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问鼎西京(5)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458字 发布时间:2022-07-22

原来东都闻宇文化及北上,骁果军之勇猛善战无人不晓,城内一夜数惊,上下恐慌。有个名叫盖琮的官员上书献策道:不如招安李密,使其与化及相斗,待两虎相争,一死一伤,彼时再来收拾局面,则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此计一出,内史令元文都与内史令卢楚等竭力赞成,二人上奏皇泰主杨侗:“我军兵力难敌宇文化及,利用李密抵御化及,我军正可坐山观斗。若化及战败,瓦岗军也已疲惫不堪,不难对付;若李密败,骁果军必有损耗,我军亦可伺机破之。”

唯王世充坚决反对!他与李密等大小百余战,前后损失上十万兵马!可谓“苦大仇深”,自然不愿与之议和。

杨侗认同“鸽派”盖琮、元文都等人,于是下招安敕书,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作为东都使者前往会见李密。

瓦岗东都前线指挥裴仁基将军见使者与敕书,知干系重大,亲自护送东都使者赴淇水来见李密。

李密见裴仁基亲来,惊问:“裴将军何故来此?东都出兵了吗?”

裴仁基道:“元帅放心,东都未曾出兵,却派一使者盖琮,名为招安,来与我军议和。”

李密喜出望外:“有这等事?正可解我后顾之忧。将军意下如何?”

裴仁基道:“此乃卞庄刺虎之计。魏公何不将计就计,各个击破?”

李密道:“将军知我苦心!宇文老贼为粮死战,十万骁果情急难破,又有东都在侧,李渊乘后。今天赐一段方便,可先破化及,再取东都,不必左右为难。”

裴仁基道:“主公明鉴!就请东都来使入见?”

于是李密在清淇宴请东都使者,李密亲为盖琮斟酒,言道:“不知天使驾到,有失远迎。密等罪恶滔天,诚惶诚恐。”

盖琮道:“既往之事,一笔勾销。从今而后,圣上要赖蒲山公为国之柱石,先破化及,后平群盗,重振山河,中兴隋室。”

李密忙道:“我等定剿灭宇文逆贼,将功赎罪!只是——王世充将军,他愿与瓦岗讲和?”

盖琮道:“满朝文武,皆愿仗蒲山公神力,王将军即便一人不和,又当如何?朝中之事,蒲山公尽可放心。”

于是双方欢宴,一醉方休。

次日晨,李密派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为使,随盖琮入朝,带去李密亲笔上书,表示诚意归顺,请求出兵讨伐宇文化及以赎罪。李密还将战斗中擒获的化及同党、雄武郎将于洪建作为“投名状”送给杨侗。杨侗下令处决于洪建,并盛情款待李密来使,授李俭为司农卿,徐师誉为尚书右丞,赐以厚赏。诰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赐爵魏国公,令其平定宇文化及后 入朝辅政。听说徐世勣大败宇文军,初战告捷,又封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

李密既解东都后顾之忧,乃专意对付宇文化及。


七月,宇文化及军粮将尽。李密使出花招,假意与宇文和谈,并送去粮食若干。

化及不知李密已受封于东都朝廷,在军中摆宴,叫军士放开来吃喝,专等李密再次服务 上门。

岂料李密自此没了消息。化及全军,冰锅冷灶,嗷嗷待哺。派去催粮使者,接二连三,杳无音讯。

正苦恼间,忽见智及带数名瓦岗士兵踉跄而来,智及哭丧着脸道:“大哥,我等着李密奸计矣!”

化及道:“李密是怕两线作战,方与我讲和,他有何计?”

智及道:“这几个兵丁,乃是单雄信手下,被雄信酒后无故责打,逃奔我军,大哥一问便知。”

那几个兵丁跪下禀告:“李密送粮,是想引 诱将军把军粮吃光。瓦岗已受东都招安,今调我等两支军马,从东都撤围,秘密行军包抄将军,只待合围一成,就将出击。”

化及破口大骂:“黑杀贼李密,不得好死!弟兄们,如今咱们粮草耗尽,与其饿死,不如战死!有种的,随我找李密算帐去!”

化及发全军之力,满腔仇恨,徒步涉永济渠,欲作背水一战。

李密见走漏消息,快速反应在童山摆开阵势迎敌。

化及道:“弟兄们!童山之上,粮草如林,先到者首功,后退者不得食!”

众骁果发声喊,便往上冲。

李密亲率大军迎战。

大隋最精锐之骁果军与义军之冠瓦岗军在童山苦战一日,两军自辰时(上午七、八点钟)战至酉时(下午五、六点钟),打了整整一天。呐喊之声响彻方圆百里,直杀得惊鸟四散,虎狼潜踪。

李密在混战中被流矢击中,昏坠马下,险被宇文军生擒。秦叔宝匹马单枪驰来,救出李密,拼死将李密送至安全地带,返身收集散兵奋力再战。瓦岗军拼尽全力,终于勉强击退宇文军。

 

宇文化及败退至汲县,校点军马,十去其七。化及痛哭道:“十年经营,毁于一旦!今后事业,何以支撑!”

智及劝道:“大哥勿忧!可派人去滑台基地,催王轨就地筹粮。”

其时河南十室九空,除去人肉,哪有什么现成粮食!留守的王轨、许敬宗,索性降了李密。接着部将陈智略带岭南骁果万余,樊文超(原民部尚书樊子盖之子)率江淮排攒手数千,张童仁领江东骁果数千,纷纷向李密投降。

化及带二万残兵败走魏县。

宇文小弟士及,知其兄难成大事,便假借外出筹粮名义,暗中遣亲信密送金环至长安给唐帝李渊,以表“回还”心意。后把握机会,与封德彝一并投唐。

化及与智及兄弟在魏县,每日里酒色麻 醉,互相指责抱怨。化及骂智及道:“都是你出的馊主意!劝人弑君造 反,如今兵败人散,走投无路,如何是好?”又揽过俩儿子,哭道,“我死不打紧,只可怜了孩子,才做了几天公子哥儿,便要回去。都是你那该死的叔叔害的!”

智及怒骂:“大哥休要说混账话!当初兵变成功,你称丞相时牛逼哄哄,怎不抱怨我?今日事败,百无一用,拿我出气,什么玩意!”

兄弟俩言无长幼,醒了喝,醉了骂,聊以发泄解闷。

化及道:“人生自古谁无死?不当几天皇帝过把瘾,岂不白来世上一遭?”

于是他用鸩酒毒死杨浩,在方寸之地做了皇帝,定都魏县,国号大许,建元天寿,自设百官。

萧后闻杨浩终难免被害,悲痛欲绝!自此皇族一支,东都杨侗,风雨飘摇,尚不知能存活几时。

 

童山大战,两败俱伤,虽击破宇文军,瓦岗军亦是惨胜!劲卒良马多战死,幸存下来的人马也疲惫不堪。主力大将罗士信、程知节等皆着箭伤;秦叔宝力战过度,受了内伤,吐血不止;李密自己亦受伤。

李密见化及狼狈逃窜,知其不会再有作为,便留徐世勣在黎阳防备,自率大军西行,准备去东都觐见皇帝,要皇泰主履行诺言,准其入朝辅政,以免夜长梦多。

世勣劝道:“主公身带箭伤,将士亦多疲惫,休整几日再走如何?”

李密叹道:“如今局势,瞬息万变。王世充老儿,东都拥兵自重,狡诈多变。今我不早入东都,必为他所害。”

世勣闻言,不复再劝。

李密麾军急行,欲争抢东都。王伯当拍马追上,劝道:“主公,士卒皆倦,大将多伤,如此行军,不怕拖垮队伍?”

李密道:“我军元气大伤,最忌为人所乘。一旦世充得手,形势危殆!”

 

且说李密归顺东都以来,每与宇文化及军交战获胜,便派人向皇泰主杨侗报捷。东都“鸽派”官员内史令元文都、内史令卢楚等人则饮酒作贺,兴高采烈;“鹰派”王世充对此极为不满!咬牙切齿对左右亲信道:“文都之辈刀笔吏,将朝廷官爵尽付贼寇,实属荒唐!我与瓦岗,百战万死,血海深仇!李密入朝,岂肯放过我等?”

元文都等人听说王世充在军中散布不满情绪,恐其生变,密谋除之。不料联系的纳言段达投靠王世充,向其告密,世充决定先下手为强。

唐武德元年(皇泰元年)七月十五日夜,王世充发动兵变,袭击含嘉门,并带兵冲进内宫,乱刀砍死卢楚。元文都躲进杨侗宫里,世充带人闯入擒拿,杨侗喝问:“纳言兴兵是想造 反吗?”

世充下马谢罪道:“臣不敢!臣被元文都、卢楚等人陷害,不得已兴兵自卫。请诛杀元文都,臣甘愿接受处罚。”

元文都冲杨侗哭喊道:“臣早晨为叛贼所害,只怕晚上就要轮到陛下!”

杨侗竟无力相救。

王世充杀了元文都,回来拜见杨侗,声泪俱下控诉元文都等人对他的迫害,声称自己是死中求生,迫于无奈,又事关紧急,不及奏报请示。他还和杨侗一起到后宫拜见刘太后,指天发誓说自己绝无二心,然后便以杨侗名义拜自己为尚书左仆射,都督内外诸军事,以其兄王世恽为内史令。又诛杀元文都、卢楚满门及同谋党羽。王氏兄弟从此把持东都朝政,觊觎天下。

 

李密行军至温县,闻报东都政 变,支持自己的元文都、卢楚等人悉数被杀,大叫一声,箭伤复发,一头栽下马来!众人赶紧施救,将李密护送至金墉城,悉心调养。

前国子祭酒徐文远,李密敬之若师,此时问计于他,徐文远认为:“世充亦我门人,其为人狭隘残忍,将军不破世充,不可入朝!”

李密哀叹道:“我直如此命蹇!纵有谋略,难得结果。不取关中一也,不下江南二也,不克东都、不能制世充三也!岂非天意亡我?”

众人规劝良久,李密情绪方渐平复。

 

暂且不表中原李密与王世充二虎相争,如今新兴的大唐帝国,正受到陇西薛举父子集团重兵威胁。

听说李渊在关中称帝,“秦帝”薛举立即亲率号称三十万大军,以其子薛仁果为先锋,进犯唐泾州,向长安进逼。

李渊针锋相对,命秦王世民为行军元帅,率刘弘基、柴绍、张纶、张长逊、庞玉、梁实、李安远、慕容罗睺八总管兵,迎击薛举父子。又命秦州总管窦轨、任城王李道宗为偏师,侧面牵制敌军,支持主战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