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刘有才违纪被查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5300字 发布时间:2022-05-24

碧柳生烟雨携风,

小苗尖尖窥高云,

虽无蛙声来送春

已有彩蝶啄花忙,

大树小草枯转青,

北方初夏又光临。

话说春去夏来,劳动节一过天气将很快转热。

冯阳县地税局又迎来了任务过半的时期。

特别是在五月份,要对全县的纳税企业开展所得说申报审查和清查工作。

每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对于地说部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任务,这种税对于地税部门来说是几大税种之一。

它的可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势必会增加业务的难度。

因此要求地税部门必须付出很大的精力来完成,这就需要业务知识强的税干抓住时机进行对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冯清水因为去年的事被刘有才从稽查部门调整出来,把他安排在了党务室。

这个机构是刘有才临时命立的,上级税务机关找不到对口的单位。

为了人事便于管理就把党务室临时归到纪检股的名下,说彻底就是管理机关所属党员。

遇到县里要求党员学习等事情就归他管,基本上就是一个闲职。

冯清水也不埋怨到这清水衙门来。

他经过这么多年的冲刷和洗涤已经早给自己做了定位。

以他的性格根本不适应在职场上竞争。

用别人的话来说就是死板不会来事。

能被分到这样一个无所事事的差事也算是图个心静。

可事情往往都是转换不定的,有些事只是很短暂。

正在他逍遥自在图享清闲的时候,刘有才又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这次刘有才没有像以往那样对他不肖一顾,而是很亲和地和他问长问短了一阵才带到主题上。

刘有才收起刚才的笑容一本正经地对冯清水:“清水,把你从稽查队抽出来,其实我是有一定考虑的。”

见冯清水没有反应就又接着说:“你想,现在形势这样紧,远的,咱们同学郑小立且不说,近的就有老任,多少年的副局长,无论从收税还是为处事上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可是法律无情啊,他还是被查进去了。你这些年来一直就在稽查上,那可是接触纳税人的最前沿,哪有常在河边走总是不湿鞋的?为了保护每一个同志的从业安全,说彻底就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我才想着给你挪了个地方。”

冯清水听了后说:“廉洁自律这一点你不必为我操心。刘局要是认为我在稽查局不合适,觉得有必要调整,我服从,没有怨言。我觉得现在的岗位很好,能从事党的工作,这也是我的荣幸。”

“当时把你调开我也想不出个更合适你的职位,就临时成立了个党务室,上面没有这个编制,只是暂时的。”刘有才解释道。

“我觉得这份工作很好,刘局,我愿意做党的工作,这份职业是很神圣的。”冯清水这样说是故意让刘有才听的。

刘有才岂能听不出话中的意味来?于是笑了笑:“那只是过渡的,现在我要准备重用你。”

冯清水一听不由地把眼光聚焦在刘有才的脸上。

试图想从刘有才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中找出他别有用心的答案来。

刘有才也不卖关子:“是这样,史局长要被调回林源县地税局了,杏河坪的扶贫不能没有咱局的扶贫代表。”

冯清水一听,心想我压根也没想过你能重用我。

不过我现在仍然还是个一般科员,应该去驻村扶贫还不够格。

县里要求必须是派副科以上职级的干部才行。

他没有接刘有才的话,只是静静地等待刘有才继续说下去。

“你也知道。”刘有才早已在心中编好了话,“咱们局里的领导本来就少,这又去了一个,即使是上面给再调过来一个副局长,他对乡下的情况也不熟悉,我想了一下还是让你先顶上去比较合适。你毕竟是管党的,当下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就是扶贫。再者我知道你的老家是武家岩的,和杏河坪是邻村,对当地的群众和实际情况相对别人来说还比较了解些,想来想去数你最合适。”

冯清水一听不由地插话问:“刘局,我现在只是一个科员,既不是副科又不是局里的领导干部,这与上级——”

不等冯清水说完刘有才就打断说:“这个你尽管放心,仍然用史局长的名义扶贫,等再来了新领导你就回来,我好好重用重用你。如果上面过问下来我来应对就行了。”

什么重用,你不摆弄我就行!

几十年来你刘有才也不是没有给我当过领导,除了排斥还是排斥,做梦也不会梦到你会有一天良心发现提拔重用我。

冯清水对刘有才的这句体慰话没有感到有多少温度。  

他对刘有才想把他从局里推出去的本意非常清楚。

转念一想也好,离开这是非之地图个心底清净。

见冯清水低头不说什么,刘有才又接着说:“其实扶贫也是一份闲差,有什么事还要局里来处理,你只是上传下达的事。我也不能委屈你,怎么说咱们是同学一场,每天我给你多挣50元钱的下乡补助,再一个考虑到你毕竟是50多岁的人了,给你配个年轻人帮助你做点工作。你看怎么样?”

冯清水知道刘有才叫他来谈话并不是要真正征求他的意见,而是这个代理局长已经做出的决定。

他稀里糊涂地接受了下来,他也只能服从这份好心的安排。

就这样,冯清水摇身一变成了地税局的扶贫代表。

尽管离开了县局,离开了县城,离开了家。

但他觉得离开了争功夺利的场所,离开了他一直看不惯的是是非非,离开了被涮的汤锅,特别是离开了一向与他不合的刘有才。

让他的心里多少有些宽松。

第一天去杏河坪的时候地税局没有敲锣打鼓地欢送。

刘有才带着所有局领导一同陪同前往,对冯清水来说多多少少感到一点欣慰。

那天送他来杏河坪后,局里一班人和杏河坪村里的书记主任简单座谈了一阵就掉头回去了。

要是放在以前,这一班人出来即使不发纪念品也会荤天酒地地搓上一顿再回去不迟,如今正在狠刹违反八项规定的歪风,刘有才再胆子大也不得不有所忌讳。

杏河坪书记已经换成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叫王泰荣,说话闷声闷气的。

冯清水对王泰荣没有一点印象。

可王泰荣却知道他,对他很热情,让他不好意思。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冯清水就把话扯到了正题上:“老王,我这次是代表地税局来村里扶贫的,我对咱村里的情况也不了解,不知道我能做点什么,以后的工作还要你多加指导才行。”

“哎,你是地税局的领导,我也不打哑谜,现在村里就是缺钱,小苗都要出来了,村民们都舍不得出钱买化肥和覆盖用的塑料薄膜,老冯你看能不能给想想办法为村民们办点实事,解决一下当前的燃眉之急。”

“这要用多少钱?”冯清水接着问。

王泰荣摁着手指算了算:“再加上一些土豆种子,最少也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两个指头。

冯清水看着王泰荣的手指问:“两千?”

王泰荣随即笑了笑:“两千哪能够,最少也得两万。”

“两万?”冯清水惊异地问,继而摇摇头,“两万元钱可不好说,局里的账上没有这样的开销项目。我个人更是拿不出来。”

王泰荣很神秘地挨着冯清水说:“你们地税局那可是咱县里数一数二的有钱单位,这点钱算不了什么。”

“支出都有规定的,不是你想的那样随便。”冯清水笑着说。

王泰荣接着说:“听说你们现在的代理局长是个办实事的主,财大气粗!”说着伸出一个大拇指,“去年你们单位购置回新家具后就把旧家具分文没要就送给了我的一个朋友。他和你们刘局长那可是从小玩大的发小,改天你去我家坐坐,看看我从朋友那儿搬回来的那套沙发,足有八成新。咱这两万元钱算不了什么。”

冯清水只知道购进新设施后旧设施就不见了。

他觉得那是领导的事,也不去太在意。

或许地税局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对这些事不会上心。

今天听说才知道原来如此!

王泰荣看着冯清水发愣的样子,又别有用意说:“相比之下,这人与人的差距就大了。前面来杏河坪扶贫的那个姓史的,虽然不是一把手,可也总算是个副局长吧。”说到这里,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问冯清水:“哎,老冯,你在地税局也熬成副局长了吧?”

冯清水笑着摇摇头:“不搭边,一般人员。”

王泰荣看他不像是说假话就又把话题转回了刚才:“那个姓史的就不是个办事的人,我央求过他多次,想让他回你们局里和刘局长说说给弄个万儿八千的,就这他也办不了。”说到这里又对冯清水说:“老冯,这下好了,你来扶贫了,咱邻村上下的,我也就不需要再说什么好话了,你千万回单位找找刘局长给村里拔点款来,大家可是急等着下种上肥哪。”

“老王,这——”冯清水想实实在在地说句这事不能办,但被王泰荣刚才一席话又堵在那儿。

“老冯,你也不用担心什么,明天我的儿子就回来了,他有小轿车,拉着咱们一起去趟地税局,我和你一起,你亲自去说。”

没想到二人到地税局王泰荣一说要钱,刘有才毫不犹豫就很痛快地答应下来,而且还比他们预想的多出一万,总共答应给三万。

回来的路上,王泰荣看上去很是得意和兴奋,一个劲地夸赞刘有才。

按说冯清水是来负责扶贫的,地税局一下子就答应了三万,他本来应该也和王泰荣一样,为此而高兴才对。

但是,在他伪装的笑容下面是潮潮的心情,总觉得有点别扭。

扪心自问难道是妒忌刘有才的权力?

要不就是反感王泰荣动不动就伸手要钱?

反过来再一想他们也都没有错呀。

难道自己真的是已经在心理上背离了这个社会,已经与这个社会很不相容了吗?

最后得出的自我结论是,心理的问题,这就是毛病。

用王泰荣说史建国的话说就是:不识时务,不是块料!

然而人能看到的尺度是很有限的。

谁也不能预知以后会这怎样,事情下一步会向那个方面发展。

就在杏河坪村刚刚拿到第一笔一万元钱没多久,王泰荣就忧心忡忡地告冯清水说县审计局进驻了地税局,正在查地税局的账。

刘局答应的三万元到今剩余的两万元这下有点不好说。

审计局查账那是人家的本质工作,每年都要到各个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属于是正常事。

冯清水安慰王泰荣审计完后或许就可以到位,不会有事。

王泰荣当时只是说,但愿吧。

看上去不是兴致很高。

正如王泰荣担心的一样,原来这次审计是县里安排的,具体为什么要安排不得而知。

审计完后纪检委就紧接着进驻了地税局。

冯清水后来回局里听有的同事悄悄告诉他是因为体检的医院那边出了问题。

医院交代了向刘有才返还回扣,接着从双方的账面发现支出和收入的金额不相符。

后监察部门又从地税新家具和新电子办公设备购置的对方厂家进行了调查落实,与冯阳地税局账面上的支出数也有出入。

看起来前一阵子审计局对冯阳地税局的审计是有意而来。

刘有才接着也被上级部门调查了。

看起来正如王泰荣担心的那样,余下的两万元钱怕要打了水漂。

兵不可一日无帅,单位也不能一日无主,很快冯阳地税局就调来了新局长,并且随同他来的还有一名副局长。

新局长叫刘长河,和刘有才一个姓。

又一个刘局长。

冯阳地税局的职工连对领导的称呼都不需要变。

刘长河在其他县已经连任了十几年,对县地税局局长一职已经成了老油瓶。

办事随和有头脑,深得上级的信任。

这个人选其实在刘有才出事之前已经在领导班子中形成了基本共识,一直因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调换。

没想到这期间刘有才就真的出了问题。

这件事既是出乎市局领导的意料又都在预感当中。

之所以这样说,其实上级领导一开始就对刘有才不放心。

这一点既是出于对刘有才的人品的观察,又是出于对冯阳地税局几项工程的顾虑。

原本想只要当地政府不说什么,单位搞一些必要的办公建设设施还是在情理之中的。

而且在单位建设一事上,市局和冯阳县主要分管领导都已经达成了共识。

原想问题不会有多么严重。

却未曾想导火索却从一个不可思议的冷门中爆出来。

随同刘长河一起来的是一个刚刚被提拔起来的干部,基本上没有领导经验,他叫杨海玉。

冯清水听说新的领导都已经就位,心想自己这个顶替的差事也该做个了结了,就回到县局找到局长。

没想到一说,刘局长非但没有答应让他撤出来,而且还用不容置辩的口气告诉他现在没有更合适的人能去扶贫,既然你已经对哪里的情况熟悉了就要坚持做下来,直到彻底扶了贫为止。

刘局长寥寥几言把刘有才原先给他的承诺全盘加以了否定。

并附带告他说人不仅不能变动,原先的定下的额外补助以后也给不了。

因为上面没有这个规定,以免违反上级的八项规定。

对第二条冯清水很好理解。

毕竟人家是新来的局长。

加上上任刘有才刚刚的违纪问题,毕竟要心有忌畏,这样做也在情理之中。

他当时候答应刘有才去扶贫的时候也不是为了能多挣几个补助。

可对第一条他心里就有点别扭。

当时刘有才毕竟说只是让他暂时代理一下,补个空缺,等新的领导补充后会及时到位。

而且他当时候愿意去扶贫也是对刘有才等人的作为看不惯,想离开图个清静。

现在新的领导已经配齐,刘有才已经离开,仍然让他原地不动,当然会有几分失落和几分不爽。

他重返杏杏河坪,没等坐稳王泰荣就又出现在他的面前。

他一点都没在意冯清水的情绪如何就直截了当地问:“这次回去见到你们新局长了没有?”

冯清水心情不佳含糊其辞:“见不见还不是一样,该来杏河坪还得照旧来。”

“那是见了?新来的刘局长提起地税局短杏河坪村的两万元钱没有?”王泰荣关心的是没有拿到手的空头支票。

“老王,你怎么还说那事呢?给了一万元已经是很不错了。”冯清水毫无兴趣地说。

王泰荣不到黄河心不死接着又说:“听说沟里的胡家掌在交通局拿到两万了,那是个多大点的小村,不过是十几户人家。咱村好说也是几十户的大村,再说地税局的实力一点也不比交通局差,怎么就行不通了?余下那两万元钱可是先前刘局长,对,刘代理局长亲口答应的,哪有党的干部哄老百姓的?总不能把刘代理换掉就不承认了吧?”

冯清水听了是又好气又好笑,不禁淡笑了一下:“那你是不是再去找到刘有才问问?顺便让纪检机关再给你做主讨要一下?”

王泰荣听了自觉话有点过就也随着笑了笑,继而摇了摇头:“哎,可惜了,你说,上级是怎么搞的,像刘代理那么痛快的领导,能为人办事的领导怎就说查就给查了呢?换来个外籍局长,咱又不熟,二万元算是没指望了。”

冯清水听了他的话没有回话,轻轻地摇了摇头。

要想脱贫怎能一心想着伸手要钱呢,一味靠扶贫单位救济何时能脱贫?

他不由地感到隐隐的担忧,也同时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