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是爸妈闯关东,从无到有建设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地方。处处蕴含着自己艰辛的脚步,留下奋斗的汗水,真要离开这里有些舍不得。
接到爸爸来信,妈妈好几天坐立不安,犹豫不决和我商量,我更纠结。
依安小城是我出生的地方,成长的地方,这里流淌着我们多少血泪,每个角落都铭刻着我们的历史。感情深重的小城,离开你真让我们揪心难舍。
妈妈思索着和我说:“你爸长期在外无人照顾,花钱多不说,干那么重的活还吃不好,咱们去了可以照顾你爸爸。”
想了想又说:“你爸是国家固定职工,有工厂上班,不会再回依安了,咱们不能和你爸长期分居吧?”
我看着妈妈满脸愁云,纠结难决的样子,理解妈妈的心情,望着妈妈说:“我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咱们应该搬到爸爸那里,就是住草窝也应和爸爸在一起,同甘共苦,这才是我们完整的家。”
我俩都沉默着,想了想我又说:“依安再好,再舍不得,爸爸也不可能回来了。这些年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姐弟五个,太累了,和爸爸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顾,妈妈会轻松些,少了很多牵挂。”
我好像有点兴奋地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咱们搬去,就可以天天看到爸爸了。”
妈妈和我商量好后,心里轻松多了。
又过好几天,我们准备期末考试。全部考完后,妈妈让我给爸爸写信,决定搬家,并说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等孩子们放暑假时再搬,让爸爸先把房子收拾出来。
爸爸因工作忙没有请假回来搬家,寄来一封千叮咛万嘱咐的信和钱。
妈妈和我们这些孩子开始收拾搬家。
我们这个十几年的家,简陋而寒碜,没什么家具,只有一张爸妈结婚时,朋友送的旧两抽桌,妈妈把它倒过来,四条腿用木板钉起来,就变成一个大箱子,把仅有的被褥衣服都塞进去,再做个盖钉上,家里就没什么东西了。带上锅碗瓢盆,坛子和缸不好带只好放弃送人。
那时我大舅全家随亚麻厂迁厂,迁到海伦;我四舅被学校派送长春师范学院进修。
临行前几天,妈妈带我们去二姑姥姥家、大姥姥家告别,三舅一家和后姥姥、小姨(后姥姥和小姨自己住)来我家帮忙送行。
不知在哪雇一辆牛车,家当和全家人就都装上了。牛车送我们到火车站,只需把那个所谓的大箱子发货,锅碗瓢盆随身带着。我们含泪告别三舅和小姨,登上去富拉尔基的火车。
火车一声长鸣,徐徐开动了,从此告别了生我养我的依安县。
脑海里思绪万千,依安小城故事多多,很早的时候,依安县原名泰安县,记不清建国后的哪一年改名依安县。它和祖国的其他城市一样,有过战争的刀光剑影,也有过仁人志士的万古流芳。
小城虽称不上繁华似锦,但也昌盛富庶。
热闹的街市,卖什么的都有,到了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山里来的山珍野味,冰窟窿里刚拉网的新鲜鲫鱼,还有冻的像冰蛋子一样的香水梨、秋子梨,别有一番北国风味。
沿街悬挂彩灯的小商铺,摆放各种各样的食品、水果、生活用品,吸引行人不得不驻足观赏购物。街上摆摊的、叫卖的、卖艺的、玩杂耍的、演驴皮影的······使得小城热闹非凡。
解放后,依安有了大型的国营百货商店,公私合营百货商店,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看的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依安小城,你的峥嵘岁月孕育了我的童年,我和你一样改过名,受过累,有过好多快乐和心酸的故事,我出生在你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一起在共和国的摇篮里成长。
依安的家虽然简陋破旧,却收藏着爸妈的辛劳和汗水,收藏着爸妈的仁慈和疼爱,收藏着家的温馨和呵护,还留下我们兄弟姐妹的多少故事,兄弟姐妹们都在这里出生成长,幼稚可笑的戏耍、嬉笑声,唱歌跳舞声、朗朗读书声、踢毽子、跳绳、跳方格的童谣声、以及争抢哭闹声,仿佛还响彻在耳边。
别了依安,我温暖的故乡,终生怀念的老家。
火车掠过城南广阔的原野,这里垂柳袅袅,百鸟啁啾,蝶飞蜓舞,风光旖旎。
我仿佛看见妈妈领我们来洗衣服的场景。小河水清澈见底,泛起涟漪,那种和妈妈一起洗衣玩耍的快乐、轻松、惬意,仿佛就在眼前,是艰辛的岁月里为数不多 的快乐时光,不觉嘴角上扬,微笑起来。
城东那片绿油油的苗圃田园,培育各种树苗,也有我童年挥洒的汗水。
屯子里成片的甜菜地郁郁葱葱,预示今秋的大丰收。还有城西的蔬菜种植农场,这些地方都有我童年打工的足迹,我付出辛苦劳动换得报酬,帮家供自己上学,是我童年自立自强宝贵的精神财富。
依安县有我家的亲朋好友好邻居,对我家最有影响的是在我家对面屋住过的前户那位张奶奶。
她为人善良宽厚,和蔼可亲,脾气好,性格好,生活特别乐观。
对人对事能忍能让不计较,遇事不着急不上火不生气。张奶奶常说:“吃亏是福,心宽体胖。”
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和我们相处的那几年没见她生过病。
妈妈说:“遇到不顺心的事,生气的时候,想起张奶奶,气就烟消云散了。”我们都以这位慈祥的老人为榜样,修身养性,养成一颗宽容之心。
小时候,我们都特盼有亲戚来串门,亲戚来了,妈妈就能用白面做好吃的招待他们,即便吃客人走后的残羹剩饭,也是一次改善生活。
我忘不了那次二姑姥来串门时,我跑遍全城去买韭菜,盼着吃上韭菜馅饺子,结果东北的深秋已买不到韭菜了,只有等到第二年,苦盼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
火车飞快的奔驰,离开了依安。我的心又飞回依安中学。
这次我们搬家正值暑假,学校放假了,我没能和老师告别,没能和同学告别,也没有和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栾开贵老师告别,遗憾的在和栾老师分别时没有留下他的住址。
他的谆谆教导,热心帮助,让我获得保送上中学的机会。还教导我到了中学,要不断改变自己茁壮成长。
我忘不了在第二完小的时候,有那么多要好的同学,我们一个小组一起学习一起运动,还曾一起打工。依安中学则让我长大许多,成熟许多。
我记得初中一年级的那个冬天,冰雪皑皑,郊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银色世界,全校师生组织一次冰雪狩猎。
教导主任带领师生们去郊外选择一片空阔的原野,其中有小片的灌木丛,师生们围成一个大大的包围圈,统一指挥下,师生们一起向里靠拢,缩小包围圈。
同学们的歌声、吵嚷声、打雪仗的嬉闹声,惊起藏在洞里和灌木丛里的野兔,纷纷四处奔跑逃窜,却逃不出我们的包围圈。这次活动一共猎取了十多只野兔。
狩猎不是主要的,最有兴趣的是可以尽情的玩雪。滚雪球、打雪仗,毫无顾忌的在雪原广阔的天地里摸爬滚打,这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最有意义、最有乐趣、最开心难忘的集体活动,这样的活动只有在北大荒才有条件。
依安的小学、中学让我成长成为有知识有抱负的少年,再见了我的母校!
火车况且况且的奔驰,离依安越来越远,留恋难舍的依安小城,让我控制不住泪流满面。
依安小城,这一别,不知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再来看你?
亲爱的小城,我离开了你,但是我永远想念你,你是我永生难忘的地方。
富拉尔基是齐齐哈尔市新开发的城区,北满钢厂坐落在富拉尔基城西,距城区中心有七八里路。
新城区的主街道比较整洁宽敞,中间有绿化带隔离。这一带有齐齐哈尔第六百货商店、齐齐哈尔第三医院、齐齐哈尔第六中学,还有一家新华书店和一些小商铺,虽然不够繁华,但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
北满钢厂是大型联合企业,有重型机械厂等多种生产工厂,南北绵延十几里路。
厂区东侧那条新建不太宽的柏油路,还没完全竣工,土方在路边堆积如山。
这条路北端有新建的红岸剧场,是演电影的地方;再往北越过厂区有条直通市里的东西公路,即到齐齐哈尔市第七中学,也是北钢的子弟中学。
开学时我就到这里报到上学,这条路也是我上学常走的路。
这条路的南端,直通嫩江江边,工厂南端大门也有一条东西方向直通市里的公路,离厂门不远的那一片很少有人居住的破旧平房区,即是四工地。
居住的单身工人已经很少了,有几排房已被像爸爸这样分不到房子的工人,改造后家属搬来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