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厨房准备了好几百个青团和米粿,故林凤娘带人到麦田里忙时,非常的轻松和方便,只需要几辆大板车送白粥水、青团、几个素炒野菜就行了。
大人忙碌着,又累又喝,对油腻的菜肴根本没什么胃口,倒是这青粥、素菜、青团吃喝起来更加舒服,又方便。
这是去年冬天种下的二三十亩小麦,这个是冬小麦,从播种到收割要200多天左右,林凤娘去年比较晚才播的种,故最快也要在6月中下旬方能收割,比起春小麦也就早一个月的收割期,现在看来还得要大概两个月左右了。
在冬小麦的旁边就是10多亩春小麦了,那是林凤娘在上次插完秧苗时,和众人一起给冬小麦补苗时,给播的种子,这些春小麦最快也得在七月底才能收割。
现在那麦田里的野草可长得茂盛了,除了跟着宋天去池塘移栽莲苗的人外,其他的人都跟着林凤娘一起在麦田里清理杂草,这些简单的活儿,只要是个人都干得了,故庄院里也就留下了吴妈两母女和宝儿在负责东西厢房、养殖场人员及宋天他们那边一拔人的饮食外,基本全庄的人都跟着来了。
今天大家吃的都是青团和粥水,配菜是肉、素炒野菜、凉拌野菜,都方便得很,吴妈和小田、宝儿等都能轻松应对。
药房里就只有范大夫一人看守大本营,童一、童二、童三、童四全部都出来了。绣房部也只有姜氏一个人干活,小夏、小陶、小春等人都来了。加上贾妈和厨房的吕家娘子、徐家婆媳、孙母、江大头媳妇等也快二十人了。
陈叔带着儿子在忙盖瓦片,陈婶便带了陈沙过来了。“陈婶,很简单的,只需要用手把不是麦苗的野草通通给扯掉就行了。”因为陈婶没种过田,林凤娘也就给她们母女单独多说几句。
陈婶她这两天可没被陈叔说教,故她便早早的带着闺女跟着林凤娘他们一起过来帮忙。宋兰也跟在后面一起来了。毕竟再过一段时日他们陈家也是得要开荒种植的,早学晚学都要学,那就倒不如早点学习了。
陈婶很客气:“好,天儿媳妇,我和陈沙都是第一次做这些活儿,如果那里做得不对,你尽管指出来。”“嫂子,就只是把这些野草给拔出来就行了,好好玩啊!”陈沙却觉得很新奇,她也愿意出来看到这些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整天在房间做那些女红手工,缝缝补补的,眼睛累不说,时辰长了也很无趣。
宋兰也很开心,她和陈沙都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出来,觉得热闹、新鲜、又好玩:“是啊,这外面就是好玩,还能听到小鸟的叫声呢,还能闻到这青草和泥土的芳香呢。”宋兰比陈沙更加不喜欢整天做那些缝缝补补的活儿,早知道这么好玩她就早点跟着他们一起出来了。
“好,好,姑奶奶们,只要你们喜欢就行,虽然好玩,但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小心,不要被那些田里的虫子或什么的给咬,或进了眼睛。”林凤娘微笑地看着她们,该叮嘱的一样不拉下。
“大家听着,我们这么多人,忙个一整天也就差不多可以把草给全拔了,所以今天中午不回去庄里吃饭,累着可在草地上歇息一会,你们渴了喝粥水,饿了吃青团。都在大板车上的炉子上温着呢。”一整天的在外劳作,下人们肯定是没问题的。
他们以前没回大风山之前都不知道过得比这里艰苦多少倍,虽然这段时日是过了些好日子,但这一天半天他们还是能熬得下去的。就不知道陈沙、宋兰这两位从来没干过地里活儿的大小姐能不能坚持下来了。
太阳没太毒辣的时,大家都干劲十足的,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就清理了五亩麦田里的杂草。林凤娘看了心里高兴极了,特别是宋兰、陈沙,两个小姑娘你追我赶的,有意无意比拼谁拔的草多。
“贾妈,那些野草可别浪费了,都是可以当菜吃的,还可以给牲口吃呢。叫人回去让杜家婆婆安排人过来都给拉回去。”林凤娘都看到了,这麦田里长的野草都是毛妮菜、面条菜、麦瓶草、麦蓝菜、麦蒿、水萝卜棵。
特别是那面条菜、麦瓶草、麦蓝菜,特别多又肥又嫩,一看就多水多汁好吃得不行。其中麦蓝菜那些母猪吃了可通奶水了,比喝糖姜水更来得快。
面条菜就更不用说了,这种东西焯了水后挤干,凉拌还是炒吃都好吃得不行,不吃掉简直是爆殓天物。林凤娘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她看来,这每一种野菜只要焯倒了苦水,都是美味可口的佳肴,她学的植物学可是帮了大忙。
跑得快的童一负责去通知养殖场的人来收集野草去了,剩下的人都非常努力继续拔草。
快到中午时,日头升得高了些,除了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妇女,小姑娘们都开始断断续续地开始喝粥水吃青团开始不停歇息了。特别是没干过活的宋兰、陈沙她们,有点焉了。
林凤娘一看才十亩麦田左右,中午的太阳就更大了,更不好干活了。想了想,她清了清嗓音:“各位,我知道你们都有点累了,可一会太阳会更毒辣,更不好干活,大家现在分成两大组,我们一鼓作气,趁着太阳还不是很猛的时候,好好使劲再干上一把,说不定,都不用下午,我们就能收工回去歇息了。好不好?”
众人一听可以早收工,都来劲了,谁不想早点收工啊,大家都深知太阳越大,人就会越累,倒不如听从夫人的话,再坚持努力一下,说不定还真的有机会干完,提前回去。
于是大家都大声道:“好,夫人,就听您的!我们再坚持一会。”听到这么响亮的声音,陈沙、宋兰、陈婶她们都不好意思打退堂鼓了,总不能不给林凤娘面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