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军阀混战,英雄儿女(完结)
书名:雁行南北 作者:冉星海 本章字数:3193字 发布时间:2022-05-16

顾琨还不知道蒋瑛母子已经来了成都。他带着一营人马藏在南充不敢露头,就怕被当成北洋余孽围剿了。还好派去给尹昌衡送贺礼的几个手下机灵,一个月后顺利带回了尹的回信。

尹昌衡被黎元洪释放后,本准备回川归隐,但黎元洪担心放虎归山,不准他离开京城。收到顾琨的贺礼,尹昌衡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长叹一声,何喜之有?

不过顾琨能写信来向他求助,也是看得起他。尹昌衡想了半晌,决定还是向自己的老部下刘存厚举荐顾琨。现在川军中刘存厚的第2师实力最强,而且刘存厚比较会做人,想来会卖他这个小面子。

刘存厚这个人在历史上以厚脸皮著称。他听心腹,也就是顾琨的师兄,说有一营人马投靠,而且有尹昌衡的举荐,心中得意,脸上却满是为难。一个大师长跟顾琨这个小营长诉苦,抱怨罗都督对川军不公,自己卖力赶跑北洋军,却让兄弟们饿肚子云云。

顾琨同样表现得义愤填膺,表示他们四川人要团结起来,不能让滇军、黔军欺负。末了,他掏出两千元银票,体贴地表示:这点小意思是自己作为重庆人的一点心意,将军在重庆维持治安辛苦了。只要刘师长愿意接纳,他现在兵马少,可以自负粮饷,给一个独立团的番号,指定一个防区即可。

刘存厚见这个年轻人懂事,以前在重庆的时候也不乱来,现在呆的南充县本就不是他的防区,不如给个顺水人情。于是,顾琨摇身一变,成了川军第2师独立团团长,驻防南充。

大事已定,顾琨急忙给成都家中送信。这个时候已经是1916年年底,距离他初次拜访陈宧只过了一年半,却恍如隔世。

收到大儿子来信的顾毓老泪纵横。他是个举人,虽然并未当官,但大清皇帝还在的时候,靠着功名就能让家人过上富足的日子。

清朝腐朽衰败,被推 翻的时候,他坐上了商务厅厅长的高位,以为日子以后会更好。谁知没多久,家里几辈子传下来的田地都赔光了。

后来,大儿子投靠了陈宧,自己又成了商务厅副厅长,想着这下终于安稳了吧,毕竟他不过是个副厅长。

为了家人安全,顾毓甚至不惜结交以前看不起的大老粗军官,没想到反而招来他们对生产线的觊觎。滇军嫌生产线来钱太慢,直接将工厂打包卖给了日本人。

他这个副厅长倒是没有撤,可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何况他带着一家人来成都就是图省城安全,可这日子哪里安生了?

二楼的蒋瑛听到动静,连忙下楼,搀住公公问道:“爹,您这是怎么啦?”

顾毓将信递给蒋瑛道:“你看看吧,野哥来信了!”

蒋瑛闻言,激动地接过信看了起来。看到夫君安然无恙,已经在南充安顿下来,几个月的煎熬与担忧终于化作喜悦的泪水。

蒋瑛本想跟前来送信的士兵去南充找顾琨,却被顾毓阻止了。等小儿子回来后,顾毓叫齐家人,开口道:“成都已经不安全了,我想去南充避难,你们有什么想法?”

蒋瑛本来准备自己一个人去找顾琨。如果公公婆婆也过去,就可以带着儿子一起,她自然赞成。

顾魏却有些为难,他的学业还未完成,巧儿现在又有孕在身。他不去,魏氏就说无论如何也不离开贵哥,还拉了张妈作同盟军。

最后顾毓拍板道:“贵哥,书什么时候不能读?你去办个休学手续。我跟滇军打过交道,他们太霸道,听说一个师年饷120万,川军一个师才80万,迟早会闹起来,到时候子弹可不长眼睛。”

他看了眼小儿媳妇,又补充道:“巧儿现在已经过了七个月。去南充只有两三天路程,问题不大。万一生产的时候有乱军进来更危险。”

想到家里面曾经溜进来的乱军,顾魏也是一阵后怕。如果不是爹开枪打死那个乱兵,他们一家子只怕已经归了黄泉。

当晚,顾魏动笔给哥哥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蒋瑛来了成都。又说成都现在局势紧张,父亲希望一家人去南充避难,希望他派可靠的人过来护送。

顾毓的直觉是准的。1917年4月18日,因为罗佩金武力解散川军第4师,刘存厚率部围攻成都。罗佩金战败退出成都后,接任的黔军戴戡又与刘存厚接着在成都城中大战,戴戡战死。成都城内百姓伤亡无数。

年底,刘存厚终于坐上了四川督军的宝座,可惜只坐了两个月,又被熊克武驱逐出去。“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与手下商议局势到很晚的顾琨回房看到已经睡熟的妻儿,不禁一阵后怕。

顾毓到了南充后,告诉大儿子一句话:一家人死也要死在一起。因为这句话,顾琨又将林巧儿的母亲和弟弟也接来南充。自此以后,不论顾琨调防到哪里,一家人就追随到哪里。

顾毓帮儿子打理政务。顾魏和蒋瑛,一个学过医,一个学过护理,有了条件后就建了座随军医院。林天立负责全军后勤。林巧儿将士兵的家属组织起来,建了随军幼儿园与学校。

有了家人的支持,顾琨在此后大大小小的军阀混战中保全了一家人。1937年抗 日战争爆发时,他已官至重庆镇守使,麾下第2师在川军中战斗力最为强悍。因为顾琨还算听话,蒋 介石迁都后,考虑到川军的情绪,并未将顾琨调离。

此时,顾毓已经离世,重庆市市长是林天立。一年后,蒋 介石换上了自己的亲信蒋志澄,并委任林天立为成都市市长。但天立并未接受。他年轻时与码头帮打交道甚多,冯天保去世前指定他为舵把子。卸任市长后,他大力发展码头帮,在重庆被日本空军轰炸时,保证了第2师的后勤供应。

顾魏则继续在重庆行医。他曾回到华西协和大学继续学业,取得纽约州立大学联合博士学位后,聘请了不少同学来顾氏医院任职。这家医院如今在全国都颇有名气。连蒋 介石夫人宋美龄生病,也指定去顾氏医院。

1940年,顾坤耶鲁大学的一位同班同学向他写信求助。这位同学回国后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当时上海面临日本的进攻,情势极为严峻。顾坤知道一所工科大学的重要性,自然全力相助。

他不仅将自家在小龙坎的老宅捐献出来,还租了周边邻居的宅子,供上海交通大学的师生暂住。9月份,交大在小龙坎成立分校,史称交大渝校。顾琨又出资在九龙坡黄桷坪建设一座正规的校园。1942年10月,分校由小龙坎迁入九龙坡,并改名为国立交通大学本部。

可惜这一切顾琨本人却看不到了。1941年,顾坤率领麾下士兵出川作战,在1944年的独山战役中不幸中弹身亡,时年52岁。蒋瑛在丈夫死后,忧思成疾,几年后也去了。

顾魏的长子顾陶读书时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像当时很多进步青年一样冒险奔赴延安。为了儿子,顾魏曾多次通过地下党向延安提供药品。

顾琨死后,顾魏失去庇护,被国民党中统局抓捕。这引起川军的极大不满。顾魏的医院不仅对顾琨的部下开放,也收治其他川军士兵,活人无数。几千川军集体请愿,要求释放顾魏。

林巧儿曾与夫君一起创作了十几首振奋人心的军旅歌曲,并由蒋瑛翻译成英文,广为流传,有一首还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

顾魏入狱后,巧儿悲痛万分,为《诗经·周南·卷耳》谱曲。在电台播放时,听者无不动容。很多著名文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释放顾魏。

当时蒋百里已经去世多年,但保定军校毕业的学生很多身在高位。蒋瑛强撑病体向包括陈诚、白崇禧、傅作义等在内的保定系军官写信,请他们帮助自己亡夫唯一的弟弟。

蒋 介石迫于压力,只能下了特赦令释放顾魏。但顾氏医院被征用,顾魏的行医执照也被吊销。

抗战胜利后,顾魏回到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任教,育人无数。林巧儿则继续自己的音乐教育事业,编纂了成套的音乐课本。两个人也算白头偕老,比翼齐飞。

他们的晚辈有些夭折了,活下来的只有顾琨的一子一女,顾魏的二子一女。最大的顾陶打小就崇拜自己的伯父,在百团大战中因军功被提拔为旅长。解放后卸甲归田,曾担任过一届重庆市人大代表。

看到一家人齐聚为他这个老头庆祝八十岁生日,顾魏摘下老花眼镜,抹了抹镜片,回想起自己偷穿大哥军装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微笑。原来一眨眼就过了五十多年。

————————

作者有话说:《雁行南北》草草完结,主要是写不出军事的部分,不过感情线是完整的,而且民国的战争史比较详细,可以参考。之后的《少年兰陵王》,其实我一开始是想要写完一生的,也是难在了军事的部分。南北朝时期的史料不够多,兰陵王早期的经历几乎没有记载,很难凭空写出角色成长需要的小型战役。

为了补充军事知识,我前段时间专门看了个军旅剧《王牌部队》,还抽空写了同人文《风刀霜剑破长空》,从此开启了写推理文的兴趣。所以最近在更的是推理文《雁行金陵》。其他文都已经完结了,正在搬运中。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雁行南北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