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别人提前就将自己回乡的消息散布四方,在他人的一心期待中,被家人亲朋簇拥着回家,我回家时已经是深夜了,已经睡下的父亲为我开了家门,淡淡的说了句“回来了”,我只是用了一个“嗯”字回答。
随后在父亲的默默帮忙中,将行李搬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中。不一会,父亲又端着一些吃的走拉进来,淡淡地说了句,“要是还没吃,先将就着吃些”。对于父亲的话,我没有做声,为了不让我们都尴尬下去,父亲说完很失落的离开。
早上在我洗漱完后,妹妹叫我帮忙包饺子,想等下午母亲从药店放假回来了,一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包饺子的时候,妹妹突然给我说,她发现父亲今年过来,明显苍老了很多,不到六十的人头发已经开始花白。
这段时间她在家里发现,除了在外貌上的变化,父亲的反应也比之前,明显的迟缓。前两天陪父亲办年货,买的东西比较多,一向精打细算的父亲,想自己算一遍。可账算了半天,依旧没能没弄清楚,一着急还和商贩吵了起来。听着妹妹对于父亲近况的讲述,也想着近来和父亲之间关系的变化,除了动容更多的是心酸。
父亲本应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在父亲那辈,在家乡的家庭中,连读完初中,都是奢望的年代中,父亲靠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中专师范。在父亲朋友的口中,曾多次提到父亲原本的成绩,是可以考上师范大学,但考虑到家里的难处,希望自己早点读完书,分配工作就可让家里减轻负担,最终报考了一所中专师范。
即使这样的结局,在我们的村子里,父亲在他们那一辈人中,是唯一一个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也我们村第一个有文凭的人。师范毕业之后,父亲被分配到了我们镇中学,做了一名初中老师。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在他调动到小学后,长期要奔波在不同的村庄,很难兼顾家里的生活。一家人也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才能感受家的温馨。随着我和妹妹的长大,考虑到我两上学的问题,父亲为了让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进行努力时,却发生了变故。
妹妹的出生,因为违法政策,导致母亲失去了转正的机会。只能成为一名代课老师,拿着微薄的收入,当时一家四口也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为了一家人的团聚,母亲辞去了代课老师的工作,在镇上开一间门市部,父亲也请求上级,调到了离家近的村庄工作。随着母亲门市部的正常营业,母亲的收入一度超过了父亲。
在那些年里,农村的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挣得钱也远远多于父亲当老师的工资,这些人也成了母亲门市部的常客。母亲在和这些的人交谈中,得知他们的情况后,开始和父亲的矛盾激发了出来。
一方面觉得父亲只会教书,挣的钱还不如自己多,更不要比那些外出的人。一方面,觉得父亲执意要一个女儿,生妹妹耽搁了自己的前程。在和父亲越来越深的矛盾中,母亲逐渐和她客户走的越来越近。传出来的一些风言风语,进到父亲的耳朵中。一气之下的父亲动手打了母亲,将母亲的门市部也转了出去,让母亲没有了收入来源。
可这样做并没能将两人的矛盾解决,反而让母亲更加愤怒,两人经常性的吵架。矛盾越来越严重的那段时间,母亲故意不回家给我们做饭,我和妹妹两人的吃饭都成问题。好在,小孩子去谁家,都是比较稀罕的物种。本家都在一个村庄,我和妹妹经常,就去大伯和爷爷家里蹭饭吃,有时候直接住下。
后来,母亲坚持要自己出去打工,父亲死活坚持不同意。离家总需要一些盘缠在身,为了不让母亲有钱离家,父亲将家里的钱也全部藏起来,不让母亲发现。两人的矛盾,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是在姥姥姥爷以我和妹妹还小,她一走,我们能不能吃上饭,都是问题为理由,经过他们诚恳劝说,母亲总算是打消了,外出打工的想法。
从那开始,我们这个家也算是散了。父亲再也不管家里的一切,也染上了赌博的毛病。经常性的在外面打牌,虽然每次的输赢都不多,但每次打牌,都会花很长的时间,经常性的深夜才回家。
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差,动不动就发火。除了对我经常性的打骂之外,好在他对妹妹顶多会怒骂,但不会动手打妹妹。对于自己学生的教学,也没有任何耐心,经常对学生进行体罚。
那个年代的农村,人们普遍有着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出于这样的思想束缚,没有人会因为父亲的行为,给父亲找麻烦。反而,很多家长都对父亲很尊重。但是,做过他的学生的人,对他都是又尊敬又害怕。可能,是他不会没原由的打人吧。
长时间的生活不规律,也让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家里随处可见的都是父亲的各种药品,经常有着父亲熬中药的呛人气味。终于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身体已经熬不住了,请假养了一年病后,父亲的身体才有所好转。
母亲也变得越来越暴躁,总是会在做饭的时候,当着我和妹妹的面,爆发出对父亲激烈的谩骂。也会当着我和妹妹的面,用恶毒的语言,咒骂着父亲和爷爷奶奶。因为母亲这样的态度,我也变得不再和爷爷奶奶亲近。
可爷爷奶奶却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每年生日爷爷都会给我煮鸡蛋,几岁就煮几个,然后偷偷的送给我。奶奶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东西,藏起来不让其他人发现,等剩我一个人的时候,就偷偷塞给我,我也会留下一些分给妹妹。
在父母矛盾持续的那几年里,我和妹妹主要的零花钱,都是来自爷爷奶奶。在好多年的时间里,我从母亲的嘴里,没听到过一句说我们家里的人好话。
也让从心里渐渐升起了对家里人的怨恨,因为父亲的不顾家,我和妹妹的生活都是母亲一个人照顾。而且,父亲将自己的工资控制起来后,母亲为了家里的开支要四处打工。我也自然而然的只和母亲亲近,心疼母亲的一切。
当家失去了原本的温馨和关爱,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只会是家的牺牲品。家里隔三差五的爆发着父母两人的争吵,甚至在半夜睡觉的中间都能爆发,他们也从不会避开我和妹妹。
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都会迁怒在我和妹妹身上。在他们争吵过后,就变成了父亲对我的毒打,母亲对妹妹的怒骂。这种莫名其妙的挨打,时不时会发生在我身上,家里扫地用的笤帚,经常因为打我被折断笤帚柄。
都说家是每个人最温暖的港湾,可我的家却是我的修罗场。在这个家里,我恨自己的父亲,更害怕回家,可是又无处可去。也只能是在外面,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在学校里故意完不成作业,等别人都回家了,我留下来写作业。
放假的时候,就在外面躲着一天不回家。这样也使我经常不能准时吃饭,引发的一系列肠胃疾病,时长出现的病痛,折磨着我的每一个时期。那段时间里我唯一期盼的事情就是考试,因为每次考试我都可以凭借优异的成绩,换取父亲或者母亲几毛钱的零花钱。
虽然作为老师的父亲,会拿着我的试卷挑出一堆毛病,甚至把我放在全镇、全县的学生中,以此来否定我的成绩,但至少不会挨打,也会有相应奖励给我。毕竟,我的成绩总能让他们在别人面前很有面子。
这样的家庭生活,一直持续到我初中毕业才彻底结束。可能是他们老了,我和妹妹长大了,在他们爆发争吵的时候,我俩有能力出面制止。母亲从之前的对父亲的咒怨,变成了对我和妹妹的哭诉,她经常对我和妹妹讲,自己受的委屈和吃过的苦都是为了我俩。
多年的矛盾,也让父亲的行为越来越荒唐,我甚至觉得父亲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父亲经常在外面,遭受别人的挖苦和嘲笑。一些人甚至会当着我的面说出,“禄禄,你爸要是不听话,你就像小时候他打你一样打他,打到他老实为止。”这样的话来,在我的气愤不已中,看到的却是父亲听完后的呵呵一笑之后,就此结束。
他也为自己的荒唐付出了代价,在一次给别人担保贷款,因为贷款人卷款跑路,十几万的贷款由父亲自己承担了还款。也是从这开始以后,父亲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我们这个家里来,不像之前对家里不管不问。
听妹妹说今年的年货,都是父亲一个人操办的,想让我们回家之后,能吃一口现成的。我们包饺子的肉,都是父亲托了好几个人后,才买到的家养猪肉。这两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市场上都是集中饲养的猪肉,他觉得市场上的肉都是饲料喂养不好吃。
在饺子包好之后,中午我们三人吃了一顿,就等着母亲回家。下午的时候,父亲开着自己的面包车,载着母亲一起回来了。除了母亲之外,还有满满一后备箱的年货,母亲还特意为我和妹妹买了一些,我们高中时期爱吃的熟食。
妹妹看着母亲带来的吃的,兴高采烈的张罗着一家人吃了起来。母亲看着消瘦些的我,眼里有着关心,嘴上一直张罗着让我多吃,拿出几块直接喂到了我的嘴里。自己也用手抓了几块,放进嘴里,还是原来的味道,一点都没有改变。这也许就是家乡的味道,一种熟悉,也不会舍弃的味道。吃了几口后,就开始和父亲两个,收拾起了买来的年货。
可能是受节日的影响,一家人的团聚带来的喜悦,母亲似乎都忘记了,自己对我的要求,没有因为和我的矛盾,打破一家人团聚的喜悦。不过我在外面听到的一些事,却让我整个春节都沉浸在失落当中。
年底了不管落魄的、还是风光的外出人,都要赶回家过一个团圆年。每个人的回归,都会给村里添加一些新奇,也会给村民带来一些谈资。今年我们村出了两个明星人物,开着奥迪回家的良子和开着路虎回家的黑飞。
这两个家伙,都是我的同龄人,良子大我一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出社会打拼,现在有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这两年经营的不错赚了钱,买了台奥迪衣锦还乡。黑飞和我同岁,初中因为经常偷鸡摸狗,被冠以人品败坏的标签。
时常遭老师和同学的奚落,中途辍学成了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中间还进入过传销。不过后来运气不错,皮肤黝黑但长相硬朗的黑飞,认识了一个有能力的女朋友,结婚后在媳妇家里的帮助下,有了一间房屋中介公司,几年的经营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买了辆路虎回家光宗耀祖。
在良子和黑飞的励志故事,被广为人知的宣传时,我们同龄人之间,也交流彼此的事迹,更多说的都是彼此的生活状况。一个小伙伴了解我的这一年的状况后,给我说,他听到我姨说的一些关于我的话。
听我姨说我出去后,一直挣不到钱,还经常问家里要钱,感觉我上学读的书都白读了。听着这些话,我只是打着哈哈,即没有给自己辩解什么,也没有去评价我姨的为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只是心里很低落,像一块石头压了下来,也有着一些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