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交谈过去后,也就暂时收心。
也就是说不去想那些糟糕的事情,开始认真的去邀约,去认真的工作。
在邀约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些不忍的事情,于是,去跟熟悉的领导反映自己内心想法。
得到的回答却是:“你想让人家好,就得把心里那份不忍放下,现在的不忍,是对他们美好未来的残忍!”
月儿听了不由的小声的问他:“那我们行业究竟是让人家自由选择,还是强制性的言语引导?”
领导听了只是说:“你也别想太多,这些事情见仁见智,咱们是看结果的,结果好就可以了。”
“好的,放心吧,我不会想太多了!”
月儿当时是这样回答他的,然后不想看到这个领导,就直接出去了。
月儿内心的想法就是公司人这么多,想要脱颖而出,何时能有自己想要的结果?
内心深处凉了一截,因为月儿始终的想法就是不要去勉强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然而,她发现其实公司就是在勉强一些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却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
这样子的情况为何之前她没有在意?
是因为月儿的情况,有点不同。
月儿是心甘情愿留下来的,是被同事之间的温情感动的。
又因为没有个人业绩,所以,在这些方面接触不多。
哪怕少有的几次邀约成功了,也是未曾感受到不妥,可能月儿是察觉到了,仍然下意识的否认这些。
从领导那里出来,失魂落魄的样子就是月儿的写照。
此后每天都是介于努力工作和不努力之间徘徊着。
心底深处对公司已然失望,更加不愿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所以邀约更加缓慢。
但是身边这些月儿珍惜的朋友们,。
月儿舍不得他们对她的好,所以也就没有下定决心离开。
他们说的话语鼓励月儿时,她又不免自我欺骗着自己。
“小月儿,最近情况怎样,邀约方面有进展吗?”这是小研姐在问她。
“研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邀约了,我有点词穷。”月儿是这样跟她解释的。
“那你不懂的就多问问身边的人啊,别总是不好意思去问,需要知道他们都会帮助你的!”这就是来自身边人的鼓励。
“嗯嗯,我知道的,我没有不好意思啊!”
这就是月儿当时下意识的回答。
“……”
跟林玉分开了整整一个月,再次见到他,那是2018年11月份了。
记得那段日子,是他比较出风头的日子。
月儿以为他是那个时候当上二管的。
能管理着手下的一些业务员,因为他穿上西装了。
但是,月儿感觉他很不开心,他那段时间总是容易皱眉。
这不,他又在房间里待着了。
月儿敲了敲门走了进去,他正在收拾桌上的一些资料。
他当时收拾资料的那背影,是月儿现在仍然深刻记着的,并且,后期画出来怀念的。
林玉回头看见是月儿进来了,问她有什么事?
月儿问他:“是不是今晚就又要调寝了?”
他回答:“是啊。”
那时,月儿听到他的回答心里很开心。
以为他快要当上小领导了,连调寝这样的事情他都可以直接安排了。
心里觉得,他是快要做上领导了,心里有些压力山大。
月儿会时不时的惹一下他,跟他闹,让他能够“出出气”,而他也有个习惯,喜欢按压月儿的后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