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青松老道并不想此时现身的。
当那日石翼从观月镇带着食物进入这个半山腰的山洞时,他就感知到了这个崖壁洞内还有人的气息。也是在那一刻,他对这个石怪所作所为有了释然。只是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和这个石怪又有怎么样的关系,又为何独居这令常人难以攀爬的崖洞内。
这石怪的神思相当了得,在他窥视他的过程中,稍不留神,竟会被他察觉。他不理解,实力平平的石怪为何能感知到他?
这几日来,他望着这石怪昼出夜归,逐渐了解他的生活习性,但他却从未见洞中之人出来。这期间,他回了一趟望月观,令大弟子莫望川通报老族长何厚道,让他不必焦心,那怪物已被他困住,不几日便可斩除。
今日,他趁那石怪外出修行,就只身前往山洞,想一探究竟,洞内到底住着什么人?他用了一个隐身符,悄然向内行去。
山洞幽深,越往里行,光线越暗。他循着那人微弱的气息,定神一看,不禁暗吃一惊。细弱的光线下,见一个弱小的小姑娘,正一手端布,一手持针,低头刺绣。那姑娘衣衫单薄,看不清她的脸庞。
他很纳闷,这么暗弱的光线,小姑娘怎能看得清?怎能刺绣?
他近前细看,更愈加惊奇。只见小姑娘凝神聚力,忽闪着双眼,手中银针迅疾,从白绢布上穿上穿下,绣着什么,她的身旁有摆放着一叠绣过的绢布。
他躬身拿起,聚气观看,一时间目光渐明,原来这姑娘竟是绣得一些山水和动物图像,那些绢布虽质地粗陋,但图像却姿态生动,栩栩如生。他不禁忘神,一声惊叹。
正是这声惊叹,使他不得不提早与她相见。
青松老道在洞外横着的大树旁坐着,目不转睛地望着黑黝黝的山洞,那个豆蔻之年的女孩从洞内踱出来。她身着绛色单衣,左手扶壁,宽大的衣服反衬着身材单薄瘦小,看上去弱不禁风。
洞口光线明亮,也许因久居洞内映着她脸色有些苍白。她面部精巧,目光镇定,在古拙的山洞中,看上去脱尘超凡,我见犹怜。
玥儿在洞口顿足,忽闪着一双大眼,略行万福之礼,细声问道:“是谁在唤我?”
看着玥儿,青松老道内心不知为何竟燃起一种强烈的怜爱感觉,那感觉就像十八年前见到小望川那样,甚至比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如年长的父亲见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女一样,那么深沉,那么悠远。
特别是当他看出玥儿的眼睛有异时,他想着这个患有眼疾的孩子究竟是如何生活的,更是触碰到他内心深处那最柔软的部分,令他竟有些微微颤抖。
不知为何,他的眼睛竟变得湿润,显然这与他行事大相径庭,他压抑住自己内心将要失控的情绪,柔声说道:“孩子,是我——山下望月观的青松老道。”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一张口竟说了句“孩子”。
玥儿怔了怔,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如果没有那句“望月观的青松老道”,她竟以为是父亲在唤她。但那句“孩子——”,也足以唤起她这么多年来饱经磨难流离失所所遭受的委屈。她一下子失控了,泪水争眶而出,她扶着石壁,嘤泣起来。
青松老道没料到一句问话竟让这个小姑娘竟痛哭流涕。他也有些无措,这种状况也是初见,不知道这小姑娘究竟受过多大的委屈,更不知如何去安慰她,平日心如止水的心境一时间波动起来。
过了一会儿,玥儿止住杂乱的思绪,逐渐平静下来,因适才失态面部有些潮红。前几日石翼的不安也令她有些机警,但老道言真意切,话语虔诚,她不好意思说道:“小女失态,让道长见笑了,”又不失时机地问道:“道长因何到得此处?”
青松老道望着这个刚才还情绪失控激动尔后就平静异常的女孩,内心更是喜欢。人性中仁爱之情令他倏忽间忘了为何身在此处,就如当初收那两个小徒情景一般模样。他见这女孩也并没受何难为,又不知她因何在此洞口,看此情那石怪应该在照顾他,因此便说道:“老道上山采药,偶到此处,见洞外有人平整,才有此一问。”他略自一顿,“孩子,过来坐下说话,你叫什么名字?因何到得此处?”
玥儿近前坐下,许是老道挚诚的话语,让她将自己多年来遭受的委屈一股脑地倾诉出来:她告诉老道,她叫玥儿。她自父母离世,自己如何被托付给李族亲,又如何伤了眼睛,离家出走,被黑叔叔收留,如何被一个咋咋呼呼的人追杀,毫不保留地诉说出来……
玥儿讲得非常平静,就像讲述旁人的故事一样自然随意,但在老道的内心,却异常震撼。
青松老道难以想象,这么一个娇小柔弱的小姑娘竟历经如此的变故,除了初见时她表现得有些失常外,现在,她是那么坚强与镇定,无丝毫的自艾自怜,怨天尤人。相反,她的眼中不时展露出不甘与坚忍。渐渐地,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这个小姑娘来。
期间,他随口问了下她的生辰八字,一路推演下来,更让他大吃一惊,这小姑娘眼盲竟事出有因,与他竟还有些渊源。那一刻,他想到了他的经历……
玥儿平静地叙说着,像秋后的山风,不疾不徐地漫过山谷,回味悠长。末了,她说道:“……就这样被一个高大的人救到这山洞里,一直到现在。”
青松老道久久没有说话,他凝视着这个柔弱的小姑娘,这小女孩为何和他之间还有渊源存在,他不知道这么个弱小的女子能做什么?将来又会像师父所言会发生什么?难道这便是天意使然,让他在穷途末路之际,遇到这么两人?他在心里问道:难道这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四周静得出奇,连他的呼吸都隐匿起来,直到小姑娘问“道长,您还在吗?”
他才喘息说道:“孩子,你受苦了——”他长叹一声,又接着说道:“孩子,随我下山去吧。”
玥儿怔了怔,随即笑了笑,久居这山洞也有很长一段时日了,不论她是否过得清苦,不论下山后会变得怎样?不论这老道是什么人?就因为他那句沁入肺腑的“孩子——”,她也会毫不迟疑地答应跟老道下山,不管这些时日发生什么事情,结束这段远离人间的生活。
可是——
可是那个高高大大的人呢?她不能这样不声不响地离开,念及此处,她轻声说道:“谢谢道长好意。只是,只是玥儿屡遭劫难,幸蒙那高大之人收留照看,虽过得清苦,但也算安然。玥儿不能这样悄然离去。”
青松老道静静地看着她,这小姑娘虽话语恬淡,眼神里却透着难以违拗之意,他望向幽深的洞口,问道:“孩子,你了解那个高大的人吗?”
“不知道,”玥儿笑了笑,她突然明白,石翼那两天未回肯定与这老道有关,她拂了拂搭在额头的长发,语气淡然:“我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是否好坏?他行为有些怪异,不同于常人。但他是个很有趣的一个人,对我也很好。”笑中虽透着一丝苦涩,却也怡然。
青松老道飘然站起,秋风拂着他灰白的长发,微微颤动。
他目光毅然,向远山眺望,像能望穿那连绵不绝的山峦,看到那在石砰上伫立的石怪,在秋日的照耀下,正吸纳着至阳真气,淬炼着躯体。他的面色愈加沉重,若有所思。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开口:“孩子,不管他是什么人?你都不离开吗?”
玥儿突然明白了,她点点头,面色更加坚定,“是的,谢谢道长好意。玥儿没有选择,不知道能往何处?他如不舍,我怎相弃?”
青松老道走近玥儿,轻抚着她瘦弱的肩头,目光慈爱:“孩子,我与你一道隐身符,如有时机,你只需将它紧握于左手,在心里默念一个咒语,他就会看不到你。那时,你就能知道要不要离开他,过几天我再来找你。”话毕,他在她耳边念了一句咒语,转身离开。
玥儿呆立良久,才反应过来,她手里拿着老道给他的道符。虽与老道初次相见,但老道言语真诚,像极父亲,绝不会对她一个弱小女子有何伤害,她真想跟随老道离去。可是,可是那个高大的人,她怎离舍?一想到离开他,她心里一时竟感觉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