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翩繁接水的时候,教室门被人推开。
原来午休的时间已经过去,寝室里的同学开始纷纷往教室里赶。
高三年级,自然要积极一些,不消片刻,同学基本都到齐了。
离开课还有一段时间,但这个时间也没有很长,黄翩繁想想,索性就直接给郁星河讲了个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上古尧帝时期,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淹没庄稼和房屋,给中原大地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所以尧帝迫切需要一个善于治水的能手。
他手底下的大臣们,纷纷推荐一个叫鲧的人,这个人治水也有些本事,他拿木头石头这些东西,把洪水堵起来,暂时缓解了周边地区百姓的灾难……”
“堵有屁用啊!”黄翩繁讲故事引来了周围同学的吐槽。
谁不爱听故事呢?
黄翩繁一讲历史故事,他们就会围过来听,当然,对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和剧情吐槽那是免不了的。
讲故事的人也习惯周遭人的言语,还挺配合他们,接着道:“你说得没错,洪水这种东西,堵是没有用的,很快,大水冲开了木头石头,又继续肆虐周遭地区,整整九年,鲧的治水都没有什么成效。
后来尧帝让位于舜,舜帝操持朝政,对于治水一事,他较为尧帝更加看重,见鲧治水九年仍没改善,觉得这人无用,便把他流放去了羽山,又开始找治水能臣。
这时,他手底下的大臣,给舜帝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旁人,就是被流放到羽山,前任治水能臣鲧的儿子,禹……”
“为什么舜帝会用一个废物的儿子来治水?”这次吐槽的是郁星河,也不能说是吐槽,他应该是很疑惑,这个故事大部分同学在小学时候就听过了,所以他自然知道后来的故事情况,听黄翩繁讲解一遍,也只是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看这个故事,比如说现在,他就不能理解,“而禹为什么会答应害死自己父亲的人,去帮他治水呢?”
“嗯!你问到点子上了。”黄翩繁对他发现问题的眼光表示了赞赏,“这就是公天下和家天下的差别。”
“什么意思?”郁星河是知道这两个词汇的,但具体是什么,他就完全不清楚了。
“我给你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夏朝之前,在尧帝和舜帝时期,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公天下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天下为公。
禅意思是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的是让出帝王之位。
禅让,指统治者在生前,把首领的地位让给别人。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禅让是分内禅和外禅的,内禅是同姓之间让位,外禅是异性之间,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禅让,是外姓之间让位,例如尧帝禅让于舜帝。
公天下时代,禅让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选能而为之,换句话说,叫选贤举能。
主要看重贤和能。
所以舜帝能被选举出来,当做尧帝的继位者,说明舜帝本身是一个非常贤能之人,而从禹不计较舜帝害死自己父亲,还帮舜帝治水这件事上,我们也能看出,禹确实是个很贤良之人。
在接过治水任务后,禹就马不停蹄出发了,当时他刚新婚,他的妻子涂山氏也十分大度贤明,同意他离家治水。
禹治水的方法,同鲧截然不同,有个词叫堵不如疏,他治水,就用的疏通水系方法,当然,传说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听到自己妻子刚生下儿子的消息,都忍住,没回去看自己的孩子……”
“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哪来的儿子?”有同学故意问出奇怪问题,面上露出猥琐笑容。
黄翩繁懒得理他,只自顾自地说:“禹治水大概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在传说中,当今天下大半水系,都是在禹手上形成,如果传说是真,那他确实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没法考证吗?”郁星河对这类偏文学性的故事要更感兴趣一点,自然期望这样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
黄翩繁看了他眼,道:“不知道,或许以后,我们俩可以去考证考证。”
“我就算了,连课本上的东西都没搞懂……”郁星河不觉得自己能行。
黄翩繁笑笑,没有说话。
下午放学后,姜鲜衣听说黄翩繁在给郁星河讲历史,便也拖着年笑笑加入进来。
“你讲的时候多说些故事,趣味性多一点,带笑笑听一个。”姜鲜衣叮嘱黄翩繁,多照顾照顾年笑笑。
黄翩繁简直服了,道:“兄弟,我是在补课,不是在讲故事,谁伺候她年大小姐啊!”
年笑笑虽然很不服气黄翩繁的态度和言论,但姜鲜衣这么努力替她着想,她就是想闹脾气,都觉得自己稍微有些过分,想想也就忍了,只围着课桌坐下,等黄翩繁讲历史。
姜鲜衣也不管黄翩繁乐不乐意,只说:“你讲得有趣点,郁星河也更喜欢听啊。”
说完还暗示郁星河,问郁星河:“是不是呀?”
“呃——”郁星河看看黄翩繁,又看看姜鲜衣,最后看了看年笑笑,笑着点了头,道,“是的。”
黄翩繁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遵命呗!
为了加深两个历史学渣对历史的印象,黄翩繁只能侧重讲故事,少说知识点:“在舜帝后期,大家认为禹更贤明,也更有能耐,所以一致推举禹做帝王……”
“诶?”年笑笑疑惑,“皇帝还没死,就找新皇帝,舜帝不介意吗?”
她中途加入,没听到中午的禅让制,所以郁星河连忙把黄翩繁中午说的禅让制给她复述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说,他完全不介意,是因为他贤能?也是因为禹更贤能?”年笑笑不相信这世上有这么大度的人,“哪有这么好的皇帝?要真这么好,不早晚叫人杀了?”
“你不相信不能代表没有!”黄翩繁觉得女孩子麻烦就麻烦在这里,总是小肚鸡肠,自己是什么人,就把别人也想成什么样,他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情,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的不耐烦,他解释,“大姐……”
“你叫谁大姐啊!”年笑笑翻脸,按月份算,她小黄翩繁好几个月呢!
“好……”黄翩繁心累,这女孩子满脑子就跟知识不沾边,但偏偏姜鲜衣就要跟她好,他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妥协屈服,“妹妹,年妹妹,笑笑妹妹,首先,我要告诉你,帝王,不一定就是皇帝,你口中的皇帝,那是在秦始皇之后才出现的东西。
在秦始皇之前,帝王这个东西,在不同时代,他的权力和义务是不同的。
打个比方,举个例子,炎帝和黄帝,还有蚩尤这些人,是可以算作帝王的吧?
但是你看他们日常都做什么?
他们去打仗!
尝百草,种田,教万民生长。
包括尧帝舜帝,整天要愁治水,要找能臣,要找比自己还贤明的人做继承人。
那个时候的帝王哪有你想那么舒服?
你看上古神话传说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但凡出点名头的人,整天干得那是人事吗?
他们整天行走在野兽猛虎豺狼出没的地方,在最凶险的境地,住最差的屋子,吃最差的饭菜,穿破烂衣裳,干最苦的事情,你看禹,当帝王之前,治了十三年水……
这么辛苦的帝王,叫你去,你去吗?”
黄翩繁看向年笑笑,年笑笑脸色发白,摇摇头。
他又把视线挪移到郁星河脸上,郁星河也是摇头。
他都不用看姜鲜衣,继续说:“就这么艰苦的帝王,也不是你能吃苦就能当的。
当时的选举,有点直接民主全民投票的意思,一个合格的帝王候选人,一定是全票一致通过的。
比如尧帝和舜帝。
当然,禹也是因为他治水的功绩,被推举做了帝王,舜帝就退位,把帝王之位禅让给了禹。
因为禹帝曾有的功绩,所以使得他上位之后,当时的观念就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比如说禹帝的王权,在继位之后,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在当时,除了夏这个国家之外,还有许多邦国,我们称之为万邦林立时代。
虽然有夸张嫌疑,但那时候,一个氏族就是一个邦国的现象很有可能出现,所以可以理解。
有个被戏称为史上第一次大阅兵事件大概可以佐证禹帝王权的强化,那就是涂山会盟。
当时禹帝想叫天下邦国都臣服于夏,所以就约定好,在妻子涂山氏所在的领地涂山,会盟天下诸侯……”
“诸侯?”年笑笑加入后,基本就替代了先前郁星河的发言角色,他们俩确实是一个水平的人,每当郁星河有疑惑的时候,年笑笑都会直接开口,说出他心底疑惑,“是春秋战国的诸侯吗?”
“不一样,在上古时期,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都可以被称为诸侯,但凡有军政大权的人,有一定势力的,都可以称之为诸侯,而你说的那个诸侯,是建立在分封制之下的诸侯,二者有区别,主要取决于制度,你清楚时间就好了。”黄翩繁略作解释,接着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