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名就好,就向孔夫子脚下的东山,虽说现代人多数不知道它的踪影但它一样出名。但有孔夫子登东山有小鲁之说,不知有多少人心向往之。话说过来,东山不过是几块露出地面的小石头,难免令人失望,但它却依然有山的名。
将军岭,长不过一二里路,又分几个小山头,远远望去就象几个石头疙瘩。按牛三益的说法就是,我们的将军岭虽说和大小兴安岭,秦岭比起来不算什么,可是和老夫子眼中的“东山”来比,我们的将军岭称的上这个“岭”字。
牛家屯,一个三五百人的小村,座落在将军岭向阳一侧,青一色用碎石堆砌的小院,柴草遮的屋顶,或高或低的隆起,错落有绪的坐落在将军岭下的一片平地。
早春时节本就有些凉意,天也不是明的特别早,更不是农忙季,天虽然已经麻亮一,可是整个牛家屯只有几丝弱弱的淡淡的灯光,一两声低低的犬吠,此起彼伏的鸡鸣,牛家屯到显的更加安静了。
牛三益本就有早起的习惯,再加好友郭长兴让村快计杨金河捎信说去镇派出所找他,所以起床又比以前早了些。牛三益当然知道郭长兴找他什么事。几个月前,发小杨德义在派出所找了一份工作,虽说是临时工,却也很是神气了一把。看到头戴大檐帽的杨德义回家,村里那些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很是羡慕,一个个心里不免有些嫉妒,进而有点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那小子运气,也捞份临时工的话干干。
牛三益也羡慕杨德义,但他没有嫉妒,有的只是为他高兴,所谓兄弟有难,两胁插刀,这早是他们和长兴共同的心愿,他们好了怎么会忘了自己这个兄弟。郭长兴和杨德义也都拍着胸脯向他保证,一定给他找份好点的工作。牛三益也没啥奢求,有份杨德义那样的差事,跑跑腿,那怕在派出所打扫打扫卫生也好。这不长兴捎信来,恳定是给自己找了合适的工作,让自己去找他,定是狗抓兔子——没得跑了。
牛家屯有着习武的习惯,传说和古时的一位将军,,,,,曾住军在将军岭,死后据说也埋在将军岭,后人为了纪念将军曾在将军岭上修了一座小庙,听说早年间还有香火,后来因为历史的原因,漫漫没落了,只留下少许的残砖断瓦,证明着曾经的传说。
牛三益的母亲在他满一个月的时候投河死了,父亲在将军岭挖山修路,为了救一起工作的刘长信不幸被山石砸死,刘长信也落了终身残疾,走路一瘸一踮的。
牛三益的父亲姊妹四人,他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因为曾经当兵原因,结婚比较晚,在他结婚以前,姐姐和哥哥早己嫁的嫁娶的娶,最小的弟弟也在他结婚的当年成了家。要不是牛三益的父母早亡,本应是很幸福的一家人,顿时陷入无尽的悲哀中,奶奶伤心过渡大病了一场,病好了却变的有点痴呆,几年后也扔下牛三益他们爷孙俩撒手而去,扶养牛三益的重担最后落在爷爷一人身上。虽说大伯和三叔一家都尽力帮着爷爷,可是他们也是有着一家人,自顾自尚有些吃力,帮又帮的了多少。
许是没有父母的原因,扬三益打小就帮着爷爷干一些零活,象打猪草,洗衣服,做饭这样的事,在他十几岁时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屯里的人都说三益这孩子懂事,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二爷就等着享孙子的福吧。这个二爷说的就是牛三益的爷爷,在他那辈排行老二,在屯里他的辈份也高,二爷二爷的叫,竟然把他的大明牛长庚都给忘了。