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能一眼认出我,说明,我应该也是个容易让人记住的人,虽然,我只是个小孩子。
我对他的道歉抱以一笑,心想,谁会在意这种小事!
他也很认真地看着我。
“三人行,有我师,愿有以教我!”
嚯,这一来,还上了文言。不过,我听得懂,我也看得出他真诚求教下面的那一点点不服气。
“好,我就说说了。你看这个对子,‘暮送青牛别旧岁,朝迎瑞虎辞高林’,这对仗上是很合规矩的,很工整,但是,在上下联的平仄关系上,却有点小问题!这个对子,按平水韵要求,正格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但你的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上联的‘别’字和下联的‘辞’字,都出律了!”
我这一番话说完,老田陷入了歪着脑袋的思索当中,大家伙也是很好奇地看着我。
“看来,这小孩儿说得有道理啊!”
“这是哪个屋里的,这么大就弄得懂诗词?”
……
一时间,群议纷纷。
约有几分钟后,老田似还有些不解地问我。
“别字不是平声吗?”
我摇了摇头。
“以普通话来说,是的,但以平水韵来讲,不是的,它是个入声字!”
“入声字!”
老田一懵,显然,他这时候应该才接触格律诗,确实还弄不懂入声字是什么玩艺儿。
“对,就是入声字!这些字,在现在的普通话里,很多都演变成了平声,比如‘学、博、说’等等,在格律诗创作中,它们却必须回归本来面目。但要弄清楚这个,其实也不难,你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它们,用我们的方言来分辨就可以了。”
“什么,方言?”
我这一提后,老田更吃惊了。但此时,明显地可以看出,他进入学习的境界了,那丝不服早变成了不可思议的敬服。
“对,就是方言!”
我非常肯定地告诉他,然后,用方言将“阴、阳、上、去、入”五声都演绎了一下。
“哇,这么神奇!我以前都没注意到!”
老田很是开心。
“我们的方言,汇集了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阴、阳’为平,‘上、去、入’为仄,你多多练练,多多体会,那么平仄这关就能过了!”
要知道,这个诀窍,在前世,可是老田教给我的。这回,对不起,我来当师父了。
“好的,好的!”
老田此时是心悦诚服,连连点头。
“另外,你还是要把几个基本的句式记住哦!”
说着,我让他拿来一支笔,将五言和七言的基本句式都写在了上面。具体的规则,就没法写了,我想,以他的智慧,应该都不是难事。
“哎哟,你这字儿也很漂亮啊,像是学过颜?”
老田一看我的字,竟是同道,更是眼里放光了。
我微笑着点点头,心里得意之极。
“走了!”
扬扬手,我便要离开。
“等等,你叫什么?”
老田急忙叫住我。
“我啊,我叫马小风,我知道你,田向东老师!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我头也不回地欢快地蹦着离开了。
老田半是疑惑半是钦佩地看着我的背影,心想,真是个天才!可他,怎么会认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