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六年一月,荣国府荣庆堂。
荣宁两府当家人都聚集在这里开会,而讨论的事情就是盖大观园,以候贾元春省亲。
大观园在哪里建不是问题,荣国府和宁国府各自的花园加上一大片的空院划过去,那就足够兴建大观园了。
但是银子和监督人选,就成为了当家们最头疼的问题了。
“一百万两,至少要一百万白银,若是少了,我们堂堂国公府就丢了体面,也是丢了元妃的体面,天家的天面!”
贾母振臂高呼,不过上面的话不是她说出来的,但也是她想要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
“大房至少四十万,二房也出四十万,其他二十万,我们再联络一下亲家们。”
这也是贾母要表达的意见,但很快就有异议了,这个异议来自于贾赦。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老人家要是看我不顺眼,尽管取我狗命。”这是贾赦要传递出来的意思。
于是贾母和贾赦大眼瞪小眼,再过一会后,随着贾母大喝一声“逆子”,贾赦就怂了,直呼“孩儿不敢。”
一旁的邢太太帮大老爷分说一二,结果被贾母一瞪眼,直接变成了泥塑菩萨一声不哼了。
大房不愿意出这钱的原因很简单,一来贾元春是二房长女,大房出钱不见得能沾多少光,皇帝老子真的要提拔人,那也肯定是先提拔贾元春的父亲而不是她大伯;二来是大房真的没多少钱。
荣国府不是大房当家,所以大房没能从公账里面捞钱,大房里面最富有的大老爷贾赦,他所继承的是祖母徐氏的私房,并且在正妻张氏去世后,张氏的嫁妆和私房也都在他这里,因此贾赦即便用不了公账多少钱,也可以花天酒地,每天都能娶小媳妇和买古董字画。
可这些都是贾赦的私房,大房其他人都是穷兮兮,所以这四十万等于要大老爷一个人出,这样大老爷就更不愿意了:“我们大房哪里有钱啊!这些年府里都是老二当家。罢罢,这样,你们任由把公账搬空了,再不行把店铺田产卖了也成,我绝不过问,绝不过问!”
贾赦还在顽强挣扎,并且一退再退,最终还是贾赦首次提出要让爵给贾政的想法后,逼迫贾母让步,将大房出的银两降到了十五万。
贾赦如果让爵了,那就真的要分家分宗了,不然老大把继承权让给老二这种败坏伦理的事,会让荣国府成为笑柄的。当然了,最主要的是这样分家分宗了,对贾母打击是最大的,所以贾母必须让步。
可即便是十五万白银,也让贾赦大感头疼,他可是真的穷啊。
贾赦想到了借钱,但贾母已经把他想到能借钱的人情渠道都走了一遍,在贾母发话后,史家双候一起出了十万银,王子腾作为贾元春的舅舅也出了十万银,林如海考虑到女儿还住在荣国府,便也出手二十万银,贾珍被贾母几番敲打后,也抠抠搜搜出了五万银,薛姨妈想着薛宝钗进宫后也还需要贾元春照顾,便也凑了五万银借了出去。
荣国府如今是二房当家,王夫人掌管着公账,于是就从公账支出了五万银,又和贾政从私房里掏出了三十万银,贾母偏心贾政,又补了五万银给二房,让二房凑齐了四十万。
不久后,荣国府当家人们迎来了第二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解决了银两问题,尽管贾赦的十五万银还没到账,但其他人答应出的钱已经凑齐了九十万白银,因此第二次会议讨论的是由谁监督这一项大工程。
如果贾琏和贾蓉还在,那么这两位肯定是不二人选,但这两位都在江南省当差,即便能回京,最多也只能呆半个月,所以监督工程要另外选人。
贾赦肯定不用考虑了,如果让他督办工程,怕是大半的银钱都落入他的口袋。贾政也不用考虑,他办实事的能力令人堪忧,当然了,他对外的说法就是不爱做这些下等人的活。
贾珍也是有能力的人选,但他吃喝玩乐当大爷习惯了,哪有兴趣当一个包工头,天天给贾母汇报工作。
于是在几番商量后,选了贾芸贾蔷两位贾氏族人和赖大赖二两府管家,由这四个人督办工程,遇到四个人商量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贾政和王夫人。
就在大观园进入到筹备工作的时候,梅长苏知道了贾赦借钱的消息了。
“大人,那贾赦派管事来钱庄借钱来了。”
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了,更别说十五万两白银了。
或许贾赦刚继承了祖母私房的那段时间里,十五万两白银他出得起。但是祖母去世多少年了,贾赦又是一个花钱毫无节制的人,加上他在效力前太子的时候,也花钱打点了军中人情,即便是前太子死了,他受到了打压,可依旧和军中几位实权大佬有往来,而这往来的基础除了贾代善的人情之外,就是银两了。
所以贾赦是真的出不了十五万,但是孝道大如天的情况下,贾赦怎么也要想办法凑齐十五万,所以他只能找钱庄借钱了。在原著中,贾赦还借了孙绍祖的钱,最后没钱可还,把女儿便宜嫁出去抵债。后面女儿在孙家受到了虐待,贾赦却不闻不问,很有可能是钱没还清,想替女儿出头都没底气。当然了,贾赦也没想着替贾迎春出头就是了。
但梅长苏的横空出世,让贾赦借钱的对象又换了人。
梅长苏升任一品御前带刀侍卫后,无数权贵要结交于他,但梅长苏都没有理会。后面梅长苏建了钱庄,为六扇门那些效力过的捕快提供生计,实在是缺钱看病的捕快,都可以来钱庄支取银钱,还不起的梅长苏也没有追债,而是一力支撑。
后来各方权贵就以存钱的名义来送钱了,于是梅氏钱庄就是京城里面有名的阔户,贾赦便把主意打到梅氏钱庄上。
“贾大人,虽说荣国府的招牌很响亮,但是要空口白牙借十五万,那也太勉强了。你若还不上来,我们也无处要账啊。”
由于数额较大,钱庄管事不敢做主,只好请贾赦来钱庄和真正的大东家梅长苏详谈了。
贾赦开口就是:“我要借十五万,一年后还,利息好说。”
但大家都是聪明人,贾赦一年后不还,梅长苏也拿他没啥办法。毕竟荣宁两府还欠着国库一笔账没还呢。
梅长苏这边态度坚硬:“十五万有。但是没有点抵押,谁又敢借呢,哪怕利息再高,我也不敢借,这毕竟是六扇门兄弟们的血汗钱。”
屁的血汗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钱是那群豪商孝敬的。
贾赦心中大骂,对面前这个年纪尚浅却位高权重的少年没啥好感,但此时也只能捏着鼻子给出条件了,比如说抵押田产庄子铺户等等。
反正看情况我也得不到这些,还不如抵押出去。
贾赦的想法没有问题,毕竟老太太还在世的话,荣国府就轮不到他当家,那荣国府的公产就只能落在老二手里,还不如让他抵押出去换点现钱救急。
“贾将军,你莫不是在消遣我?你那些抵押物就算经营还不错,可加起来最多也只值几万吧。而且我听说这些年经营不善,即便拿到手了,也怕是亏钱货。”梅长苏没同意。
贾赦左思右想,又舍不得自己存着的那些古董字画,这时候便听到梅长苏说道:“这样吧。贾将军,除了那些抵押物之外,你欠我一个人情,若一年后还不上来,便替我做一件事。”
“好说,好说。”贾赦大喜,反正一年后会是什么光景,谁知道呢。
贾赦自认为是“空手套白狼”,于是拿到了银票后,直接转交给了贾母,紧接着又开始花天酒地了起来。
泰宁六年二月,皇宫秀女阁。
由于多方因素的促使下,薛宝钗在泰宁五年八月的时候,就通过了皇室小选,成为了预备女官。在九月份开始,薛宝钗就进宫接受培训,一般经过半年的培训后,这批预备女官就会被皇后指派给公主、郡主做女官,品级都还不低。
薛宝钗在这一众秀女里面,表现是最为优秀的,她博学广记,观察力细致入微,嬷嬷们的教导她通常学一遍就过了,即便是严格的老嬷嬷,都对她非常满意。
这一天,宫里下着小雪,薛宝钗靠在秀女阁旁的小亭子里赏雪。
“好久没见到娘亲了,不知道她可好。也不知晓哥哥懂事了没有,还有没有惹娘亲生气。”薛宝钗穿着浅蓝色的冬天宫女服,不知道是不是冻着了,脸颊还有些潮红。
但她不觉得有多冷,她打小就染上了热毒,所以反而不畏惧寒冷天气,甚至是有些喜爱冷天。可离家好久,也让她颇为挂念亲人。
“殿下,殿下,那边不可过去,那边是秀女阁。”
薛宝钗听到了异动,见到秀女阁门口出现了几个人身影,当头的富贵之人却是大皇子,而他旁边还有几个太监在拉扯着他。
“滚,都给爷滚。我要去那里坐一会儿,胃里太难受了。”
大皇子甩开了前来搀扶的太监,就冲着薛宝钗所在的小亭子里赶来。
薛宝钗见状连忙躲到一旁的花丛后面,她可是要给公主、郡主伺候的预备女官,若此时和外男接触了,外男会不会死不知道,她绝对会死的,即便死不了,那也当不成女官。
“唔,呕,谁,谁在那?”
好巧不巧,大皇子低头一呕,反而发现了花丛后的薛宝钗,可能是喝了酒的缘故,顿时就无法无天了:“你们,把她给爷抓过来,爷要好好宠她!”
薛宝钗触发“逃跑”技能,立马就小步开溜,边走边解释道:“两位公公,民女是秀女阁预备女官,不便与大皇子相见,还请饶恕,告辞。”
“抓,给我抓她!反了天了,小小宫女都敢忤逆我!”大皇子发酒疯了,见到两个太监不愿意追出去,立马打了两个太监耳光,然后亲自追上去。
宫里规矩很严,薛宝钗进宫后就一直呆在秀女阁这儿培训,所以出了秀女阁就是两眼摸黑,跑了一段路后,见到前方几个路口都有大内禁卫看守,且这些大内禁卫看她的目光似乎也不善,顿时就慌了。
“嘿嘿,小娘子,我瞧你往哪里跑。”
本来还有几个太监要过来盘问薛宝钗,见到了薛宝钗后面赶来了大皇子之后,顿时扭头就走,当做不知道。
“薛姑娘,你在这儿跟人捉迷藏吗?”
就在薛宝钗不知所措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位熟人的声音,扭头看过去,正是文质彬彬的梅长苏。
“薛姑娘,你在跟大皇子玩捉迷藏吗?怎么的,不认识我了?”梅长苏见到薛宝钗有些愣着,便追问了一声。
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大皇子也赶上来了,可能是见到还有人在的缘故,便呵斥道:“你是谁?快给爷滚一边去,别坏了爷好事。”
薛宝钗见大皇子靠上来,连忙后退两步,隐隐间躲在了梅长苏的身后,然后悄声道:“梅大人,民女已是秀女阁储备女官。刚才大皇子喝醉了误闯秀女阁,民女不得已跑出来。还请梅大人帮帮我。”
“小娘子,你瞧不起爷不成!爷好歹也是皇子,今后继承大位的人,谁敢忤逆我的意思,谁就等着满门抄斩!小子,快滚开,来人,把他给我拿下了!”
大皇子当场发飙,不愿意被薛宝钗看不起。
但大皇子的话说出去了,可周围大内禁卫们没有动,毕竟一品御前带刀侍卫管的就是他们。
“砰!”
梅长苏出手了,手掌轻轻敲在大皇子的脑后勺,直接把大皇子击晕了。然后把大皇子推到两个太监手中,说道:“带大皇子回去休息吧。今日的事不要说出去,说出去了,嘿,完蛋的肯定是你们。”
“我送你回秀女阁吧。”梅长苏对薛宝钗说道,然后打头走在前面。
一边走一边聊,梅长苏说道:“薛姑娘,你好歹也是我的救命恩人,进宫前也改和我打个招呼才是。我如今是一品侍卫,负责大内安全,有我保护你,这大内就没人敢欺你。”
半响,薛宝钗的声音才从梅长苏身后传来:“民女当年救下大人,也是不希望哥哥恶事引起娘亲不满。更何况,梅大人当年放过民女哥哥的时候,不也说恩情皆尽了吗。所以民女,不敢劳烦大人,今日之事,是民女欠大人的人情,民女日后必会报答。”
梅长苏脚步停了,薛宝钗也及时刹住车,心里还有些慌张,莫不是惹他不满了?
梅长苏回过头对薛宝钗说道:“薛姑娘你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懂事知晓分寸的好姑娘。挺好的,我很欣赏你,日后若有事需要帮忙,再来找我。这无关人情,只是我想看看你有底气有靠山了,今后能成长到什么地步。”
他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薛宝钗没想明白,但还是领情谢道:“谢过梅大人好意。”
两人闲聊一会儿,便回到秀女阁了,此时秀女阁的嬷嬷正在给一堆预备女官训话,瞧见了薛宝钗之后,脸色顿时就拉下来了。
这让薛宝钗直呼不妙,即便今日之事是大皇子的错,可她作为预备女官跑出秀女阁,还在宫中乱跑,这也是违背了许多规定,即便是向来对她友好的嬷嬷,这回都说不得要重罚她了。
而在这个时候,皇后身旁的大太监魏氏也带着八个健壮宫人急匆匆走过来,然后说道:“皇后娘娘有口谕。”
听到了是皇后娘娘的口谕,秀女阁一干嬷嬷和女官、宫女都迅速跪了下去,薛宝钗也不例外。
唯有梅长苏微微做了一个半鞠躬,那大太监魏氏也认出了这是皇家供奉,所以也不在意他的无理行径。
口谕的内容很简单,勾引皇子的预备女官仗责一百,逐出宫去,这个口谕直接让薛宝钗脸色煞白,直呼冤枉!
可仔细想想就明白了,皇后这也是在护犊子,她总不能重罚自家孩子吧。所以把一半的锅甩给无关紧要的女官,这才更好维护自家孩子。
若不是知道薛宝钗进宫后得到了贾元春的维护,是贾元春特意照顾的预备女官,说不定皇后就要直接把薛宝钗杖毙了。
“来人,给我打!尔等也要好好看看,不遵守规矩的下场!”
大太监说着,几个健壮阉人就要来拉薛宝钗,不过这时梅长苏把薛宝钗拉到身后。
见到梅长苏气势不凡,几个健壮阉人为难了,大太监也问道:“这位供奉大人,此乃皇家之事,你莫要插手才是。”
梅长苏没有理他,而是拉起了薛宝钗,说道:“薛姑娘,你是想要留下,还是出宫呢?”
尽管被拉住的只是衣袖,但薛宝钗还是如同触电般,稍退两步,然后才问道:“梅大人,我还能留下吗?”
说到底,她还是不愿意就此出宫,而是想要成为高级女官,有了皇家女官的身份,今后才好庇护薛家不倒。
大太监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皱着眉头道:“不可!这位供奉大人,将薛预备仗责后逐出宫,是皇后娘娘的口谕。你莫要为难奴才了。这样吧,瞧在大人的面上,这一百仗不会出问题。”
正常的一百仗打下去,即便死不了,也会把人打得血肉模糊,甚至是打成瘫痪。柔弱的宫女面对这一百仗,更是九死一生。
但大太监发话了,那这一百仗顶多就是让薛宝钗受点皮肉之苦。
“大人,公公,民女愿意认罚,但真心想要留下来。还请您开开恩吧。”薛宝钗见到事情有所转机,立马提出了交易:被打一顿,让皇后出气,然后再留下她。
梅长苏却觉得薛宝钗未免有些太天真了。得罪了皇后,还留在宫中,怕不是某一天走夜路的时候,被直接推到池塘里面喂鱼,这可不是开玩笑,看看《甄嬛传》就知道了,那池塘里面的无辜冤魂当真不少。
“薛姑娘,去收拾包袱吧,我带你出宫。这位公公,你自去禀告皇后娘娘,就说这是我的意思。我便是一品御前带刀侍卫梅长苏。”梅长苏做了决定。
那大太监拿梅长苏没办法,只好带着人又匆忙离去了,而薛宝钗见事情没有转机,也只能不甘心的去秀女阁住处里拿出包袱,跟着梅长苏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