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七)归去来兮(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333字 发布时间:2022-05-21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集

 

王牢头和赵班头肆无忌惮地放声大笑,那笑声仿佛魔音入耳一般,不由得让田有禄心头一跳,皱着眉头转过身,苦口婆心地劝道,“能少拿人还是少拿人,阿,只要百姓安守本分,肯把丝交上来,那政清人和还是要紧的”。大明朝的事儿从来都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半个月内要收缴一万担生丝,不抓几个人肯定不行,可真要让县里这帮豺狼虎豹,敞开了随便抓人,那也不行,政清人和自然是要紧的,既要把丝收上来,又不能把刁民给逼反了,关键就在于一个度。那管钱粮的张书吏笑着附和道,“是啊,这事二老爷一片爱民的心,我们理会得”,场面会谁都会说,道理大家也都懂,真到了下手的时候,保证不会心慈手软,不把淳安县的大牢给塞满了,决不罢休。

 

省里的工作安排完了,还有州里的事儿要布置,田有禄望着众人,一本正经地说道,“眼下呀,还有一件最要紧的事。州里啊,给我打了个招呼,说胡部堂的公子要从老家来,从我们淳安县经过,我掐算了,就在今明两天,说完话我就要到驿站,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安排好了,等送走了胡公子,再办催丝的事情,啊。”招待胡部堂的公子,自然要比催丝的事情重要,毕竟桑农和生丝又跑不了,胡公子途径淳安县,最多也就待一晚。州里提前给县里打了招呼,必须招待好胡公子,吃喝玩乐一条龙,都要给安排地明明白白的,临走时还得给公子多塞点零花钱,这些事儿全指都望田县丞去操持了。胡公子的行程一路都有人通报,也不需要田有禄自己掐算,“今明两天”这四个字,就是故意说给赵班头、王牢头听的,意思是我在驿站招待贵客抽不开身,给你们两天的时间,抓人的事情你们自己好好把握,我权当看不见,先把人抓了,具体怎么处置等我回来再说。

 

听了田县丞的话,王牢头一个劲儿地默默点头,赵班头则是下意识地挽起了袖口,俩人都是一副心领神会的表情,管钱粮的张书吏郑重其事地说道,“这可大忽不得,按常例,部堂的公子就得按部堂的待遇伺候。我这就拨六百两银子给二老爷,二百两办饭食草料,四百两贽敬。”诸位可以仔细品一品,“常例”这两个字背后的含义,毕竟是能跟赵贞吉做了二十年知交的人,在生活作风上,似乎也不该对胡宗宪存在什么非分之想。海老爷在杭州当钦差,接待标准是每天20两,也不知道胡部堂平日里吃的都是些什么山珍海味,一天要吃掉二百两银子,一个人就能顶10个钦差了。二百两银子用作饭食草料,四百两银子当做贽敬,这还只是常例,要想得到胡公子的青睐,留个好印象,还得另外加钱,轻车简从的胡公子尚且如此,换成是大张旗鼓南下巡盐的鄢懋卿,这一路走完,烧掉的民脂民膏,更是不知凡几了。

 

田有禄点了点头又补充了一句,“饭食草料用现银,贽敬最好用银票”,银票就那么几张纸,揣在袖口里送起来也方便,“知道了”,张书吏答应了一声,有些欲言又止地望向田有禄,吞吞吐吐地问道,“县丞,属下曾经听二老爷说过,过阵子就是海老爷太夫人七十寿辰,原说大家凑个分子贺一下,咱们还贺不贺。”田有禄一心想着招待胡公子、催生丝的事儿,倒是把海老爷的家事给忘得一干二净,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个,哦,呵呵呵,这个,按理呀同僚一场,我们应该去贺这个寿。可是海大人这个人你们都知道,不喜欢这一套呀,况且又是待罪在家,为他想,别去凑这个热闹了,别给他添乱子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终归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田县丞既然发了话,众人也乐得清闲,纷纷表态绝对不给海老爷添乱子,毕竟能省一块是一块。

 

海老夫人的七十大寿近在眼前,海老爷这边既没有同僚、朋友前来贺寿,更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寿礼,母亲的寿诞过的是冷冷清清,既没有面子、也没有里子,只有两斤牛肉。大概是怕被百姓认出来,海老爷一身布衣,头上还顶着个斗笠,清晨时分便出门赶集,在市集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卖牛肉的档子,花了十文铜钱买了一斤辣椒、一斤茄子,正要赶去南门买牛肉,却听见远处传来一片“站住,别跑,别跑”的呼喝声。海老爷抬眼观瞧,只见一大群卖生丝的百姓在前面拔足狂奔,后面跟着一帮手持刑具凶神恶煞的衙役,跑的慢的百姓被衙役打翻在地,套上锁链直接抓走。市集中的百姓也都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到了,下意识地躲在了街两侧,目瞪口呆地看着衙役当街抓人,唯有海老爷一人站在街中间。双眼好似要喷出火来。


真人实景的古装动作大片《喋血街头》,此刻就在自己眼前上映,海老爷强压着心中那团火焰,默默地向前走了几步,一把扯掉了头上的斗笠,冲着前方王牢头跟赵班头的背影,中气十足地大喝了一声“站住”。王牢头和赵班头同时转过身,满脸诧异地望着海老爷,王牢头心虚地问赵班头,“他怎么在这儿”,赵班头此时也有些拿不准,小声嘀咕道,“不是说他待罪在家不理事了吗?待罪了便不是官,告诉他,这是二老爷奉赵中丞的命令,叫我们干的”,王牢头此时也很谦让,回了句“我在这儿看着人,你去说”,赵班头白了他一眼,阴阳怪气地酸道,“哎,我也没叫你来,来了你又这么怕,胆子这么小”。王牢头脸上挂不住了,不服气地说,“怎么说话呢,各干各的差使,什么叫胆子小?要不我跟他说,你看着,看咱俩谁胆子小”。

 

王牢头小心翼翼地朝海老爷走了两步,满脸堆笑地躬身行礼,“小的见过海老爷”,海老爷脸色铁青,喊了声“跪下”,王牢头闻言浑身一僵,皱紧了眉头,却兀自挺在原地不肯跪,海老爷眼中寒芒一闪,不徐不疾地说道,“县衙公干之员见了堂尊,行什么礼都不知道嘛”。倒不是王牢头膝下有黄金,只不过这会儿大街上里里外外围满了人,海老爷一声吆喝自己就这么跪了,以后自己在县里怕是抬不起头了,只得硬着头皮嗫嚅道,“不是说,您老在家里待...”,王牢头话音未落,海老爷却发飙了,“待待待,待什么待”,王牢头心里已经凉了一半,斗着胆子说了句“待罪嘛”。海老爷紧紧盯住王牢头,不依不饶地逼问道,“你听谁说我在家里待罪”,王牢头结结巴巴地答道,“我,我听二,二老爷说的”。海老爷声色俱厉地呵斥道,“二老爷叫大老爷在家里待罪,大明朝的王法什么时候改的”,王牢头闻言心中已是拔凉拔凉的,暗道原来海老爷没有待罪阿,这姓田的可把兄弟们给坑惨了,膝盖一软,当即跪了下去,忙不迭地告饶,“哎呦,海老爷,小的知错了”,赵班头跟那群衙役见状,也急忙跪倒在地。

 

周围百姓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着那群衙役指指点点,海老爷指着被抓的百姓,义正辞严地质问道,“凭什么抓百姓,抢百姓的生丝”,王牢头双膝跪地,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无精打采地回道,“二老爷说是奉了赵中丞的命,淳安县的百姓借织造局的粮,要现在立刻拿生丝还粮”。这便是赵巡抚口中的“苦一苦百姓”,当权者轻飘飘一句话,不知有多少人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几千万百姓虽有君而无父,虽有官而如盗,两京一十三省皆是饥寒待毙之婴儿、刀俎待割之鱼肉,这句话里既没有冰冷的统计数字,也没有圣人书中空谈的大道理,唯有海老爷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感,自古苛政猛于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海老爷冷冷地问道,“你是县衙的牢头,你为什么也出来抓人”,见海老爷问起了自己,王牢头立刻摆出一副半是委屈半是无辜的表情,顺理成章地开始甩锅,“大老爷,一时间赵班头那儿人手不够嘛,叫小的过来帮帮忙”,跪在一旁的赵班头听了这番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话,差点被气出内伤,忍不住哀叹一声,身边尽是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货,端的是官场无朋友阿。海老爷指了指身后的百姓,厉声喝道,“我看你们是想把淳安县的百姓都给抓了”,王牢头急忙辩解道,“不不不,大老爷,这可不干小人的事,上有二老爷,下有赵班头,小的就是临时调来帮手的”。王牢头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职场经验极其丰富,即使被海老爷抓了个正着,也能大言不惭地上推下卸推诿扯皮,要么是上司有责任,要么是同僚有责任,要么是下属有责任,自己虽然也有那么一丁点无关痛痒的干系,但好在从犯不咎,问题不大!

 

王牢头几句话总算把自己给摘干净了,这下该轮到田县丞和赵班头倒霉了,海老爷让田有禄代自己理事才不过一天,光天化日之下,衙役捕快们就敢当街抓人了,若不是这群豺狼虎豹误打误撞地遇到了自己,还不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要惨遭毒手。“起来回话”,海老爷颜色稍缓,那王牢头心中一宽,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缓缓站起身,“田县丞现在哪里”,“回大老爷的话,二老爷听说胡部堂的公子来了,所以特地去驿站侍候差使去了”,王牢头躬着身,毕恭毕敬地答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