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营人马以步卒为多,又有百姓夹于其间,行军自然快不了。李世民亲自断后,果然为新败的唐军上下吃了定心丸,队伍井然有序,并不似败军之旅混乱不堪。
薛举闻先遣斥候回报:“唐营李世民亲率骑军断后,队伍远观旗帜鲜明,秩序井然,并无溃散迹象。”
薛举吃了一惊:“李世民亲自断后?莫非他病已好了?”又回头对仁果道,“这世民小儿比你还年轻几岁,竟能败而不馁,稳住不乱,定力非同寻常。你若能有人家一半,我也放心了。”
薛仁果知父皇又在讥刺他上次在扶风败给李世民,竟自顾逃命,丢下残军不管,以至处于强势的西秦军莫名其妙大败,顿时面红耳赤。
仁果不服气道:“父皇放心!此番儿臣定要生擒世民小儿,献于阙下,以雪前耻!”
“果真如此,那就最好。”薛举点点头。
李世民途中留下柴绍部将马三宝率千余人在新平一带泾水岸密林里设伏,嘱他待薛军追兵来到,放过其前锋,到时见烽烟为号,再与世民、柴绍所率主力前后夹击敌军。
世民作了一番部署后,便着意放缓行军速度,等待薛秦追兵。他心中也并无把握。此番西征丧师过半,世民深感对不起父皇,对不起唐军上下和满朝文武,更对不起那些阵亡将士!如果再将阿秭三娘在鄠县的心血结晶——娘子军的精华全部葬送,恐怕自己也无颜活着回京面见父皇与三姐。
将近午时,薛军果然出现,领头的薛仁果望见唐军已结阵严阵以待,李世民高居一辆戎辂之上,仁果知他大病初愈,可能不便临战,更觉有机可乘,喝道:
“世民小儿!上次让你侥幸逃脱。今日若赶紧下车来降,可饶你不死。否则,明年今日,就是你的祭辰!”
世民在车驾之上冷笑数声,讥讽道:“薛将军别来无恙!上次你以五百之众对我区区二十人,也未见讨得便宜。前日若非本帅偶有微恙,又岂会让你得手?今日不管你来多少人马,我只以五百人之小阵抵挡,你能破我此阵否?”
仁果见世民有意羞辱于他,竟被激怒,傲然道:“破你个五百人的小阵又有何难?本太子今日只以三百人破你的阵,绝不以多胜少,叫你输得心服口服!”
“那好!薛将军请!”
世民应答声中,唐军派出五百人的马队,到两军阵前列队,摆好阵势。
这时薛举也从后赶上前,他对这个曾以弱胜强战胜他们的年轻对手,心里多少有几分忌惮,以为世民大败之后竟敢率少量骑军亲自断后,必有所恃,须得提防其中有诈,便同意仁果点了三百悍卒,前去攻阵,以观其变。
唐军的马队外围一圈士卒持盾,内圈士卒手持硬弓,见薛军逼上前来便向外放箭,薛军不得近前只得回射,但唐军配合极好,薛军所射之箭基本都被坚盾挡在圈外,薛军没有训练过这种配合,一阵箭雨过后,倒损伤了十几人,直气得仁果哇哇暴叫。
过了一阵,不知唐军厌烦了这种游戏还是所备的箭不多,只见他们变化阵形向薛军进逼。薛仁果带人冲杀过去。
两军接阵,双方所派俱是马战高手,交锋甚为激烈。
突然间唐军原本严密的阵势竟门户大开,薛仁果自恃武功高强,竟不管不顾地往里冲,其余薛军将士见了,怕仁果有失回去无法向薛举交代,也只好跟着往里冲。
仁果等人被卷入阵中,虽仁果的确勇猛异常,接连杀伤唐军士卒,唐军竟能稳住不乱,空出的位置马上有人替代。仁果等在阵中几经冲撞,竟是无法撞出阵去!正是七月流金铄石之日,仁果等俱已杀得浑身冒汗,渐渐心浮气燥。唐营五百人中也代价惨重,军阵越缩越小。
此阵乃是昔日世民姐姐三娘未出嫁之前家居时,与二弟世民一道按《周易》等原理推演的一套阵法,阵形有五种变化,交替使用,变幻无穷,三娘名之曰“五花阵”。不了解其中奥秘者,撞入其中很难脱身。
世民与薛举均率大军从后观望,谁也不敢贸然先动。
世民自然虑及敌众我寡,着意与对手先打一场心理战,待敌露出破绽,己方有机可乘时,一举而破之!让薛军再没有追击的勇气。
薛举却总担心李世民另有阴谋,不敢贸然发动大队人马来助仁果。
这一场斗阵不知不觉竟打了一个时辰,世民见再斗下去,可能那五百人的军阵也难支撑太久,何况薛军大队人马虎视眈眈,必须先发制人!他对身边一侍卫低声传达了命令,那侍卫领命下车而去。
过了一会儿,只见唐营之后升起一股浓烟,一道黑柱直冲云霄。薛举正拿不定唐军意欲何为,突然背后一阵骚乱,一校尉匆忙赶至近前,向薛举禀报:“不好了!唐军在泾水边设有伏兵,包抄袭击我军后翼。”
薛举一愣,世民小儿果然奸诈!他哪里晓得李世民只不过留了千余人的伏兵,并叮嘱马三宝骚扰敌军一下就尽快撤离,不必恋战。薛举听说背后有袭击,便命身边掌旗官打出号令让仁果等人撤回。仁果等见状,便忙着往后撤,谁知唐军士卒竟仍不依不饶,仁果等一时无法脱身。
薛举正拿不定主意是该撤军好,还是应带大军冲上去与唐军一战,不料又有斥候来报,这回消息更糟,原来薛秦后方泾州一带,竟出现两支唐军队伍,一为任城王李道宗所率,一为秦州总管窦轨所率,攻击薛秦后方。
薛举已将大部分兵马都压至高墌前线与李世民对垒,后方空虚,自然担心唐军派奇兵抄其后路。其实那两支部队便是李渊部署的策应李世民主力的偏师,军力不强,各只有万余马步军,此时闻主力败讯,深恐薛军乘胜追击威胁京师长安,便冒险迂回敌人侧后打击薛军薄弱环节,以分散敌军注意力,使其进军长安时有所顾忌。
这个消息此时传来,无疑帮了世民的大忙。见薛举已传出命令叫西秦人马掉头撤离,世民当机立断,立刻向唐军下达出击命令,并叫驭手驱动戎辂,四匹马牵引的帅车领先往薛举所在位置疾冲过去。
一旁骑在马上的柴绍见状大惊!他知世民每临战必身先士卒,可如今病尚未好利索,为何也这样冒失?柴绍来不及多想,赶紧麾军往前冲。
世民身边的丘行恭、侯君集二人也被秦王的大胆举动吓了一跳!二人一左一右站立世民身侧,都抱定了同样的信念,一旦有险情,他们将不惜以生命护卫秦王。
薛举是“御驾亲征”,名号太重难免自缚手脚,薛军左右见李世民的帅车直冲过来,都忙着向薛举头上撑起的青色华盖附近聚陇,保护“圣驾”,闹得薛举反而调动军马不灵。
世民的帅车离薛举只剩不足百步的距离,世民手握乌木硬弓,张弓搭箭,瞄准薛举一箭射去!
这一切均发生在转瞬之间。薛举适才已下达撤军命令,见唐军冲过来,便又改变命令让薛军迎战,加之唐军适才已一阵箭雨袭来,薛举被左右人等夹在其间反应不够迅捷,队伍一时难免混乱。
而且薛举根本没料到李世民的帅车竟会在瞬间迅疾如风驰来,目标明确就是自己。
李世民一箭射中薛举的护心镜!毕竟距离较远,而且大病一场的世民膂力不及以往,否则薛举说不定当场毙命。尽管如此,那箭簇已穿透薛举的护心镜,深入皮肉。
薛举只觉得胸口一阵钻心的痛,在马上立不稳,晃了几晃,栽下马去。左右将士赶紧抢救,薛军一阵大乱。
薛仁果总算脱身,见父亲受伤,无心再战,便护卫着父亲撤离。薛军见“皇帝”有失,顿时人心涣散,反被唐军追着打。
世民见薛军退去,知其一时不会再来追击,便下令收兵。他适才完全靠着一股意志力顽强支撑,此时见危机解除,精神一松弛,顿觉胸中气息翻涌,一口鲜血喷出,便昏厥在丘行恭怀里。
经此一折腾,世民病势加重,其后的几天大部分时间昏睡在车内。刘文静等人总算将余下的五万唐军撤回长安。
此次西征失败,是李世民领军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偏巧却是大唐开国、世民晋封秦王以来第一次重大战役。这次失败给了年轻的世民以极深刻的教训!他意识到,任何一次胜利都来不得半点的侥幸与大意,否则,代价将是极其惨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