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我的信仰中讲到我要修行,只说了一个去经历,去圆满自身,那么我想要的一个圆满是怎样的呢。
总的来说就是变成一个复杂的、多面性的、让人难以捉摸的一个人,为什么呢?战场上有句话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一个是知己,一个是知彼。
不妨先从知彼来说吧,这里讲的知彼是了解他人,就是了解你的敌人,那么对于人来讲TA真正的敌人是谁呢?是其他人,是其他种族,是其他物种,还是整个自然界呢?其实从现实中来讲这些都是,首先人类要从自然界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和大自然做斗争,从远古时期到现在,似乎人类的胜利越来越明显。既然是人类的胜利,那么自然肯定有失败的一些方面,就比如不断消失的植被,不断减少的物种,不断被破坏的臭氧层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等等。
人类正是不断地通过学习与模仿大自然的一些东西来制造出利于自己发展地东西,所以才能在与自然地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这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再说说人类之间的斗争吧,人类之间的斗争最直接的就是战争了,战争是从人类出现直到当下都存在的一个东西,在这里不多讲,我会专门拿一篇来讲的。其实我说这些是为了说明什么呢?那就是不要让别人了解你,在战争中你被敌人了解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所以只是仅仅为了说明复杂多变的重要性。当然了对于个人来讲,其实没有那么的不堪与复杂,就看你自己怎么想。
上诉列举的敌人的对象可以说是一个团体,一个利益共同体,但是当这个对象变成个人之后敌人又变成什么了呢?其实也不能算个人,当那些团体的数量下降到非常稀少的时候也就变成了接近个人的理念了。所以其实大自然对于人来讲,并不是真正的敌人,假如真的是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敌人的话,地球怎么会允许人类在她身上生活下去?与其说是斗争,更贴切地说是一种抗争。就像是调皮的孩子从父母手中抗争来获得自己做决定的主权,但是你不可能和父母闹翻,因为你没那个底气。大自然所有的看似失败,其实是父母宽容般的让步,既然你想要主权,我可以给你,但是你不能太过得寸进尺,太过了可是要揍你屁股的。
假如人类的数量从几十亿下降到只有一男一女两个人,那么人之间的斗争就消失了,同种族的斗争来源于太多数量的生存意见不统一。这是一种假设,那么在现实中对于在众多数量人类当中的个人,TA真正的敌人又是谁呢?
自己,一个人真正的敌人只有自己,所以这里就开始讲知己的重要性。当一个人不能完全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所有的弱点、缺点和优点,那么TA就不能找到把自己真正修圆满的方法。战场上的知己知彼,是为了打败和自己不在一个阵营的人,那么对于敌人是自己这个情况来讲,其实知己也就是知彼。
之前我有说到人性是复杂的,所以想要真正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道理即便你听到了,当你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并不一定会那么做。那既然人都已经这么复杂了,我为什么还要说我期待的那个状态是复杂的,让人难以捉摸的呢?
虽说人性是复杂的,但是一个人类幼崽从出生到成年,他的性格、思维基本上是已经定了的,是因为他成长的环境呀,他受到的教育等等的这些影响。当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琢磨透之后,那么另外一个人就可以随意拿捏他了,随时可以利用你的弱点来对付你,这是非常可怕的。当下的社会还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社会,还不是那种乌托邦,所以我这里所说的复杂不是人性的复杂,而是在你了解到复杂的人性之后,塑造出来的一个无关人性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复杂多变的,超脱人性之外。就是那种别人百分百料定你会做某种决定之后,最最后那一刻你却偏偏不做,气死他。
我来说说我理想的那种形象吧,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是一个温文尔雅、人畜无害,甚至不时还会泛出温柔治愈般的笑容,然后有那种尽知天下事而又不理天下事般的慵懒。然后再说说另一面吧,当我遇到打破我原则底线的事情的时候,我可以化身为一头在黑夜中狩猎的独狼,有一种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完成狩猎的决心,哪怕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是一个来自深渊的恶魔,充满着所有负面的能量,只为完成对打破我原则的事物的报复,哪怕是背对全世界。一念神,一念魔,雷厉风行,杀伐果断,大概是这个样子吧。没有金刚手段,莫行菩萨心肠。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再怎样都有一个原则底线,当别人踏过这条底线之后你就可以无所保留地出击,而且这个底线是不断变化的。
如果有看过《猫和老鼠》的朋友肯定知道有一集那个狗子莽哥被栓在自己的家里,汤姆计算好他绳子的长度之后,在他的范围边界那里疯狂试探欺辱他,之后狗子聪明了,把汤姆画的线移动到了自己绳子的范围之内,然后等汤姆再过来就把他狠揍了一顿。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呢?就是你得有底线,而且不能让人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这个底线是变动的,总结起来还是一个复杂多变。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在《说易》篇里讲的核心思想吗,世界的本质是不断循环变化的,所以其实我修的就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东西。
那么我的修行讲完了,大家应该怎样去修行呢?或者说我想给那些想修行的人们什么样的建议呢?去经历,跟随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经历,然后爱护环境,敬畏自然,尊重差异,对世间万物持有一颗平等的心,哦耶。这其实也正是我现在想做的、在做的,一起加油吧,奥里给!
不求修得最圆满,但求无愧于心。
立足当下,乐在其中、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