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三帘 遇
书名:三嘘 作者:物悲 本章字数:3986字 发布时间:2022-08-09


后而,无垠便在外停歇一夜,待第二日天明方才敢离去,若是行夜路,此地险峻,路崎岖而紊乱,杂草亦丛生,恰逢夏日炎热,各异兽出没,危险至极,若是贸然前行,安全难以保障。

  而遇见太白,子美二人,就是在那居庸关中。

  第二日清晨,雾气皆散,视线得以看清,无垠方才能寻一偏僻小径,走入那长阳大道之中,那时清晨渐暖,日光投射而下,温暖如虚火,飘忽不定,却有暖意涌上,那时候无垠衣着怪异,常被路人所指责,偶有唏嘘声传来,四周异样眼光,他所着衣物,已不知是何朝代所缝纫,款式已有些陈旧。

  无垠并未羞愧,也并未畏生,眸中清澈如镜,所倒映之物,便是世间,未有多余污垢落于其上,不过瞬息便是浸入其中,消散不见,而那眸依旧是那眸,未曾变过。

  无垠不急不忙,先是寻一居住之地住下,寻一布装,将衣物换去,询问那客家之后,便是将长发结束,便是无垠现如今的装扮,一身白衣,头戴幞头,言行举止,端庄有利,话语轻柔,温润如玉。

而后,无垠离去客栈,似寻至一偏僻广场之地,虽人迹罕至,却有二人摆桌立于那凄沧广场上,那二人双目怒瞪,似是有争斗发生于其中。

无垠望见,虽初入凡世,应四处谨慎言行,不应四处惹乱,可无垠世事尤为好奇,便走入了二人之中,观二人模样,其中一人一身黑衣,仙风道骨模样,而那人便是与无垠前几日不久时所见之人,身影重合。

  那人便是太白,乃之后,世人皆称之为诗仙,而那另外一人,身材有些短小,有些臃肿,脸庞圆润,有些许赘肉垂钓至脖间,颈脖微显皱褶,可那鱼眼中,却有异样光芒闪烁,似是精芒,又似些许晶莹,无垠无法看穿,亦无法看透,便是对那人生出好奇,远超太白。

  无垠走近他们二人方才得知,他们是在为一诗句而争论。

  那时,他们二人见有一年轻男子靠近并掺合,心生不适,便是对无垠有些尖酸刻薄,言语犀利似刀割,无垠未有恼怒,反是温和一笑,与他们二人谈笑自若。

“呵~”无垠似嘲讽己身,似乎是想起当初,那时二人论诗时,那份浩然,那份韶华。

而现如今,无垠已是穷途末路。

  无垠将那卷轴上出现的居庸关,用指尖轻轻抚摸着,自指尖传来的清晰纹路,而那纹路之上,便是有着他们二人所写之诗,若是无错,他们那日所争论之诗,乃那略显肥胖之人,子美所写之诗,便是关于此居庸关,此刻无垠脑海中,清晰若烙印般,雕刻其中,字字若玉,娓娓道来。

  无垠并未望那卷轴之上,所写为何,而是径直望天,天有茭白皓月,虚银落下,洒满洛阳。

无垠霍齿微开,言语道来,似是默念那诗中所写内容:

《居庸》

“纵酒坠卧龙虎岗,妄自天堑梦中过。”

“会当绝顶岿然盘,万千只此居庸关。”

无垠念至此处,却遽尔一笑,似回忆当时乐趣所在,而太白所写之诗便是如此:

《居庸》

“叶若扁舟沉海烂,坠碎紫薇㮶天危。”

“居庸所向归山海,便自天海撕横断。”

  那时候,无垠是如此回道:“你们二人所写诗皆不符此居庸关,居庸关乃天下九塞之一,其重要之处,不仅在险,更在其史。”

  那时,他们二人似质疑,尤其是望见此人,模样年轻似弱冠之年,更有轻蔑。便见那太白,自取酒壶,灌入口中,有些辛辣感,自那口中散出。

  无垠未有怒意,也并未反驳二人质疑神情,而是缓步走开,自那茶桌之上,微微一笑,自提笔墨,写下。

  其字如龙蛇之形,收敛自如,浩浩汤汤,磅礴大气之意如云雾般涌来,令他们二人震惊。

  缓缓可见那白纸之上所写内容。

诗自两句,却将险、史尽数写入其中:

《居庸》

“庸徒迁居垂泪关,磨洗骨沙血铸殇。”

“山本无涧自峙落,人便归来居庸关。”

  太白及子美,望之无垠所写之诗,沉吟不言,可眉中钦佩之意,却未有收敛,无垠亦不言语激二人,而是谦虚言道:“小生所写诗歌,不比二位兄台,终究是些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粗糙俗人所写,也只能在凡俗巷陌中传言而已。”

  而那次遇见之后,无垠便是与他们二人逐渐熟络了起来,各自聊起了那日夜思绪之事。

  无垠回忆至此,月光散漫游荡,自那冰凉银液之中,荡漾开来。

  无垠未有停顿,亦不后悔当初所做之事,而认识他们二人算是无垠此生稍有些意义的事情了。

  古言,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若言问,有他二人便足以,无悔,无遗憾矣。

  无垠轻抿一笑,便是接着月光,将那卷轴缓缓拉开,似那居庸关不远处的另外一处,又有一地,绘画其上,其模样清晰至极,如那小型模型般,座落至上。

  那名字似乎为凡城,乃是一城池。

  无垠微微颔首,眸中有些波动。

  径自回到舍中,客桌所在之处,盘膝而坐,便将茶注微微摇晃,斟茶一杯,茶已凉透,夜亦深沉如墨,月被黑夜之幕吞噬,唯有抬头望天方才能视之模糊轮廓,无垠勾勒一笑,似再临那凡城。

  古之疾病,瘟,疫也,最为残酷。

  而唐南方多疫,劳者先死,而往往,经瘟疫则不畏,遇急难则隐形,乃常事。

  而据,《丹溪心法·瘟疫五》言:“瘟疫,众人一般病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

  又如,《周礼·天官·冢宰》言:“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其中时节,常于《吕氏春秋·季春纪》,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其中发生,四季常有,因非时之气所引。

  而那凡城便是又称瘟城,或名凡死城。

  而无垠离去那居庸关罢,便是前去那凡死城。

  凡死城,正如其名,凡去皆死。

  而那凡城,便是非时之气所引。

  无垠自居庸关便观其气象,气流涌动有误,风自西来,却自北去,有山阻挡,本末倒置。

  这便是为何无垠想去那凡城一探究竟的原因,这也是无垠为何遇见华衫的缘由。

  离去之时,子美、太白二人尽力劝解无垠,不要前去那凡城,因为那凡城已是一座死城,前去之人皆会死于其中,活下之人不过百数亦或千人,朝廷皆放置不理,不接自那凡城中逃离之人,亦不允许外人前去那凡城,免得将那瘟疫带来,危害众生而令生灵涂炭。

  然而无垠闻此,并不畏惧,反是好奇之意更盛,对那凡城气象及风水更为在意,而无垠亦知晓些医术,也算是精通,自知有自保之力,不需担忧其生命安危,若是可行,无垠还可救治些患病较轻之人,便独身,离去前去那凡城。

  骑行约莫三日,便是临那城下。城门无人看守,城中大道望去,空无一人,死气沉沉正如其名,乃瘟城。

  空中气味飘来,怪异发臭,似是尸体腐烂之味,行走至城下,凡城二字,已变得有些模糊,似是许久未有人修理,而那城中更是诡异,明是午时,城中却无一人。飞沙走石,城中毫无生气可言,亦无声响自那城中传出,而此城门打开,无士兵看守,可想来也正常,应朝廷已将此地抛弃,不敢派军此地。

  无垠走入,自那街巷中游走,破旧酒旗,残破背篓,恣意摆放,一片狼藉。

无垠便觉得此地不像死城,更像废墟,像是自前朝遗下的废城,破旧不堪。

忽然无垠清晰地感受到,那来自那庭户中的偷瞥目光,是源自畏惧,死亡的目光。

  无垠站立街巷之上,面色不改,不曾畏惧,不曾担忧,而是自那街衙之中颔首站立,因那街衙另一头有人站立,此人生得高大威猛,自那灰沙中缓步走来,面容露出。

  无垠凝视,便是跨步朝他前去,而那人走来时,庭户中隐藏之人,皆是走出,跟随那人之后,似是以那人为首,任听其差遣。

  那人对无垠未有敌意,反面露微笑,缓步走来,二者停顿,对视互望,双眸若有光,闪烁不停。

  而此人,便是那华家唯一传人。

  即是华佗的唯一后入,华家第二十七代传人,华衫。

  无垠抿茶,嘴角勾勒一笑,似回味到那时,二者对望,那心灵相通之感。

  那时,无垠站立华衫面前,而华衫身后,却是有着数百上千之人,乃至更多,声势浩大,若雄伟军队般,无垠并不畏惧,正望华衫,一拜,便言:“小生诸葛无垠,今日前来凡城一探。”

  华衫笑道:“兄台,你想必知晓凡城为何地,若是你再待上些时日,你便会染上瘟疫,若是你现在速速离去,便可无恙,若是感染之后,我亦是无可奈何。”

  “无垠知晓。”无垠亦一笑,回应。

  “那你现在是?”华衫勾嘴一笑,自那腰间取出一药瓶,甩向无垠,又言道:“自此街衙往后走去五千尺,便是城门所在,谅有繁琐之事缠身不能相送。”说罢,便准备带众人离去。

  可刚转身离去,便被无垠叫住。

  “无垠并未准备离去。”一拜,便是将那药瓶甩回华衫手中。

  华衫见此,面有惊异,便伫立原地,双手攀互,言道:“明知是死城,为何要向死中行?”

  无垠一拜,言语道来:“小生也懂些医术,愿能够奉献犬马之劳。”

  华衫闻此,面容惊异更盛,有些好奇,便言:“哦?兄台也懂些医术,那刚好,我也知晓些许,不知可否请教一番?”

  无垠闻此,便伸手挥袖:“请。”

  便闻华衫言:“无垠兄可知,那瘟疫发病时是何模样?”

  无垠闻此,微微沉吟似回忆,便言来:“其发病急剧,证情险恶。若疠气疫毒伏于募原者,初起可见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

  无垠言语令华衫眉目一颤,便又言:“无垠兄可知如何医治?”

  无垠闻此,面露微笑,挥袖便言:“治以疏利透达为主,用达原饮、三消饮等方。若暑热疫毒,邪伏于胃或热灼营血者,可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斑、神志皆乱、舌绛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用清瘟败毒饮、白虎合犀角升麻汤等方。”

  “那垠兄可知如何避此瘟疫?”

  “《素问·刺法论》中说有:‘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烦,咽喉干引饮。’”

  “故此,温疫具有易染、易流、发病相似。其爆发亦与时节之气有关,故又认为与非时之气有关。“正气存内”,便能“避其毒气”。”

  “更如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所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而这之中伤寒便是指的此疫。”无垠言语道来,并无停顿,便令华衫面目沉默,似思虑无垠所说之事是否属实。

  无垠言语停歇,便见华衫默然不言,华衫眸中尽是敬佩之意,便拜道:“在下华衫,乃华家第二十七代传人,华佗后人,敢问阁下?”

  无垠亦回拜,笑然,并无傲意:“诸葛无垠,诸葛世家第三十二代,寒门第六十八代弟子。”

  华衫闻无垠所言,便惊呼:“难道是那寒门?”

无垠思忖,一笑,便言:“如君所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三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