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朋友就建议我把自己的过往写成书,这些朋友中有记者,有律师,有官员,他们建议的初衷是知道我办理了很多精典的案子,写成书肯定会吸引人阅读,甚至可能会延伸一些其他可以赚钱的途径。
呵呵,一直自认何德何能,狂妄到还敢写书,既然不懂机器,就别去摸那个螺丝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时,静下心来回望,剖析自己的过往,突然发现有些东西的确值得写下来,那些斗智斗勇的过程,步步为营的较量,维护正义的喜悦,值得与更多朋友分享。
落笔的更大动机,是寄托我对父亲的怀念,一位清瘦、风趣、善良的老人,一位德高望重、宽仁大度、襟怀坦荡的智者,一位与我没有血缘,却甘为我付出全部心血的慈父。
“私生子”这个词在现在来说已经或多或少没有了贬义,非婚生子早已成为见怪不怪的私事,私生子也无可厚非的享有婚生子同样的法律权利。
但在我们那个年代,“私生子”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这个词能够迅速占领为数不多娱乐话题的中心,挑 逗着人们本就枯竭的想像力的极限,满足着道德口诛背后偷窥般的快感。
我曾一度被这个词所掌控,一度憎恨、躲避、迷失,自卑到不愿与任何人交流,尤其是十几岁正值迷茫的时期,好像就是头顶着“私生子”的标签过活,甚至觉得路人的眼神、旁人的私语都是在评判我私生子身份的细节,行刑般的感觉伴随了我成长的大多数时间,直到过了快半个世纪的现在,我才逐渐释怀。
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用无限的包容,无比的大爱抚养我成长。我却用改名换姓、背信弃义去回报。直到我那被酒精浸泡着,已经麻木弱智的脑袋被部队打捞上来,重新去垢打磨之后,我才明白做出的事情连畜生都不如。
“酒精”、“不懂事”、“年龄小”,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无法抵消每时每刻如芒刺背的罪恶感。
当我在部队醒悟过来,懊悔的不知所措时,试着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解释了已经离开父亲多年的母亲,背着他给我办理了新的户籍身份,把我送到部队的经过,更多的是给父亲认错,想得到他的原谅。
信寄出后,我在忐忑中度日,那时还没有什么好的通讯方式,更不用说手机之类的了,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正在新兵训练营训练的我,突然被叫到营部,进门的那一刻,我被惊喜包围了,父亲在那里笑着看着我,已经六十岁的父亲,在我发小的陪同下,来部队看我了。
父亲告诉我说,当兵是好事,他怎么能反对呢,如果当初就告诉他,他会全力支持的。
父亲的宽恕尤如一支强心针,让惊喜瞬间降临,我成人之后才能理解,这种无耻的背叛,需要多大的胸怀才能包容,需要多深的爱才能原谅。
何况,自我出生,父亲就知道我是别人的种!
从部队回来后,我开始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从各个方面去弥补我的错误,去稀释挥不去的罪责。
我给女儿从小就灌输着一个概念:她只有这一个爷爷。还刻意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带女儿去看望父亲,刻意营造出能让父亲感受到天伦之乐的氛围。
父亲的腿患有多年的风湿,我就动用关系把老中医请到家里给父亲做检查,邻里的羡慕很让父亲骄傲。
每个月工资刚到,我都会给父亲买一些东西送过去,他总是说什么都有,让我省着点花钱。
为了稀释自己内心的愧疚,也为了实现心中对父亲的承诺,在单位党支部书记和我谈完话,表示即将提拔我为副科长的一周后,我递交了辞职信,辞去了母亲和生父给我安排的工作。
创业之路虽然曲折艰辛,但幸运的是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方方面面有点背景的朋友都在想方设法为我铺路。
尤其是自治区法治局的领导。虽然仅仅只是一面之缘,但他看完我提交的材料后,力排众议,准许我以试点的形式拿到了新疆唯一一家私人调查所的营业执照。
十七年的侦探生涯,看尽了世间百态,经历了离奇古怪。还好,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以正能量的姿态帮助了相对弱势一方。虽然够不上官员们评价的起到了司法补充的作用,但也做到了问心无愧。
值得骄傲的是,我创办的“格雷”私人侦探品牌,被乌鲁木齐市授予了市级十大知名品牌荣誉称号。
这份荣耀震惊了中国私人调查行业。在行业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的今天,这份荣誉提醒了仍在雾中左突右冲的同行,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在反保险欺诈领域、在投资风险控制领域,私人侦探还有作为。
本书所例举的案例,是我十七年来所办理的案件中,一部分比较有趣,比较经典的案例。调查过程中所涉及的调查手段和思路,也反映了当前中国私人调查行业的实际办案内幕。
随着法律的持续完善,中国私人调查行业也经历了数次洗牌。靠非法倒卖隐私获利的都被追究了法律责任,扎扎实实做调查的也因生存空间的不断缩小,慢慢的转换了维持生计的方向。
假如这本书能够给决策层一些参考,在私人调查的行业规范、法律地位和生存空间的建设中,起到一定的借鉴或推动作用,那将会是一份意外之喜。
这本书,可以说是对自己过去略感骄傲的侦探生涯的奖赏,也是给朋友们闲暇之余的时光带来点刺激。
最主要的,是了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以此纪念我的父亲……
在我的事业略有起色,从经济上可以尽孝时,在我计划好时间,准备带父亲长途旅行时,父亲却因意外去世。弥留之际,父亲从昏迷中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在不在。
虽然我动用了一切关系,请了最好的医生,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对父亲的愧疚,成了我一生的枷锁。
最难的就是下笔之初,为了给朋友们提前带来点兴趣,以防看几页就将书扔进垃圾桶的尴尬。借用媒体报道我时曾用过称谓介绍我过去的人生:私生子成长为新疆私人侦探第一人,再到新疆打假第一人。
直到我成年,直到我以“新疆私人侦探第一人”的身份被各大媒体关注。我才隐隐约约明白过来,私生子的身份多多少少影响了我创业的方向,至少在内心深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很多人认为我很成功,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我是枭雄。我自己不认同这种评价,我只是不断的在创业,不断的在找新的方向。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优秀的将才,窝囊的帅才。
现实中私人侦探的工作不像影视作品中表现的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多神化了一样的尖端设备。私人侦探用的最多的是两样,一是大脑,二是胆量。
私人侦探的收入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暴利,但也不低。毕竟从两百多年全世界私人侦探的发展历史来看,这是一种主要为富人提供服务的行业。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遇到过鼎力相助的官员,遇到过两肋插刀的兄弟,遇到过似敌似友的伙伴。承办的案件也不乏通过卧底、贴靠之类斗智斗勇的手段帮助弱势群体维护利益的经典。
帮助过我的许多人现在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些人成为了行业精英,有些人成为了部门领导,本书中以化名对他们表达感谢和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