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凤做好了早饭,香味透过窗棂,飘进姬英的房间,姬英深吸一口气,这才走下床来。
漱口,洗脸,吃饭,再看天际,已是红日高升,万物复苏,而他也该向井山而去了。
他再次来到自己房间,穿上仙级,将黑煞放在床边,只带了开天剑,便告别井凤,向井山深处走去。待来到井山脚下,才一提气,脚踏林叶,向井山第四十九峰飞去。
第四十九峰是漫山的竹林,而就在这随风飘摇的竹林间,一座座竹寨映入眼帘。姬英心想,这一定便是“青人”们的部落了。
在离竹寨还有半里路的半山腰,姬英从林梢飘然而下,沿着泛起青苔的山道,拾级而上。
守寨的是两个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只披一件敞开的短衣,袒露着结实的胸膛,手臂上,前胸上,一道道火焰状的刺青,从下往上,仿佛水草般生长着,青色为主,偶尔夹杂几道红色与紫色,所谓“青人”,大概就是这么叫出来的吧。
“你是谁?来此作甚?”那两男子警觉地问。
姬英抽出开天剑,举过头顶道:“我是姬英,这是开天剑。”
这两男子一听开天剑的威名,无不面露敬畏之情,跪倒在姬英脚下,叫了声“主人”。
“火荣,火楚在里面吗,带我进去。”姬英命令道。
“请随我来。”其中一个手持长矛的男子回了一声,便带姬英进入了寨中。
寨子中的竹屋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一般都是两层,底下堆着些杂物,第二层才是居室。所见的都是老人、女人和孩子,听长矛男子说,青壮男子们都去打猎了,要等中午吃饭时才回,但火楚在寨中。自打青人们从大蛮山撤下,火楚一直是这些“散兵游勇”们的领袖。
在竹林的纵深之处,姬英看到一幢大竹楼,五六间竹屋连成一体,高三层,门前挂着虎皮、豹头、象牙,孔雀毛,与其他竹屋全然不同。
“火楚就在里面,”长矛男子道,“我进去通报一声。”
“好。”
姬英就在门前等着,一会儿,火楚亲自迎了出来。
“主人,您来了。”他跪下来与姬英打招呼。
姬英道:“无须如此,快快起来”
“主人里边请。”火楚将手一伸,示意姬英进屋。
姬英也不客气,踩着竹梯上了竹楼。
“请上三楼。”火楚道。
“二楼,三楼有什么不同吗?”姬英问。
“二楼是议事的,三楼我自己住。”火楚道。
房间里没有凳子、椅子,两人就坐在冰凉的竹席上。
“怎么没见到火荣啊,他上哪儿了?打猎去了吗?”姬英问。
“没有,火荣去联络分散在各地的‘青人’了,现在我们火神部落又有了新主人,那么,所有分散在各地的‘青人’,就应该聚到一起来。”
姬英问:“各处的部众全聚到一起,大概还有多少人?”
“男女老少全加在一起,也就几百号人了。我们在大蛮山时共有五六百人,很多都被鬼王杀了,吃了。我不知道鬼王是从哪儿来的,大家都在说这莫不是地狱爬出来的魔鬼?而且一般的恶鬼,把人弄死也就算了,也很少听说直接吃人的。所以他可能真是鬼王吧。”
姬英安慰他道:“请你们暂且忍耐一下,等我的武功再强大一点,我会带领你们杀去大蛮山,报此血海深仇的。”
火楚点点头,道:“多谢主人。主人此番前来井山,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吗?”
姬英道:“你们熟悉盘龙寨的土匪吗?我想把盘龙寨的土匪给灭了。”
火楚道:“盘龙寨以前很强盛,有几千号人,但都被朝廷派来的将军给剿灭了,如今只有百来号人在那儿撑着。寨主名叫井啸,额上留一道四脚蛇形的疤痕,因此得了个浑名,就叫‘四脚蛇’。他武功很是了得,杀了很多朝廷派来讨伐他们的将军。”
姬英道:“目前我们部落有多少会武功的青壮年可用?”
“五六十人吧。”
“这五六十人武力如何?”
“不比盘龙寨那些土匪差。土匪们是三天两头与人打,我们在大蛮山时,是三天两头跟虎豹打。我们根本不怕那些土匪。”
姬英道:“那好,等会儿部众们打猎回来了,你组织一批人,随我去扫平盘龙寨。”
火楚兴奋道:“太好了,也实在是太巧了。主人有所不知啊,就在昨天,我们几个还在商量,要攻下盘龙寨,自己住进去呢。”
“是吗?你们是怎么想的?”
火楚道:“一来是因为盘龙寨的土匪个个是人神共愤的畜生,杀他们是天经地义,是除暴安良。二来是盘龙寨没有大虎,大蛇,以及其他猛兽,也没有瘴气和毒虫,比起这里,更适合起居。”
姬英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今天就杀过去吧。”
两人正说着,只听竹楼下一番敲锣打鼓,接着便响起了女人们的山歌声。
“这是怎么回事?”姬英问。
火楚笑道:“是男人们打猎回来了。走,吃饭去。”
说着,火楚与姬英便一前一后地出去了。
姬英走下竹楼一看,猎人们正在宰杀一头大野猪,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地站着一众浑身刺满纹身的青人。
“勇士们,”火楚朝他们喊道,“我们的新主人姬英今天来到井山了。大伙快向他行礼。”
那些神采奕奕的年轻人悉数回过头来看向姬英,转瞬便都齐刷刷地跪在了姬英面前。
姬英挥手道:“快快请起。以后都是自己人,不必拘礼。”
听到姬英发话,年轻人们便都一一起身。其中一个脸上涂着猪血的青人对姬英说:“请主人到‘大楼’稍事歇息,待我们奉上煮熟的猪肉与美酒。”
火楚也道:“主人,请随我来。”
姬英问他道:“大楼是什么地方?”
火楚道:“就是专门吃饭的一幢大竹楼,我们都称作大楼,往北走三十丈便到此处。”
“原来如此,”姬英又问,“刚才那个脸上涂猪血的年轻人叫什么名字?”
“他叫火壮。力气大,勇猛,能杀狼,杀虎。他的弟弟叫火莽,是个瘦子,但灵活,擅长布置机关,出谋划策,这两人是我的好帮手。”
姬英就这样随着火楚一路往北走去,沿路还是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竹屋。等转过一个弯道,视线突然开阔起来,眼前是一片长着薄薄青草的大空地,空地上一幢高大的竹楼屹立着,一眼望去,可见里面的木桌,竹椅。
火楚领着姬英在最东面的一张桌子上坐下,又聊了起来。半个时辰后,便有男人们陆陆续续地进来,找到桌子坐下。
突然,从大楼外传来一阵阵人群的起哄声,姬英转头往外看去,便见男人们手托大竹盘,兴高采烈向大楼走来。竹盘上全是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美食。
“怎么没见有女人和孩子?”姬英问。
火楚道:“男人们先吃,女人和孩子后吃,这是我们部落的规矩。”
火楚的话音刚落,火壮便将两个大竹盘子放在了姬英所在的桌上,道:“主人,中午我们吃野猪肉和芋头,喝虎血酒。”
火壮的话刚说完,一个精瘦的年轻男子便将两只大竹筒放在了姬英与火楚面前。
火楚向姬英介绍道:“这瘦子就是火壮的弟弟,火莽。放在这里的竹筒,就是我们喝酒喝水的杯子。”
姬英冲火莽笑了笑,问道:“那么虎血酒又是什么酒呢?”
火楚笑道:“虎血酒就是虎血酒,是我们部落特有的一种酒。用成年猛虎的血,加上我们这里特有的几种药草,炮制而成,酒性浓烈,极补身体。部落的男人们到了新婚之夜,必喝虎血酒,身体差的,顶不住那补劲,直喝的两眼血丝,鼻子喷血。”
火楚说完,自顾自大笑起来。姬英又问他道:“这芋头是哪来的?”
火楚道:“自己种的。我们部落不吃米面,主食就是芋头。芋头配上新鲜打来的野味,再来上几杯虎血酒,你拿皇位来与我交换,我都不干。”
这样说着,姬英见部众们已经济济一堂,便举酒向在座各位敬了一杯,在座的部众们也纷纷走上前来,向姬英敬酒。一时间,欢声笑语,喝酒行令,热闹非常。
酒过三巡,姬英觉得是时候向部众们传达进攻盘龙寨的命令了,便轻声对火楚耳语一番,火楚大喝几声,让部众们安静下来,姬英这才站起来对他们说:“听说你们要去打盘龙寨,实不相瞒,我今天来找你们,也正为此事而来。盘龙寨的土匪们祸害十里八村已经很久了,身为侠义之士,我们理当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而我们苦于井山的虫蛇虎豹也已经很久,打下盘龙寨还可以换一处起居的好地方,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大伙儿好好地吃顿饱饭,下午,就随我一起去打盘龙寨,你们愿意吗?”
部众们个个齐呼“愿意”,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放下酒杯,马上就操起兵器杀上盘龙寨去。
姬英见大伙意气高扬,自然也情绪高涨,不过火楚认为以青人们的实力,打下盘龙寨虽然不成问题,但自我方面恐怕也得牺牲一半左右的兄弟。理由有二:一是土匪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主儿,而青人们有许多只打过野兽,没手提兵器,与人生死较量过,二是盘龙寨地势险要,他们由下打上,本来就吃着亏。
姬英觉得火楚说得不错,他沉思之后,对火楚说:“下午攻寨,我们兵分两路,你率部众由下往上打,我独自一人由寨顶向下杀,如此夹击土匪,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也使我方的损失降到最小。”
火楚认为姬英的办法确实是好办法,但他孤身一人如何上得了寨顶?上了寨顶又如何凭一人之力,与众多土匪周旋?更别说寨顶的土匪都是首领级人物,武功最为高强,姬英又如何能够杀开血路,与他们会师呢?
姬英笑道:“你无须为我担心。我敢这样说,就敢这样做,敢这样做,自然有我的把握。我之所以要这样兵分两路,就是要凭我一己之力,拖住盘龙寨寨顶的那些首领,这样,你们面对的就不过是些小喽啰而已,这些小喽啰武力不会比你们强,你们足可应付,更重要的是,当我一举歼灭了寨顶的首领之后,下面的喽啰们便会不战自降,顺利的话,这场仗不会打得太久。”
火楚见姬英说得坦然自信,也便不再怀疑,等部众们吃过午饭,便吹了声口哨:“各自去取武器,取了武器,到大楼前汇合。”
说完,他自己也暂别了姬英,回房取了武器过来。姬英一看,那武器不是别的,竟是把笨重的石锤,那锤足有脸盆大小,约摸七八十斤重,配上火楚那肌肉丰隆的体格,很是生猛。
“你这一锤下去,恐怕野牛也得一命呜呼了。”姬英道。
火楚回答:“不瞒主人说,当年在大蛮山时,南国常有北上的大象误入我们山中,我曾用此锤,打杀过好几头大象,牛就更不用说了。”
姬英拍拍他壮实的肩头,表示钦佩与同意,又道:“看来是等不到火荣回来了,不然有他在,我们的战事估计会更顺利一些的。”
火楚道:“是啊,火荣去时,也没说他几时能回,没法等,我们还是按计行事吧,没有他,力量也够的。”
说话间,部众们也都如倦鸟归林,纷纷回到大楼前待命。火楚清点了人数,见没人开溜,就整理队伍,浩浩荡荡朝着盘龙寨进发了。
快到寨时,姬英对火楚说:“从此刻起,队伍由你统帅,从寨前开打,层层向上杀来,我则绕到寨后,登到寨顶,由上自下杀去。”
“知道了,主人,您多保重。”
姬英道了声“你也保重”,便快马向寨后奔去。快到寨后时,姬英双脚用力一踩马镫,人便腾空而起,待双脚落到马背上时,他又一用力,人更是高高飞起,再次下落时,已是三五丈外,当然,姬英在发动“神行”之时,几乎是不落地的,他与殷梨亭一样,踩着林梢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