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三年六月,扬州,盐政衙门。
盐政衙门处处挂着白布,一片哀伤的氛围,住在附近的街坊都无比哀伤感慨道:“林夫人那么好的人,怎么就这样没了啊。”
“林大人,节哀顺变,夫人在天有灵,必也不愿意见到你如此伤心。”梅长苏快马回到扬州府后,才知晓贾敏已经病逝了,所以只好劝慰林如海了。
林如海却是老泪纵横:“苏儿,老夫悔啊,都是老夫的错,以为那些歹人都是百死之虫,不足为患了!谁能想到,谁能想到,他们如此丧心病狂!”
原来林如海见到扬州盐贩在他的打压下不成气候后,就有些松懈了,带着贾敏去扬州巡抚衙门赴宴。但谁都没想到,盐贩子见到林如海和扬州巡抚无懈可击后,居然在后院饭菜下毒,直接伤了十几个女眷,尽管大夫来得及时,可仍然无力回天。
贾敏在临死前,交待林如海把女儿送去京城娘家,交给太夫人调养。
转眼间妻子被害死,女儿又要离开身边,这种妻离子散的境况,怎能不让林如海悔恨无比呢,若他还是如从前一样足够谨慎小心,那妻女肯定不会离开他身边。
梅长苏问道:“大人,是哪一家动的手?我这就去灭了他们,给林夫人报仇。”
林如海拍拍梅长苏的肩膀,道:“苏儿有心了,我已和周巡抚派人去查案,把那一家子盐贩给抓住处死了。对了,苏儿,你在山东做的事,我已知晓,这等勇猛,真令人欣慰啊。你这次来扬州府,是有公务,还是另有他事?”
梅长苏回应道:“山东那边事毕,钦差已经先回京述职了,也许我一个月的假,一个月后再回京听从安排。我这番来扬州府,也是想来看望大人,不管怎么说,都是大人在我穷困潦倒时允了我生路,去京城前不来看看大人,怎么过意得去。”
“有心了。苏儿,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可否答应?”林如海不愧是当官的,已经把忧伤之情收回去了。
“大人尽管交待。”
“夫人临死前,希望把小女送往京城娘家,交由我岳母荣国太夫人抚养。但京城离此千里遥远,孤女北上难免危险。所以,便想请你照顾小女北上。”
林如海是真的怕了那些亡命之徒,原著里他没得选,只能让林黛玉在王嬷嬷、雪雁的照顾下,躲在寻常客船里装作普通人家北上。
但是有梅长苏这样的高手在,就可以安排林黛玉坐在更加舒服和宽敞的官船北上。还有一点就是有熟人带着北上,林黛玉不会太孤独,尽管男女有别,可有熟人同船,那肯定会有安全感。
“这倒也没什么问题,我正要回京城述职,带上林小姐也无妨。”
梅长苏和林如海一家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即便林如海贾敏称呼他为“苏儿”,可他称呼过去还是“夫人、大人、小姐”,这或许也是贾敏临死前,还是没提让梅长苏入赘林家的事,她到底觉得梅长苏过于冷漠薄情了。
林如海见梅长苏没有太亲近的意思,也就熄掉心里的某些心思,具体一点的举动就是梅长苏和林黛玉直到一起上船后,也没有相见说一句话的机会。
林黛玉倒是想要找苏哥哥说几句话,不过王嬷嬷一直看着,也只好把心思花在了读书写文上,而梅长苏自然对9岁的小女孩没想法,只是沿途买些好玩好看的玩意送给小女孩解乏。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天梅长苏见到河边倒着一个老者,心生不定的感觉,便知晓这个老者与自己有因果,便派人救上船来。救醒后,才知晓这是香菱的父亲,甄士隐。
这甄士隐是红楼中的可怜人:资助的读书人是个白眼狼;女儿打小被拐走;岳丈强抢他的财产;从百万富翁变成了穷困潦倒的出家人。
梅长苏对甄士隐说道:“我此番前去京城,是去述职的。我今后也会是在刑部或者六扇门行事,你若有冤屈,到时候我自会帮你解决。”
甄士隐虽然饱受打击,但也不信有这么好的人,疑问道:“小友,你我无亲无故,救我一命已是大恩大德,再帮我解决冤屈,这,这有些不合适吧。”
“我打小双亲早逝,所以见到慈善长者,都有同情之心。见老伯你也有儒雅贵气,相信过去也是富贵人家,若无冤屈的话,则会到这种境地。因此老有冤情,我便想帮一帮。当然了,也不是白帮忙,我去到京城后自会有府邸,也需要有信得过的人帮忙管家。我如今施恩于你,那依着老伯你的品质,必会替我管好家。”
梅长苏自有他的长篇大论说服甄士隐,而甄士隐也是道出了女儿走失事件,梅长苏当场应允今后当差,会派人去寻找。
泰宁三年七月,京城,荣国府。
梅长苏打发了官差找钦差大臣报信后,亲自带着林黛玉王嬷嬷雪雁去到荣国府,而荣国府超品国公太夫人贾母早就收到了林如海的信,在心疼小女被害后,自然早早做好迎接外孙女的准备了。
林黛玉的马车进入荣国府后,自有人领着去见贾母,而梅长苏则是交由贾琏招待。
“小兄弟喝茶,快喝茶。在下贾琏,荣国府一等将军长子,不知小友如何称呼?”贾琏倒是一点架子都没有,虽然举止之间有纨绔气息,但说话很圆滑。
梅长苏便把自己与林家的关系交托出去,然后补充道:“除了护送林家小姐外,我此行也是为了述职,将来说不定会在京里当差,到时候还望琏二爷多多关照了。”
“好说好说,到时候有人不给你面子,报上我荣国府琏二爷的名号!”贾琏嘿嘿笑着,却是不把梅长苏的官职放在眼里。
在一番详谈后,有嬷嬷来说林黛玉已经安置好了,住在贾母院子里,贾母交待贾琏好好款待梅长苏,打赏一百两银子。
梅长苏没有要银子,笑着婉拒了贾琏的宴请:“我送林家小姐北上,自是为了报答林家恩情,而不是为了钱财。更何况我今后在京中做官,又怎么会少了钱财呢。琏二爷,闲话也不多说了,我要去见见韩大人了,今后有空,我们再相聚。”
这个韩大人,就是山东钦差大臣韩半山,在去山东前担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正三品的官,两个月内解决了山东粮仓案后,已经提拔为刑部右侍郎,掌管六扇门以及管辖南方省份的大小案件。
但贾琏知道韩半山,却依然没有高抬一眼,可见荣国府的眼光有多高了,仿佛只有六部尚书、内阁诸公、王府侯府才有资格跟他们交往。
但事实上荣国府在前国公贾代善死去后,权势已经大不如前了,贾赦受前太子造反风波的影响,直接装疯卖傻十几年,如今荣国府在朝廷里面有正式官位的就是贾政,但也不过是工部员外郎,没有半点实权。
如今荣国府能让外界忌惮的,是贾代善遗留下来的人脉和人情,这些都掌握在贾母手里,另外就是荣国府女婿林如海作为盐政大官以及贾政的大舅王子腾京城大营参将,还有贾母的两个侄子史家双候,给到荣国府壮了不少声势,但即便如此,荣国府也只能做到不被顶级权贵欺负,想要欺负其他权贵却是有心无力。
入夜后,梅长苏没能见到韩半山,于是暂时住在了馆驿,并拿出了三百两,让甄士隐明天去寻一处住宅。
而在贾府的夜宴里面,贾母自然也好奇那个送林黛玉北上的年轻人了,在知晓梅长苏才12岁就是朝廷官员后,众人多少还是夸奖了一番,只是听闻梅长苏会武功之后,就不再多说了,只因贾宝玉觉得练武的人太粗俗。
次日,韩半山在下朝后,就找了一家酒楼与梅长苏会面。
韩半山说道:“梅小友来的正好啊。老夫刚升刑部右侍郎,掌有六扇门,这六扇门专门抓捕江洋大盗和邪教,正需要小友相助。若小友不嫌弃,便挂刑部员外郎,掌六扇门直隶千总。”
梅长苏有些无语道:“老大人那么信任我,我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我才12岁呢。”
“古有甘罗霍去病,今有小友,又有何奇?”韩半山笑着说道,但若不是真正见过梅长苏的本事,他也不敢这样举荐梅长苏。
刑部员外郎只是一个挂着的虚职,不然他连刑部大门都进不了,更别说找韩半山汇报工作了。而六扇门直隶千总,才是有着实权的官位。
这六扇门类似于重案组,但凡有大案重案,都需要六扇门派出精锐人马调查和追踪,在职能上更偏向于是大理寺、刑部、三法司共同的下属执行机构。
不过千总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千人的下属,而是直属下属只有一百人左右,到各地查案的话,有调动当地捕快衙役的权力。
至于送宅子和送美人的剧情,并没有发生,原因只在于韩半山是权官却不是贪官,家境不够富裕,自然不会送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