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让贾元春现在就过去,但是古时候礼节可是相当繁琐的,身份越高贵,就越重视礼仪。
具体一点来说,贾元春已是王府侧妃,地位之高不亚于亲王郡王,而她回贾府又算是第一次回娘家省亲的性质,因此流程就繁琐了许多,即便是再怎么精简,有些流程也必不可少。
比如说王府需要安排管家持名帖送上贾府,通知贾府做好准备迎接的准备,另外还要安排人清场和沿途打扫洒水,并且两路都要有护卫驻守,防止闲杂人等干扰出行,甚至是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其他权贵都必须绕道而行。
贾元春自己也需要盛装打扮一番,幸好秦可卿和王熙凤都匆匆赶回来帮忙,加上一字并肩王府势大,很多事情都可以极快处理,因此在下午四点左右,贾元春才坐上八抬大轿从王府出发,赶去荣宁街荣国府。
贾元春的队伍也很庞大,随行还带着上百个箱子,里面都装满了礼物。这些礼物也是我特意安排的,总价值折合起来差不多十万银。最开始贾元春不敢要,不过我也明确说了,她作为我的妃子,第一次回家肯定要风风光光,这才愿意收下。
贾家又是什么情况呢?贾母带着阖府上下,都出门迎接了。
瞧着贾元春的富贵奢华无比的轿子渐渐靠近,贾母和王夫人都是忍不住激动了:“我的儿,我的儿,终于回家了!”但是贾母和王夫人的激动,多少有些功利心理,但这也情有可原。
当年贾赦贾敬陷入前太子造反风波,为了自保,贾赦醉生梦死自毁名声,贾敬出家,荣宁两府自此就到了贾政和贾珍掌权当家的时代。但是贾政迂腐贾珍鼠目寸光,荣宁两府便衰落了。
贾母的丈夫是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也是一位盖世英雄,而贾母也是出身于史家这样的公侯家庭,眼光和手段自然不差。
因此贾母便在瞧见荣宁两府衰落苗头后,开始布局了,她的手段有四招,第一招便是推贾珠读书,日后入朝为官,凭借着荣宁两府的祖辈余荫,只要贾珠有个进士出身,那么日后的上限便能达到六部侍郎。正是贾母对贾珠期望很高,这才没有阻止贾政逼迫贾珠读书,最终贾珠身子不好,一命呜呼了。
第二招则是力捧女婿林如海,要知道盐政往往是最得罪人的,林如海能够在江南盐政当差十几年,除了被泰宁帝视为心腹之外,还在于荣宁两府在为他遮挡住朝堂攻击,只可惜林如海身子不好早早病死,不然林如海回到京城的话,至少也是六部尚书之一,其权势也足够撑住荣宁两府的场面。
第三招是力捧王子腾,将王子腾捧成京营节度使。只可惜王子腾到底是外姓人,他不会让外界欺压荣宁两府,但也不会阻拦荣宁两府衰落。
第四招是跟皇室攀亲,所以才在贾元春懂事不久后,就按照宫中女官的礼仪教导她,让她一举一动看起来端庄大气。只可惜走的是老太妃的路线送进宫里面,泰宁帝对她很不感冒,还是近年来荣宁两府逐渐衰败,加上贾元春的纯洁善良认真也是后宫中极少见的,这才让泰宁帝对她有了心思,只可惜还没来得及宠幸,就被梅长苏横刀夺爱了。
当然了,按照梅长苏如今的势头来说,贾元春成为侧妃真不比贵妃逊色。
在来到了荣庆堂之后,贾元春只留了抱琴跟随服侍,而其余随行侍女都被她喊退了,随即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才进来跟她说话。
“老祖宗,娘亲,我可想死你们了!”贾元春一手一个搂住了贾母和王夫人,眼泪已是哗哗流下。
“我的儿,我的儿,我也想你啊。在宫中可好。”贾母也是老泪纵横,早些年送贾元春入宫的时候,她身体还壮实,所以也能够狠心,可如今年龄大了,疼爱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众女后,愈发疼惜这位早早被送进宫的大姑娘了,有时候想起大姑娘,自然会感到后悔。
至于王夫人也是泪水盈眶,她也是一位狠辣妇人,但这也是因为她把所有的爱都赋予了贾政、贾珠、贾元春、贾宝玉,她为了能让贾元春在宫里生活好点,也是想尽办法让荣宁两府掏钱送进宫,给贾元春打点上下。
若不是荣宁两府的银钱打点,像贾元春这样纯洁善良的性子,怕早就熬不下去了。
“我的儿,你如今真的是并肩王侧妃了?”王夫人抚摸着贾元春的后脑勺,询问道。
贾元春拿出手帕,替王夫人和贾母抹掉泪点,随即回应道:“回娘亲的话,儿已是并肩王侧妃。今天王府就会给满朝文武送请帖,明晚对外说是并肩王请东道吃饭,但实质上就是儿与王爷的婚宴。”
“那就好,那就好。”
“老祖宗,娘亲,我想见见姐妹兄弟们。”
贾元春也是思念家中姐妹了,尽管王熙凤和秦可卿都说贾府上下都好,但她就是想要见一下。
听闻贾元春召见,在门外候着的姐妹兄弟们也是涌入,不过带头的却是贾迎春。
“迎春见过大姐姐,大姐姐安好。”
“探春见过大姐姐,大姐姐安好。”
“黛玉见过大姐姐,大姐姐安好。”
“湘云见过大姐姐,大姐姐安好。”
“宝钗见过大姐姐,大姐姐安好。”
“宝玉见过大姐姐,大姐姐安好。”
由于贾元春有吩咐是家礼相见,因此妹妹、弟弟们都称呼她为大姐姐。
“诸位妹妹弟弟,也安好。”
贾元春在回话的时候,特意打量了贾迎春贾探春,贾元春要比贾迎春贾探春大很多,当初贾元春入宫的时候,贾迎春还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贾探春才刚懂事不久。
不过如今姐妹几人,都算是并肩王的夫人了,所以贾元春更是感慨非常:“二妹妹和三妹妹都是有福气的。”
贾元春的话,在场的姐妹们也是很快领悟了,贾迎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王府侧妃,且她的手续流程是最完整的,嫁过去后,便是第一侧妃,地位只在王府正妃之下,而贾探春虽然名分没定,但有贾元春和贾迎春的照顾,那也不会受人欺负。
但听到贾元春这样说,贾探春脸蛋顿时红了起来,像蒸熟的螃蟹一般,反倒是贾迎春反应不大,好像贾元春是在说别人一般。
在跟自家姐妹们寒暄一会儿后。
贾元春又打量了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位虽然不姓贾,却与贾府都有很深关联,她在宫里就知道了这两位了,这两位的背后夹杂的是贾母与王太太的后院斗争,获胜者将能够成为贾宝玉的妻子。
林黛玉和薛宝钗被贾元春那么打量,粉面含羞,不由得又低下头去,那般美丽的风情,都不禁让贾元春替自家弟弟感到骄傲了,他何德何能被两位仙女般的垂怜。
随即,贾元春有了想法了,便道:“离家多年,不知姐妹兄弟都学了多少,今儿难得有空,便考较你们一二罢。”
贾府这边是喜事连连,那么京中其他府邸又是什么情况呢?
在泰宁帝与梅长苏两番斗法期间,五位阁老及其背后的势力、四王八公等权贵也是有动作的。具体一点的表现为北地佛门的精锐会倾巢而出成为泰宁帝打手。
但是谋划失败了,也就代表着泰宁帝和满朝文武,或者说整个大楚国都拿梅长苏没办法,至少在武力对抗上,大楚国是弱势一方。
因此五位阁老在整顿完内部会议后,也是很难得在内阁聊起了梅长苏的婚事。
“首辅,诸位同僚,想必你们也接到梅长苏请帖了吧。你们说,这是去还是不去,去了该给多少,不去又该给多少呢?”杨国忠率先发问,把话题给抛出来了。
牛继宗毫不客气说道:“该给多少?自然是要给人家满意的数啦。哼,你们有多少身家,我是不知道,但那梅长苏比你们自家的账房先生还清楚呢。少给了,就是不卖他面子,你们开罪得起?”
严嵩和徐阶没有接话,作为大佬,说出来的话不比皇帝的金口玉言,但也有着一锤定音的效果。
贺知章右手抚着下巴的小胡须,左手轻敲着桌面,说道:“钱不钱的无所谓,只是这一趟去了,我等名声即便没有彻底毁掉,也要烂掉一大半啊。毕竟那三位,身份太敏感了。”
秦可卿是宁国府的媳妇,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媳妇,贾元春是皇后最近的女官。
虽然秦可卿王熙凤都跟丈夫和离了,获得了自由身,但外界谁不知道是一字并肩王在“强抢民女”,给荣宁两府巨大压力。
而皇后跟前最近的女官,跟通房丫头又有什么区别,即便真的要获得自由身,那也要25岁之后。
想通了这三女的身份后,即便是严嵩都忍不住皱眉道:“不去,便是不给并肩王面子。但若是去了,贺阁老说的也有道理,我等清誉怕是要毁了。”
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是什么呢?那就是成为当朝大学士,而只有成为大学士,才有担任阁老的资格。
那么成为大学士需要哪些条件呢?除了丰富的知识量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道德名声。
别看严嵩经常被骂权奸,名声在官场是一片狼藉,但实际上严嵩在士林和民间上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
但如何毁掉大学士的名声呢?那自然就是道德有损了。
五位阁老若是去参加并肩王的婚宴,那外界会怎么说?肯定会觉得五位阁老是攀炎附势,是势利小人,说不定走在街头上,就会有读书读傻的人喊出一句“小人速来领死!”
当然了,五位阁老更担心的还是泰宁帝的态度,今后泰宁帝要是能腾出手来,肯定要整死那些参加婚宴的人,毕竟梅长苏这可是在给他上颜色的行为,而去参加婚宴的人,就跟加颜料的人差不多。
徐阶说道:“此事,还需首辅出面,告知陛下,求陛下给个准话。”
徐阶说的客气,但杨国忠、牛继宗、贺知章顿时秒懂背后的深意,连忙向严嵩拱手道:“徐阁老言之有理,还望首辅和陛下说一下。”
严嵩年纪大了,脑袋转的不是很快,但随即也想到了他们背后的意思,那就是他们五位阁老早就得罪泰宁帝,迟早会被清算的。
毕竟梅长苏早把五位阁老身家摸透,还在大朝会上要挟他们钱银,这才让泰宁帝知道五位阁老的真面目:不是为他这个皇帝打工,而是为背后的权贵集团打工。
严嵩沉吟一会儿道:“关我屁事!老夫精力不济,先去隔间休息一会儿。”说罢就摆手起身,在两位年轻官员的扶持下离去,留下了四位面面相觑的阁老。
牛继宗冷笑道:“这老家伙真的好算计。”至于是什么算计,他没说出来,不过其他人又秒懂了。
说到底严嵩年纪也大了,这时候可以直接来一招“以退为进”,用告老还乡来给自己找后路。而严嵩离开后,自然有严世藩顶上,可严世藩的资历要比四位阁老年轻,且不一定能进内阁,所以严嵩和背后势力可以暂时避开泰宁帝与梅长苏之间的交锋。
好一个“精力不济”,好一个“先去休息一会儿。”
杨国忠望向徐阶,问道:“徐阁老,那此事便有劳您了。想来首辅是古稀之龄,没这精力管事,可徐阁老如今正知天命,总不会推辞了吧。”
徐阶回道:“首辅不在,某不敢越位行事,还是再请教首辅吧。”
牛继宗插话道:“请教又有什么用。老夫反正明天不会去参加。哼,顶多加些贺礼就是了。”牛继宗却通过严嵩退位捧严世藩这一招,想到了脱身之计,那就是让他儿子和夫人代表自己去参加婚宴,真惹得四王八公不满了,把自家儿子打个半死,再关夫人禁闭,也算是给外界一个交待了。
五位阁老是忧心忡忡,在两大势力交锋的中间成了受气媳妇和夹心饼干,而泰宁帝就没想那么多了。
在泰宁帝跟太上皇聊了半宿后,满意离开,这说明泰宁帝的某些主张获得了太上皇的全力支持了。
那么泰宁帝有哪些主张呢?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给梅长苏划分领土,他想要把塞外那些名义上属于大楚国的土地都划分给梅长苏,让梅长苏可以分心做其他事;第二个自然就是给自家孩子张罗婚礼了,尽量找跟梅长苏那几位夫人有血亲关系的家庭联姻,间接成为梅长苏的亲戚,以此减少冲突。
甚至泰宁帝都打算安排一次宫廷筵席,把皇室诸女都召集到宫中,再邀请梅长苏参与,这样梅长苏看上谁了,直接让梅长苏带走,然后就把梅长苏转化为皇亲国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