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无法控制情绪。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那种能量上来真的很强烈,就好像有团火在心口灼烧。每次发完脾气都会觉得内疚,然后又自我批判一番。请问我该如何控制暴躁的情绪呢?
答:我们先谈一谈工作、生活中发生争吵控制不住情绪的根源。答案或许会出乎你的预料,那是因为你曾经在心智深处种下了希望别人陷入困境的种子。这个人也许是你的童年玩伴,有一天忽然抢走了你心爱的玩具。这个人也许是你的竞争对手,他真的做了某事让你觉得受到了伤害。你将他视为敌人,恨不得对方马上从世界消失!但我肯定的告诉你,这绝不是事实。
事实是,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任何人,人们只会被头脑讲述的故事伤害。任何人的行为都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仅仅取决于你观察的角度。你是你生命经历的唯一创造者,记住我们之前所说的,任何形式的攻击,仅仅是在增加被攻击方的力量。
发脾气攻击对方,从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最深处的来源是恐惧。你若是不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那么无论对方做什么,你都不会有任何攻击的欲望。
进一步讲,你在恐惧下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心智”的一种保护机制,它想要保护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但你这样做只会让这些东西失去的更快,这就是心智种子的运作真相。
就像你说的,很多人都知道情绪失控不好,他们也明白要理解对方,帮助对方。可是一旦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就完全忘了我们的原则。
你可能会在心里琢磨:“他不理解我,我凭什么要理解他呢?”但别人越是不理解,越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如果你明白攻击发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不受控制,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事情呢?当你不去与对方争辩,对方自然觉得没什么意思,他的能量就会被耗尽。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在印度,曾经有一位贵族不满佛陀的教导,专程跑来辱骂佛陀,佛陀闭口不言只是静静的听着。当那位贵族辱骂完,佛陀平静的询问:“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贵族说:“有啊,那又怎样?”
佛陀说:“你可曾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
贵族说:“这是当然的。”
佛陀说:“如果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贵族不假思索的说:“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佛陀说:“这就对了,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后又归谁了呢?”
贵族愣了一下,强自说道:“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佛陀说:“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贵族沉默片刻说:“那你说说看,什么是接受?什么是给予?什么不是接受?什么不是给予?”
佛陀说:“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给予。反之,如果不以谩骂回应谩骂、动怒回应动怒、拳头回应拳头、争斗回应争斗。这就没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给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在不断成长,当你学会在逆境中忍耐,你便获得了超越。每当逆境出现,你便多了一个机会。这是“道”赐给你的恩典,让你有机会看清真正的自己是谁!让你不再将自己局限在一具小小的身体中。当你用“中性”的目光来看待发生的一切,纵然再艰难的环境,内心也不会被负面情绪积压。你将活出无限和自由,真正学会理解、看淡、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