,说个老天爷不高兴,一年的收成就得荒。就说今年夏天少雨,大伙不得从水池里挑水浇苗,下坡往上坡挑水辛苦不辛苦?刚才我站在门口闻到一股扑鼻的旱烟味,你们还不觉得活的心酸吗?你们每个人肩膀上都搭着一根旱烟袋,谁肯一天去小卖铺买一包十元钱的纸烟放开抽,有谁?”

说到这里,武会明朝烟雾腾腾的屋内瞥了一眼又接着说:“你们有那三亩二分地就知足了?一群赶不上架子的旱鸭子,每天看新闻看电视都看不懂。”

说到这里,他把眼光落在了坐在门口的武大山说:“大山,孩子他妈去得早,这些年你一个人过,吃过几个康师傅碗面?那味道比你炒出的味道好还是不好。”

武大山尴尬的笑了笑:“会明你扯些啥!咱的面条吃上多入实,那方便面能吃饱人?”

“吃不上鸟肉就别说鸟会飞!就怕你没有吃过吧?”说到这里,武会明见武大山不好意思地笑着不语就又说:“更别说什么山珍海味了,那鱼难道说就应该是城里人吃的?”

挨着武大山坐的一个村民闪着半边脸说:“白给咱也不会做!”

武会明也不客气:“你去买一条,我给你做。”

室内的人禁不住都笑起来。

等大伙笑声落定,武会明又干咳了两声:“虽然听上去像是抬杠的话,可是,大伙好好想想,这一辈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罪,赶上了好社会好生活,我们临死前不应该好好享受享受吗?”

还是武引妮心直口快:“话是这个理,可是不种庄稼,种成蔬菜就可以享受上吗?”

“问得好,我今天撑着过来,就是给大家吃这颗定心丸的,学兵你们可以不相信,年轻人海阔天空的,你们觉得不踏实。我和你们混了一辈子,我的话你们不会听不进吧?老哥老弟们,别再拗了,把地献出来进入合作社,我们也不能仅仅是图个吃饱肚子了,我们也该好好享受享受晚年了。学兵——”说到这里,武会明朝一直站在他身边的武学兵说:“你具体给大伙谈谈你的想法你的规划,也好让大伙放心。”

“是,会明叔。”武学兵应了一声然后走回到屋里说:“是这样,大棚建起来之后,村里一半的土地都投进了合作社,镇里的财政和信用社都会大力扶持我们,我的运输公司除留有几部车运营外,其他车辆全部转让出去,以便保证我们村蔬菜合作社的建设和生产以及营销,由于村里的土地都种植了蔬菜和蘑菇,所以,我还要在村里建设一个便民超市,超市里有充足的日用品和各种粮食供应,只要以土地入股的乡亲可以不付钱,拿货拿粮只记账,年终从分红中抵扣。另外,不管年龄大小,只要参与大棚经营的一律发给工资,按月兑现,绝不说空话。”

“碰上饥荒年也能保证供应?”不知道是谁插了一句。

“对!”武学兵说,“不管什么时候都保证供应。”

“不仅是这些,还有更远大的,学兵,你都交代给他们听听。”武会明在外面鼓足气说。

大伙不由地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武学兵的脸上。

“是这样。”武学兵说:“首先我要解决全村的挑水吃用问题,在建设大棚期间,一次性把自来水管给大伙接到每家每户。”

“那太好了。”武引妮说,“我们老得已经挑不动了,以后在家里边一拧就能出水,这有多好啊,小兵,这可是一件立德事,大伙都会感激你的。”

“还感激!不当绊脚石就不错了。”武会明在外面说。

“会明都说些啥!我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吗?”武引妮不好意思地说。

“其次就是便民超市,也在近期内一并建起。”武学兵说到这里,大家都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起来,不难看出都是赞许的目光。

“再过几年,我是这么规划的,现在村里的娃子都随着父母到外地打工,学籍上总不是很踏实,接下来我们缓缓劲就准备盖一所幼儿园到小学一体化的学校,聘好老师来任教,置办一流的教学设施,让我们村的孩子们都能安心地回村里来念书,接受好的教育。”

“那就好了,我孙子跟着小明在城里读书,出高学费不说还不安心,咱村里要有了学校,孩子回来读书多好。”一个人插话说。

武会明正好又咳嗽了一阵刚刚缓过气来,接上说:“这算啥,学兵娃还有更大的想法呢,学兵,给他们说说,仍然有不愿意的都由着他们,以后别后悔!”

武学兵微笑着说:“是这样,等过几年,我们的生意如果真的按照我们的预想发展,我准备把咱村的房屋更新掉,换成小二楼排房。夏天有凉亭,冬天有暖气,让全村人幸幸福福的,家家户户团圆富裕,再也不要过这种老人留守,年轻人漂泊,孩子们寄读的日子了。”

武学兵正说着,没料武引妮出乎意料地一下站起来声音洪亮地:“小斌你不要说了,只凭你有这个关心乡亲的心,我入股了,进合作社!就是以后没吃没喝过苦日子也心甘情愿!”

他的话音刚落,所有人就都发了言:

“我也加入。”

“我也加入。”

这时,只听武小刚在外面大叫:“会明叔,会明叔。”

大家都下意识地站起来。

武学兵快速地奔出来一看,武会明的脸憋得发紫,弓着腰着不起来。

武小刚在一边扶着,一副着急的样子。

武学兵往武会明脸前一蹲说:“会明叔,爬到我背上来,咱现在就去医院。”

武会明软绵绵地爬到武学兵的背上像是喘过一口气来,低声说:“我没事,天冷,把我背回家中暖和暖和就缓过来的,这是老毛病。”

武学兵背着武会明,就像背着自己的父亲一样亲切,两行泪水夺眶而出,凉嗖嗖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