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基长安(8)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370字 发布时间:2022-07-07

李渊见此番出兵,往返仅十几日,就一举击溃自起事以来号称“不败”的西秦军,大喜!对二郎世民的用兵才能更加深信不疑。唐军破西秦军,也令李渊声威大振,在关中站稳脚跟。周边郡县望风归降。李渊任命从侄左光禄大夫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大使,很快将巴蜀三十余州轻松收入囊中。

庆功宴之后,李渊对世民道:“二郎,为父还未及告诉你,长孙姑娘已接来大兴,她现已有身孕。为父命人将其安置在京兆府,你快回去看看吧。”

世民眼睛一亮,一颗心竟砰砰乱跳起来,算起来他与小妹又有近半年未曾见面了。

 

世民满脸兴奋,好奇地盯着夫人已变得丰满的身形,盯得长孙无双竟脸红起来。

“二哥,为何如此盯着人家?妾如今很难看吗?”

“哪有?你比以往更美。”世民牵着夫人的手,嗔怪道,“为何在信中未见你提起此事?还瞒我不成?”

无双似嗔似怨望着夫君:“二哥日日在外征战,小妹岂敢让你分心?”

世民这才体悟小妹为何没在信中向他说明此事,他心中涌起一抹感动,不由紧紧抱住无双。

“会是男孩还是女孩?”世民仍旧沉浸在兴奋中。

“妾如何得知?二哥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无双故意问。当时社会,自是以生男为贵,甚至为人妻者,若无男孩,在家中便无立足之地。

“我看会是个男孩,我便可以教他武功,将来领着他一起打仗!”世民突然之间象个大孩子。

“看你!若是女孩,你会不高兴吗?”无双假装不满,嗔怪道。

“怎么会?”世民笑道,“是女孩也好,只要象你。”他凝望着夫人烛光映照下的明眸,往日种种恩情趣事历历在目,一股热流传遍全身,不由捕捉住无双温润的双唇,吻了下去……

良久,二人松开,默默凝眸相对。

“小妹身子不便,恐难以侍奉郎君……”无双羞红了脸,低下头道。

“傻丫头,想什么呢?”世民笑着,攥紧无双的手,爱怜地道,“我只想陪在小妹身边。”

窗外,一轮皎月高悬,寒夜幽静。屋内,几缕暗香浮动,两情缱绻。

自是长安冷月,亦解人间风情。


在李世民于扶风大破强敌薛举之际,在潼关与屈突通相持两月的刘文静,亦终于得手,击败屈突通。

前文说过,李渊撇下河东屈突通所部,率主力绕道取西京,屈突通留下尧君素驻守河东,自己则带万余人马欲驰援京师,却在潼关被刘文静、王长谐所阻,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一天深夜,屈突通派部将桑显和率军突袭唐军营。刘文静与将士们正在酣睡之中,突然听到喊杀声,火光四起,文静闻报敌军偷袭,来不及穿铠甲,随便披了件衣服,就仓促应战。

桑显和纵兵冲杀,连破文静军二座营垒,唯文静和段志玄据守的营垒未被攻破。文静领兵苦战,激战中中流矢受伤,鲜血染红了衣袍,仍坚持在一线。将士们受到鼓舞,亦奋力拼杀。双方从半夜直战到天明,桑显和见一时难以全胜,士兵力战疲劳,乃传令休战就餐。

乘敌休整就餐之机,刘文静分兵抢修两座营垒。又派段志玄和窦琮率数百骑兵,乘敌不备,悄悄转移至敌军背后,抄其后路。同时,三座营垒的将士亦奋勇出击。段志玄来回冲杀,身中箭伤,他拔出中箭,忍痛继续战斗。桑显和腹背受敌,乱作一团,溃败下来。桑显和只带少量手下人马逃走。唐军反败为胜,被俘的很多隋军士兵投降。屈突通军从此一蹶不振。

手下部将见大势已去,劝屈突通亦降唐,他断然拒绝道:“我蒙受国恩,历事两主,恩顾甚厚。食人之禄,怎可临危变节?我不愿有负圣上,宁可以死相报!”又摸着自己颈项道,“当为国家受此一刀!”

他日夜勉励鼓舞将士,将士感奋,军力虽削弱,军心尚未瓦解。

不久传来消息,京师已被唐军占领。李渊派人招降了屈突通之子屈突寿,着长孙顺德送屈突寿至潼关两军阵前劝降其父。屈突寿对隋军城内喊话:“父亲!京师已陷,唐王人心所向,大人不如早降吧。”

屈突通怒斥道:“从前与你为父子,今则为寇仇!”命令左右放箭。

屈突寿只得退回唐营。

 

屈突通见京师被占,自己留在此地已无能为力,便命桑显和坚守潼关,自己率大军欲奔东都洛阳,与越王会合。不料屈突通刚走,桑显和对隋朝信心崩溃,即向刘文静请降。文静大喜过望!立即率段志玄、窦琮、长孙顺德等与桑显和一道追赶屈突通所部。

追至稠桑,屈突通结阵以拒之。文静命桑显和向隋军喊话:“弟兄们!唐王已攻陷京师。诸位家乡皆在关中,为何还要向东去?”

隋军将士闻听此言,皆感前途无望,无心恋战,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屈突通见军心离散,知无力回天,翻身下马,朝东南方向哭拜道:“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天地神灵,实所共鉴!”言罢,拔出佩刀欲自尽。

跟随唐军一起追过来的屈突寿扑上去,死命抱住父亲,阻止他自杀。

文静上前抚慰道:“将军忠义之士,唐王父子渴盼多时。唐王天纵英明,此番兴义师进京,为救天下苍生乱离。文静早得唐王严命,务必不得伤害将军。请将军至京师,唐王自会以礼相待。”只命左右收缴了其随身武器。

刘文静亲自带人将屈突通礼送西京,至虔化门见李渊。屈突通昂然而立,毫无惧色。李渊上前招呼道:“屈突将军别来无恙?你我怎会相见如此之晚呢?”

屈突通本已抱定必死决心,今见李渊并不计较其傲慢态度与往日拼死抵抗,终于潸然泪下道:“通不能尽人臣之节,以至于此,令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圣上!愧对代王!”

李渊称许道:“公真乃忠臣义士耳!”见屈突通态度软化,李渊继续施展攻心之策,好言劝慰良久,最后授其兵部尚书、秦公府长史,赐爵蒋国公。

二人原本故旧,屈突通又是仗义之人,吃软不吃硬,在李渊的一番软磨硬泡下,这位在隋王朝中颇有影响力的名将终于拜倒在李渊麾下。

 

就在李渊麾军西京,兵势风卷残云,远近郡县大多望风归附之际,大隋臣子中,尚有一些愚忠之士,或为皇权甘愿赴死,或为虚名杀身成仁,愚忠之气延绵不绝,皇朝独裁统治得以循环往复,保存无穷希望。前有留守西京的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拼死抗拒义军,殉了隋主;今又有个鹰扬郎将、代理河东通守尧君素,困守河东孤城,宁死不降。

尧君素早在隋帝杨广封晋王时,就担任王府宿卫。李渊起兵晋阳时,他为隋鹰扬郎将,代王命其为屈突通副将,一起驻守河东拱卫京师。屈突通率军出击时,命其代理河东通守。

李渊招降了屈突通,过了几日,便派屈突通至河东城下,招抚旧部尧君素。

屈突通来到河东城下,尧君素闻报,登城楼相见。

二人如此相见,屈突通甚觉尴尬,未开言先唏嘘涕下。尧君素见此情景,亦相对落泪。

屈突通道:“尧将军,我军已败,大隋气数已尽!唐王义旗所指,莫不响应。现如今我已降了唐王。大势所趋,将军还是早降吧!”

尧君素闻言,脸色一变,凛然道:“公乃辅国重臣!主上委以关中,代王又托以社稷。而公不思图报,反而降贼,替人做说客,是何道理?公所乘之马乃代王亲赐,公又有何面目乘骑此马?”

屈突通闻言面有惭色,叹道:“唉——!君素,我是力竭而降,万不得已之事!”

“既如此,我今力未竭,仍可再战。公何须多言?快回去吧!再若不走,我便不识得公。”

屈突通只得满面羞惭而退,回西京向唐王复命。李渊仍不死心。时尧君素家眷也在西京,李渊以礼相待,命人送尧君素妻至前线劝降。

尧妻至河东城下劝道:“唐王仁德,甚得民心。将军缘何执迷不悟,执意为昏主殉葬?”

尧君素大怒!喝道:“天下事非妇人所能知!”这回他做得更绝,竟一箭将妻子射死。

尧君素知河东终究是守不住,自己也已下定以死报国决心。他对部属说:“过去我在藩邸就侍奉圣上。大义所在,唯一死以报!若隋国祚难久,天命另有所属,我会砍下自己脑袋交给诸位,让诸位拿去换取富贵。今城池尚坚固,府库储备也还充足,天下事仍难料。我等不可怀有二心!”

尧君素平素治军严厉,却也能体恤士卒,部下对他甚为信服。大家虽对河东孤城能否守住以及如此坚守是否值得心存疑虑,却不忍背弃。

李渊闻报上述种种,既为尧君素对隋室的忠心钦佩不已,又摇头叹息天底下竟有如此顽固不化之人!

软的一招不灵,只得来硬的。李渊派兵日夜攻打河东,河东情势危急。尧君素命人做了一只木鹅,将告急文书置于鹅颈内,然后将木鹅放置黄河中随波飘浮,希望能飘到东都隋朝廷。结果木鹅被河阳守军得到,传送东都。越王杨侗见之,叹息不已,加封尧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但此时东都为瓦岗军所困,自顾不暇,所谓“金紫光禄大夫”,只不过是一纸虚衔。

转眼至第二年大业十四年三月,杨广于“江都兵变”中被禁卫军弑杀,消息传至河东,众心离散,尧君素身边部众,绝望之下杀了尧君素投唐。

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念其忠诚,追赠蒲州(即河东郡)刺史。

 

刘文静送屈突通至西京时,还顺带给唐王李渊带来东都城外瓦岗魏营一个惊人的消息:瓦岗军挑起内讧,魏公李密谋杀原瓦岗寨主翟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