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秋的早上,爸爸去早市卖鱼回来,买回一筐甜瓜,爸爸说:“很便宜,包圆了一角多钱一斤,运强下午不上学,让她到街口去卖,挣几个算几个。”
我放学回来,吃过午饭,爸爸让妹妹转运和我抬着那筐甜瓜,拿条麻袋。
爸爸说:“到街口铺上麻袋,把甜瓜摆上,坐那等着就有买的,咱卖便宜点,二角钱一斤就行。”
中午时分,阳光灿烂,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下班的人、放学的学生、逛街的男女,吵吵嚷嚷,只觉得四面八方的眼睛都在射向我们,我和妹妹不好意思叫卖,头低的就差没拿帽子罩住眼睛了。
有两个顾客买走了几斤,又过来两个大娘,看了瓜讨价还价,我想快点卖完,不亏本少赚点也卖,又卖了几斤。
我们不敢抬头看,知道害羞了,生怕碰见同学和老师。
卖了快一半了,已是晌午时分,路上行人少了。
我们渴的想喝水,商量着想回家,窃喜还没被同学看见。
这时走过来一位穿蓝色运动鞋的人,我们低着头只看见他的鞋没看人。
“甜瓜多钱一斤?”
妹妹忙答:“两角钱。”
“我都买了。”
那男子边问边把麻袋甜瓜,连称一块装进筐里,背起筐就走。
“哎!哎!”我愣愣地摆手叫他,心想这人怎么这么不讲理,也不给钱。
青年男子回头一笑:“我都买了,还不快走?”
“哇!原来是四舅啊!”我惊呼一声。
我俩高兴地快跑几步追上四舅,为难时候四舅来解围,不知说啥好,问道:“四舅你怎么来了?好多天不见你来我家吃饭了。”
四舅一手扶筐一手抚摸我的头说:“校长不让我干校工了,让我教二年级,当班主任,挺忙的。”
走了一会又说:“唉!真难为你妈,难为你们家了,这么困难,还得照顾我。”
停了一会又兴奋地说:“现在好了,我正式当老师,月薪35元,不少吧,我也能养家了。”
还风趣地说:“所以不用你们卖甜瓜,背回去,咱们回家自己吃。”
四舅今天下午没有课,特地来家把自己转正,涨工资的喜讯告诉我妈。
得知我俩去卖甜瓜,便和我妈说:“别难为孩子,我有钱了。”
说着拿出10元钱给我妈,又说:“以后每月都给你钱,我去找运强她们了。”
1953年,教育改革全国统一学制,便于统一考试、统一升学、统一毕业。统一定为暑假后开学为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寒假后开学为第二学期。
我们学校原是春季寒假开学为第一学期,秋季暑假开学为第二学期,为了和全国统一,五三年暑假开学后进行调整。
学校的方案是:即不影响学习好的学生升学,也不让学习差的跟不上班。一个年级分两部走,学习好的提前半学期升级,学习差的留级半学期,重新组合班级。
那时我上三年级,学习好提前半学期升入四年级。妈妈高兴地说我跳了半年级。
五三年秋天我九岁多,班里数我年纪最小,个子最矮,身体最瘦弱,虽然是跳级半年,不仅课程跟得上,而且学习还拔尖。
四年级数学比较难,应用题多而难解,我基本都能理解,很难的题,就让爸爸帮我分析解题。
我很懵懂,大人为什么能理解应用题的意思呢?
我开始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语文知识浅薄,理解能力差,相应的数学应用题就看不懂,解题就难。
明白了这一点,我更认真地学习语文,后来的学习越来越好。几乎没有难题能难住我。很多同学来找我请教,我很耐心地帮他们讲解、演算。
老师为了让同学们互相帮助,根据学生们家庭住址的远近,学习好坏搭配组合成学习小组,三五个人一组,选出小组长。
放学后,每个学习小组自愿找一家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一块学习做作业。
我们学习小组四个人,两位男生两位女生,有两位学习差的,我是小组长。
我们常到袁丽娜家学习,袁丽娜是中俄混血儿,个子较高,长相多随她妈,俄国女孩特征多些,性情温柔,喜欢和同学玩。出生在俄国,中文差些,老师让我多帮助她。
他家住在北一道街,二层小楼,父母忙于事业,经常留她一个人在家。
那时候看他家宽敞华丽,室内还有秋千,非常羡慕。
我们都想玩秋千,我要求小组的同学写完作业,交给我检查,谁先写完写的好谁先玩。
这个动力督促同学们,做作业很认真,连那位淘气包段强,也乖乖地写作业不捣乱。
老师表扬我们学习小组,使我们更团结,更努力学习,我在班里更赢得威信。
记得我刚上学那年,曾被一位比我大几岁的女同学欺负,她看我小,相貌又有缺陷,没事就冷讽热嘲,伤害我的自尊心,让我很痛苦自卑。
现在班里的同学,不仅没有欺负我的,反而敬重我,保护我,都愿意和我一块学习一块玩。让我有了底气,我思索着:这是因为我聪明好学刻苦努力,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友善助人,自爱自强,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
让我渐渐相信:只要我努力去做,比别人付出的更多,用我的优点来弥补先天的缺陷,就能改变我的命运。
我喜欢唱歌跳舞,原先太自卑不愿抛头露面,现在我有了自信心,不再那么矜持。
知道自己唱歌音不准,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唱,就跟着大广播学歌,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合唱。我会跳舞,班里的文娱委员刘玉倩和老师很欣赏我的舞姿,每次班里或年级里组织舞蹈节目都会选我,我会跳还会编舞。
那回年级里排演儿童剧《小白兔》、《圣诞老人》等小话剧,也挑选我参加。
我能在公众场合演出,更增强我的自信心。感觉容貌的缺陷没有影响我,让我更相信我有能力有信心,改变命运实现梦想,走出一条有价值的人生路。
有一天放学,我和同桌苏瑶一块出校回家,她家住在学校西侧,路过一所兵营的疗养院,苏瑶告诉我:“这个兵营疗养院做的菜可好吃了,我妈常去买,有时还能买到小鸡炒辣椒、肉丸子呢!”
我顺她手指的方向望望,微笑着没吱声。
苏瑶不解地说:“怎么了?你家也可以去买呀。”
我没好意思说什么,苏瑶好像看出我的心思又说:“那里卖的不贵,是他们做多了,分不了剩下的,很便宜,我家都能买得起。”
我知道苏瑶家只有母亲,父亲在外当兵,一点音讯没有,孤儿寡母的生活也很困难。
听她这么说,我也感兴趣了,问她:“在什么地方买?什么时间去买?”
回家我和妈妈说去兵营疗养院买菜的事,妈妈也听说过,那天下午放学,妈妈给我一个饭盒和五角钱,让我去试试。
从我家大院北门出去,不远就是兵营疗养院,卖剩菜的地方在伙房的一个窗口,已经有两三个人站那等候,等到兵营吃完饭,炊事员把当天多余的饭菜廉价卖出去。
炊事员还挺有趣,为了让来买的人都买到,吆喝着一人只能买一份,今天我买一份豆角炖肉,两角钱买一饭盒,还很热。
饭盒里的炖肉香味扑鼻,真想捏一块尝尝,又不忍心偷嘴,还是快点回家一起吃吧。
为防备碰上狗,我没敢走北门,而是走远一点的东门。
这份菜拿到家,屋里顿时香味四溢,弟弟妹妹围过来用小手捏肉吃:“真香!真香!”
二弟连明也捏了一块肉放嘴里嚼着,乐滋滋地说:“妈妈,我也能嚼动了。”
我们全家这回可解馋了。
爸妈一看便宜又好吃,特意从早市上买个小水桶,让我和转运一块去,尽量多买,买多了可以抬着回来。
疗养院的伙食花样很多,有时能买到红烧肉、辣子鸡、烧茄子、西红柿炒鸡蛋,还有鸡蛋面片、馄饨、面条、大米粥等,有时能买小半桶,有时只能买到很少一点。有时两角钱,有时一角钱,甚至五分钱,我家平时很少吃这么好的饭菜,这就是改善生活了。
后来,来这里买菜的人越来越多,去晚就卖光了。
那天我放学晚点,和妹妹去时,剩菜已卖完了,沮丧地空手往回走,走到伙房摘菜的地方,有很多新鲜的芹菜叶,我想捡点芹菜叶回家喂猪总比空手而归强吧。
挑干净的嫩叶捡了半桶,还有好多青椒瓤子。
妈妈把青椒瓤子切片炒着吃,芹菜叶水焯后凉拌吃了。
妈妈夸我们捡的这些菜也很好吃,没白跑一趟。
以后我们再去的时候,除了买剩菜,还顺便捡些能吃的菜叶。
买回好的肉菜,妈妈会留下点给弟弟吃。二弟小,没有可口的好耍赖,也难怪他从小口腹就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