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琨和蒋瑛在回国的途中,转道日本去探望了顾母和顾魏一家子。顾陶已经五个月了,小名桃桃。当顾琨将他高高举到头顶时,他咯咯直笑,一点都不害怕。
“好,这小子胆大,像我!”
蒋瑛取笑道:“人家都说外甥像舅,你这个伯父要跟桃桃舅舅争吗?”
“舅舅,林家那个小子?他年纪还小呢”,顾琨将顾陶扛在肩上,凑近蒋瑛低声道:“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小子,那肯定像我!”
顾陶看到蒋瑛,连忙伸出小手,啊啊叫着让蒋瑛抱他。
蒋瑛接了过去,抱在怀中,笑道:“看,桃桃更喜欢伯母,是不是?伯母也希望有个桃桃这样可爱的小孩,可惜我夫君不争气啊!让他戒烟也不听。”
顾琨高举双手投降道:“好,好,我明天就开始戒烟。你监督。”
顾魏端了茶出来道:“哥,戒烟哪里需要明天开始?我看你从今天开始就别抽烟了,对你身体没好处。”
“娘,你看弟弟,都敢教训我这个大哥了!”
魏氏正在给桃桃缝衣服,抬头看了眼大儿子,嫌弃地道:“我看贵哥说得没错,你也结婚快一年了,小瑛还没有怀孕,不是因为你烟瘾大,还能有其他原因吗?”
顾琨见所有人都让他戒烟,只好低头去逗侄儿道:“桃桃啊,你现在是独生子,所有人都喜欢你。等你以后有了弟弟妹妹,就会知道你娘有多偏心!”
魏氏不理会大儿子,她现在忙得很。那对中国夫妻租约到期后,魏氏觉得家里住进来外人还是不方便,儿子能赚稿费,存了点钱,也不差那点租金了。魏氏自己会炸麻花,经常做了拿去学校附近卖,也有些收入。
现在魏氏除了担忧国内的丈夫,也没有其他烦恼。她刚才让巧儿清点家里的存款,看能不能让大儿子捎点钱回去给他爹。巧儿打开钱箱,箱子里面有日元也有各式大洋。大洋是中国留学生从国内带来的,与日元大抵上是1:1的汇率,所以留学生之间也会用大洋。
留出这个月的生活费后,他们大概还有100元的节余。巧儿问过婆婆,就先将大洋挑出来数了数,等会再去找新来的留学生用日元换些大洋,比去银行兑换划算些。
顾琨只准备在仙桃停留一两天。他归心似箭,准备先走水路回一趟重庆探望父亲。之后就尽快去保定他岳父那里学习军事。
看到母亲拿出辛辛苦苦攒下的一百元,顾琨的眼眶也有些红了,他将钱又递还给魏氏道:“娘,儿子这里有钱,您还是自己留着,以后不要这么辛苦了。”
魏氏皱眉道:“你哪里来的钱?”
蒋瑛帮着解释道:“我们联系了国内的一些收藏家,将耶鲁大学图书馆里面收藏的古籍善本抄写出来,卖了差不多两千大洋,已经给爹寄了过去。”
蒋柏师从梁启超,有他引荐,自然没人怀疑善本的真实性。老丈人也是看在女婿要弃笔从戎的份上,帮他一把。
魏氏嘟囔道:“你爹收到钱,也不知道跟我说一声,让我白担心了这么久。”
顾琨笑道:“娘,我们也是刚拿到钱,给爹寄过去没多久,他可能还没收到呢。”
顾毓确实还没有收到这笔钱。因为家中的织布坊已经开始盈利,他拿出余钱修建了专门的厂房。毕竟织布机噪音大,也就是顾毓人缘好,又只在白天开工,邻居们才没有意见。
谁知厂房还没有封顶,那位接任的商务厅厅长汪林,就跑过来讨要织布机的头款,还说这是国有资产,顾毓要是不给,他就将机器拖走。
头款只是全款的三成,这个汪林却要将全部织机拖走,可以说是无赖至极。何况织机运回重庆前,顾毓曾经给他发过公文。此人却回复说成都没有地方安置织机。顾毓无奈之下才将织机拖回重庆家中。
现在汪林看到顾家的织布坊赚了钱,又跑过来讨要头款,还是趁着厂房刚修好,顾毓手头没钱的档口。可人家带着兵,举人有理又如何?顾毓只能眼睁睁看着织机被拉走。有工人上前阻止的还被打了一顿。
这些工人大多不是重庆人,而是顾琨从美国请回的劳工,老家什么都没有了。没了织机,他们也没了活路。顾毓这几年本就劳心劳力,这次终于撑不住病倒了。
好在他病了没多久,顾琨寄的那笔钱就到了。顾毓强撑着病体,用那笔钱支付了本地工人的遣散费。又将厂房改造了一下,将无处可去的工人暂时先安置在厂房,等待时机重建织布坊。
等顾琨回到重庆时,看到的就是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爹爹。家中的佣人只剩下奶娘张妈。听奶娘说了缘由后,顾琨冲动之下,想去成都找那个厅长的麻烦,被蒋瑛和张妈死死拉住。
顾毓听到动静,醒了过来,嘶哑着嗓子阻止道:“别去!”
听到爹爹的声音,顾琨连忙冲过去,关切地问道:“爹,你醒啦!”
顾毓抓住他的手,断断续续地道:“民,不与,官斗,你就算,武功,再高,也,也挡不住,子弹。别,别去!”
“好的,爹”,顾琨哽咽着道:“我不去,我留在这里照顾爹爹。”
顾毓的病拖了一个多月才逐渐恢复。期间,顾琨去拜见了师傅冯宝生。冯师傅倒还是老样子,他提起当日熊克武撤离重庆后,解散的蜀军大部分加入了袍哥队伍。不过也有很多散落山林成为土匪。
尹都督在位的时候,大力发展过袍哥组织,也就是哥老会。他本人还自封为大汉公的“舵把子”,虽然后来迫于压力明面上取缔了哥老会,暗地里仍在发展。有了蜀军残余的加入,现在就更加壮大了。
袍哥有组织有纪律,战时可为兵,平时即为民。四川历任督军都不敢忽视这股力量。顾毓明白师傅的意思是希望他正式加入哥老会,接他的班,成为舵把子。手里有了人,就没人敢如此欺负顾家。
顾琨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只说自己还要先去保定拜见岳父,可能要在那里呆一段时间再回重庆。冯宝生也知道自己这个得意门徒历来有主意,也只能由得他去。
顾琨的岳父蒋柏在保定军校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一直希望进行军校改革,以日本为假想敌建设一流军校,这与北洋政府的意志相违背,以致被屡屡克扣经费。蒋柏当年是日本军校毕业的优才生,排名甚至在蔡锷前面,却不想回国后只能充作幕僚,成了一位军事理论家。
蒋柏心中愤懑,甚至当着两千名学生,用枪向自己射击过。还好子弹由肋骨间穿出,伤势并不致命。袁世凯请了日本的军医救回蒋柏,又拨了一笔款子,这才将军校维持了下来。
顾琨抵达保定军校的第一天,蒋柏就对这个女婿出了个难题:如何解决保定军校的经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