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荣誉毕业生
书名:你在异乡安好 作者:沈立研 本章字数:4245字 发布时间:2022-06-30

一件意料之外的好事落到沈立言头上,她被选为莫顿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要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莫顿学院优秀的学生太多了,立言只是其中之一,这殊荣怎么偏偏给了她?她不敢贸然接受,李教授劝她不要多想,专心准备演讲。

立言在公寓里反复试讲,安娜认真地听,她一点都不妒忌立言得到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还给立言的发言稿提了很多建议,帮她润色、修改句式,单从演讲技巧和感染力上说,安娜更适合公开演讲。立言的演讲稿太过严谨精确,干巴巴地缺乏激 情。

大改了十次,定稿以后。安娜严肃地告诉立言,有要紧事和她讲。

“你说。”立言放下稿子。

“我毕业典礼过后就回意大利,航班是6月12日。”

“这么突然?”立言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我抢到了特价机票。我也想早点回去为入职做准备。11日我就退房,你要独自承担这套公寓的租金了。”

“我知道了。提前祝你一切顺利。”

“立言,有机会要来意大利看我。”安娜哽咽了。

立言不禁心烦起来。赛义德毕业的时候,他们四个人吃了顿散伙饭,立言记得平日恪守教义、滴酒不沾的赛义德一个劲地喝闷酒,他的名校博士学位并没有在就业时给他带来优势。今天立言体会到了赛义德的苦楚。安娜要离开了,没人分担房租的压力让她有点喘不过气。立言认清了自己的形势,虽然她可以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莫顿学院发表毕业演讲,但是对于英国,她终究是个“外人”。

太阳向大地倾泻着灼人的光芒,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莫顿学院中厅的草坪泛着生机勃勃的绿意,与年轻学子意气风发的风采交相辉映。沈立言身披博士服,站在主席台上代表莫顿学院的毕业生发言。

“老师、2002届毕业生、亲友们:

祝贺大家毕业。祝贺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观众欢呼)

回想起5年前,我初到英国,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国。刚来牛津,我连我们学院的入口都找不到。(观众笑)我很幸运地得到了牛津学长们的帮助,很快克服了‘水土不服’。帮助我的人里有英国人、意大利人、伊朗人,尽管国籍肤色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但此时此刻我们都是牛津人。我们牛津人是因为相同的目标‘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来到这里。

一百多年前,英国人查尔斯·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开始了历时5年艰苦的环球考察,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依据。经过20多年的研究,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1860年牛津大学自然博物馆一场围绕《物种起源》的辩论开始了,这场载入史册的辩论超越了科学的范畴,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粉碎了禁锢人类思想的枷锁,启发人们对真理的追寻。自然博物馆里的那场辩论,它告诉人们,真理与权威、地位、名利无关。

打开牛津大学的官方网站,从来不会有弹窗跳出来,告诉你牛津大学培养出27位英国首相、数十位世界各国元首、69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菲尔兹奖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牛津大学是少数从不办校庆的大学之一,有人说这是因为牛津成立之初的具体日期已经难以考据。但事实上,牛津大学选择不办校庆,就是为了不要陷入盲目攀比冒进的怪圈。诚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毕生都无法企及那些熠熠生辉的政 治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成就,我们注定不会成为牛津大学的“知名校友”。(听众笑)但是如果我们任由自己的才能变成谋私利、求功名的手段,牛津大学一定不想承认我们曾经是他的学生。(听众笑)

有会人质疑,作为牛津毕业生,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在牛津校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校友,难道不是牛津人的目标?我不否认我渴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在向上攀爬的欲望驱使下,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财富的积累、阶级的跨越是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在我们铆足劲跨越物质阶层时,思想认知的阶层不需要跨越么?接受高等教育恰恰是丰富思想维度、提升认知的有效途经之一,它让我们在有限的时空中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经历的人,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要让毕业使我们的接触面变窄,不要让世俗的成功标准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恰恰相反,我们要试图不断地拓宽它,否则我们的人生将被困在没有出口的阶级迷宫里。

当我们享受着在牛津的曼妙时光时,牛津的前辈们可能正在埃博拉病毒肆虐的刚果当无国界医生;或者在印尼的某个孤岛上拯救一门只有三个人会的语言;或者在一个权治国家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弱势群体而奔走呼喊;也可能正在科学的冷板凳上屡败屡战。我也为这些无名无姓的牛津人感到骄傲。中国有句老话叫‘成人达己,成己为人’。我始终相信,牛津人不应仅是替自己谋幸福,我们要为这个世界拓宽边界,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把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这是牛津人的使命!

再次谢谢大家。(观众掌声)”

仪式过后,毕业生们把博士帽抛向空中,也抛掉了通宵熬夜写毕业论文的痛苦回忆,他们渴望自己的理想像帽子一样一飞冲天,可大部分人的帽子都没能回到手中而是重重地拍到地上。立言捡起博士帽,拍了拍粘在上面的草屑,开心地和安娜一起拍照留念。

得知立言在中国没有找到符合她期许的工作,约翰心里是窃喜的。与母亲的拉锯战持续了十年,他厌倦了,也认清了现实,既然早晚他都要继承家族企业,何不在这个节骨眼上,用此做筹码换取立言留在英国?生于牛津世袭庄园,四代经营家族企业,在牛津郡很有份量,远一点就鞭长莫及,像伦敦那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他的家族势力永远无法染指。家境优越、算得上是世家,但与真正的豪门又有天壤之别,他们家必须殚精竭虑地经营拍卖行,才能维持庄园开销,他无法像跨国公司的继承人一样挥金如土、纵情声色。即使他结婚,他的妻子也不能两手一摊在家享福,她不仅得出生良好、还要有企图心,她必定要和他一样为家族企业奉献一生。再加上门当户对、知根知底、讲一口地道牛津腔这些先决条件,看似站在婚姻链顶端的约翰其实并没有多大选择余地。

在约翰学生时代,他的父母就网罗了与他年龄相仿的当地名门闺秀,打着商务派对、慈善宴请的借口介绍他们相识。一旦约翰带回来一个不属于他们阶层的女朋友,母亲定会想尽办法拆散他们。他深知母亲很中意蕾切尔,便故意与她诺即诺离,好借此气气母亲。尽管母亲严防死守,但是约翰还是对一个来自遥远国度的女留学生动了情。有了立言温柔的慰藉,兴许拍卖行无趣的工作他也能忍受。既然人生不能事事如意,能抓住一样是一样。约翰捧着花束走向立言,他从花束中取出戒指:“你愿意嫁给我么?”

安娜带头起哄:“答应他,答应他。”

面对约翰的求婚,立言感觉如释重负,就业的不顺、分手的疑云、归国的烦恼,瞬间烟消云散。情感上立言已经离不开这个陪伴了她三年的男人,理智告诉她要紧紧拽住这根救命稻草。她伸出手让约翰把戒指套在自己的无名指上。

“我愿意。”

没有与母亲商量,就答应了约翰的求婚,立言倒不是怕母亲责怪她翅膀硬了、不尊重自己。她怕母亲不能理解她的难处,所有的先斩后奏都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她寻思着怎么把匆促的决定告诉母亲。

“妈,我拿到博士学位了。你如果能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该有多好。”

陆芸(沈母):“你是我的骄傲。即使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能把学习和生活管理好,你从小就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

“还有一件事”,立言停顿了一下,“我答应了约翰的求婚。”

“你要嫁给英国人?”陆芸觉得很突然。

“我希望得到你的祝福。”

“你不打算回国了么?”

立言没吱声。

“他对你好么?”陆芸知道女儿要回避回国的问题,她换了个话题。

“他是可以托付的人。”

“英国那么远,妈是怕你受委屈。”

“我能照顾好自己的。我还有约翰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当了三十年人民教师,教了千余名学生,她总以自己班上本科升学率比其他班高为荣。女儿就是她最优秀的学生,女儿最让她引以为傲。她要求女儿上进,培养女儿独立,鼓励女儿出国留学见世面,却忘了教育女儿要爱国,要信守承诺。如今女儿成了一个数典忘祖的利己主义者,陆芸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失败。

女儿十二岁以后不愿意和自己说体己话,是因为那年家里遭遇变故,她觉得很正常。与现任丈夫结婚以后,女儿不得不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一起生活,从此对家里人客客气气像个外人,连姑娘家的小性子也不使,她觉得女儿乖巧懂事。面对叛逆的学生,只要告诉他们,我女儿上得是北大,就能收获最顽劣学生的敬畏。女儿在英国留学四年,她把精力全扑在了毕业班上,一次都没有去英国探望女儿。但那又怎么样?女儿优异的学术成绩不正是自己教育得法的最佳证明!她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乖巧懂事的女儿宁可把话都憋在心里,也不愿意和她沟通。

“你和爸爸还好么?带毕业班很累,你要保重身体,”没有得到母亲的祝福,立言五味杂陈地挂断了电话。

 

*

 

在伦敦希斯罗机场送别安娜,立言眼圈红红的。

“干嘛哭啊?你是幸运儿,我妒忌你还来不及呢!”

“我的决定是不是太仓促了?”

“是水到渠成。你还回中国么?”

“我暂时不回国了。”

“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一切来得太突然,我还没想好。”

“答应我,留在英国,这是你应得的,你配得上这儿。平民阶层的婚姻哪个不是瞻前顾后?只有富贵家族出情种。嫁给约翰,你再也不用为经济问题而发愁了。”

多年以后,立言回味起送别时安娜的话,还有安娜真心实意希望她嫁给约翰的心情。立言才恍然大悟,当初安娜把她当成了代替自己留在英国的替身。尤其是立言赢过蕾切尔,嫁给约翰的小概率事件,在安娜看来,这是庶民的胜利。当安娜对前途产生怀疑时,她需要庶民的胜利给自己加油打气。

送完安娜,立言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最懂她的人离开了,她倾诉商量的对象没有了。尽管她答应了约翰的求婚,但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亨廷顿夫人对婚事的态度如何?母亲似乎也不赞成她匆忙的决定。毕业典礼上的光鲜是昙花一现,立言觉得很被动,主动权都握在别人手里。

晚上约翰如约到立言公寓蹭饭,一边吃,约翰一边筹划起两人的婚礼。

“我想请你爸爸妈妈出席我们的婚礼。定在8月底好么?那时你妈妈带的毕业班高考也结束了。”

约翰连这考虑到了,他真是个可靠的男人,立言觉得没有错付他。

“我们早点登记结婚,尽快帮你父母申请签证。”

“约翰,婚后我们住哪里?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

“我们可以暂时住我家。我要开始打理家族生意了。你和我一起打理家族生意好么?”

立言对约翰的安排很吃惊。“约翰,我想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

“我懂,你这不是还没有英国国籍么?我们登记结婚后,你就可以申请英国国籍。等你拿到英国国籍以后,你就可以找你心仪的工作。这段时间,我们先按照这个计划来行不行?”

约翰用商量的口气说了这席话,但他的建议立言是没法反驳的,在她没有英国国籍时,她连找工作的资格都没有,她只能听从约翰的安排。


小说《你在异乡安好》已取得著作权,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登记号:国作登字-2020-A-01050589,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小说,并尊重作者的劳动果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你在异乡安好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